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方法提取的石榴皮总多酚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安存 汤金梁 +1 位作者 冯务群 李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4-326,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石榴皮总多酚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方法提取的石榴皮总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来确定石榴皮总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强弱。结果微波处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及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控温电磁...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提取的石榴皮总多酚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测定不同方法提取的石榴皮总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来确定石榴皮总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强弱。结果微波处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及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控温电磁搅拌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浸取等方法获得的石榴皮初提物和乙醇水溶液单相体系浸取的石榴皮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均比市售的药用维生素E胶丸和国产分析纯没食子酸强。结论微波处理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中乙醇层提取的石榴皮总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总多酚 DPPH·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总多酚抗菌消炎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陈孝娟 顾政一 +5 位作者 黄华 王雪 刘燕 姚华 王林林 杨巧丽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石榴皮总多酚的抗菌、消炎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用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实验、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大鼠白细胞游走实验观察石榴皮总多酚的抗菌消炎作用。结果石榴皮总多酚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2... 目的初步研究石榴皮总多酚的抗菌、消炎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用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实验、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大鼠白细胞游走实验观察石榴皮总多酚的抗菌消炎作用。结果石榴皮总多酚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256(3.9 mg·mL-1)、MBC为1∶128(7.8 mg·mL-1),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64(15.6 mg·mL-1)、MBC为1∶32(31.25 mg·mL-1);大剂量组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及二甲苯引起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羧甲基纤维素囊中白细胞游走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石榴皮总多酚有一定的体外抑菌和抑制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总多酚 抗炎作用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PV1/AMPK通路探讨石榴皮总多酚对亚油酸诱导的人皮脂腺细胞脂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曦 朱明芳 +5 位作者 吴淑辉 张娟娟 郑慧娥 王云 鞠强 Christos C.Zouboulis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4538-4547,共10页
目的 探讨石榴皮总多酚(pomegranate peel polyphenols,PPPs)对亚油酸(linoleic acid,LA)诱导的永生化人皮脂腺SZ95细胞脂质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Z95细胞,运用LA诱导构建脂质过度合成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 目的 探讨石榴皮总多酚(pomegranate peel polyphenols,PPPs)对亚油酸(linoleic acid,LA)诱导的永生化人皮脂腺SZ95细胞脂质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Z95细胞,运用LA诱导构建脂质过度合成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PPPs对SZ95细胞活力的影响;尼罗红染色检测细胞脂质合成情况;qRT-PCR检测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RPV1、AMPK、磷酸化AMPK(phosphorylated AMPK,p-AMPK)蛋白表达。采用siRNA进行细胞转染,观察沉默TRPV1后PPPs对LA诱导的SZ95细胞脂质合成及TRPV1/AMPK通路的影响。结果 1.25、2.5、5μg/mL的PPPs对SZ95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且均可显著抑制LA诱导的脂质过度合成(P<0.01),其中5μg/mL PPPs的抑制效应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脂质合成明显增加(P<0.01),TRPV1、AMPK mRNA表达及TRPV1、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PPs对无LA诱导的SZ95细胞基础脂质合成无明显影响,TRPV1、AMPK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但TRPV1、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PPPs明显减少LA诱导下的SZ95细胞脂质合成(P<0.01),明显提高TRPV1、AMPK mRNA表达及TRPV1、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沉默TRPV1显著增加了LA诱导下的SZ95细胞脂质合成(P<0.01),并显著减弱了PPPs对SZ95细胞脂质过度合成的抑制(P<0.01),显著降低其TRPV1、AMPK的mRNA及TRPV1、pAMPK/AMPK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 PPPs可有效抑制LA诱导的SZ95细胞脂质合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RPV1/AMPK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总多酚 永生化人皮脂腺SZ95细胞 脂质合成 痤疮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石榴皮总多酚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丽 常文 +1 位作者 邱慧敏 马桂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研究石榴皮总多酚有效部位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阐述其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其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反相硅胶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技术,从石榴皮总多酚有效部位正丁醇萃取物分离得到了... 目的:研究石榴皮总多酚有效部位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阐述其抗肿瘤作用的物质基础,为其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反相硅胶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技术,从石榴皮总多酚有效部位正丁醇萃取物分离得到了6个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1H-NMR,13C-NMR等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经过结构鉴定,从石榴皮总多酚有效部位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的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水仙苷(1),1-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2),2-甲氧基对苯二酚-4-O-葡萄糖苷(3),对羟基苯甲酸葡萄糖酯(4),对香豆酸葡萄糖酯(5),苯乙醇芸香糖苷(6)。结论:除化合物2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石榴皮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总多酚有效部位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黄芩石榴皮面霜的制备工艺研究
5
作者 范鹏举 张春虎 李珍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36-1839,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芩石榴皮面霜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以基质的外观、稠度与涂布性、物理稳定性、p H值为考察指标,筛选基质的油相组成、乳化剂的用量,并对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确定的处方组成和工艺为:黄芩提取物... 目的:研究黄芩石榴皮面霜的处方及其制备工艺。方法:以基质的外观、稠度与涂布性、物理稳定性、p H值为考察指标,筛选基质的油相组成、乳化剂的用量,并对乳化温度、乳化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确定的处方组成和工艺为:黄芩提取物1.5%、石榴皮总多酚部位2%、白凡士林8%、硬脂酸2%、十六醇4%、十八醇4%、甘油6%、丙二醇6%、十二烷基硫酸钠1%、单硬脂酸甘油酯2%、依地酸二钠0.1%、羟苯乙酯0.1%、加纯净水至100%;乳化温度为80℃、乳化时间为15 min。制备的产品均匀、细腻、稠度适中、易涂布、物理稳定性好。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可行性高,产品质量稳定,拓宽了纯天然中药用于皮肤护理的应用前景,适用于该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提取物 石榴皮总多酚 处方筛选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