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睫状体复位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对长期睫状体分离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宝红 李松涛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观察睫状体复位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长期睫状体分离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15只眼)闭合性眼外伤致睫状体分离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睫状体复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和睫状体... 目的观察睫状体复位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长期睫状体分离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15只眼)闭合性眼外伤致睫状体分离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睫状体复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和睫状体复位状况。结果睫状体复位率100%,术后3 d、7 d、1个月、3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睫状体复位情况差异明显(χ2=15.18、20.19、26.51、36.18,P均<0.01)。术后3 d、7 d、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明显(χ2=9.70、11.89、27.47、31.68,P<0.05、0.01、0.01、0.01)。术后3 d、7 d、1个月、3个月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明显(q=16.14、9.15、6.51、5.36,P均<0.01)。结论睫状体复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使患者的睫状体复位、眼压恢复和视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分离 白内障 睫状体复位 超声乳化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复位术治愈睫状体全脱一例
2
作者 刘东敬 陈晓明 栾春生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睫状体复位 睫状体全脱 治疗 缝合 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治疗复杂眼外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魏静玲 《交通医学》 2018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治疗复杂眼外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复杂眼外伤患者65例(92眼)的临床资料,其中仅接受玻璃体切割术30例(42眼)为对照组,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治疗的35例(50眼)...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治疗复杂眼外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复杂眼外伤患者65例(92眼)的临床资料,其中仅接受玻璃体切割术30例(42眼)为对照组,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治疗的35例(50眼)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睫状体复位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视力均比术前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恢复至0.05~<0.2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睫状体复位良好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的5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比,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睫状体复位治疗复杂眼外伤患者疗效更佳,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视力,促使睫状体复位,且术后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眼外伤 玻璃体切割术 睫状体复位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复位手术的护理体会
4
作者 穆伟伟 刘向兵 鲁世悦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6年第5期62-63,共2页
总结了对30例(30眼)大范围睫状体脱离患者行睫状体复位手术的护理。护理要点为术前常规缩瞳,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和疾病的恢复过程;术后注意观测患者的眼压变化,指导合理饮食,进行心理护理。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睫状体复位术。
关键词 睫状体脱离 睫状体复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小瘘口的检查方法及手术复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建洲 崔海龙 +5 位作者 许治国 宋虎平 张倩 陈洁 张智俊 刘亚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48-1150,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小瘘口的检查与定位方法及手术复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15例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经房角镜结合UBM检查以及缩瞳结合UBM检查,准确定位瘘口,根据瘘口的部位和范围选择手术方式,手术采取睫状体冷凝术与睫状体缝合术... 目的探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小瘘口的检查与定位方法及手术复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15例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经房角镜结合UBM检查以及缩瞳结合UBM检查,准确定位瘘口,根据瘘口的部位和范围选择手术方式,手术采取睫状体冷凝术与睫状体缝合术进行治疗。结果 15例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均为360°的睫状体脱离。5例缩瞳后结合UBM检查发现隐匿的较小瘘口,其余均经房角镜结合UBM发现瘘口,且瘘口均小于1个钟位,其中,4例行单纯睫状体冷凝术,使睫状体复位,其余11例中5例先行睫状体冷冻术,后行睫状体缝合术,6例直接行单纯睫状体缝合术。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术后6眼一过性眼压升高,1眼术后1个月时眼压超过正常水平。结论定位和封闭瘘口是睫状体脱离手术的目的和关键,瘘口的准确定位能较大程度地缩小手术范围。同时全面的缩瞳结合UBM检查,对于可疑瘘口的发现非常必要。[眼科新进展2011;31(12):1148-1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 小瘘口 隐匿瘘口 睫状体复位手术 缩瞳 房角镜 超声生物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脱离复位术巩膜瓣缝合方法对术后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高笙 赵霞 徐海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360-361,共2页
