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桂平 余清声 +1 位作者 覃媛 黄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26-1429,共4页
目的 研制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 ,并研究该抗体在鸡卵黄中表达过程。方法 以甲醛减毒处理的眼镜王蛇粗毒免疫莱航母鸡 ,母鸡免疫应答后 ,在卵黄中产生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应用嗜硫色谱柱HiTrapIgYPurificationHP从鸡卵黄中提取抗眼... 目的 研制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 ,并研究该抗体在鸡卵黄中表达过程。方法 以甲醛减毒处理的眼镜王蛇粗毒免疫莱航母鸡 ,母鸡免疫应答后 ,在卵黄中产生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应用嗜硫色谱柱HiTrapIgYPurificationHP从鸡卵黄中提取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以间接ELISA法及双向免疫抗散法测定抗体的效价、特异性及免疫活性 ;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蛋白含量 ;采用SDS PAGE法测定分子量及鉴定抗体纯度 ;抗体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进行验证。结果 母鸡初次免疫第 9天即有抗体产生 ,初次免疫 6 0天后抗体效价超过 10 5;卵黄抗体经嗜硫色谱柱纯化后 ,经SDS PAGE检测为电泳纯 ,纯化后抗体效价较纯化前提高 4倍 ,每枚蛋中平均可获得较纯抗体 97 5mg ;所获取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 ,与蝰蛇科属的其它蛇毒无交叉反应 ,与眼镜蛇科蛇毒存在不同程度交叉反应 (蛇毒浓度大于5 0 0 μg·L-1时明显 )。结论 本研究首次研制并鉴定了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 ,开拓了我国蛇伤治疗的新领域 ,并分析抗体在产蛋期卵黄液中表达的进度 ,为今后该抗体的持续、高质量诱导奠定基础 ,同时也促进其它抗蛇毒鸡卵黄抗体的研究开发及蛇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王蛇毒 卵黄抗体(I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制抗眼镜王蛇毒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连江 郑颖 +3 位作者 范泉水 邱薇 李江 冯子良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7-331,共5页
目的研制抗眼镜王蛇毒血清,以解决被眼镜王蛇咬伤后的救治问题。方法以眼镜王蛇毒为免疫原免疫马获得免疫血浆,经盐析制备IgG,IgG再经酶解、疏水柱纯化后得到F(ab′)_2活性片段,并以免疫扩散、ELISA测定其抗体特异性,以小鼠实验法测定... 目的研制抗眼镜王蛇毒血清,以解决被眼镜王蛇咬伤后的救治问题。方法以眼镜王蛇毒为免疫原免疫马获得免疫血浆,经盐析制备IgG,IgG再经酶解、疏水柱纯化后得到F(ab′)_2活性片段,并以免疫扩散、ELISA测定其抗体特异性,以小鼠实验法测定其中和眼镜王蛇毒能力。结果得到的抗血清F(ab′)_2冻干品纯度达90%以上。结论研制出了特异性强、效价高的抗眼镜王蛇毒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制抗眼镜王蛇毒血清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的免疫活性及其对眼镜王蛇毒的中和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桂平 刘新艳 +1 位作者 朱柳 余清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250-1254,共5页
目的:探讨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的免疫活性及其在体内外对眼镜王蛇毒的中和作用。方法:采用嗜硫色谱法一步分离纯化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通过间接ELISA法对制备的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进行免疫活性检测,采用小鼠体内外保护实验评估抗... 目的:探讨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的免疫活性及其在体内外对眼镜王蛇毒的中和作用。方法:采用嗜硫色谱法一步分离纯化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通过间接ELISA法对制备的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进行免疫活性检测,采用小鼠体内外保护实验评估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对眼镜王蛇毒的中和作用。结果:嗜硫色谱法制备的卵黄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并且对眼镜王蛇毒素显示较好的中和效应,在体外6mg/kg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可有效地中和约4LD50(约1.6mg/kg)的眼镜王蛇毒素,而在体内可有效地中和约3LD50(约1.2mg/kg)的眼镜王蛇毒素。