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中的石榴辉石岩——印度大陆向欧亚板块之下俯冲至80~100km深度的证据 被引量:56
1
作者 张泽明 郑来林 +2 位作者 王金丽 赵旭东 石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共12页
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中,石榴辉石岩呈透镜状产于麻粒岩相变质的长英质片麻岩和泥质片岩之中。石榴辉石岩主要由富铁铝榴石的石榴子石和透辉石组成,含少量的金红石、榍石和石英,不含斜长石和角闪石,是榴辉岩相高压变质作用的... 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岩群中,石榴辉石岩呈透镜状产于麻粒岩相变质的长英质片麻岩和泥质片岩之中。石榴辉石岩主要由富铁铝榴石的石榴子石和透辉石组成,含少量的金红石、榍石和石英,不含斜长石和角闪石,是榴辉岩相高压变质作用的产物,其原岩相当于基性—超基性层状侵入体中的辉长岩。在高压岩石快速抬升的过程中叠加了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石榴辉石岩峰期变质作用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是800~900°C和2.6~2.8GPa,变质时代可能为50Ma。本研究成果,以及超高压变质岩在西喜马拉雅构造结和榴辉岩在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存在,表明整个喜马拉雅造山带,从西构造结到东构造结,都经历了古近纪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证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之下的俯冲深度至少达到了80~10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石榴辉石岩 榴辉相变质作用 大陆深俯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诺坝榴辉岩相石榴辉石岩——岩浆底侵作用新证据 被引量:71
2
作者 樊祺诚 隋建立 +1 位作者 刘若新 周新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汉诺坝榴辉岩相石榴辉石岩捕虏体的产状、层状堆晶构造和粒状变晶结构 ,以及具有幔源成因的矿物学、REE地球化学特征和温压条件表明 ,其深部过程是由幔源岩浆底侵于上地幔顶部 ,形成镁铁质堆晶岩 ,再经榴辉岩相变质而成 ,它与下地壳底... 汉诺坝榴辉岩相石榴辉石岩捕虏体的产状、层状堆晶构造和粒状变晶结构 ,以及具有幔源成因的矿物学、REE地球化学特征和温压条件表明 ,其深部过程是由幔源岩浆底侵于上地幔顶部 ,形成镁铁质堆晶岩 ,再经榴辉岩相变质而成 ,它与下地壳底部的麻粒岩相镁铁质堆晶岩 ,提供了岩浆底侵作用和壳 -幔过渡带存在的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底侵作用 壳-幅过渡带 榴辉石榴辉石岩捕虏体 产状 层状堆晶构造 石学 REE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别木子店石榴辉石岩的麻粒岩相退变质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泽明 钟增球 +1 位作者 游振东 胡开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5-301,共7页
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岩石化学和变质作用温压条件计算表明 ,大别变质地体北部角闪二辉麻粒岩是石榴辉石岩在其抬升过程中经历麻粒岩相退变质作用的产物 ,峰期变质作用至少是发生在高压榴辉岩相条件下 ,而且地温梯度较低 .石榴辉石... 详细的岩相学、矿物化学、岩石化学和变质作用温压条件计算表明 ,大别变质地体北部角闪二辉麻粒岩是石榴辉石岩在其抬升过程中经历麻粒岩相退变质作用的产物 ,峰期变质作用至少是发生在高压榴辉岩相条件下 ,而且地温梯度较低 .石榴辉石岩的退变质作用 p -t轨迹以早期的近等温降压、中期的近等压升温和晚期的降温降压为特征 .这一结果表明北大别变质地体的峰期变质作用并非仅达麻粒岩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粒 石榴辉石岩 榴辉 P-T轨迹 北大别地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定结高喜马拉雅石榴辉石岩-镁铁质麻粒岩的岩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廖群安 李德威 +1 位作者 易顺华 卢练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7-633,共7页