目的:探讨睫状体脱离复位术巩膜瓣的缝合方法对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对15例经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e,UBM)检查证实为睫状体脱离的患者进行睫状体脱离复位术,其中7眼采用巩膜瓣连续缝合法,8眼采用巩膜瓣间断缝合法。... 目的:探讨睫状体脱离复位术巩膜瓣的缝合方法对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对15例经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e,UBM)检查证实为睫状体脱离的患者进行睫状体脱离复位术,其中7眼采用巩膜瓣连续缝合法,8眼采用巩膜瓣间断缝合法。对比其术后所产生散光度的大小,评估手术效果。结果:经UBM检查15例中,一次手术眼压均恢复正常。巩膜瓣连续缝合法术后散光均大于术前,差值为1.50~2.25D:巩膜瓣间断缝合法术前术后散光变化小,差值为0.25~1.00D。结论:巩膜瓣连续缝合法术后散光大,巩膜瓣间断缝合法术后散光小,故巩膜瓣连续缝合的方法不可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脱离 睫状体复位 巩膜瓣 缝合方法 视力 超声生物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视下睫状体离断复位术对角膜地形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莫宾 史翔宇 +1 位作者 李松峰 刘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65-869,共5页
目的探讨传统直视下睫状体离断复位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睫状体离断行直视下睫状体离断复位术患者17例(17眼)。所有入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确认睫状体离断及术后复位... 目的探讨传统直视下睫状体离断复位手术前后角膜地形图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睫状体离断行直视下睫状体离断复位术患者17例(17眼)。所有入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确认睫状体离断及术后复位情况,术前及术后均行Pentacam角膜地形图检查,分析入选患者术前术后角膜地形图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所有入选患者均由同一术者操作下完成直视下睫状体离断复位术。结果所有患者直视下睫状体离断复位术后UBM检查证实睫状体离断复位;所有术眼术前角膜前表面散光度为(1.24±0.66)D,术后1周为(2.02±1.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眼术前角膜前表面变异指数(ISV)为16.29±6.05,术后为27.00±4.69;术眼术前角膜前表面垂直非对称性指数(IVA)为0.12±0.04,术后为0.18±0.05,术眼术前及术后ISV、I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角膜前表面7 mm和9 mm环域间的平均曲率术前为(7.97±0.27)mm,术后为(8.05±0.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睫状体离断复位手术缝合范围按中位数记录,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睫状体离断复位手术缝合范围中位数与术后散光轴位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634,P=0.006)。术后1个月,9例患者行Pentacam角膜地形图复查,ISV为17.33±5.74,IVA为0.12±0.05,角膜前表面散光度为(1.02±0.46)D,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经典的直视下睫状体离断复位术可以有效地使睫状体离断复位,但可造成术后早期散光。Pentacam角膜地形图用以评估手术前后患者角膜状态,可为更客观地评估手术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离断复位 Pentacam角膜地形图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手术并闭合式睫状体复位治疗复杂眼外伤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学红 王益民 原公强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6年第7期756-758,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联合闭合式睫状体复位手术在治疗伴有睫状体离断、晶状体脱位、玻璃体积血的复杂眼外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威海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眼球挫伤患者21例(21只眼),裂隙灯下见晶状体脱位,超声...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联合闭合式睫状体复位手术在治疗伴有睫状体离断、晶状体脱位、玻璃体积血的复杂眼外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威海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眼球挫伤患者21例(21只眼),裂隙灯下见晶状体脱位,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睫状体离断范围在4~12个钟点,玻璃体积血较多,眼压5~17mmHg(1mmHg=0.133kPa)的患者施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闭合式睫状体复位术。结果术后复查UBM示睫状体离断口复位。术后眼压12~30mmHg,平均(18±3.25)mmHg。结论对睫状体离断口大合并有晶状体脱位、玻璃体积血的复杂眼外伤可施行晶体玻璃体切割联合闭合式睫状体复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离断 闭合式 睫状体复位 眼外伤
原文传递
