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A06铝合金棒非真空瞬间液相扩散连接工艺
1
作者 李家豪 周惠焱 +2 位作者 陈宜 刘强 黄永德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1-192,共12页
采用成分为Al-7Si-20Cu-3Mg-3Zn-1Ni-1Ga的自制中间层,对5A06铝合金棒进行非真空瞬间液相扩散连接。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万能拉伸机等对不同焊接工艺下的接头微观组织形貌与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建立微观组织与断口形貌之... 采用成分为Al-7Si-20Cu-3Mg-3Zn-1Ni-1Ga的自制中间层,对5A06铝合金棒进行非真空瞬间液相扩散连接。借助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万能拉伸机等对不同焊接工艺下的接头微观组织形貌与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建立微观组织与断口形貌之间的联系,并讨论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连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焊接温度为550℃,保温时间为20 min时,接头的力学性能最佳,平均抗拉强度达到201 MPa,约为母材强度的72%。随着焊接温度的升高,接头会因过高的焊接温度而氧化,同时在焊接压力的作用下,接头因软化而产生裂纹;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焊缝中心形成少量条块状Al-Mg-Cu三元共晶相及少量SiO_(2),部分SiO_(2)之间发生偏聚导致难以焊合,进而在焊缝中产生裂纹,严重影响接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06铝合金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焊接工艺 断口形貌
原文传递
钨/316L不锈钢的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宗辉 沈以赴 +1 位作者 李晓泉 孟氢钡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783-2789,共7页
采用Cu-5Ni(质量分数,%)合金箔为中间层,在加压15MPa、连接温度1120℃、保温10~360min的工艺条件下对纯钨/316L不锈钢进行瞬间液相扩散连接。利用OM、SEM、EDS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接头的微观组织、成分分布、力学性能及断口... 采用Cu-5Ni(质量分数,%)合金箔为中间层,在加压15MPa、连接温度1120℃、保温10~360min的工艺条件下对纯钨/316L不锈钢进行瞬间液相扩散连接。利用OM、SEM、EDS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接头的微观组织、成分分布、力学性能及断口特征。结果表明:保温10和30min对应的接头组织由分界明显的富铁层和富铜层两层构成;保温时间增至180min时,接头组织中的富铜层变薄、变分散,而富铁层则变厚、且局部和不锈钢奥氏体晶粒粘接;当保温时间达到360min后,接头区和不锈钢母材较好地实现了组织与成分均匀化,钨母材中则形成2~3μm厚的Cr、Fe元素扩散带,接头抗剪强度达到213MPa,断裂失效主要发生在钨母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的Al-Cu合金中间层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卫红 孙大谦 +1 位作者 贾树盛 邱小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16,共4页
采用Al-Cu合金作为中间层研究了铝基复合材料(Al_2O_(3P)/6061Al)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Al-Cu/Al_2O_(3P)/6061Al接头中无明显的增强相偏聚区和增强相贫化区,且接头成分分布较为均匀;在Al-Cu合金中间... 采用Al-Cu合金作为中间层研究了铝基复合材料(Al_2O_(3P)/6061Al)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Al-Cu/Al_2O_(3P)/6061Al接头中无明显的增强相偏聚区和增强相贫化区,且接头成分分布较为均匀;在Al-Cu合金中间层厚度30μm、连接温度600℃、连接时间30min条件下,接头抗剪强度为130-140MPa,较Cu/Al_2O_(3P)/6061Al接头抗剪强度提高45%。因此,采用Al-Cu中间层是改善铝基复合材料接头力学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中间层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AL-CU合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合金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伟华 邱小明 +2 位作者 陈晓伟 赵熹华 孙大千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仪及电子拉伸试验机等测试方法研究了Cu箔作中间层瞬间液相扩散连接(TLP)Al-Si合金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l-Si合金基体中的Al元素与中间层Cu元素发生共晶反应形成液相,而合金中的Si对Al与Cu的...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仪及电子拉伸试验机等测试方法研究了Cu箔作中间层瞬间液相扩散连接(TLP)Al-Si合金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l-Si合金基体中的Al元素与中间层Cu元素发生共晶反应形成液相,而合金中的Si对Al与Cu的相互作用有一定的阻碍.接头组织主要由α-Al、单晶Si及金属间化合物(CuAl2和Al4Cu9)组成,而金属间化合物的数量随连接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剪切试样沿着界面/基体处断裂.当温度为560℃时,随着连接时间的增加,接头抗剪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120min时达到最大值70.2MPa;接头塑性和韧性提高,断口表面形貌由脆性特征转变为脆性和韧性共存的混合型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合金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P)/6061Al复合材料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卫红 孙大谦 +1 位作者 孙德新 贾树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60,共4页
