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岱《石匮书·李贽列传》的文献和思想意义
1
作者 张则桐 《闽台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99-104,共6页
张岱将李贽列入《石匮书•文苑列传》,正文以袁中道《李温陵传》为基础,结合其他文献删改而成。张岱把李贽的言论文字比作刀箭,非常贴切,刀锋是李贽人生和思想最贴切的象征。张岱受到李贽多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著述的形式,追求个性和... 张岱将李贽列入《石匮书•文苑列传》,正文以袁中道《李温陵传》为基础,结合其他文献删改而成。张岱把李贽的言论文字比作刀箭,非常贴切,刀锋是李贽人生和思想最贴切的象征。张岱受到李贽多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著述的形式,追求个性和在读书治学和文艺鉴赏创作上自出手眼,不为权威和风气所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 石匮书 《李贽列传》 《李温陵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匮书·逆党列传》“李三才”辨正
2
作者 赵承中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5-177,共3页
《石匮书》,又名《石匮藏书》,二二0卷,是张岱撰成于清初的一部纪传体明代史。其中《逆党列传》一卷有一处明显的讹误,应予辨正。
关键词 辨正 石匮书 纪传体
原文传递
张岱《石匮书》的史学价值及其缺失
3
作者 杨绪敏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80-84,共5页
张岱原是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纨绔子弟,明亡后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致力于明史的纂修。他对《明实录》屡遭篡改及各种当代史在编纂过程中的任情褒贬、曲笔讳饰等种种弊端深恶痛绝,决心对明代历史进行全面的整理,订正其中的"诬妄&qu... 张岱原是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纨绔子弟,明亡后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致力于明史的纂修。他对《明实录》屡遭篡改及各种当代史在编纂过程中的任情褒贬、曲笔讳饰等种种弊端深恶痛绝,决心对明代历史进行全面的整理,订正其中的"诬妄"。其史学代表作《石匮书》、《石匮书后集》具有"事必求真,语必务确"的特点。在体例上仿效《史记》,但有所创新。其中序论集中反映了张岱的历史观及其对人物、事件评价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 石匮书 求真 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的史学与对晚明社会的认识——以《石匮书》《石匮书后集》为中心
4
作者 于冬萃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石匮书》和《石匮书后集》是明朝遗民张岱承袭家学传统,有感于明朝灭亡而作。是书的特点在于:首先,以事件串联人物,达到了"以类相从"和"考镜源流"的目的;其次,列传以"总论"开头、"石匮书曰"... 《石匮书》和《石匮书后集》是明朝遗民张岱承袭家学传统,有感于明朝灭亡而作。是书的特点在于:首先,以事件串联人物,达到了"以类相从"和"考镜源流"的目的;其次,列传以"总论"开头、"石匮书曰"结尾,使人物脉络清晰明了;而最为可贵之处在于,张岱在关注帝王将相的同时,将视野下移,记载了大量的时代"小人物"。张岱对于崇祯皇帝、宦官势力、党争和南明朝廷等的评论,对于后人重新审视明朝(南明)历史,提供了"正史"以外的"当事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匮书 石匮书后集》 张岱 史学思想 晚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贵一人成 张岱《石匮书》前言
5
作者 商传 栾保群 《紫禁城》 2018年第5期139-143,共5页
张岱早已是为读书人所熟知的人物了,但他更多的是作为晚明小品文的杰出作家为人们所景仰。如果让张岱给自己定位,我想他大约不会接受一散文家一这个头衔,因为他终生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是做一个史学家,像司马迁那样以独立精神,完成有... 张岱早已是为读书人所熟知的人物了,但他更多的是作为晚明小品文的杰出作家为人们所景仰。如果让张岱给自己定位,我想他大约不会接受一散文家一这个头衔,因为他终生所追求的人生目标是做一个史学家,像司马迁那样以独立精神,完成有明一代国史的史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匮书 张岱 前言 人生目标 独立精神 史学家 小品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匮书·艺文志》史料辨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沈礼昌 刘春玲 《阴山学刊》 2021年第3期54-60,共7页