在高喜马拉雅带的定日县曲当—扎乡一带出露的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中,发现了高压变质的石榴辉石岩及其降压变质的镁铁质麻粒岩组合,早期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石榴辉石岩矿物组合为Grt+Cpx(富铝)+Ru+Q,斜长石已完全消失,形成温度为845~896℃... 在高喜马拉雅带的定日县曲当—扎乡一带出露的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中,发现了高压变质的石榴辉石岩及其降压变质的镁铁质麻粒岩组合,早期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石榴辉石岩矿物组合为Grt+Cpx(富铝)+Ru+Q,斜长石已完全消失,形成温度为845~896℃,压力大于1.2GPa,已达到榴辉岩相的压力条件.中期的麻粒岩相组合为Opx+Pl±Cpx±Ga,其中Opx、Cpx和Pl为石榴石的后成合晶,形成温度为993~776℃,压力为0.90~1.21GPa,为中压麻粒岩相产物,晚期矿物仅见普通角闪石、斜长石和石英,是角闪岩相退变质的产物,表明HHC经历了降压升温-降压降温的快速抬升过程,证明其抬升作用与地幔热源的参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喜马拉雅 聂拉木群 石榴辉石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北麓尖晶石橄榄岩中石榴辉石岩包体的成因矿物学信息 被引量:5
5
作者 游振东 桑隆康 +1 位作者 钟增球 索书田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大别山北坡霍山饶拔寨等地的超基性岩中含有石榴辉石岩的包体。石榴辉石岩为草绿色致密块状 ,呈分米级的块体出现于蛇纹石化强烈的橄榄岩中。运用成因矿物学的方法 ,研究对比了石榴辉石岩的主要矿物组成石榴子石 ( Prp2 5— 3 5 )和钠... 大别山北坡霍山饶拔寨等地的超基性岩中含有石榴辉石岩的包体。石榴辉石岩为草绿色致密块状 ,呈分米级的块体出现于蛇纹石化强烈的橄榄岩中。运用成因矿物学的方法 ,研究对比了石榴辉石岩的主要矿物组成石榴子石 ( Prp2 5— 3 5 )和钠质普通辉石 ( Jd1 0— 2 5 )等。岩石结构显示退变质作用有两期 :榴辉岩相退变形成的麻粒岩相矿物组合明显地被角闪岩相所切割。石榴辉石岩的寄主岩是尖晶石橄榄岩类 ,包括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由于强烈的蛇纹石化 ,残余的橄榄石 ( Fo92— 93 )仅占 5%~ 4 0 % ,斜方辉石富镁 ( En87— 93)并有解理弯曲等韧性变形现象。采用 Ellisand Green的石榴子石单斜辉石 Fe-Mg交换平衡温度计 ,可计算出石榴辉石岩的 Fe-Mg分配系数 ( KD)为 4 .0 6~ 5.2 8。变质温度 t=84 1~ 94 3℃ ,估算压力 p=1 .5GPa,可以推测该橄榄岩体是从深度约 60 km的地幔 ,固态侵位于下地壳 ,而后与之一起隆升到地表。显然 ,此种石榴辉石岩应属 Coleman所划分的 A型榴辉岩 ,它与地幔岩浆作用有密切关系。石榴辉石岩和橄榄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和稀土配分形式 ,说明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当于地幔部分熔融所形成的玄武岩熔体及其残留体。在侧重探讨石榴辉石岩及其有关岩石中主要造岩矿物的成因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辉石岩 尖晶石橄榄 成因矿物学 A-型榴辉 大别山 成因矿物学 包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日喀则地区白朗蛇绿岩中石榴辉石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佳楠 许志琴 梁凤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87-3700,共14页
