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伦理学的根据
1
作者 颜青山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7-11,共5页
知识伦理学的依据包括可能性和现实性两个方面。对事实与价值关系的“休谟问题”所进行的批判性讨论表明 ,事实是普遍涉及价值的 ,因此知识伦理学是可能的 ;知识探究的基础、活动过程和结果都充满着价值色彩、都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 ,因... 知识伦理学的依据包括可能性和现实性两个方面。对事实与价值关系的“休谟问题”所进行的批判性讨论表明 ,事实是普遍涉及价值的 ,因此知识伦理学是可能的 ;知识探究的基础、活动过程和结果都充满着价值色彩、都具有深厚的伦理意蕴 ,因此知识伦理学是现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伦理学 休谟问题 知识探究 可能性 现实性 事实 价值 伦理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构建当代中国的伦理学知识体系?——万俊人教授访谈
2
作者 万俊人 章含舟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1,共13页
万俊人指出,历经数代学人的努力与奋斗,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学建设已初具规模,为后继学人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学科积累。相应地,当前学者的任务是“接着讲”,即在植根自身传统的同时,针对科学技术迭代与现实情境变化而做出有效的... 万俊人指出,历经数代学人的努力与奋斗,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学建设已初具规模,为后继学人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学科积累。相应地,当前学者的任务是“接着讲”,即在植根自身传统的同时,针对科学技术迭代与现实情境变化而做出有效的伦理回应,实现伦理精神的继承与创造。通过回顾美德伦理、正义理论和中西方现代性等话题,万俊人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做中国伦理学、伦理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应用伦理学的可能形态,并在辨析“伦理知识”与“伦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展望了一种面向未来的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 应用伦理学 美德伦理学 正义理论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转向视域中的伦理学知识重建
3
作者 付长珍 王九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2,共9页
沉思传统的解构引发了西方学界对伦理学知识合法性的质疑。沉思传统以思辨逻辑建立起关于终极真相的世界观,强调理论的至上地位,承认真正有德性的生活在于理性地沉思。从理论的演进来看,沉思传统遭遇来自自然科学的挑战,使古典哲学时期... 沉思传统的解构引发了西方学界对伦理学知识合法性的质疑。沉思传统以思辨逻辑建立起关于终极真相的世界观,强调理论的至上地位,承认真正有德性的生活在于理性地沉思。从理论的演进来看,沉思传统遭遇来自自然科学的挑战,使古典哲学时期建构的伦理学知识丧失了其存在论的根基。因此,重建伦理学知识必须构建一种新的世界图景和价值秩序。后形而上学的实践转向,突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封闭体系,将伦理学知识的重建置于多元文明传统对话之中。海外汉学的研究为重建伦理学知识提供了多元文明的借鉴,但这仍是以西方的核心议题观照中国伦理传统,因而有必要唤醒中国伦理传统中的标识性概念,为回应全球化时代的伦理挑战、推动伦理学知识的转型创新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汉学 伦理学知识 实践转向 沉思传统 “事”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国杰对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开创性贡献
4
作者 杨宗元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罗国杰教授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伦理学家、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包括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作出了杰出贡献。就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建与发展而言,他呕心沥血积几十... 罗国杰教授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伦理学家、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包括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作出了杰出贡献。就新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创建与发展而言,他呕心沥血积几十年之所成,带领团队矢志不渝地从事建设活动,并在理论与实践以及人才培养诸方面都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极大地缩小了伦理学学科体系同其他相邻学科的差距,进而使伦理学学科得以无愧地立于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之林,发挥了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并为其培根铸魂的伦理妙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国杰 伦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护理伦理学知识应用到护理学基础操作中体会
5
作者 张争鸣 曹春兰 +1 位作者 孙承欢 沈海文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35期132-132,共1页
为了使护理伦理学知识能尽早和实践相结合,我们对护理伦理学在基础护理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研究,并设计在学校进行基础护理实践课时就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基础护理实践操作中,使护生在进入临床之前就可以学会把护理伦理学知识合... 为了使护理伦理学知识能尽早和实践相结合,我们对护理伦理学在基础护理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讨论研究,并设计在学校进行基础护理实践课时就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基础护理实践操作中,使护生在进入临床之前就可以学会把护理伦理学知识合理灵活的应用到护理操作中,以提高护生的伦理道德修养和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伦理学知识 理学基础操作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完成的“谋划”——百年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现代性转型
