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0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Xene-氧化石墨烯改性碳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1
作者 左红梅 高敏 +2 位作者 阮芳涛 邹梨花 徐珍珍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5,共7页
为提高聚乳酸(PLA)的力学性能,以碳纤维(CF)为增强体,研究了CF、聚乙烯亚胺(PEI)和MXene-氧化石墨烯(MXene-GO)改性CF对PLA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PEI在CF表面引入活性胺基基团,得到PEI-CF;其次,通过MXene-GO改性CF-PEI;最后,通过双... 为提高聚乳酸(PLA)的力学性能,以碳纤维(CF)为增强体,研究了CF、聚乙烯亚胺(PEI)和MXene-氧化石墨烯(MXene-GO)改性CF对PLA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PEI在CF表面引入活性胺基基团,得到PEI-CF;其次,通过MXene-GO改性CF-PEI;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和注射成型方法制备了不同CF/PLA复合材料,探究了PEI和不同MXene-GO质量分数改性CF对CF/PL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I和MXene-GO改性后CF/PLA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得到了改善;由于纤维的长度小于临界增强长度,PEI和MXene-GO改性对CF/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影响较小;此外,随着MXene-GO的添加及其质量分数的增加,CF-PEI/PLA复合材料拉伸断裂面越来越不平整,PEI-MXene-GO改性后的CF/PLA复合材料断裂面出现断裂碎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氧化石墨 过渡金属/氮化物 纤维表面改性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聚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助分散的碳纤维对水泥砂浆强度及电热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张惠一 蒲云东 +3 位作者 张逸舟 苏俊儒 袁小亚 胡兵兵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2-280,共9页
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分散的碳纤维(CF)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分散性能及CF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及电热性能的影响。吸光度实验表明,当GO∶CF=1∶12时,CF的分散性最佳。28d力学强度测试表明,当碳纤维掺杂质量为0.36%时,砂浆试件28d抗折... 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O)分散的碳纤维(CF)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分散性能及CF对水泥砂浆力学性能及电热性能的影响。吸光度实验表明,当GO∶CF=1∶12时,CF的分散性最佳。28d力学强度测试表明,当碳纤维掺杂质量为0.36%时,砂浆试件28d抗折、抗压强度相较对照组分别提升了7.1%和6.28%。电学性能测试表明,水泥基材料的渗滤阀值为0.48%,该掺量下试件的电热性能良好,在外加220V电压下通电20min时试件表面温度可达96.5℃,80min内可将4cm厚冰层完全融化,具有优异的融雪化冰潜力。因此,分散好的GO能够助分散CF,使CF在极低掺量下赋予水泥基材料优异的力学、电热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纤维 水泥砂浆 电热性能 融冰化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特GIMGrapheneFibre公司商业化生产石墨烯富集碳纤维
3
作者 燕春晖(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63,共1页
近日,沙特阿拉伯(沙特)的GIMGrapheneFibre公司宣布,已经开始商业化生产富含石墨烯的高性能碳纤维,这一举措不仅对沙特本国的产业升级意义重大(沙特的“2030愿景”),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为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开辟了新的... 近日,沙特阿拉伯(沙特)的GIMGrapheneFibre公司宣布,已经开始商业化生产富含石墨烯的高性能碳纤维,这一举措不仅对沙特本国的产业升级意义重大(沙特的“2030愿景”),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为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市场。GIMGrapheneFibre公司由英国的GIM(曼彻斯特石墨烯创新公司)和沙特的OrganizedChaos公司联合创立。该公司的首台机器已于2024年11月在沙特阿拉伯开始运行,生产过程采用当地原材料以及可再生能源,预计2025年将实现大规模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升级 高性能纤维 可再生能源 商业化生产 石墨 曼彻斯特 沙特阿拉伯 全球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WAXD/SAXS全谱研究石墨烯纤维炭化过程中微结构变化