白朗石榴辉石岩位于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上,地处于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境内,因其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位置和意义,得到了国内外诸多学者关注。国内外学者对该岩体的研究有助于深入剖析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就位机制。本文以白朗石榴... 白朗石榴辉石岩位于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上,地处于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境内,因其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位置和意义,得到了国内外诸多学者关注。国内外学者对该岩体的研究有助于深入剖析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就位机制。本文以白朗石榴辉石岩为研究对象,其野外产出为构造岩块,围岩为没有变形特征的蛇纹石化地幔橄榄岩,早白垩世昂仁组和紫红色硅质岩也没有构造变质现象,且石榴辉石岩与蛇纹石化地幔橄榄岩间界限截然。通过对其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研究,并结合大地构造动力学观点,认为西藏日喀则地区石榴辉石岩属钙碱性超基性岩,形成于无流体无水的稳定物理化学环境中,略亏损高场强元素Th、Ta、Nb等,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49.0±3.1Ma,且锆石εHf(t)平均值为+17.7,说明原始岩浆主要源于亏损地幔,且没有发生岩浆混染。总结:本文确定白朗石榴辉石岩原始岩浆来源于上地幔,并且该岩石的形成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俯冲有关,但在该岩石形成过程中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没有发生陆陆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朗石榴辉石岩 石学 地球化学 年代学 大地构造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埠隆起区石榴辉石岩变质PT轨迹及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娟 宋传中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3-1245,共23页
蚌埠隆起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的胶—辽—吉造山带的最南缘,由于侧重点和关注度的差异,对于该地区的变质演化过程的探究一直较为缺乏,制约了人们对该隆起形成过程的理解。为此,本文通过对该隆起的石榴辉石岩及其退变的黑云斜长片... 蚌埠隆起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的胶—辽—吉造山带的最南缘,由于侧重点和关注度的差异,对于该地区的变质演化过程的探究一直较为缺乏,制约了人们对该隆起形成过程的理解。为此,本文通过对该隆起的石榴辉石岩及其退变的黑云斜长片麻岩详细的野外观测、岩相学分析、热力学评价和年代学的研究,较为充分地探讨了该隆起的形成机制。研究显示这两类岩石记录了5个变质阶段:阶段-Ⅰ的平均温压为:^-T=672±17 ℃和^-P=1.05±0.02 GPa;阶段-Ⅱ的平均温压为:^-T=805±30 ℃和^-P=1.21±0.04 GPa;阶段-Ⅲ的平均温压为:^-T=615±13 ℃和^-P=0.93±0.02 GPa; 阶段-Ⅳ的平均温压为:^-T=632±6 ℃和^-P=0.50±0.01 GPa;阶段-Ⅴ的温压为推测值:T=400 ℃~450 ℃和P=0.2~0.4 GPa。其中阶段-Ⅰ~阶段-Ⅲ表象为角闪岩相→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的过程,显示了一个近等压的可能的快速升温和降温的过程。而阶段-Ⅲ~阶段-Ⅳ表现为一个近于等温降压的快速过程,直至阶段-Ⅴ表现为可能的缓慢降温降压过程。结合背景资料和前人年龄数据,以及本次对退变黑云斜长片麻岩的锆石U-Pb定年(1 885±16 Ma)研究,推测该全过程可能反映的是两期变质事件。其中,早期的变质以阶段-Ⅰ、阶段-Ⅱ和阶段-Ⅲ为代表,揭示了大约在2.5 Ga时期,蚌埠隆起经历了大规模岩浆上侵及紧密相伴的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事件;而晚期变质以阶-Ⅲ→阶段-Ⅳ等温降压为代表,可能反映的是大约1.9 Ga时期,胶—辽—吉造山带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埠隆起区 石榴辉石岩 PT条件评价 锆石U-PB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荣成高钙石榴辉石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2