用纯金属作中间层TLP连接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接头存在增强相偏聚区,是接头力学性能的薄弱区域。控制增强相偏聚区是改善接头力学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文中尝试用Cu,Al金属复合中间层TLP连接Al2O3P/6061Al复合材料,探讨了其接头的显... 用纯金属作中间层TLP连接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接头存在增强相偏聚区,是接头力学性能的薄弱区域。控制增强相偏聚区是改善接头力学性能的一种有效途径。文中尝试用Cu,Al金属复合中间层TLP连接Al2O3P/6061Al复合材料,探讨了其接头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特点。结果表明,用Cu,Al金属复合中间层能够控制接头增强相偏聚,改善接头抗剪强度。在连接温度600℃,保温时间60 min的工艺条件下,10μm Al/10μm Cu/10μm Al复合中间层接头增强相偏聚明显下降,接头抗剪强度110 MPa;1.5μm Cu/10μm Al/1.5μm Cu复合中间层接头无明显的增强相偏聚,接头抗剪强度123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中间层 铝基复合材料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孙大谦 刘卫红 +1 位作者 吴建红 贾树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5-68,共4页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及电子拉伸试验机系统地研究了Cu、Ag作为中间层铝基复合材料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根据组织结构特点接头可分为增强相偏聚区、增强相贫化区和母材区。增强相偏聚区的组织主要为Al2 O3颗粒和铝合...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及电子拉伸试验机系统地研究了Cu、Ag作为中间层铝基复合材料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的组织与力学性能。根据组织结构特点接头可分为增强相偏聚区、增强相贫化区和母材区。增强相偏聚区的组织主要为Al2 O3颗粒和铝合金基体 ,并含有少量的MgAl2 O4 化合物 ,对于Cu中间层接头还含有少量的Al2 Cu化合物。连接温度、连接时间和中间层厚度对接头抗剪强度具有较明显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 ,Cu、Ag中间层接头的抗剪强度分别为 82~ 99MPa和 86~ 10 9MPa。增强相偏聚区是接头最薄弱的区域 ,减少增强相的偏聚是进一步改善接头力学性能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355钢/6005A铝合金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谷晓燕 刘亚俊 +3 位作者 孙大千 徐锋 孟令山 高帅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34-1541,共8页
采用纯Cu箔作中间层,将S355钢与6005A铝合金异种金属进行了瞬间液相(TLP)扩散连接。运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万能试验机对接头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连接条件为580°C和15min时,接头界面出现分... 采用纯Cu箔作中间层,将S355钢与6005A铝合金异种金属进行了瞬间液相(TLP)扩散连接。运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以及万能试验机对接头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连接条件为580°C和15min时,接头界面出现分层结构;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和加热温度的升高,接头界面扩散区宽度逐渐变大,分层现象不明显,但在近钢侧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层会有裂纹出现。近钢侧Fe-Al金属间化合物层的显微硬度可达439HV。当连接条件为580°C和30min时,接头拉剪强度最高,为77 MPa。添加中间层Cu箔,连接初期产生共晶液相润湿钢和铝的表面,连接后期阻碍Fe元素和Al元素之间的互扩散,从而保证了接头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S355钢 6005A铝合金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Cu中间层 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Al基合金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谷晓燕 孙大千 +2 位作者 任振安 刘力 段珍珍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48,共4页