眼内镜监控下睫状体复位术治疗睫状体分离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向红 翁晓春 杨洪波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5年第9期700-702,共3页
目的探讨眼内镜(ophthalmic endoscopy)监控下巩膜层问连续套环缝合睫状体复位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分离的效果。方法对11例(11眼)外伤性睫状体分离,应用作者设计的眼内镜监控下巩膜层间连续套环缝合睫状体复位术进行治疗,术中以眼... 目的探讨眼内镜(ophthalmic endoscopy)监控下巩膜层问连续套环缝合睫状体复位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分离的效果。方法对11例(11眼)外伤性睫状体分离,应用作者设计的眼内镜监控下巩膜层间连续套环缝合睫状体复位术进行治疗,术中以眼内镜随时观察睫状体复位情况。术后应用散瞳剂和皮质类固醇控制炎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周UBM检查睫状体均复位。10眼术后1周内眼压恢复至13~22mmHg(1mmHg=0.133kPa),1例术后3个月恢复至21mmHg,术后末次随访眼压平均为(17.18±0.32)mmHg,与术前眼压(7.64±4.41)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0,P=0.000)。未发生医源性白内障。结论眼内镜下巩膜层间连续套环缝合睫状体复位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分离,疗效确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分离 外伤性 睫状体复位 眼内镜
原文传递
睫状体缝合复位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10
作者 谭素芬 马文芳 +1 位作者 胡淑英 董诺 《眼科学报》 2005年第4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适合睫状体缝合复位术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4例(34只眼)因外伤致睫状体分离和脱离导致低眼压,随后行睫状体缝合复位术的病人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32只眼术后1周至6个月眼压恢复正常,其中5只眼术后2~5个月内分别进行第二... 目的:探讨适合睫状体缝合复位术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4例(34只眼)因外伤致睫状体分离和脱离导致低眼压,随后行睫状体缝合复位术的病人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32只眼术后1周至6个月眼压恢复正常,其中5只眼术后2~5个月内分别进行第二次手术或氩离子激光光凝而痊愈。视力改善者21例,无变化者13例。结论: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分离和脱离的有效方法。术前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术后密切观察眼压变化并给予正确处理、做好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缝合复位 临床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睫状体断离直视下睫状体复位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元芝 范少君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4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 探讨在直视下睫状体复位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断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伤性睫状体断离23例(23眼)在直视下行改良睫状体缝合复位术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4例.病程1 h~2年半.就诊时眼压为4 ~ 10 mmHg(1 mmHg =0.133 kPa)... 目的 探讨在直视下睫状体复位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断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外伤性睫状体断离23例(23眼)在直视下行改良睫状体缝合复位术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4例.病程1 h~2年半.就诊时眼压为4 ~ 10 mmHg(1 mmHg =0.133 kPa).术前均通过前房角镜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确定睫状体断离的位置和范围.结果 术后随访1~6个月,全组23眼眼压均提高到>8 mmHg.随访6个月时23眼眼压均正常,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97,P=0.0000).术后视力提高者17眼(73.9%).大部分前房加深或正常,眼底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直视下改良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离断疗效显著,手术成功率高.UBM可明确睫状体离断的位置和范围,对手术成功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离断 外伤性 睫状体复位 超声生物显微镜
原文传递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后高眼压的原因分析
12
作者 王保君 郑建奇 +1 位作者 朱红军 李顺元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6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后眼压升高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4例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后眼压升高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房角镜及UBM检查了解术后眼压升高的原因。结果术后4例为一过性眼压升高,3例为房角后退所致,1例... 目的探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后眼压升高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4例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后眼压升高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房角镜及UBM检查了解术后眼压升高的原因。结果术后4例为一过性眼压升高,3例为房角后退所致,1例因缝合靠前,房角粘连所致。结论术前应用UBM检查充分了解睫状体脱离和房角情况,并掌握操作技巧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脱离 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 高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3