8
作者 曾令森 杨天南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8-496,共9页
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荣成蓝晶石榴辉岩中,发现一具有特殊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石榴辉石岩.该石榴辉石岩以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强烈退变的蓝晶石榴辉岩中.岩相学观测表明该岩石的主要结构为石榴石呈薄带、项链状相互连接的网状结构,分... 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荣成蓝晶石榴辉岩中,发现一具有特殊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石榴辉石岩.该石榴辉石岩以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强烈退变的蓝晶石榴辉岩中.岩相学观测表明该岩石的主要结构为石榴石呈薄带、项链状相互连接的网状结构,分割由辉石和石榴石、钛铁氧化物等出溶片晶组成的区域.全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和邻近的蓝晶石榴辉岩相比,该岩石具有:(1)相对低的SiO2(42.5%~43.1%),异常高的CaO(21.4%~21.9%)和CaO/Al2O3比值(1.46~1.64);(2)较高的TiO2(1.77%~1.89%)、V(359-419μg/g)、Nb(-8μg/g)、Y(17.7~23.1μg/g)和Zr(~150μg/g);(3)LREE富集和微弱的Eu负异常;(4)较低的Cr、Ni和Co.上述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荣成辉石岩的原岩形成于经过橄榄石分离结晶作用的超基性岩浆或经历了Na和K亏损过程的高钙基性岩浆.这2种过程都要求较高的温压条件,压力〉15×10^5kPa,温度〉1300℃,这和荣成辉石岩的原岩的初始稳定条件的温压估算相一致.该研究结果表明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一些超高压变质岩的母岩形成于高温部分熔融或岩浆演化作用,明显不同于大多数榴辉岩或片麻岩的原岩形成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辉石岩 蓝晶石榴 稀土元素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苏鲁荣成地区超高压变质带大理岩中石榴辉石岩的退变质过程
9
作者 蔡志慧 唐哲民 +2 位作者 梁凤华 陈方远 张丽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5-186,共12页
北苏鲁荣成地区超高压变质带大理岩中的退变质石榴辉石岩包裹体具有"核-幔-边"结构,核部主要由石榴子石与单斜辉石组成,幔部含有由细小角闪石与绿帘石组成的后成合晶以及颗粒较大的角闪石与单斜辉石,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分析以... 北苏鲁荣成地区超高压变质带大理岩中的退变质石榴辉石岩包裹体具有"核-幔-边"结构,核部主要由石榴子石与单斜辉石组成,幔部含有由细小角闪石与绿帘石组成的后成合晶以及颗粒较大的角闪石与单斜辉石,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分析以及矿物成分分析,认为这些后成合晶是由石榴子石、单斜辉石以及来自围岩的流体共同反应而产生,大颗粒的角闪石主要是由辉石转变而来的,在幔部这个转变并不彻底,仍有一些残余辉石颗粒。边部主要由角闪石和绿帘石组成。该石榴辉石岩曾经历榴辉岩相超高压变质阶段。没有柯石英超高压代表性矿物(采样处的其他类型岩石都含有柯石英)的原因是石榴辉石岩的原岩为超基性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辉石岩 退变质过程 苏鲁 超高压变质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东南错那县麻玛沟角闪岩相石榴辉石岩成因研究