《石匮书》是张岱于明末清初修撰的一部关于明朝历史的史书。这部书上起洪武,下至天启,包含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史料。但因成书于个人,其中《艺文志》部分在著录卷数、著录著者、著录书名方面存在疏... 《石匮书》是张岱于明末清初修撰的一部关于明朝历史的史书。这部书上起洪武,下至天启,包含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史料。但因成书于个人,其中《艺文志》部分在著录卷数、著录著者、著录书名方面存在疏漏与舛误。对《石匮书·艺文志》史料部分进行辨析,补白《石匮书·艺文志》研究的不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石匮书·艺文志》的价值与明代书籍的流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匮书·艺文志》 张岱 《明史·艺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与《石匮书》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新达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张岱(1597—1684)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张氏远祖自四川剑州迁到浙江山阴(今绍兴)定居,发祥于高祖天复,曾祖元汴为明穆宗隆庆五年状元.祖父汝霖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升至兵部武选司主事,后落职家居,颇蓄声妓,喜好丝竹,家... 张岱(1597—1684)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张氏远祖自四川剑州迁到浙江山阴(今绍兴)定居,发祥于高祖天复,曾祖元汴为明穆宗隆庆五年状元.祖父汝霖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升至兵部武选司主事,后落职家居,颇蓄声妓,喜好丝竹,家道由盛转衰,至其父辈,世产仅足供衣食.岱母苦心经营二十余年,家业重振,但其父不事生计,尽情享乐,崇祯初年,家道日落,衣食难保.张岱自为墓志铭云:“少为纨绔子,极爱繁华……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 石匮书 后集 文集 水浒英雄 崇祯朝 谷应泰 马士英 本纪 国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岱《石匮书》的史论
8
作者 杨绪敏 乔海燕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26,共10页
张岱的《石匮书》仿效司马迁《史记》史论的形式,在各表、志、列传之前以"叙"或"总论",在纪、传、表、志中间或结尾以"石匮书曰"的形式,褒贬历史人物,评论各种制度和举措,表彰忠烈,总结明王朝兴衰治乱的... 张岱的《石匮书》仿效司马迁《史记》史论的形式,在各表、志、列传之前以"叙"或"总论",在纪、传、表、志中间或结尾以"石匮书曰"的形式,褒贬历史人物,评论各种制度和举措,表彰忠烈,总结明王朝兴衰治乱的原因,揭示立篇旨意,阐述书法义例,体现了"事必求真,语必务确"的特点。他的"史论"不拘一格,内容丰富,特点鲜明,文字优美,有很强的感染力。他对史实的评论带着明显的经世致用色彩,力图通过对有明一代兴衰治乱原因的总结,为后人提供前车之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 石匮书 史论
原文传递
朝代更迭与张岱文史创作之体性关联 被引量:1
9
作者 彭玉平 赵婵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136,共7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张岱被誉为晚明小品散文的集大成者,以《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为代表的散文作品历来为后人称道。在创作"两梦"的过程中,用以立言存明的《石匮书》、《石匮书后集》亦在同时进行,特别是记录张岱亲历的...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张岱被誉为晚明小品散文的集大成者,以《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为代表的散文作品历来为后人称道。在创作"两梦"的过程中,用以立言存明的《石匮书》、《石匮书后集》亦在同时进行,特别是记录张岱亲历的崇祯朝及南明事之《石匮书后集》,约22年的撰著历程中几乎全都伴随着"两梦"的创作。张岱的散文成就与史学贡献常被分别探讨,并逐渐形成了张岱研究的主流形态。贯穿作者半生的文史撰述穿插进行,这样的安排并非巧合,打破文体界限再作探讨是值得深入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匮书 石匮书后集》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 张岱 文史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庵梦忆》主旨新说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海燕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7-62,共6页
《陶庵梦忆》(下称《梦忆》)是明末散文家张岱明亡后追忆昔日繁华之作,它多侧面反映了晚明社会生活,艺术上融公安、竟陵之长,代表小品的极高境界。研究它,对认识晚明社会、晚明文风及中国散文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梦忆》主旨,历... 《陶庵梦忆》(下称《梦忆》)是明末散文家张岱明亡后追忆昔日繁华之作,它多侧面反映了晚明社会生活,艺术上融公安、竟陵之长,代表小品的极高境界。研究它,对认识晚明社会、晚明文风及中国散文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梦忆》主旨,历来学者重视其寄托故国之思的倾向,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庵梦忆》 张岱 袁宏道 晚明文人 石匮书 墓志铭 晚明社会 审美趣味 资本主义萌芽 魏晋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卒年及《明史纪事本末》作者问题再考辨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益民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7-81,共5页
