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短时反转恢复序列在寰枢关节齿状突不居中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育春 陈玉珍 +3 位作者 庄泽锐 王新家 陈镇平 杨海英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对头颈部外伤患者中齿状突不居中者进行横韧带扫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有头颈部外伤、X线或CT检查发现齿状突不居中者用磁共振STIR序列对寰枢关节进行扫描,评价横韧带损伤情况,结合临... 目的:应用磁共振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对头颈部外伤患者中齿状突不居中者进行横韧带扫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有头颈部外伤、X线或CT检查发现齿状突不居中者用磁共振STIR序列对寰枢关节进行扫描,评价横韧带损伤情况,结合临床对寰枢关节损伤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本组X线或CT均发现齿状突不居中,行磁共振STIR序列扫描,均未发现横韧带断裂,保守治疗后效果良好。结论:磁共振STIR序列对寰枢关节横韧带显示良好,对齿状突不居中的头颈部外伤者有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寰枢关节 寰枢关节齿突侧块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在早期股骨头无菌坏死MRI检查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伟 孟凡莲 +2 位作者 董希忠 张孔源 于秀荣 《中国医疗设备》 2008年第9期135-136,共2页
分析我院2004年~2007年123例早期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的X线平片、CT以及MRI检查。123例患者在MRI检查中应用短时反转恢复(short TI Inversion-Recovery)序列通过抑制正常骨髓高信号及周围肌肉组织间脂肪高信号,使病变早期轻微水肿高信... 分析我院2004年~2007年123例早期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的X线平片、CT以及MRI检查。123例患者在MRI检查中应用短时反转恢复(short TI Inversion-Recovery)序列通过抑制正常骨髓高信号及周围肌肉组织间脂肪高信号,使病变早期轻微水肿高信号显示出来,诊断早期股骨头无菌坏死,跟踪追查1至3年,93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塌陷,临床证实为股骨头无菌坏死,进一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股骨头无菌坏死 CT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磁共振短时反转恢复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吉明 王超 邵宝富 《实用医技杂志》 2013年第8期839-840,共2页
低场磁共振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hortTIinversionreco.very,STIR)是反转恢复序列(inversionrecovery,IR)的一种,该序列是采用等于脂肪组织T1值的反转时间(TI)的反转恢复序列而使脂肪组织信号归零,从而显著增加异常组织对比,... 低场磁共振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hortTIinversionreco.very,STIR)是反转恢复序列(inversionrecovery,IR)的一种,该序列是采用等于脂肪组织T1值的反转时间(TI)的反转恢复序列而使脂肪组织信号归零,从而显著增加异常组织对比,它可抑制脂肪组织的信号,检测出细微骨髓病灶,是目前骨髓检查中最敏感最常用的序列。STIR技术近年来广泛用于临床,尤其是在骨关节磁共振成像(MRI)方面应用较为成熟。本研究收集78例膝关节骨挫伤MRI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低场强磁共振脂肪抑制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膝关节骨挫伤 低场磁共振 应用 脂肪组织 STIR技术 脂肪抑制序列 低场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iC短时反转恢复序列磁共振扫描在骶髂关节炎骨髓水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丁有泉 《中医正骨》 2021年第10期44-46,51,共4页
目的:探讨MAGiC短时反转恢复(short time in version recovery,STIR)序列磁共振扫描在骶髂关节炎骨髓水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9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采用T1WI、T2WI、T2加权脂肪抑制(T2 weight image fat suppression,T2WI ... 目的:探讨MAGiC短时反转恢复(short time in version recovery,STIR)序列磁共振扫描在骶髂关节炎骨髓水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9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采用T1WI、T2WI、T2加权脂肪抑制(T2 weight image fat suppression,T2WI FS)及MAGiC STIR序列进行骶髂关节斜冠状面磁共振扫描。由2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分别独立分析扫描结果,将单侧骶髂关节分为4个区域,采用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估协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诊断骨髓水肿,统计分析T2WI FS和MAGiC STIR序列诊断骶髂关节存在骨髓水肿区域的数量;采用Hermann-Braun评分系统评价各区域的炎症严重程度,统计分析这2种序列不同Hermann-Braun评分的区域数量;并以T2WI FS序列诊断结果为标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价MAGiC STIR序列对骶髂关节炎骨髓水肿的诊断价值。结果:2名医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各区域的炎症严重程度的评价,一致性为优(ICC=0.935,P=0.000)。T2WI FS序列和MAGiC STIR序列均诊断骨髓水肿患者60例,前者诊断存在骨髓水肿区域250个,后者诊断存在骨髓水肿区域230个,二者诊断存在骨髓水肿区域数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8,P=0.270);2种序列诊断结果中不同Hermann-Braun评分的区域数量的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96,P=0.002)。MAGiC STIR序列诊断骶髂关节炎骨髓水肿的敏感度为86.92%、特异度为96.60%、阳性预测值为90.76%、阴性预测值为93.35%,MAGiC STIR序列诊断骶髂关节炎骨髓水肿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63(P=0.000)。结论:应用MAGiC STIR序列磁共振扫描诊断骶髂关节炎骨髓水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炎 脊柱炎 强直性 骨髓水肿 磁共振成像 MAGiC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恢复反转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检查中的应用