4
作者 裘雅渔 陈芳 +1 位作者 刘继永 赵翌帆 《当代化工研究》 2025年第2期76-79,共4页
利用广角(WAXD)和小角散射(SAXS)联用的方法,对石墨烯纤维炭化过程不同阶段纤维的微孔和取向变化进行研究。WAXD结果表明,在炭化过程中,微晶尺寸变大,并沿着纤维轴方向取向。SAXS结果表明,制备过程中,新微孔进一步形成,微孔逐渐沿纤维... 利用广角(WAXD)和小角散射(SAXS)联用的方法,对石墨烯纤维炭化过程不同阶段纤维的微孔和取向变化进行研究。WAXD结果表明,在炭化过程中,微晶尺寸变大,并沿着纤维轴方向取向。SAXS结果表明,制备过程中,新微孔进一步形成,微孔逐渐沿纤维轴排列,微孔的平均长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角散射 小角散射 石墨纤维 微结构 模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微波改性对麻纤维表面性质与应用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霍琛 陈欢 杜伦 《印染助剂》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将微波改性氧化石墨烯(GO)用于麻纤维的表面修饰并考察纺织应用性能。以改进Hummers法制备GO,通过浸泡法使其吸附在麻纤维表面,随后微波脱水并还原GO,考察改性麻纤维的表面性质以及GO用量、微波功率对织物应用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 将微波改性氧化石墨烯(GO)用于麻纤维的表面修饰并考察纺织应用性能。以改进Hummers法制备GO,通过浸泡法使其吸附在麻纤维表面,随后微波脱水并还原GO,考察改性麻纤维的表面性质以及GO用量、微波功率对织物应用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微波改性使GO在麻纤维表面形成更致密牢固的还原GO层,并提升了拉伸、导电、耐水洗、耐磨等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石墨 微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辐照碳纤维石墨化均匀性及力学性能
6
作者 万凯 杨卫民 +3 位作者 丁奇胜 殷荣政 李好义 谭晶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5-1032,共8页
为解决激光辐照碳纤维石墨化不均匀、模量差别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单、双侧高斯激光辐照碳纤维,确定了碳纤维石墨化不均匀性是由激光光强分布和纤维束传热引起的温度不均导致的,采用光强分布均匀的平顶激光辐照薄层化碳纤维显... 为解决激光辐照碳纤维石墨化不均匀、模量差别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单、双侧高斯激光辐照碳纤维,确定了碳纤维石墨化不均匀性是由激光光强分布和纤维束传热引起的温度不均导致的,采用光强分布均匀的平顶激光辐照薄层化碳纤维显著提高了碳纤维石墨化的均匀性,对比了高斯激光直接辐照碳纤维与平顶激光辐照薄层化碳纤维的力学性能变化,通过Weibull分布函数对碳纤维力学性能的离散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平顶激光辐照的薄层化碳纤维的石墨化均匀性得到显著提高,平均拉伸模量从227.37GPa提高至311.90GPa,提高了37.18%;相较于高斯激光直接辐照,平顶激光辐照的薄层化碳纤维的拉伸模量变异系数由44%降低至12%,拉伸模量的Weibull模数显著提高,离散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石墨 激光 力学性能 Weibu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组氨酸功能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家君 刘凯歌 +4 位作者 于甜甜 郑刚 李林洁 樊姗 张永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2,共5页
使用高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溶液(GO)为碳源,纳米纤维素(NC)作为物理间隔物,组氨酸作为氮掺杂剂和间隔剂,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纳米纤维素/组氨酸功能化石墨烯水凝胶(NCGHiss)复合材料。因其具有丰富的杂原子官能团(N,O)和良好的孔径结构,NC... 使用高浓度的氧化石墨烯溶液(GO)为碳源,纳米纤维素(NC)作为物理间隔物,组氨酸作为氮掺杂剂和间隔剂,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纳米纤维素/组氨酸功能化石墨烯水凝胶(NCGHiss)复合材料。因其具有丰富的杂原子官能团(N,O)和良好的孔径结构,NCGHiss在对称型超级电容器中展现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基于NCGHis10的超级电容器在0.3A/g电流密度下质量比电容达到232.39F/g,在10A/g时其比容量保持率高达76.36%。此外,组装的器件在1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容保持率高达10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氨酸 纳米纤维 石墨 超级电容器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掺杂对石墨烯纤维导热导电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张媛娟 申福花 +2 位作者 张立军 徐锦波 林欢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58-3164,共7页