采用TiZrNiCu合金作为中间层材料研究了Ti3Al基合金的瞬间液相扩散连接,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接头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TiZrNiCu作为中间层可以实现Ti3Al基合金的TLP... 采用TiZrNiCu合金作为中间层材料研究了Ti3Al基合金的瞬间液相扩散连接,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研究了接头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TiZrNiCu作为中间层可以实现Ti3Al基合金的TLP扩散连接,能形成完整的接头.较高的连接温度和较长的连接时间有利于获得成分和组织较为均匀的接头.随着连接温度的提高和连接时间的延长,接头连接区宽度增大,反应层数量减少.当连接温度为900℃,连接时间为60min时,接头组织主要为钛固溶体,TiAl和TiCu.接头抗剪强度最高,可达420.1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AL基合金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组织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模型及发展现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艳芳 李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6-69,共4页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TLP-DB)方法以其独有的性能优势,在先进材料连接领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综述了瞬间液相扩散焊中接触熔化、液相均匀化、等温凝固以及固相成分均匀化阶段的理论模型及发展状况,并对现有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接触熔化 等温凝固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绳索取心钻杆的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10
作者 王学刚 李辛庚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9-80,共2页
采用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方法焊接绳索取心钻杆。试验表明,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拉伸时断在45MnMoB杆体侧,面弯和背弯180°未开裂,且焊缝内外表面无余高,成形美观,满足绳索取心钻杆焊接接头的技术要求。扭转试验中,管体首先开裂,焊缝... 采用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方法焊接绳索取心钻杆。试验表明,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接头拉伸时断在45MnMoB杆体侧,面弯和背弯180°未开裂,且焊缝内外表面无余高,成形美观,满足绳索取心钻杆焊接接头的技术要求。扭转试验中,管体首先开裂,焊缝未开裂,扭转强度远远高于螺纹连接扭转强度。表明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技术是满足绳索取心钻杆焊接要求的一种先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绳索取心钻杆 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及铝合金的非真空瞬间液相扩散连接研究
11
作者 王学刚 李辛庚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09年第16期47-49,共3页
采用Al-Si-Cu系列中间层进行了纯铝和铝合金的非真空瞬间液相扩散连接。结果表明,纯铝TLP连接接头存在明显扩散区,虽然扩散区中央残留少量氧化物夹杂和空洞,但接头拉伸和弯曲性能均达到母材水平。铝镁合金TLP连接接头组织和成分连续分布... 采用Al-Si-Cu系列中间层进行了纯铝和铝合金的非真空瞬间液相扩散连接。结果表明,纯铝TLP连接接头存在明显扩散区,虽然扩散区中央残留少量氧化物夹杂和空洞,但接头拉伸和弯曲性能均达到母材水平。铝镁合金TLP连接接头组织和成分连续分布,形成均匀化接头,但接头区仍残留少量氧化物夹杂和空洞;虽然接头弯曲角为90°,但满足SF6导电管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铝合金 非真空 氧化物夹杂 TLP连接 连接接头 弯曲性能 连续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模型及发展现状
12
作者 王艳芳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0-23,共4页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方法(TLP-DB)以其独有的性能优势,在先进材料连接领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本文综述了瞬间液相扩散焊中接触熔化、液相均匀化、等温凝固以及固相成分均匀化阶段的理论模型及发展状况,并对现有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TLP-DB) 接触熔化 等温凝固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中间层超声辅助瞬间液相扩散连接镁合金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一楠 杨乘飞 +1 位作者 闫久春 彭子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5-1072,共8页
为了研究超声作用时间对镁合金连接接头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纯镍中间层对MB8镁合金进行超声辅助瞬间液相扩散焊(U-TLP)。结果表明:在520℃时超声作用10 s即可去除母材表面氧化膜。随着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Ni箔与母材Mg发生共晶... 为了研究超声作用时间对镁合金连接接头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纯镍中间层对MB8镁合金进行超声辅助瞬间液相扩散焊(U-TLP)。结果表明:在520℃时超声作用10 s即可去除母材表面氧化膜。随着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Ni箔与母材Mg发生共晶反应,并逐渐被消耗,α-Mg+Mg2Ni共晶产物开始先增多,而后在超声头压力和声流作用下被逐渐挤出。超声作用30 s时,由于易使接头变脆的Mg2Ni被挤出,钎缝主要以α-Mg(Ni)为主,此时接头剪切强度达到最大(107 MPa),达到母材强度的102%,断裂位置为钎缝中反应生成的α-Mg固溶体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超声辅助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作用时间对超声辅助瞬间液相扩散连接MB8/Ni/LY12异种金属接头形成的影响