5
作者 彭俊玲 彭湘晖 《中外医疗》 2009年第22期39-40,共2页
目的评价STIR序列对骨挫伤的效果与意义。方法通过126例膝外伤病人,进行常规FSET1WI、FSET2WI、STIR扫描,比较各序列对病灶的检测率。结果29例膝部骨挫伤病例,有38个病灶,其中T1WI发现35个,T2WI发现19个,STIR显示38个。STIR序列与T2WI... 目的评价STIR序列对骨挫伤的效果与意义。方法通过126例膝外伤病人,进行常规FSET1WI、FSET2WI、STIR扫描,比较各序列对病灶的检测率。结果29例膝部骨挫伤病例,有38个病灶,其中T1WI发现35个,T2WI发现19个,STIR显示38个。STIR序列与T2WI序列相比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STIR序列与T1WI序列相比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IR序列对骨挫伤的敏感性较高,能增强骨髓病变T1和T2组织信号对比,显示细微的骨髓水肿、充血及骨小梁的微骨折,对膝关节外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膝关节外伤检查的常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挫伤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多种磁共振成像序列图像质量的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照勇 张海波 +3 位作者 李烁 王沄 薛华丹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T1WI脂相、T1WI水相、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评价多发性骨髓瘤(MM)时的图像质量。方法对20例初诊或治疗后随诊的MM患者行冠状位T1WI脂相、T1WI水相、STIR序列及轴位DWI序列扫描,分段评价4个... 目的比较磁共振T1WI脂相、T1WI水相、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评价多发性骨髓瘤(MM)时的图像质量。方法对20例初诊或治疗后随诊的MM患者行冠状位T1WI脂相、T1WI水相、STIR序列及轴位DWI序列扫描,分段评价4个扫描序列的图像质量。测量并计算每个扫描序列的颅骨、脊柱、骨盆、肱骨、股骨、胫腓骨及肋骨处图像的信噪比(SNR)。选取20处MM的活动性病灶,测量并计算每个扫描序列病变部位的强化噪声比(CNR)。结果所有图像质量均在可评价范围内。T1WI脂相、T1WI水相、STIR序列以及DWI序列的平均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19±0.70、4.16±0.73、3.89±0.70及3.76±0.68,T1WI脂相和水相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STIR序列(P=0.000和P=0.001)和DWI序列(P均=0.000),但T1WI脂相及水相之间(P=0.723)、STIR序列及DWI序列之间(P=0.1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WI水相的SNR显著高于T1WI脂相、STIR序列及DWI序列(P均=0.000),而后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WI序列的CNR均值虽略高于其他3个序列,但4个扫描序列CNR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1WI脂相、T1WI水相、STIR序列及DWI序列成像各具优势,应联合应用诊断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骨髓瘤 图像质量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磁共振STIR序列在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金花 杨利莉 哈若水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969-971,共3页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STIR序列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经手术证实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诊断73条交叉韧带损伤,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32条,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1条,前、后交叉韧带均...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STIR序列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经手术证实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诊断73条交叉韧带损伤,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32条,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1条,前、后交叉韧带均损伤40条。Ⅰ级损伤16条,Ⅱ级损伤27条,Ⅲ级损伤30条。55例伴有其他结构损伤,占90.2%,其中副韧带损伤38条,半月板损伤43个,骨挫伤50例,骨折14例,关节囊积液54例。MRI诊断交叉韧带损伤的准确性87.7%、敏感性86.7%、特异性61.5%。