随着现代工业、国防和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散热问题已成为制约多个领域进步的关键瓶颈。采用瞬态电热技术对不同浓度维生素C掺杂的石墨烯纤维进行了深入的热物性和电导率分析。研究发现,室温下氧化石墨烯纤维的导热系数为0.61 W/(m·... 随着现代工业、国防和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散热问题已成为制约多个领域进步的关键瓶颈。采用瞬态电热技术对不同浓度维生素C掺杂的石墨烯纤维进行了深入的热物性和电导率分析。研究发现,室温下氧化石墨烯纤维的导热系数为0.61 W/(m·K),电导率为115.55 S/m;经2%维生素C还原后,石墨烯纤维导热系数提升至1.34 W/(m·K);经1%(质量分数)维生素C还原后,纤维电导率显著增加至1179.34 S/m。探究了石墨烯纤维中声子散射的热传导机制,利用阻温系数模型分析了石墨烯纤维在退火前后的结构尺寸。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电流热退火处理后,石墨烯纤维在室温下的导热系数提升了417.16%,结构尺寸增大了0.55倍。该研究可为石墨烯纤维导热导电性能的增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纤维 维生素C 导热系数 电导率 结构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Fe-B合金沉积对碳纤维毡石墨化的影响
9
作者 吴俊芳 郝芃 +4 位作者 潘赟琼 刘蓉 顾伟 戴家木 臧传锋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1,共9页
为研究Ni-Fe-B合金对碳纤维毡催化石墨化的影响,采用电沉积的方法,通过改变电解液中FeSO_4·7H_(2)O的质量浓度,实现Ni-Fe-B合金层在碳纤维毡上均匀负载,并探讨Ni-Fe-B合金对碳纤维毡石墨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SO_4·7H_(... 为研究Ni-Fe-B合金对碳纤维毡催化石墨化的影响,采用电沉积的方法,通过改变电解液中FeSO_4·7H_(2)O的质量浓度,实现Ni-Fe-B合金层在碳纤维毡上均匀负载,并探讨Ni-Fe-B合金对碳纤维毡石墨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SO_4·7H_(2)O质量浓度100 g/L、温度50℃、电流1 A/dm^(2)、沉积3 min的条件下进行电沉积,高温处理后负载的碳纤维毡石墨化率可高达90.77%,表面电阻率从1.99 mΩ·cm降到0.82 mΩ·cm,降低了58.69%。研究发现,在2400℃的高温下,Ni-Fe-B合金对碳纤维毡能起到催化石墨化作用,将无序结构的碳纤维成功转化为有序结构的石墨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B合金 电沉积 催化 石墨 纤维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酯纤维/胶原蛋白黏胶防护服的设计及性能
10
作者 应朝晖 姚春婵 +3 位作者 张劲峰 戚宇峰 周阳辛 郭可义 《合成纤维》 2025年第3期25-29,33,共6页
为了保护皮肤健康,特设计开发了核辐射防护服。防护服面料采用双层结构设计,外层经纱和纬纱采用石墨烯聚酯纤维,内层经纱采用石墨烯聚酯纤维,纬纱采用生物基胶原蛋白黏胶纤维。试验结果表明:由三角形截面石墨烯聚酯纤维制成的面料在单粒... 为了保护皮肤健康,特设计开发了核辐射防护服。防护服面料采用双层结构设计,外层经纱和纬纱采用石墨烯聚酯纤维,内层经纱采用石墨烯聚酯纤维,纬纱采用生物基胶原蛋白黏胶纤维。试验结果表明:由三角形截面石墨烯聚酯纤维制成的面料在单粒碘(131I-1)化钠胶囊距织物10cm处的屏蔽率为80.4%;35粒放在织物表面的屏蔽率为56.4%;对氯化锶的吸附率为18.22%,综合防核辐射效果更佳。经检测,此款面料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葡萄球菌、白念珠菌的抑菌率均为99%;对氨气、醋酸、异戊酸、2-壬烯醛的异味成分减少率分别为86.7%、88.0%、98.2%、94.5%,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辐射防护服 石墨聚酯纤维 黏胶纤维 胶原蛋白 异形截面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验室到工业规模:高性能石墨烯氧化铝纤维的大规模稳定生产技术
11
作者 燕春晖(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48,共1页
石墨烯作为一种二维碳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备受关注。然而,如何将石墨烯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业制品中仍是一个挑战。近期,北京大学、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刘忠范、亓月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 石墨烯作为一种二维碳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备受关注。然而,如何将石墨烯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业制品中仍是一个挑战。近期,北京大学、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刘忠范、亓月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一种在商业氧化铝纤维/织物(AFs/AFFs)上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生长石墨烯的方法,并成功实现了石墨烯氧化铝纤维/织物(GAFs/GAFFs)的大规模生产。该研究团队直接在非金属目标基底上生长石墨烯,以避免传统的石墨烯在金属基底上CVD生长后复杂且高成本的转移过程。试验中,在γ-Al2O3(氧化铝)纤维上进行石墨烯生长,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蒸汽-表面-固体(VSS)”生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纤维 工业制品 石墨 纳米材料 物理和化学性质 研究团队 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接枝碳纤维跨尺度增强体的电磁学特性研究