结论: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对眼镜王蛇毒具有良好的中和作用,本项目为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王蛇毒 卵黄抗体 免疫活性 中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王蛇毒中酸性磷脂酶A_2对三氯化铁诱导的大鼠动脉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维文 张贵平 +2 位作者 罗健东 钟蓓华 区慧坚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 研究眼镜王蛇毒中酸性磷脂酶A2 组分Ⅰ (命名为APLA2 Ⅰ)抑制动脉血栓形成的能力 ,观察将其开发成抗血栓药物的可能性。方法 模型组大鼠舌下ivPBS,3组APLA2 Ⅰ预治疗组大鼠分别舌下ivAPLA2 Ⅰ 1 .0 ,0 .5和 0 .1mg·kg-1... 目的 研究眼镜王蛇毒中酸性磷脂酶A2 组分Ⅰ (命名为APLA2 Ⅰ)抑制动脉血栓形成的能力 ,观察将其开发成抗血栓药物的可能性。方法 模型组大鼠舌下ivPBS,3组APLA2 Ⅰ预治疗组大鼠分别舌下ivAPLA2 Ⅰ 1 .0 ,0 .5和 0 .1mg·kg-1 。各组给药 30min后 ,用 40 %FeCl3 诱导大鼠腹主动脉血栓形成 ,监测远端腹主动脉压 ,记录最低腹主动脉压和血栓形成时间 ,测量血栓面积及血栓重量。采用大鼠体外血浆凝块回缩实验观察APLA2 Ⅰ对血浆凝块回缩的影响。用小鼠尾动脉出血实验观察APLA2 Ⅰ对出血时间的影响。结果 预ivAPLA2 Ⅰ 1 .0 ,0 .5及 0 .1mg·kg-1 可抑制FeCl3 诱导的大鼠血栓形成后的腹主动脉压下降 ,使最低腹主动脉压从(4.0± 0 .5)kPa(模型组 )分别增高至 (7.7± 1 .0 ) ,(6 .8±0 .8)和 (5 .4± 0 .7)kPa ;使血栓形成时间从(31±4)min(模型组 )分别延长至 (60± 7) ,(53± 5)和(49± 6)min;使血栓面积从 (1 0 62± 1 39) μm2 (模型组 )分别减少至 (72 4± 74) ,(785± 96)和 (91 0±1 2 6) μm2 ;使 0 .5cm长血管内血栓重量从 (5 .2±0 .6)mg(模型组 )分别减少至 (3 .5± 0 .5) ,(3 .8±0 .5)和 (4.6± 0 .6)mg(P <0 .0 5 ,n =1 0 )。体外实验显示APLA2 Ⅰ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血浆凝块回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液类 酸性磷脂酶A2 眼镜王蛇毒 三氯化铁 动脉血栓形成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眼镜王蛇毒酸性磷脂酶A_2-1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舒雨雁 林文珍 +3 位作者 庄茂辛 林政炯 吴祥甫 周元聪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将广西眼镜王蛇毒酸性磷脂酶A2 - 1(APLA2 - 1)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 8a(+) ,转化入大肠杆菌BL2 1,经过诱导 ,SDS -PAGE检测 ,重组质粒pET2 8a-APLA2 - 1在 18KD有一明显的表达条带 ,表达产物APLA2 - 1约占细菌总量 3 0 % ,并以包涵... 将广西眼镜王蛇毒酸性磷脂酶A2 - 1(APLA2 - 1)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 8a(+) ,转化入大肠杆菌BL2 1,经过诱导 ,SDS -PAGE检测 ,重组质粒pET2 8a-APLA2 - 1在 18KD有一明显的表达条带 ,表达产物APLA2 - 1约占细菌总量 3 0 % ,并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 ,将产物变复性后用SephadexG - 75纯化 ,产物经过SDS -PAGE检测只有单一条带 ,通过Western -blot检测 ,证实纯化产物是酸性磷脂酶A2 .对表达的APLA2 进行酶活性和药理活性的测定 .至此我们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广西眼镜王蛇毒APLA2 ,这将为以后对PLA2 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王蛇毒 酸性磷脂酶A2-1 表达 复性 活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眼镜王蛇毒酸性磷脂酶A_2-1在不同载体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文珍 舒雨雁 +3 位作者 庄茂辛 林政炯 吴祥甫 周元聪 《蛇志》 2007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构建广西眼镜王蛇毒酸性磷脂酶A2-1(APLA2-1)在不同载体的重组表达质粒,在E.coli中表达APLA2-1并比较不同表达系统对APLA2-1的表达效果。方法将广西眼镜王蛇毒酸性磷脂酶A2-1(AP-LA2-1)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BLMVL2和pET28a(+),分别... 