结论低场磁共振STIR序列能清晰显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部位、范围,可对其准确诊断并进行分级,亦能发现多种合并损伤,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交叉韧带 低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磁共振快速自旋回波和脂肪抑制序列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葛建钢 王小乐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618-1620,共3页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和脂肪抑制(STIR)序列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对132例脊柱损伤患者进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和脂肪抑制(STIR)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成像序列对脊柱病变的显示效果。结果:STI...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和脂肪抑制(STIR)序列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对132例脊柱损伤患者进行常规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和脂肪抑制(STIR)序列扫描。比较两种成像序列对脊柱病变的显示效果。结果:STIR序列在椎体骨折、骨挫伤,脊髓、软组织损伤、肿胀等脊椎损伤性病变中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结论:低场强磁共振采用FSE序列能够显示脊髓,脊柱损伤性病变。椎体及椎旁软组织内脂肪高信号的干扰能够被STIR序列所抑制,从而能够发现和明确对X线,CT及FSE序列成像上没有或可疑的病灶。特别是能够鉴别椎体骨折为新鲜或陈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自旋回波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脊柱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三维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对鼻咽癌患者下颌神经颅外段显示效果的对比研究
9
作者 罗江静 徐列印 +1 位作者 胡玉芳 唐艳云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共6页
目的 比较磁共振三维双回波稳态进动(three-dimensional double 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与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three-dimensional flip-angle evolution short-tau inversion,3D-SPACE-STIR)序列对鼻咽癌患者下... 目的 比较磁共振三维双回波稳态进动(three-dimensional double 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与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three-dimensional flip-angle evolution short-tau inversion,3D-SPACE-STIR)序列对鼻咽癌患者下颌神经颅外段显示的可行性与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36例鼻咽癌患者(共计72支下颌神经)的图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序列图像显示质量的主观评分和客观参数指标[包括图像的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采用配对卡方检验比较两序列对鼻咽癌累及下颌神经显示情况。结果 3D-DESS及3D-SPACE-STIR序列对下颌神经均有较高的显示率,两者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均表现良好,分别为4分和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D-SPACE-STIR序列SIR_(N/M)优于3D-DESS序列,分别为3.55和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D-DESS序列SNR_(M)优于3D-SPACE-STIR序列,分别为13.68和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24支下颌神经被肿瘤累及,3D-DESS序列显示神经与肿瘤的关系(95.83%vs.12.50%)、神经的连续性(87.50%vs.37.50%)、肿瘤段神经的形态(70.83%vs.29.17%)优于3D-SPACE-STIR序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4);3D-SPACE-STIR序列显示非肿瘤段神经增粗优于3D-DESS序列(70.83%vs.4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 3D-DESS与3D-SPACE-STIR对下颌神经颅外段具有相似的显示率,但是3D-DESS基于较好的神经与周围结构关系分辨率,低视野值,其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 三维短时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序列 下颌神经 磁共振成像 鼻咽癌 脑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磁共振STIR序列对膝、踝关节外伤病变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敬锋 老桂红 +2 位作者 王岩 谭笑 黎强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06-307,共2页
目的了解低场磁共振STIR序列对膝、踝关节外伤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3例有膝关节及踝关节急性外伤史、X线检查阴性患者的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中MRI检查中共检出阳性病灶31处,其中T1WI显示19处(61.3%);T2WI显示18处(5... 目的了解低场磁共振STIR序列对膝、踝关节外伤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3例有膝关节及踝关节急性外伤史、X线检查阴性患者的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中MRI检查中共检出阳性病灶31处,其中T1WI显示19处(61.3%);T2WI显示18处(58.1%);STIR显示29处(93.5%)。