12
作者 白二雷 王志航 +3 位作者 刘俊良 赵靖 周俊鹏 黄河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01-11008,共8页
采用“grafting to”化学接枝法将碳纤维通过化学键键合接枝到碳纤维表面,制备氧化石墨烯接枝碳纤维跨尺度增强体(CF-GO)。通过测试碳纤维和CF-GO的单丝电导率和电磁参数,研究了接枝氧化石墨烯对碳纤维电磁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碳... 采用“grafting to”化学接枝法将碳纤维通过化学键键合接枝到碳纤维表面,制备氧化石墨烯接枝碳纤维跨尺度增强体(CF-GO)。通过测试碳纤维和CF-GO的单丝电导率和电磁参数,研究了接枝氧化石墨烯对碳纤维电磁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碳纤维相比,CF-GO的单丝电导率有所降低,但CF-GO的复介电常数实部、虚部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均有所增大。接枝氧化石墨烯可增强碳纤维的介电损耗能力,但对碳纤维的磁损耗能力没有影响。在0~18 GHz范围内,CF-GO的阻抗匹配率和衰减常数整体上较碳纤维大,其吸波性能更佳,碳纤维在高频段表现出较好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氧化石墨 化学接枝 吸波性能 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研发新型石墨烯-芳纶纤维:高效屏蔽电磁干扰
13
作者 燕春晖(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58,共1页
在现代电子设备日益增多的背景下,电磁干扰(EMI)已成为影响设备性能的重要因素。北京大学张锦院士领导的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石墨烯覆盖的芳纶纤维(GRAF),该材料具有卓越的导电性、高强度和轻质特点,并展现出高效的EMI屏... 在现代电子设备日益增多的背景下,电磁干扰(EMI)已成为影响设备性能的重要因素。北京大学张锦院士领导的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结构-功能一体化石墨烯覆盖的芳纶纤维(GRAF),该材料具有卓越的导电性、高强度和轻质特点,并展现出高效的EMI屏蔽能力。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ACS Nano》期刊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 石墨 电子设备 北京大学 设备性能 研究成果 期刊发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碳化及抗渗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罗国仪 徐桂弘 +3 位作者 任旭 邓文波 陈孜伟 刘次啟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1-242,共12页
将磷石膏作为水泥基充填材料替代胶凝材料,是一种有效的综合利用方式。目前对磷石膏掺入混凝土后的内部孔隙分布特征和碳化、抗渗等易导致结构失效的性能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制备了6组不同磷石膏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试件,并对其进... 将磷石膏作为水泥基充填材料替代胶凝材料,是一种有效的综合利用方式。目前对磷石膏掺入混凝土后的内部孔隙分布特征和碳化、抗渗等易导致结构失效的性能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制备了6组不同磷石膏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试件,并对其进行碳化和抗渗试验,结合XRD、SEM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研究了不同磷石膏掺量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碳化及抗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石膏掺量和碳化龄期的增加,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增加,并且磷石膏掺量、碳化龄期和碳化深度三者之间存在函数关系。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渗水高度随磷石膏掺量的增加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通过微观结构分析发现,随着磷石膏掺量的增加,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比表面积及不同孔径的孔体积增长,钙钒石(AFt)生成量上升。总孔体积的增长导致早期碳化速率提高、渗水高度增长。AFt具有微膨胀性,与水化硅酸钙(C-S-H)凝胶的共同作用填充了部分孔隙通道,这不仅使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后期碳化速率下降,在磷石膏掺量超过6%(质量分数)后渗水高度也出现下降,还使磷石膏掺量为15%(质量分数)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比表面积和不同孔径的孔体积下降。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磷石膏资源利用技术提供了可参考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抗渗性能 微观机理 比表面积分析 孔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多功能复合纤维标识吊牌发布,开启行业规范化发展关键一步