10
作者 刘焰 王猛 +1 位作者 王彦斌 魏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5-320,共6页
在藏东南错那县西南约20km的麻玛沟中发现了呈透镜体产出于石榴石矽线石片麻岩中的石榴辉石岩,其矿物组合为石榴石+透辉石+石英+铁角闪石+磁铁矿,并含有锆石、磷灰石等副矿物。石榴石呈他形产出,以铁铝榴石和钙铝榴石端员组分为主,贫镁... 在藏东南错那县西南约20km的麻玛沟中发现了呈透镜体产出于石榴石矽线石片麻岩中的石榴辉石岩,其矿物组合为石榴石+透辉石+石英+铁角闪石+磁铁矿,并含有锆石、磷灰石等副矿物。石榴石呈他形产出,以铁铝榴石和钙铝榴石端员组分为主,贫镁铝榴石组分,并具成分环带:核部相对富铁铝榴石分子,贫镁铝榴石分子,而边部则相反。透辉石同样富铁、贫镁,Fe2+/(Fe2++Mg)比值一般大于0.6。铁角闪石呈熔蚀状被透辉石和石榴石所包裹,或产出于自形的透辉石颗粒之间,以贫钛为特征。该岩石的全岩成分以SiO2(59%~61%)、Fe2O3(全铁)(18%~19%)、CaO(12%~13%)和Al2O3(5.3%~5.4%)为主。运用石榴石-单斜辉石温压计估算出该岩石石榴石与透辉石的平衡温压条件分别为650~700℃、0.8~1.0GPa。这些特征表明该石榴辉石岩很可能系富铁的斜长角闪岩在中地壳尺度发生脱水所形成的残余。本文研究提供了一个角闪岩相石榴辉石岩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 石榴辉石岩 藏东南 麻玛沟 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南松阳地区石榴辉石岩变质作用演化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腾达 郑常青 +5 位作者 周喜文 董云峰 周枭 王照元 宋旸 石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627-3642,共16页
浙西南松阳地区的八都群中分布有一套基性变质岩:石榴辉石岩与石榴角闪岩,其变质作用演化特点目前尚不明确。根据岩相学和矿物微区化学系统研究,发现石榴角闪岩是由石榴辉石岩退变而来,而非由榴辉岩退变而来,并经历了三个变质演化阶段,... 浙西南松阳地区的八都群中分布有一套基性变质岩:石榴辉石岩与石榴角闪岩,其变质作用演化特点目前尚不明确。根据岩相学和矿物微区化学系统研究,发现石榴角闪岩是由石榴辉石岩退变而来,而非由榴辉岩退变而来,并经历了三个变质演化阶段,分别为峰期高压麻粒岩相阶段(M1),其矿物组合为石榴石+次透辉石±钛铁矿±石英;峰后近等温减压中压麻粒岩相退变质阶段(M2),以出现典型的减压反应结构和斜方辉石+斜长石(An_(90-92))为标志;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M3),以角闪石+斜长石(An_(33-53))+钛铁矿±次透辉石±石英等退变矿物组合为特征。相平衡模拟与传统地质温压计结合限定M1期温压条件为P=11. 6~12. 5kbar,T=780~840℃,M2期温压条件为P=7. 4~8. 2kbar,T=800~880℃,M3期温压条件为P=6. 6~7. 5kbar,T=500~560℃,三个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具有典型的顺时针近等温减压型ITD型特征,这种演化轨迹通常代表加厚下地壳快速折返地表的动力学过程,因此,该项研究对华夏地块构造作用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辉石岩 石榴角闪 变质作用演化 八都群 浙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辉石岩的电导率及对岩浆底侵的约束 被引量:1
12
作者 门清波 王勤 +2 位作者 Nikolai Bagdassarov 夏群科 樊祺诚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2-662,共11页