14
作者 杨乘飞 李一楠 +2 位作者 崔壮 吴志远 彭子龙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5-68,共4页
采用纯镍中间层对镁/铝异种合金进行超声辅助瞬间液相扩散焊(U-TLP),实现大气环境下无钎剂快速有效连接。结果表明:在520℃时,超声10 s,Mg母材首先与Ni箔发生共晶反应,生成Mg_(2)Ni+α-Mg共晶液相,Al侧存在破碎的母材和中间层颗粒,无明... 采用纯镍中间层对镁/铝异种合金进行超声辅助瞬间液相扩散焊(U-TLP),实现大气环境下无钎剂快速有效连接。结果表明:在520℃时,超声10 s,Mg母材首先与Ni箔发生共晶反应,生成Mg_(2)Ni+α-Mg共晶液相,Al侧存在破碎的母材和中间层颗粒,无明显反应物。随着超声作用时间延长至15 s时,Al母材与Ni发生扩散连接生成Al_(3)Ni层。在超声30 s时,Ni箔消失,接头内产生大量Al_(3)Mg_(2)、Al_(12)Mg_(17),其严重影响了接头的连接,剪切强度仅为20.2 MPa。当超声时间为15 s时,剪切强度达到最大值31.2 MPa,断裂位置是接头中Al侧Al_(3)Ni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铝合金 超声辅助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中间层超声辅助瞬间液相扩散连接MB8镁合金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志远 崔壮 +2 位作者 周韬帅 彭子龙 李一楠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96-101,共6页
为了研究Cu箔为中间层连接镁合金的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在超声作用下的规律,在500℃温度下使用超声辅助瞬间液相扩散连接(U-TLP)MB8镁合金.结果表明:在超声作用时间为1 s时,母材表面氧化膜破裂,与Cu箔直接接触发生共晶反应,在Cu表面... 为了研究Cu箔为中间层连接镁合金的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在超声作用下的规律,在500℃温度下使用超声辅助瞬间液相扩散连接(U-TLP)MB8镁合金.结果表明:在超声作用时间为1 s时,母材表面氧化膜破裂,与Cu箔直接接触发生共晶反应,在Cu表面生成一层脆性金属间化合物Mg2Cu;随着超声时间延长,Cu箔逐渐被溶解消耗,α-Mg+Mg2Cu共晶液相增加,然后在超声杆预压力与声流作用下被挤出,最终在超声作用30 s时形成部分区域以α-Mg(Cu)为主的接头,此时的剪切强度为68.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超声辅助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MB8镁合金 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与不锈钢的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双明 高阳 胡结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64-2070,共7页
以Cu箔为中间夹层对AZ31B镁合金与304不锈钢进行瞬间液相扩散连接,研究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结构和连接强度。结果表明,在510℃/30 min、530℃/10 min下进行扩散连接时,接头界面区没有出现共晶液相,界面结合较弱;520℃/30 min、530℃/20 min... 以Cu箔为中间夹层对AZ31B镁合金与304不锈钢进行瞬间液相扩散连接,研究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结构和连接强度。结果表明,在510℃/30 min、530℃/10 min下进行扩散连接时,接头界面区没有出现共晶液相,界面结合较弱;520℃/30 min、530℃/20 min时,接头界面区形成Mg-Cu共晶液相,焊缝宽度显著增加,界面结合强度提高;530℃/30min时,镁基体一侧形成350μm的层状扩散区,接头显微组织依次是Mg-Cu共晶组织层、富Mg固溶体层、弥散分布于镁合金基体的Mg17(Cu,Al)12相和分布于镁合金晶界的Mg-Cu-Al三元化合物所组成的镁合金基体渗透区,其剪切强度达到最大(52 MPa);540℃/30 min、530℃/40 min时,界面扩散区的共晶液相发生等温凝固,镁合金基体晶界处Mg-Cu-Al三元金属间化合物呈连续网状分布,接头的剪切强度降低。AZ31B基体发生了再结晶及晶粒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 304不锈钢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微观结构 连接强度
原文传递
以Cu基非晶为中间层的TiAl合金瞬时液相扩散连接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伟 张德闯 +1 位作者 唐德明 林建国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0,共6页