15
作者 郭春花 《纺织服装周刊》 2025年第12期25-25,共1页
3月11日,“‘标’定健康,‘烯’启未来—石墨烯多功能复合纤维标识吊牌发布仪式”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石墨烯多功能复合纤维标识吊牌正式发布。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副会长兼秘书长关晓瑞等领导出席发布仪式。本次发... 3月11日,“‘标’定健康,‘烯’启未来—石墨烯多功能复合纤维标识吊牌发布仪式”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石墨烯多功能复合纤维标识吊牌正式发布。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副会长兼秘书长关晓瑞等领导出席发布仪式。本次发布仪式由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支持。活动以“‘标’定健康,‘烯’启未来”为主题,意在通过统一的标识体系和严格的认证流程,为石墨烯多功能复合纤维产品建立权威认证标准,帮助消费者轻松识别高品质的石墨烯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布仪式 标识吊牌 石墨多功能复合纤维
原文传递
石墨烯/碳纤维/芳纶电磁屏蔽纸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澎宇 陈港 +1 位作者 魏渊 王梓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3,共11页
本研究以耐高温的芳纶短切纤维和芳纶沉析纤维为纸基纤维材料,导电性优良的碳纤维为导电骨架,石墨烯为电磁屏蔽增强材料,结合抄纸和涂布工艺制备得到石墨烯/碳纤维/芳纶电磁屏蔽纸。结果表明,制备的石墨烯/碳纤维/芳纶电磁屏蔽纸具有“... 本研究以耐高温的芳纶短切纤维和芳纶沉析纤维为纸基纤维材料,导电性优良的碳纤维为导电骨架,石墨烯为电磁屏蔽增强材料,结合抄纸和涂布工艺制备得到石墨烯/碳纤维/芳纶电磁屏蔽纸。结果表明,制备的石墨烯/碳纤维/芳纶电磁屏蔽纸具有“三明治结构”,其厚度为333.9µm时,在X波段的电磁屏蔽效能SE_(T)高达70.3 dB,电导率高达1685 S/m,兼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和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纤维 石墨 芳纶纤维 纸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纤维高灵敏度测温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立军 张媛娟 +2 位作者 徐锦波 李斌 林欢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77-86,共10页
以碳纳米管(CNT)为填料、氧化石墨烯(GO)溶液为主体,通过化学限域水热法制备了含有不同质量碳纳米管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纤维。发现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纤维热电性能随着氧化石墨烯与碳纳米管质量比的增加有提升趋势。利用瞬态电热(T... 以碳纳米管(CNT)为填料、氧化石墨烯(GO)溶液为主体,通过化学限域水热法制备了含有不同质量碳纳米管的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纤维。发现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纤维热电性能随着氧化石墨烯与碳纳米管质量比的增加有提升趋势。利用瞬态电热(TET)技术研究了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纤维的测温性能,并分析了其导电机理。结果表明,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纤维的测温性能表现良好,且随着温度的降低,测温性能进一步提升。在30 K时,电阻温度系数(TCR)为0.05 K^(-1),特征响应时间为0.56 s;电流热退火后结构尺寸增大了0.5倍。导电机理由热激活传导(150~292 K)转变为最近邻跳跃(NNH)传导(70~150 K)和可变范围跳跃(VRH)传导(30~70 K)。为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纤维在高灵敏度温度传感器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GO) 纳米管(CNT) 复合纤维 温度传感器 瞬态电热技术(TET) 测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MXene三维气凝胶修饰碳纤维超微电极的一氧化氮检测
18
作者 韦相宇 尚翎君 +3 位作者 李振新 于帅群 解琳艳 任琼琼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6-292,共7页