本文对张岱研究中两个重要悬案进行了严密的考辨 :一是关于卒年。张氏卒年 ,向有“69岁”、“70余岁”、“93岁”诸说 ,本文通过对大量第一手材料的比勘、互证 ,并运用张岱手稿 ,确证张岱卒于1 680年 ,时年八十四 ;其二是关于《明史纪... 本文对张岱研究中两个重要悬案进行了严密的考辨 :一是关于卒年。张氏卒年 ,向有“69岁”、“70余岁”、“93岁”诸说 ,本文通过对大量第一手材料的比勘、互证 ,并运用张岱手稿 ,确证张岱卒于1 680年 ,时年八十四 ;其二是关于《明史纪事本末》的作者问题 :自清初温睿临至清末陆以 ,《明史纪事本末》系谷应泰“以五百金购 (张岱 )《石匮书》”而改名成书的说法一直存在 ,本文从张岱的生平游历入手 ,并将《石匮书》与《本末》细加比勘 ,认为张岱只是参加写作者之一 ,所谓谷书“窃自张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 卒年 石匮书 明史纪事本末 谷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史学著述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益民 《江淮论坛》 2001年第5期80-86,共7页
张岱 (15 79~ 16 80 )除了以“散文圣手”和艺术理论家名世外 ,更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因其大部分史著三百多年来密锁深藏 ,鲜为人知。本文从第一手资料入手对其重要史著的内容、版本等做了详细的考论与述评。
关键词 张岱 石匮书 古今义烈传 史阙 有明于越三不配图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的晚明党争论平议
13
作者 张则桐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2-34,38,共4页
张岱在《石匮书》、《石匮书后集》中系统阐述了他关于晚明党争的观点,主要包括:晚明党争的起源、晚明党争的危害、宽宥阉党。张岱的晚明党争论与他的家族渊源、地域政治背景和学术精神密切相关。
关键词 张岱 晚明党争 石匮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史纪事本末》的史源、作者及其编纂水平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泓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71,共10页
关键词 《明史纪事本末》 石匮书 体例结构 蒋伊 张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明末河决开封原因的辨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展鹏飞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8-109,共2页
明崇祯十五年九月中旬,古城开封遭受一次特大洪水的袭击,致使墙毁城破,几十万人葬身鱼腹,成为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惨剧。关于河决的原因,当时人记载不一,现代人的看法也分歧很大。为了便于教学和研究,本文试加述评。一在旧史籍中,对河... 明崇祯十五年九月中旬,古城开封遭受一次特大洪水的袭击,致使墙毁城破,几十万人葬身鱼腹,成为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惨剧。关于河决的原因,当时人记载不一,现代人的看法也分歧很大。为了便于教学和研究,本文试加述评。一在旧史籍中,对河决原因的记载较多,也很杂乱,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说法。(一)李自成军掘河说持此说的有《明崇祯实录》、《石匮书后集》、《行水金鉴》、《(乾隆)祥符县志》等史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自成 开封 特大洪水 原因 崇祯 石匮书 人类历史 明末 现代人 史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崇祯间西宁卫镇海民马安邦聚众反明事件考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子贞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99-103,共5页
1980年初版(内部发行)的《青海历史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中第五个二节《明末农民起义军进入西宁》有如下权述: 崇祯十年冬,李自成进入川北,碾伯(今青海乐都)黄澄、西宁镇海堡人马安邦先后聚众反明,响应农民军。 这里纪事简陋,原委不... 1980年初版(内部发行)的《青海历史纪要》(以下简称《纪要》)中第五个二节《明末农民起义军进入西宁》有如下权述: 崇祯十年冬,李自成进入川北,碾伯(今青海乐都)黄澄、西宁镇海堡人马安邦先后聚众反明,响应农民军。 这里纪事简陋,原委不具,且响应农民军的说法似有拔高之嫌。参阅芈一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卫 崇祯 太监 起义军 考略 事变 《纪要》 李自成 纪事本末 石匮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完淳集笺校》中两个问题的商榷
17
作者 刘秉铮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4年第6期17-18,20-22,共5页