河北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携带的石榴辉石岩为岩浆底侵于上地幔顶部40~45km形成的堆晶岩,是壳幔过渡带的典型样品。本文使用S01artron1260阻抗分析仪,测量1.2GPa和380~900℃下石榴辉石岩WD958的电阻率。样品电导率(d)与温度的关系... 河北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携带的石榴辉石岩为岩浆底侵于上地幔顶部40~45km形成的堆晶岩,是壳幔过渡带的典型样品。本文使用S01artron1260阻抗分析仪,测量1.2GPa和380~900℃下石榴辉石岩WD958的电阻率。样品电导率(d)与温度的关系遵守Arrhenius方程:d=exp(=AH/kT),其中T是样品的绝对温度,k是Boltzmann常数,指前因子GO为97.5S/m,活化焓AH为1.27eV。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测定样品中单斜辉石的平均含水量为117×10-6 H2O,橄榄石无水,石榴子石的含水量凶蚀变无法测定。使用Hashin—Shtrikman平均方法计算样品WD958的电导率,发现样品可看作由含水单斜辉石、无水石榴子石和无水橄榄石组成的高阻集合体,电导率同时受小极化予导电和质子导电的影响。如果原位的石榴辉石岩的矿物含水量保持平衡,其电导率将提高1个数量级,质子导电成为主控导电机制。石榴辉石岩在高温的壳一幔过渡带(~1000℃)表现为高导层,而在正常地温梯度上,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电导率近似,为高阻层。闪此,在岩浆底侵作用下,电性上的壳一幔边界将随着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辉石岩 电导率 含水量 浆底侵 壳-幔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威夷石榴辉石岩的水含量及其对地幔水不均一性的启示 被引量:9
13
作者 Bizimis M Peslier A H 夏群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1-671,共1页
在全球范围内,相比MORB而言,OIB具有较高的水含量和变化范围较广的H2O/Ce。其中,EM型OIB具有高的水含量和更低的H2O/Ce(〈100)。目前对其的解释有3种:①源区含有经历过脱水的洋壳和大洋沉积物;②源区有经历过热液蚀变的大洋岩... 在全球范围内,相比MORB而言,OIB具有较高的水含量和变化范围较广的H2O/Ce。其中,EM型OIB具有高的水含量和更低的H2O/Ce(〈100)。目前对其的解释有3种:①源区含有经历过脱水的洋壳和大洋沉积物;②源区有经历过热液蚀变的大洋岩石圈组分;③源区经历了水从富集地幔向亏损地幔的扩散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亏损地幔 水含量 石榴辉石岩 不均一性 夏威夷 大洋石圈 全球范围 热液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别饶拔寨石榴辉石岩P-T-t轨迹及其构造意义
14
作者 闫方超 刘庆 +1 位作者 马雪盈 何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579-2598,共20页
P-T-t轨迹作为变质岩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对揭示岩石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北大别饶拔寨镁铁-超镁铁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和就位过程长期以来尚存争议。本文通过岩相学观察、矿物化学研究和温压计计算,揭示出饶拔寨石榴辉石岩经历了... P-T-t轨迹作为变质岩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对揭示岩石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北大别饶拔寨镁铁-超镁铁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和就位过程长期以来尚存争议。本文通过岩相学观察、矿物化学研究和温压计计算,揭示出饶拔寨石榴辉石岩经历了四个变质演化阶段:1)超高压变质阶段(M1):主要根据石榴子石中金红石的出溶,单斜辉石中石英的出溶和磷灰石中不透明矿物的出溶,结合前人研究,认为饶拔寨石榴辉石岩经历过超高压变质阶段(≥2.5GPa);2)高压麻粒岩相阶段(M2):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变斑晶)和单斜辉石(基质)+斜长石(基质),记录的温压条件为T=648~700℃,P=1.47~1.94GPa;3)中压麻粒岩相阶段(M3):以石榴子石外围发育的主要由斜方辉石+斜长石组成的内圈“白眼圈”为特征,形成的温压条件为T=781~796℃,P=0.92~0.98GPa;4)角闪岩相阶段(M4):以石榴子石变斑晶周围发育的外圈“白眼圈”为特征,其矿物组合为角闪石+斜长石的后成合晶,形成的温压条件为T=663~685℃,P=0.50~0.58GPa。石榴辉石岩的锆石SIMS U-Pb定年得到了3组不同的交点年龄,分别为208.1~202.1Ma、227.6Ma和817.7Ma。