作者 闻祥根 王燕 林晓峰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手术治疗。方法  2 5例术前均行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检查确诊为外伤性睫状体脱离导致长期低眼压 ,随后行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治疗。结果  18例术后 1周~ 6月眼压恢复正常 ,其中 3例术后 3月分别进行了第 ... 目的 探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手术治疗。方法  2 5例术前均行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检查确诊为外伤性睫状体脱离导致长期低眼压 ,随后行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治疗。结果  18例术后 1周~ 6月眼压恢复正常 ,其中 3例术后 3月分别进行了第 2次手术或氩离子激光光凝而痊愈。结论 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 ,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检查对诊断及指导手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 临床观察 超声生物显微镜 外伤性低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的外伤性睫状体断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毅 庞秀琴 +3 位作者 王绍莉 张兰 周军 何雷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9-252,共4页
目的评价复杂的外伤性睫状体断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复杂的外伤性睫状体断离111例(111眼)。结果在全部患眼中,除睫状体断离外,均伴有其他眼部病变,主要包括玻璃体视网膜病变75眼(67.57%);晶状体病变62眼(55.85%);... 目的评价复杂的外伤性睫状体断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复杂的外伤性睫状体断离111例(111眼)。结果在全部患眼中,除睫状体断离外,均伴有其他眼部病变,主要包括玻璃体视网膜病变75眼(67.57%);晶状体病变62眼(55.85%);眶壁骨折12眼(10.81%);虹膜根部断离10眼(9.01%);前房积血6眼(5.41%)。全部患眼均进行了睫状体复位手术,其中,39眼同时进行了联合手术,手术方式包括:单纯白内障摘出(ECCE)3眼(2.70%);白内障摘出+IOL植入1眼(0.90%);晶状体玻璃体切除26眼(23.42%);晶状体玻璃体切除+IOL手术5眼(4.50%);虹膜修复4眼(3.60%)。结论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晶状体病变是最多见的伴随体征。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是主要的联合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断离 外伤性 临床特征 睫状体复位手术 联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睫状体分离的复杂性眼外伤的治疗分析
15
作者 李博 孙琳 +1 位作者 王凤云 李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3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玻璃体切除联合睫状体复位术治疗伴有睫状体分离的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复杂性眼外伤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睫状体分离。入院后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实施玻璃体切除联合睫状体复位术治疗。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 目的探讨分析玻璃体切除联合睫状体复位术治疗伴有睫状体分离的复杂性眼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复杂性眼外伤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睫状体分离。入院后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实施玻璃体切除联合睫状体复位术治疗。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检测眼压,并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睫状体复位情况。结果患者术前矫正视力〈0.05者19例,0.05-0.30者26例,〉0.30者2例,术前平均眼压(6.59±2.37)mm Hg(1 mm Hg=0.133 k Pa)。术后45例患者矫正视力≥0.05,其中矫正视力〉0.30者29例;平均眼压为(14.42±3.43)mm Hg。经比较,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均较术前得到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7813,t=12.8755,P〈0.05)。UBM检查显示睫状体复位良好42例(89.4%),余5例患者经对症处理后睫状体复位。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睫状体复位术治疗伴有睫状体分离的复杂性眼外伤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恢复眼压,复位睫状体,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睫状体分离 玻璃体切除术 睫状体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睫状体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3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颖 张卯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评价改良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39例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改良缝合复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 ,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术前通过房角镜和 (或 )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确定睫状体脱离... 