6
作者 付长珍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7,共10页
在会通中西的基础上,创建一个具有中国气派的现代伦理学知识体系,一直是中国数代学人的内在冲动。从刘师培、蔡元培到当代中国学人,立时代潮头,发风气之先,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艰难学术探索,对中国现代伦理学建构具有奠基性意义。百年中... 在会通中西的基础上,创建一个具有中国气派的现代伦理学知识体系,一直是中国数代学人的内在冲动。从刘师培、蔡元培到当代中国学人,立时代潮头,发风气之先,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艰难学术探索,对中国现代伦理学建构具有奠基性意义。百年中国伦理话语经历了从"革命话语"到"建设话语"再到"改革话语"的历史转变,伦理学学说经历了从"新道德论"到"道德革命说"到"道德科学说"再到"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说"的理论转型。冯契的"智慧说"理论体系立足广义认识论,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为当代中国伦理学知识体系的重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中国 伦理学知识体系 现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尔《伦理学原理》的知识合法性立场
7
作者 李西杰 《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0-62,共3页
作为西方元伦理学的创始人,摩尔在《伦理学原理》中,通过明确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提出了不同于以往伦理学的元伦理学知识合法性立场。这不仅影响了后来元伦理学思潮对伦理学的认识,也为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伦理... 作为西方元伦理学的创始人,摩尔在《伦理学原理》中,通过明确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提出了不同于以往伦理学的元伦理学知识合法性立场。这不仅影响了后来元伦理学思潮对伦理学的认识,也为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伦理学如何直面自身知识合法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而使得摩尔《伦理学原理》有着启迪伦理学研究者心智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尔 伦理学原理 伦理学知识合法性
原文传递
论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建构——以“实践智慧”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付长珍 郦平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117,共7页
检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文明进程,始终存在着与之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及其所依附的伦理学知识体系。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性影响,传统伦理知识观难以应对新兴伦理难题,伦理学知识体系的转型创新成为时代的... 检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文明进程,始终存在着与之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及其所依附的伦理学知识体系。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颠覆性影响,传统伦理知识观难以应对新兴伦理难题,伦理学知识体系的转型创新成为时代的当务之急。从实践哲学视角来看,建构一种奠基于实践智慧的伦理学知识体系,既是对民族伦理文化精神的理论传承,也是重建人类伦理生活之道的实践问题,体现了认识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统一。新型“三位一体式”实践智慧理念,有助于探寻人类与类人类(AI)和谐共处于新世界的实践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知识体系 实践哲学 实践智慧 正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学知识究竟有何用?——基于古典学的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郦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4,共8页
在科学技术知识主导人们观念与行为的当下,伦理学知识的有用性时常遭受质疑。从古典学视角考察伦理学知识诞生的原初机理,重勘伦理学知识对塑造“好人”“好生活”的影响,有助于削弱对“知而不为”“德而不幸”等现象的误解。然而,古典... 在科学技术知识主导人们观念与行为的当下,伦理学知识的有用性时常遭受质疑。从古典学视角考察伦理学知识诞生的原初机理,重勘伦理学知识对塑造“好人”“好生活”的影响,有助于削弱对“知而不为”“德而不幸”等现象的误解。然而,古典学将伦理知识与日常意见进行分离式处理,其“强知识论”倾向展现出鲜明的时代限度。为此,重勘当代学人对伦理学知识有用性的多维解读,有助于返本开新,更好地应对新时代新伦理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知识 好人 好生活 知而不为 德而不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术伦理 被引量:32
10
作者 吕微 《民间文化论坛》 2004年第5期3-8,共6页
民间文学家和民俗学家们已经发现,当深入到田野研究的具体语境时,他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已经呈现为创造结果的文本,还有仍在不断地被创造中的文本,而文本的创造却是被研究者主体与研究者主体互动的结果。于是民间文学家和民俗学家们不再... 民间文学家和民俗学家们已经发现,当深入到田野研究的具体语境时,他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已经呈现为创造结果的文本,还有仍在不断地被创造中的文本,而文本的创造却是被研究者主体与研究者主体互动的结果。于是民间文学家和民俗学家们不再可能仅仅考虑使用某种实证的方法去把握被研究的文本客体,还要考虑把研究过程中交互主体的伦理关系也纳入到反思的范围之内,即从伦理学的角度重新思考研究者主体与被研究者主体之间的知识关系。这也许预示了中国民俗学、民间文学从单纯的奠基于方法论、认识论的学术范式朝向以伦理学的知识论为主导的学术范式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民俗学 主体间性 认识方法论 知识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知识的启蒙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颜青山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15,共5页