根据锆石包裹体中角闪石+斜长石的组合,推断208.1~202.1Ma代表了角闪岩相变质年龄的下限,227.6Ma则是高压麻粒岩相的下限年龄,而新元古代年龄(817.7Ma)与区域上的变质岩原岩年龄一致,可能代表了其原岩年龄。结合前人研究,饶拔寨石榴辉石岩记录了顺时针的PT-t轨迹,揭示了板片俯冲(超高压变质)-碰撞-折返(降压升温过程,~227Ma)-抬升(降压降温过程,208~202Ma)的完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辉石岩 温压计 P-T-T轨迹 北大别 变质作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沟地区石榴辉石岩和富水杂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对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38
15
作者 苏犁 宋述光 +2 位作者 宋彪 周鼎武 郝建荣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09-1211,共3页
关键词 松树沟地区 石榴辉石岩 富水杂 SHRIMP 锆石U-PB年龄 秦岭造山带 构造演化
原文传递
石榴石辉石岩的单斜辉石中韭闪石和钛铁矿出溶结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晶 许志琴 +3 位作者 李旭平 陈志忠 李天福 陈方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56-565,共10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胡家岭地区石榴石辉石岩中发现的韭闪石出溶结构。该石榴石辉石岩是由石榴子石、单斜辉石以及镁铝尖晶石、钛铁矿和磁铁矿组成。在石榴子石巨斑晶中有单斜辉石包体,单斜辉石包体中又有石榴子石包体以...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胡家岭地区石榴石辉石岩中发现的韭闪石出溶结构。该石榴石辉石岩是由石榴子石、单斜辉石以及镁铝尖晶石、钛铁矿和磁铁矿组成。在石榴子石巨斑晶中有单斜辉石包体,单斜辉石包体中又有石榴子石包体以及大量韭闪石出溶片晶和钛铁矿(+磁铁矿)出溶棒。单斜辉石中韭闪石出溶片晶呈平行条带状,其宽度在1~10μm之间。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韭闪石的(010)面平行于主晶透辉石的(010)面,且两者的界面在纳米尺度上是连续过渡的,证明韭闪石是出溶形成的。大量钛铁矿出溶棒的定向排列也显示出它们是自然出溶形成的。从单斜辉石出溶的矿物组合推测其原始单斜辉石成分中应富含H_2O、Na和Ti,属高压型单斜辉石。该石榴石辉石岩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后,在抬升减压过程中形成这些出溶结构。大量钛铁矿出溶棒均斜切韭闪石出溶片晶,表明该超高压岩石在减压过程中至少经历了两期以上导致温压明显变化的地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溶结构 俯冲 折返过程 石榴辉石岩 单斜辉石 韭闪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超高压(>7GPa)片麻状(含)钾长石榴辉石岩——石榴子石出溶单斜辉石的证据 被引量:42
17
作者 刘良 陈丹玲 +4 位作者 张安达 孙勇 王焰 杨家喜 罗金海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14,共10页
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表明,阿尔金英格利萨依一带片麻状(含)钾长石榴辉石岩中的粗粒石榴子石出溶单斜辉石和金红石.统计石榴子石出溶的单斜辉石的面积比最高>5%,重建出溶前该石榴子石(Grt1)单位分子式中的Si值高达3.061,为含Na的超Si... 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表明,阿尔金英格利萨依一带片麻状(含)钾长石榴辉石岩中的粗粒石榴子石出溶单斜辉石和金红石.统计石榴子石出溶的单斜辉石的面积比最高>5%,重建出溶前该石榴子石(Grt1)单位分子式中的Si值高达3.061,为含Na的超Si-石榴石或含有majorite分子的石榴子石.依据石榴子石含辉石摩尔体积压力计和majoritic-石榴子石Si-(Al+Cr)压力计估算其峰期变质压力>7GPa,利用三元碱性长石温度计和钛铁矿-磁铁矿固溶体的实验资料获其形成温度约1000C.