《夏完淳集笺校》中两个问题的商榷刘秉铮白坚先生的《夏完淳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7月版),是一本极有价值的好书。象《笺校》(为简略行文,下同。)这样集普及与提高为一身的古籍整理著作,近几年尚不多见。笔者为此... 《夏完淳集笺校》中两个问题的商榷刘秉铮白坚先生的《夏完淳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7月版),是一本极有价值的好书。象《笺校》(为简略行文,下同。)这样集普及与提高为一身的古籍整理著作,近几年尚不多见。笔者为此有些话总想一吐为快,但将另外作文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完淳 《罪惟录》 查继佐 两个问题 郭沫若 绝命词 陈子龙 历史人物 石匮书 秘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湖七月半》浅释
18
作者 张志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74-76,共3页
《西湖七月半》作者张垡(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县(今绍兴市)人。明末小品文的代表作家。出身于官僚家庭,为人傲岸,不同于流俗。明亡后,“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隐居剡溪附近的小村里,过着游山玩水、读书品艺一类... 《西湖七月半》作者张垡(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浙江山阴县(今绍兴市)人。明末小品文的代表作家。出身于官僚家庭,为人傲岸,不同于流俗。明亡后,“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隐居剡溪附近的小村里,过着游山玩水、读书品艺一类的生活。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环文集》、《石匮书》等。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生动地记叙了杭州人于中元节(七月半)游逛西湖的情景。寥寥几笔,将达官贵人、豪富无赖和追求风雅的人的情态,描摹尽致。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赞赏的风雅,也不过是当时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七月半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 石匮书 宗子 浅释 入山 封建士大夫 山阴县 韵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庵梦忆好山水
19
作者 子规 《文史杂志》 2014年第3期75-76,共2页
作为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的《元史》是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即元朝灭亡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组织国家力量编修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洪武三年编成,历时三百三十一天,凡二百一十卷。迨清初顺治十二年(1655年),一位年近六旬的布... 作为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的《元史》是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即元朝灭亡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组织国家力量编修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洪武三年编成,历时三百三十一天,凡二百一十卷。迨清初顺治十二年(1655年),一位年近六旬的布衣学者则以一已之力,完成了长达二百二十一卷的纪传体明史《石匮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传体史 山水 “二十四史” 石匮书 《元史》 国家力量 朱元璋 明太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岱:一生笔耕的“语”与“文”
20
作者 李子山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5年第4期4-6,共3页
在古代,中国的汉语教育一直与哲学、史学、文学、经学纠杂在一起,并多以四书""五经"为基本教材。直到清朝末年,西学东渐的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才有《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的实际推行。在当时规定的必修学科中,"... 在古代,中国的汉语教育一直与哲学、史学、文学、经学纠杂在一起,并多以四书""五经"为基本教材。直到清朝末年,西学东渐的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才有《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在全国范围的实际推行。在当时规定的必修学科中,"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两门才是与语文教育直接相关的课程。即使以后有了专设的,也不称语文,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统称"语文"则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的事。史称绝代小品文家的张岱,居然没有教过语文,但他的一生笔耕却和"语"与"文"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教育 光绪二十九年 癸卯学制 中国文学 讲经 石匮书 柳敬亭 钟谭 张元忭 诗中有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