知识启蒙作用是知识所具有的一种重要伦理精神。从元伦理学出发对知识启蒙的可能性作出逻辑的、发生学的和修辞哲学的分析 ,可以揭示知识启蒙的逻辑 -修辞模式 ,古希腊自然哲学和近代启蒙运动展示了知识启蒙的历史文化模式。现代知识社... 知识启蒙作用是知识所具有的一种重要伦理精神。从元伦理学出发对知识启蒙的可能性作出逻辑的、发生学的和修辞哲学的分析 ,可以揭示知识启蒙的逻辑 -修辞模式 ,古希腊自然哲学和近代启蒙运动展示了知识启蒙的历史文化模式。现代知识社会中知识启蒙作用之萎缩的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作用 知识 知识伦理学 知识启蒙 近代启蒙活动 古希腊 自然哲学 欧洲 逻辑可能性 发生学 修辞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写作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
12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新生代写作 新生代作家 思想资源 知识伦理学 “新生代” 作家群 “晚生代” 作家学者化 意义图式 创作与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知识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建华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9,共6页
由知识经济而带来的知识管理同样面临种种风险 ,道德风险就是其中之一。道德风险是一种本质性风险而非过程性风险 ,不但缘于道德自身的不确定性 ,也缘于知识价值本身的不确定性。要消解知识管理中的道德风险 ,必须对知识进行道德规制 ,... 由知识经济而带来的知识管理同样面临种种风险 ,道德风险就是其中之一。道德风险是一种本质性风险而非过程性风险 ,不但缘于道德自身的不确定性 ,也缘于知识价值本身的不确定性。要消解知识管理中的道德风险 ,必须对知识进行道德规制 ,使知识内容、知识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知识管理 道德风险 知识伦理学
原文传递
在绝对之神和知识之神之间
14
作者 葛红兵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9-80,共2页
知识犹如一头怪兽,它不断地嘲笑我们已经建立的对人类、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吞噬着我们经过不懈努力建立起来的各种信念和信仰。我们在它的吼声中过着战战兢兢的生活,但是,它并未因此而产生丝毫的内心不安,它是真正的统治人类的暴... 知识犹如一头怪兽,它不断地嘲笑我们已经建立的对人类、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吞噬着我们经过不懈努力建立起来的各种信念和信仰。我们在它的吼声中过着战战兢兢的生活,但是,它并未因此而产生丝毫的内心不安,它是真正的统治人类的暴君。因此,如果要谈论“知识伦理学”的话,我们不能不涉及到知识之兽的暴君本质,它是无情的,尤其对于人类来说。当哥白尼发现人类只是字宙中普通的一份子的时候,当达尔文把人类的生命起源追溯到猿猴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伦理学 人类 弗洛伊德 生命起源 哥白尼 达尔文 相互关系 艾滋病 自我意识 恐怖主义
原文传递
行为伦理研究:兴起发展、趋势挑战与借鉴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开峰 高灿玉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133,共13页
随着行为科学的兴起,行为伦理学在企业管理领域迅速发展并取得重要进展,但在公共管理领域尚未受到充分重视。总结行为伦理学的内涵、兴起与发展,系统梳理现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趋势,对现有文献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对中国行政伦理研究的启示... 随着行为科学的兴起,行为伦理学在企业管理领域迅速发展并取得重要进展,但在公共管理领域尚未受到充分重视。总结行为伦理学的内涵、兴起与发展,系统梳理现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趋势,对现有文献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对中国行政伦理研究的启示,极为必要。行为伦理学重点关注个体伦理行为的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尤其是个人层面的心理因素和系统性认知偏差,并主要围绕伦理决策行为的链条,试图解释从伦理意识、伦理判断、伦理意图到伦理行动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断裂。现有的行为伦理研究存在一些局限,还需要发展全面的体系,深化对无意识伦理行为的探索,拓展对伦理行为改善策略和宏观影响因素的研究,采用更多样的研究方法,主动与规范性伦理研究对话整合。发展公共行为伦理学能够补充和深化规范性行政伦理研究,助力解决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行政伦理问题,在关注中国情境的基础上推动构建中国行政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伦理学 行政伦理 伦理行为 行政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
原文传递
反映论与钱钟书《宋诗选注》——辞别苏联理论模式的第三种方式 被引量:15
16
作者 夏中义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1-50,共10页
考辨一个学术名家有否思想家的独立品格,关键是看他在特殊历史时段能否于思维方法层面规避强制性主潮,而为学术史留下难得的尊严。正是在这意义上,钱钟书1958年问世的《宋诗选注》,其价值绝不限于古代文学论域,更是在知识伦理学上有以... 考辨一个学术名家有否思想家的独立品格,关键是看他在特殊历史时段能否于思维方法层面规避强制性主潮,而为学术史留下难得的尊严。正是在这意义上,钱钟书1958年问世的《宋诗选注》,其价值绝不限于古代文学论域,更是在知识伦理学上有以下启示:一个学人的知识储备所以能转化为他婉拒非学术模式的智慧力量,根子恐怕不在其博识性学问的富赡,而是在其价值性品格的不被化约。但钱钟书的独立自由并不诉诸陈寅恪式的悲壮。钱钟书面对特殊语境时的特点在于,他会殚精竭虑地寻觅隐晦地言说其卓识的述学方式。这体现在《宋诗选注》中,也就是刻意将它写成一块"模糊的铜镜"。这是钱钟书的"思默存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选注》 钱钟书 反映论 苏联 独立品格 知识伦理学 学术史 思维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