同时,结合其原岩具有板内基性与中性火成岩及其可能是源于大陆岩石圈地幔的基性岩浆演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与其伴生的超高压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的发现和超高压含石榴子石花岗质片麻岩的研究,不仅证明区内超高压岩石的形成是陆壳深俯冲作用的产物,而且表明这种深俯冲可能达到>200km的地幔深处.这对深入探讨阿尔金乃至中国西部碰撞造山带形成与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 出溶 石榴子石 单斜辉石 石榴辉石岩 地幔 超高压 磁铁矿 钛铁矿 长石
原文传递
扎河坝石榴辉石岩中超硅-超钛石榴子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牛贺才 张海祥 +1 位作者 单强 于学元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2169-2174,共6页
超硅石榴子石是一种典型的超高压矿物,其稳定存在的压力>5GPa.在新疆北部扎河坝-阿尔曼泰早古生代造山带扎河坝蛇绿岩岩块的石榴辉石岩中首次发现了超硅石榴子石及同样具有超高压特征的超钛石榴子石.研究显示,所发现的超硅石榴子石... 超硅石榴子石是一种典型的超高压矿物,其稳定存在的压力>5GPa.在新疆北部扎河坝-阿尔曼泰早古生代造山带扎河坝蛇绿岩岩块的石榴辉石岩中首次发现了超硅石榴子石及同样具有超高压特征的超钛石榴子石.研究显示,所发现的超硅石榴子石和超钛石榴子石的形成深度不小于300km,它们的寄主岩石-石榴辉石岩是与洋壳超深俯冲有关的超高压变质岩.研究同时显示,扎河坝-阿尔曼泰早古生代造山带的形成与古亚洲洋洋壳超深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河坝蛇绿 石榴辉石岩 超硅石榴子石 超钛石榴子石 超高压变质作用
原文传递
大别山北部石榴辉石岩透辉石中石英和单斜顽火辉石的出溶 被引量:6
19
作者 苏文 游振东 +1 位作者 王汝成 刘祥文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850-854,共5页
通过对大别山北部石榴辉石岩岩相学研究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和观察,发现在这些岩石的透辉石中具有叶片状的石英和单斜顽火辉石晶体的出溶现象,这种出溶是早期超高压相单斜辉石由于压力降低而造成的.在寄主岩橄榄岩侵位于地壳的过程... 通过对大别山北部石榴辉石岩岩相学研究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和观察,发现在这些岩石的透辉石中具有叶片状的石英和单斜顽火辉石晶体的出溶现象,这种出溶是早期超高压相单斜辉石由于压力降低而造成的.在寄主岩橄榄岩侵位于地壳的过程中,石榴辉石岩遭受了强烈高温麻粒岩相或高角门岩相的叠加变质作用,造成透辉石具有成分环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石 出溶结构 石榴辉石岩 大别山北部 相学 石英 单斜顽火辉石
原文传递
大别-苏鲁榴辉岩和石榴辉石岩中矿物Ce异常:对氧化环境下形成沉积物深俯冲作用的示踪 被引量:10
20
作者 罗彦 高山 +4 位作者 袁洪林 柳小明 D.Gnther 金振民 孙敏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23,共10页
准分子激光ICP-MS矿物原位微区分析发现,来自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典型地区(双河、毛屋、碧溪岭及仰口)的榴辉岩和石榴辉石岩中石榴石Ce异常从正到负高度变化.绿辉石或单斜辉石也表现出类似的Ce异常特征,但变化幅度小于石榴石.这种Ce... 准分子激光ICP-MS矿物原位微区分析发现,来自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典型地区(双河、毛屋、碧溪岭及仰口)的榴辉岩和石榴辉石岩中石榴石Ce异常从正到负高度变化.绿辉石或单斜辉石也表现出类似的Ce异常特征,但变化幅度小于石榴石.这种Ce异常高度变化的现象仅见于氧化条件下形成的强烈风化剖面中.因此,这一结果表明大别-苏鲁榴辉岩和石榴辉石岩中存在氧化条件下形成的风化沉积物,这些陆壳物质的深俯冲对地幔的改造和物质再循环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苏鲁榴辉 石榴辉石岩 Ce异常 沉积物深俯冲 LA-ICP-MS分析 氧化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