目的 评价改良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39例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改良缝合复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 ,并对有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术前通过房角镜和 (或 )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确定睫状体脱离的位置和范围。结果 患者术后观察 3~ 6个月 ,视力恢复≥ 0 3者 2 1例 ,87 2 %的患者眼压提高到 8~ 2 1mmHg ,大部分前房变深或正常 ,眼底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改良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疗效满意 ;UBM是明确诊断睫状体脱离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脱离 睫状体缝合复位 超声生物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外伤性睫状体分离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
17
作者 杨炳建 黄厚斌 王凤翔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1期1082-108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外伤性睫状体分离围手术期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33例(33只眼)临床诊断为睫状体分离的病例进行UBM检查,并观察手术治疗前后睫状体形态学改变。结果33例确诊为360°睫状体脱离,睫状体与巩膜突分离>2...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外伤性睫状体分离围手术期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33例(33只眼)临床诊断为睫状体分离的病例进行UBM检查,并观察手术治疗前后睫状体形态学改变。结果33例确诊为360°睫状体脱离,睫状体与巩膜突分离>2个钟点。手术缝合治疗1个月后,部分病例睫状体分离或脱离间隙消失,余者有不同程度缩小,3个月后全部复位。结论UBM检查对外伤性睫状体分离是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并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睫状体分离 眼外伤 睫状体缝合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发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及睫状体脱离1例
18
作者 赖钟祺 李维娜 李惠娜 《临床眼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73-274,共2页
患者女性,60岁。因“双眼红痛、视物模糊伴头痛1 d于2014年9月7日入院。1 d前在当地医院予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检查双眼白内障后出现上述症状。既往无全身疾病史,入院血压125/80 mmHg,空腹血糖6.1 mmol/ L。专科检查:双眼视力手动... 患者女性,60岁。因“双眼红痛、视物模糊伴头痛1 d于2014年9月7日入院。1 d前在当地医院予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检查双眼白内障后出现上述症状。既往无全身疾病史,入院血压125/80 mmHg,空腹血糖6.1 mmol/ L。专科检查:双眼视力手动,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混浊,前房浅,周边前房深度小于1/4CT,KP(-),瞳孔欠圆,直径约6 mm,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混浊,眼底窥不清。眼压:右眼56.7 mmHg,左眼49.8 mmHg。初步诊断:(1)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2)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给予静滴20%甘露醇,局部点阿法根、贝特舒、哌立明滴眼液降眼压及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缩瞳。2 d 后复查眼压:右眼7.1 mmHg,左眼6.8 mmHg。眼痛、头痛症状缓解。专科检查:视力右眼0.02,左眼0.25,双眼球结膜充血减轻,角膜水肿消退,前房仍浅,瞳孔药物性缩小,直径约3 mm,眼底检查发现右眼视乳头边界不清,静脉迂曲扩张,后极部视网膜以视乳头为中心沿静脉走行呈大片火焰状出血,黄斑区水肿、中心凹反光消失;左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UBM 提示右眼中央前房深度1.74 mm,5点、7点、12点位睫状体上腔与巩膜间可见裂隙状液性暗区;左眼中央前房深度1.65 mm,1点、6点、11点位睫状体上腔与巩膜间可见裂隙状液性暗区。补充诊断:(1)右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双眼睫状体脱离(图1,2)。给予静滴20%甘露醇、地塞米松和血栓通等对症治疗。1周后复查眼压:右眼12.4 mmHg,左眼11.8 mmHg, UBM提示双眼睫状体脱离复位(图3)。右眼眼底见视网膜出血灶较前有所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睫状体脱离复位 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 周边前房深度 双眼白内障 球结膜混合性充血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月礼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4期115-116,共2页
睫状体脱离是由外伤所导致的眼科常见疾病,眼球遭受钝性外伤瞬间可导致角膜发生急剧变形,房水强力后冲,睫状体与巩膜分离,前房与睫状体上腔相通,造成眼内引流,形成持续性低眼压,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1]。2013-01—2015-01间,我们对20例... 睫状体脱离是由外伤所导致的眼科常见疾病,眼球遭受钝性外伤瞬间可导致角膜发生急剧变形,房水强力后冲,睫状体与巩膜分离,前房与睫状体上腔相通,造成眼内引流,形成持续性低眼压,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1]。2013-01—2015-01间,我们对20例(眼)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实施缝合复位术治疗,术后睫状体复位率高,眼压恢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睫状体脱离 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白内障睫状体脱离手术治疗报告
20
作者 杨发斌 和变枝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18-719,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 睫状体脱离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