采用Cu46Zr46Al8非晶薄片作中间层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与时间下TiAl合金的瞬时液相扩散连接(TLP),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连接层组织与成分分布进行了分析,并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连接试样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采用Cu46Zr46Al8非晶薄片作中间层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与时间下TiAl合金的瞬时液相扩散连接(TLP),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连接层组织与成分分布进行了分析,并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连接试样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以Cu46Zr46Al8非晶薄片作中间层,能得到连接紧密、无气孔缺陷裂痕等的良好接头。在连接过程中,中间层与基体发生剧烈的扩散反应,在连接层中形成3层组织,生成复杂的反应产物。在900℃×30 min下得到的焊接件,其剪切强度可达80.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合金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非晶合金 显微组织 剪切强度
原文传递
焊接温度对AZ31B/Cu瞬间液相扩散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兰天 杜双明 胡结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125,共4页
以Al为中间层对AZ31B/Cu异种材料进行瞬间液相扩散连接试验,采用SEM观察接头界面扩散区的组织形貌,结合EDS、XRD分析界面区的物相及成分,采用室温拉伸实验机测试接头剪切强度,研究了焊接温度对AZ31B/Al/Cu界面组织和剪切强度的影响。结... 以Al为中间层对AZ31B/Cu异种材料进行瞬间液相扩散连接试验,采用SEM观察接头界面扩散区的组织形貌,结合EDS、XRD分析界面区的物相及成分,采用室温拉伸实验机测试接头剪切强度,研究了焊接温度对AZ31B/Al/Cu界面组织和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对Al、Mg、Cu元素扩散影响很大,从而对微观组织和剪切强度产生影响。445℃时,Al、Mg元素扩散不充分,Mg/Al界面无法形成共晶液相,界面结合较弱。450℃时,Al箔完全溶解,界面区宽度显著增加,从Mg侧到Cu侧,扩散区的微观组织依次为α-Mg(Al)固溶体、Mg-Al共晶组织、Cu(Al)固溶体,接头强度最高达到53 MPa,约为母材AZ31B剪切强度的33.2%。460℃时,界面扩散区宽度缓慢增大,靠近Cu侧的界面区产生大量脆性Al-Cu化合物,接头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 AZ31B/Cu异种材料 铝中间层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焊接温度 焊接头 显微组织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MB8/Cu/2024异种金属连接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19
作者 李一楠 袁晓萱 +1 位作者 石丁文 彭子龙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9,共11页
文中采用超声波辅助瞬间液相扩散(ultrasonic-assisted transient liquid phase,U-TLP)连接实现了大气环境下MB8/Cu/2024异种金属的快速可靠连接.连接过程分为3个阶段,固/固界面阶段—声致氧化膜去除及金属颗粒剥离、固/液转化阶段—固... 文中采用超声波辅助瞬间液相扩散(ultrasonic-assisted transient liquid phase,U-TLP)连接实现了大气环境下MB8/Cu/2024异种金属的快速可靠连接.连接过程分为3个阶段,固/固界面阶段—声致氧化膜去除及金属颗粒剥离、固/液转化阶段—固态界面摩擦产热致反应液相出现和液/液界面反应阶段—声致液态加速界面反应.研究表明,在固/固界面阶段,纵向超声促使MB8/Cu界面和2024/Cu界面上产生x方向和y方向相对位移,在剪切应力的作用下,摩擦导致Al颗粒、Cu颗粒剥落,氧化膜部分去除;在固/液转化阶段,超声促使2024/Cu界面摩擦产生温升,在达到共晶反应温度后开始出现Al_(2)Cu+α-Al液相;在液/液界面反应阶段,超声空化与声流效应使得MB8/Cu界面、2024/Cu界面产生z方向位移场与声压场,加速Al_(2)Cu+α-Al和Mg2Cu+α-Mg共晶生成,完成连接.MB8/2024异种金属接头抗剪强度最高为6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镁/铝异种金属 连接机制 声致去膜 界面摩擦产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钢/不锈钢TLP扩散连接层组织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柳秉毅 杨宗辉 +2 位作者 初雅杰 谈淑咏 陈锐杰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9-184,共6页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65钢和T10钢与304不锈钢瞬间液相(TLP)扩散连接形成的结合区组织,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铜箔作中间层,采用TLP扩散连接工艺可实现高碳钢与不锈钢之间的良好冶金结合;... 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显微硬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65钢和T10钢与304不锈钢瞬间液相(TLP)扩散连接形成的结合区组织,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以铜箔作中间层,采用TLP扩散连接工艺可实现高碳钢与不锈钢之间的良好冶金结合;结合区组织为明显的层状结构,从高碳钢向不锈钢方向依次为铜扩散层、高碳富铬层和定向生长的铁-铬-镍柱状晶层。分析认为,高碳钢/不锈钢TLP扩散连接过程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高碳钢/铜液界面析出的强稳定性高碳富铬层具有屏蔽作用,阻止高碳钢母材向铜液中溶解;而不锈钢母材则持续向铜液中溶解,溶解的铁、铬、镍原子经最短扩散路径朝高碳富铬层一侧迁移,进而发生等温凝固并择优定向生长出铁-铬-镍固溶体柱状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钢 不锈钢 瞬间液相扩散连接 组织 形成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