结论低场磁共振STIR序列能清楚地显示关节骨挫伤及韧带损伤的病变特点及严重程度,是低场磁共振检查关节外伤病变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膝关节 踝关节 磁共振成像 低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DESS与3D-STIR-SPACE序列在外伤性臂丛神经显示中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王国松 邵静松 +2 位作者 江茜 蔡剡军 黄锦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2095-2098,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双回波稳态进动(three-dimensionaldual 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与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STIR-SPACE)序列的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外伤性臂丛神经的显示价值。方法选取颈肩部外伤或上臂牵拉患者54...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双回波稳态进动(three-dimensionaldual 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与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3D-STIR-SPACE)序列的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外伤性臂丛神经的显示价值。方法选取颈肩部外伤或上臂牵拉患者54例,分成4组行不同序列检查,由2位高年资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臂丛神经图像质量的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x±s)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组序列对臂丛神经的显示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4组序列显示能力结果:根段D组>A组>B组>C组,干段D组>A组>B组>C组,股段D组>B组>A组>C组,束段D组>B组>A组>C组,支段D组>B组>A组>C组;两两比较中,A组和B组的干段、A组和C组的股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DESS平扫序列臂丛神经根段、干段显示能力优于3D-STIR-SPACE平扫,股、束、支段差于后者;3D-STIR-SPACE增强臂丛神经各段显示能力均优于3D-DESS平扫、增强和3D-STIR-SPACE平扫;3D-DESS增强序列臂丛神经各段显示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双回波稳态进动序列 三维短时恢复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序列 臂丛神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IR在低场强MRI诊断脊柱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黄洪磊 周作福 +2 位作者 张惠娟 严桂华 林碧金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3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应用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34例共检出141个椎体转移。(2)STIR像上5例为等高混杂信号,29例为高信号。结论STIR...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应用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34例共检出141个椎体转移。(2)STIR像上5例为等高混杂信号,29例为高信号。结论STIR在低场强MRI诊断脊柱转移瘤中,对早期发现病灶及了解肿瘤的侵袭范围、脊髓受累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移瘤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臂丛神经损伤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蔡剡军 王国松 +1 位作者 江茜 黄锦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26-231,共6页
目的探析高分辨率磁共振(MRI)成像对臂丛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 injury,BPI)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9例临床拟诊BPI的病例行高分辨MRI检查。根据年龄,将年龄≥65岁者纳入老年组,18~64岁者纳入青中年组。观察两组臂丛神经显像效果,计算... 目的探析高分辨率磁共振(MRI)成像对臂丛神经损伤(brachial plexus injury,BPI)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9例临床拟诊BPI的病例行高分辨MRI检查。根据年龄,将年龄≥65岁者纳入老年组,18~64岁者纳入青中年组。观察两组臂丛神经显像效果,计算臂丛神经成像评分、臂丛神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和背景抑制评分,分析高分辨率MRI成像对不同年龄段BPI的预测价值。结果59例临床拟诊BPI病例中,MRI诊断为BPI 20例,其余正常。20例经MRI确诊BPI中,老年组7例和青中年组13例。老年组节前损伤2例(28.57%),节后损伤5例(71.43%);青中年组节前损伤5例(38.46%),节后损伤8例(61.54%)。两组病人臂丛神经成像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三维双回波稳态(3D-DESS)序列增强扫描、三维短时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3D SPACE)序列平扫、DESS序列平扫和SPACE序列增强扫描,且在干3、支5 DESS序列平扫、股6 DESS序列增强扫描及支5 SPACE序列增强扫描上,老年组臂丛神经成像评分明显低于青中年组(P<0.05)。两组SNR、CNR由低到高依次为DESS增强、SPACE平扫、DESS平扫和SPACE增强(P<0.05),两组背景组织抑制评分比较,SPACE增强最高,其次为DESS平扫,DESS增强和SPACE平扫最低(P<0.05)。老年组DESS序列增强扫描的SNR、CNR以及SPACE序列平扫、增强扫描的SNR、CNR均明显低于青中年组(P<0.05)。结论与青中年BPI病人相比,老年BPI病人臂丛神经成像评分、SNR与CNR更低,MRI 3D SPACE序列可清晰显示臂丛神经内部信号改变,同时降低神经周围背景组织信号干扰,对于显示神经损伤优势明显,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三维短时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抑制技术在多肌炎、皮肌炎磁共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科蓓 华佳 +5 位作者 邹爱华 顾海燕 刘晓晟 林志谦 路青 许建荣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抑制技术在多肌炎、皮肌炎MR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46例经临床确诊多肌炎或皮肌炎患者双侧大腿MRI表现。