一氧化氮(NO)作为人体内重要的二级信使,在多种生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对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在体检测至关重要。基于电化学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本研究提出了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MXene三维复合材料修饰碳纤维超微电极... 一氧化氮(NO)作为人体内重要的二级信使,在多种生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对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在体检测至关重要。基于电化学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本研究提出了基于还原氧化石墨烯-MXene三维复合材料修饰碳纤维超微电极的NO检测方法。利用碳纤维超微电极极小的体积、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高的灵敏度等优点,最大限度的减小电极本身对生物体的刺激和损伤。利用还原氧化石墨烯-MXene复合材料大的比表面积、高电导率、丰富的多孔结构及金纳米材料对NO的高催化性能,聚苯胺和聚邻苯二氨的高导电性和分子过滤性能,提高了电极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测得NO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11~235.67μmol/L(R^(2)=0.998),检出限(S/N=3)为16.8 nmol/L,灵敏度为0.23 nA/(μmol/L)。该电极对抗坏血酸、多巴胺等体内常见干扰物没有响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MXene 三维还原氧化石墨 纤维超微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改性玄武岩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轩 周德东 +5 位作者 何瑜 张立京 吕威 张续译 杨远鹏 刘志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6,共11页
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将氧化石墨烯(GO)附着在硅烷偶联剂KH550接枝后的玄武岩纤维表面,并采用热模压工艺制备了GO改性玄武岩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GBF/PI)。对比研究了聚酰亚胺(PI)、玄武岩纤维/聚酰亚胺(BF/PI)、KH550改性玄武岩纤维/聚... 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将氧化石墨烯(GO)附着在硅烷偶联剂KH550接枝后的玄武岩纤维表面,并采用热模压工艺制备了GO改性玄武岩纤维/聚酰亚胺复合材料(GBF/PI)。对比研究了聚酰亚胺(PI)、玄武岩纤维/聚酰亚胺(BF/PI)、KH550改性玄武岩纤维/聚酰亚胺(KBF/PI)、GBF/PI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GBF/PI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66.5 HV,275.9 MPa和169.8 MPa,较PI试样分别提高约29.2%,45.8%和47.1%,较BF/PI试样分别提高约21.9%,27.0%和28.1%,较KBF/PI试样分别提高约6.9%,20.2%和10.2%。与PI,BF/PI和KBF/PI试样相比,GBF/PI复合材料具有更优的热稳定性,其中GBF/PI的起始分解温度和质量残留率分别为398.4℃和57.70%,明显高于PI树脂的387.5℃和49.36%。摩擦磨损实验结果表明,与GCr15对磨60 min后,GBF/PI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617,磨损率为5.22×10^(-6)mm^(3)/(N·m),较PI树脂试样分别低约11.4%和47.2%,较BF/PI试样分别低约7.7%和27.0%,较KBF/PI试样分别低约8.4%和12.0%。GO的引入有利于形成致密均匀的摩擦层,减轻了PI基复合材料摩擦损伤,提高了材料的减磨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玄武岩纤维 氧化石墨 表面改性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改性上浆剂乳液对碳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海鹏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8-19,22,共3页
使用聚乙二醇作为分散剂,将石墨烯添加到环氧树脂乳液型上浆剂里改性上浆剂,通过测试不同浆液粒径、表面张力、旋转黏度反应上浆液稳定性;通过测试纤维幅宽、直挺度、耐磨性反应纤维加工性能;研究上浆剂改性后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 使用聚乙二醇作为分散剂,将石墨烯添加到环氧树脂乳液型上浆剂里改性上浆剂,通过测试不同浆液粒径、表面张力、旋转黏度反应上浆液稳定性;通过测试纤维幅宽、直挺度、耐磨性反应纤维加工性能;研究上浆剂改性后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了聚乙二醇分散剂的石墨烯环氧树脂乳液稳定性好,纤维更容易上浆。纤维幅宽可以增加0.5 mm,直挺度可以提高1~2 cm,毛丝量可以减少50%~60%。碳纤维力学性能也有提高,尤其是添加了聚乙二醇2000的石墨烯乳液,纤维拉伸强度提高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浆剂 石墨 纤维 力学性能 聚乙二醇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