常规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W、T2W及抑脂序列(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或频率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SPIR)。... 目的探讨脂肪抑制技术在多肌炎、皮肌炎MR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46例经临床确诊多肌炎或皮肌炎患者双侧大腿MRI表现。常规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W、T2W及抑脂序列(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或频率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SPIR)。观察比较抑脂序列与常规T1W、T2W序列在病变检出能力上的差异。结果⑴本组46例患者中有43例于MRI上发现不同程度异常表现,提示肌炎33例、筋膜炎40例、皮下结缔组织炎20例、骨髓水肿13例、肌肉萎缩5例。⑵在抑脂序列上,除了肌肉萎缩,其它异常表现悉数发现;T1W上发现皮下结缔组织炎12例、骨髓水肿5例、肌肉萎缩5例,未发现肌炎、筋膜炎;T2W上发现肌炎10例、肌肉萎缩5例,未发现筋膜炎、皮下结缔组织炎、骨髓水肿。⑶T1W上发现的12例皮下结缔组织炎、5例骨髓水肿以及T2W上发现的10例肌炎患者,均处于急性期或亚急性期;T1W和T2W上发现的5例肌萎缩患者均处于慢性期;慢性期患者中发现的3例轻度肌炎、10例轻度筋膜炎均只在抑脂序列上发现,T1W或T2W上未见显示。结论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可以明显提高MRI上软组织炎性病变的检出,抑脂序列应作为多肌炎、皮肌炎患者软组织MRI检查的首选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肌炎 皮肌炎 筋膜炎 脂肪抑制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频率预饱和恢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骨骨端血管瘤一例
15
作者 谭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6-416,共1页
关键词 股骨头骨巨细胞瘤 血管瘤 关节活动受限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长骨 动脉瘤样骨囊肿 溶骨性破坏 周围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 STIR黑色线性信号、腰椎椎体CT值及骨密度值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叶东亮 程世德 +1 位作者 范高洁 吴海峰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4期563-56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MRI成像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hort-tau inversion recovery,STIR)黑色线性信号、腰椎椎体CT值与骨密度值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7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老年患者为...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MRI成像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hort-tau inversion recovery,STIR)黑色线性信号、腰椎椎体CT值与骨密度值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7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组,4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非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对照组,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MRI STIR黑色线性信号、腰椎椎体CT值与骨密度T值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骨密度T值、CT值均低于对照组,MRI STIR出现黑色线性信号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女性患者骨密度T值、CT值均低于男性,MRI STIR出现黑色线性信号比例高于男性(P<0.05);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腰椎椎体CT值与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r=0.691),MRI STIR黑色线性信号与骨密度T值、CT值均呈负相关(r=-0.689,r=-0.573)。结论MRI STIR黑色线性信号、腰椎椎体CT值与骨密度值具有一定相关性,MRI STIR、腰椎椎体CT、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可作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磁共振成像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腰椎椎体 CT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场磁共振STIR技术在骨关节挫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高建华 谷洪 +2 位作者 赵相胜 陈慧珍 张瑞平 《上海医学影像》 2007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在骨关节挫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骨关节挫伤病例在低场磁共振常规SE序列T1WI、FSE序列T2WI和STIR序列中的影像表现。结果68例共103个骨挫伤病灶,T1WI发现82个(79.61%),T2WI发现5...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在骨关节挫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骨关节挫伤病例在低场磁共振常规SE序列T1WI、FSE序列T2WI和STIR序列中的影像表现。结果68例共103个骨挫伤病灶,T1WI发现82个(79.61%),T2WI发现57个(55.34%),在STIR序列103病灶全部显示(100%)。统计资料显示3组序列对病灶的检出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低场磁共振STIR序列对骨挫伤的敏感性较高,能显示微小的骨髓水肿、充血及骨小梁的微骨折,并能提示骨关节的骺板软骨、半月板、韧带的损伤,尤其对骨关节挫伤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骨挫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3D-SPACE-STIR序列显示外周三叉神经的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翠芳 韩海伟 +1 位作者 宋玉坤 黄旭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98-1501,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快速自旋回波短时反转恢复(3D-SPACE-STIR)序列显示外周三叉神经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11名志愿者,采用常规头颅线圈,行3D-SPACE-STIR序列平扫及增强扫描。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测量三叉神经三大分支(V...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快速自旋回波短时反转恢复(3D-SPACE-STIR)序列显示外周三叉神经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11名志愿者,采用常规头颅线圈,行3D-SPACE-STIR序列平扫及增强扫描。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测量三叉神经三大分支(V1、V2、V3)主干的信号强度、翼外肌信号强度,计算神经肌肉信号比(SIR)及对比度(CR)。结果3D-SPACE-STIR增强序列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平扫序列,观察者间一致性极好,Kappa值分别为0.915、0.839。V1、V2、V3主干3D-SPACE-STIR增强序列的SIR及CR均高于平扫序列(P<0.05)。结论3D-SPACE-STIR增强序列的图像背景抑制效果优于平扫序列,3D-SPACE-STIR增强序列可清晰显示外周三叉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快速自旋回波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三叉神经 背景抑制
原文传递
3.0T全身不同成像序列组合对淋巴瘤浸润骨髓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晓晖 龚永驰 +2 位作者 聂芳 宋慧慧 施海彬 《现代医学》 2018年第11期1238-1243,共6页
目的:探讨3. 0T磁共振成像中联合应用常规MRI T2WI、STIR、T1-m Dixon和WBDWI 4种检查技术组合方案行全身成像对淋巴瘤浸润骨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使... 目的:探讨3. 0T磁共振成像中联合应用常规MRI T2WI、STIR、T1-m Dixon和WBDWI 4种检查技术组合方案行全身成像对淋巴瘤浸润骨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使用Philips Ingenia II 3. 0T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行冠状位常规T2WI、STIR、T1-m Dixon及横断位的WBDWI检查。对全身磁共振成像的4组序列进行以下5种检查不同的组合方案,即仅WBDWI技术(组合一),T2WI联合WBDWI技术(组合二),STIR联合WBDWI技术(组合三),T1-m Dixon联合WBDWI技术(组合四),以及T2WI、STIR、T1-m Dixon联合WBDWI技术(组合五)。以淋巴瘤浸润骨髓确诊依据为金标准,评价上述5组检查方案对恶性淋巴瘤(ML)浸润骨髓的诊断效能。采用SPSS 18. 0统计软件,行配对卡方(McNemar)检验以评价任两个方案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62例疑似淋巴瘤浸润骨髓的患者,确诊38例。对各组合方案经Mc Nemar检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组合四和组合五之间对ML浸润骨髓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率,较前3种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0 1),两者之间对ML浸润骨髓诊断的特异性也存在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对临床疑似淋巴瘤浸润骨髓者,采用T2WI、STIR、T1-m Dixon联合WBDWI技术进行全身磁共振检查,大大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和准确率,能够指导临床及时调整诊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mDixon序列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全身扩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MR诊断胎盘植入二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伟 严志汉 +1 位作者 陈裕 张弦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07,共1页
例1 女,27岁。停经9个月余,阵痛2h。产科初步诊断:孕39^+2周,先兆临产。入院次日行催产素引产经阴道顺娩一活婴。产后30min行人工剥离胎盘及钳刮术,徒手剥离约1/3面积,疑胎盘植入停止手术。术后第4天,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见高回... 例1 女,27岁。停经9个月余,阵痛2h。产科初步诊断:孕39^+2周,先兆临产。入院次日行催产素引产经阴道顺娩一活婴。产后30min行人工剥离胎盘及钳刮术,徒手剥离约1/3面积,疑胎盘植入停止手术。术后第4天,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见高回声团,病灶大部分达前壁肌层及后壁肌层内。超声诊断:产后子宫,胎盘植入。MRI示子宫形态呈产后状态,宫腔内见大小约10.0cm×5.6cm×6.5cm的异常信号影,在T1WI呈等信号,在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及T2WI呈高信号(图1,2),病灶侵入子宫深肌层,宫底右侧肌层受累范围广(图2).MRI诊断产后胎盘植入。经天花粉蛋白治疗10d后排出一胎盘样组织,大小约8cm×8cm×3cm,病理证实为胎盘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植入 MR诊断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人工剥离胎盘 MRI诊断 产后子宫 异常信号 胎盘组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