目的构建广西眼镜王蛇毒酸性磷脂酶A2-1(APLA2-1)在不同载体的重组表达质粒,在E.coli中表达APLA2-1并比较不同表达系统对APLA2-1的表达效果。方法将广西眼镜王蛇毒酸性磷脂酶A2-1(AP-LA2-1)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BLMVL2和pET28a(+),分别转化入大肠杆菌RR1和BL21,经过诱导表达,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及Western blot观察重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BLMVL2-APLA2-1和pET28a-APLA2-1。pBLMVL2-APLA2-1在SDS-PAGE上没见明显表达带,在Western blot上可见一14 kD的表达带。pET28a-APLA2-1在SDS-PAGE上有一明显的18 kD表达条带,表达产物AP-LA2-1约占细菌总量30%,并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结论APLA2-1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pET28a(+)对APLA2-1的表达效果优于pBLMV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眼镜王蛇毒 酸性磷脂酶A2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眼镜王蛇毒对小白鼠心肝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莫肖敏 李其斌 +1 位作者 陈若泽 黄嫣娇 《蛇志》 1989年第2期6-6,共1页
眼镜王蛇是当今排毒量最大,最毒的一种蛇类,是含神经毒素、血液毒素、细胞毒素,心脏毒素等多种混合毒类的毒蛇,使人致死率很高。关于眼镜王蛇毒致实质性器官组织超微变化的实验,国内至今仍未见有报道。本实验通过给小白鼠注射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是当今排毒量最大,最毒的一种蛇类,是含神经毒素、血液毒素、细胞毒素,心脏毒素等多种混合毒类的毒蛇,使人致死率很高。关于眼镜王蛇毒致实质性器官组织超微变化的实验,国内至今仍未见有报道。本实验通过给小白鼠注射眼镜王蛇毒致死后,观察小白鼠实质性器官的组织微细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王蛇毒 心脏毒素 组织微细结构 细胞毒素 实质性器官 眼镜蛇咬伤 实验动物 冻干粉 蛇伤 线粒体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卵黄抗眼镜王蛇毒抗体IgY的理化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薇 余清声 王桂平 《蛇志》 2003年第4期5-8,共4页
目的 研制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并研究该抗体的理化特性。 方法 拟用减毒后的眼镜王蛇毒免疫母鸡后 ,从卵黄中制备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Ig Y。采用间接 ELISA法对此抗体的理化特性进行研究。 结果  ELISA显示免疫后 12天开始出现特... 目的 研制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并研究该抗体的理化特性。 方法 拟用减毒后的眼镜王蛇毒免疫母鸡后 ,从卵黄中制备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Ig Y。采用间接 ELISA法对此抗体的理化特性进行研究。 结果  ELISA显示免疫后 12天开始出现特异性抗体 ,且抗体滴度逐渐升高 ,约在免疫后 6 0天左右 ,最高可达 1:10 0 0 0 0 ,此最高滴度可维持 30天 ,以后滴度逐渐降低 ,至免疫后 10 0~ 110天 ,滴度仍可维持在最高滴度的一半 ( 1:50 0 0 0 )。此抗体在 10~ 6 5℃温度范围内活性保持稳定 ;在 p H为 4~ 12范围内 ,抗体活性稳定 ;此抗体经胰蛋白酶处理 1h内 ,活性下降不明显 ,但 1h以后活性迅速下降。 结论 从卵黄中制备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Ig Y,是可行的 ,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王蛇毒 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眼镜王蛇毒杂合性酸性磷脂酶A_2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9
作者 林文珍 舒雨雁 +3 位作者 庄茂辛 林政炯 吴祥甫 周元聪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2年第6期393-397,共5页
目的 研究广西眼镜王蛇毒杂合性酸性磷脂酶A2 (APLA2 )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方法 从广西眼镜王蛇毒腺中提取总RNA ,根据种属关系接近的台湾眼镜蛇毒APLA2 两端非翻译区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利用RT -PCR进行体外扩增 ,获得磷脂酶A2 ... 目的 研究广西眼镜王蛇毒杂合性酸性磷脂酶A2 (APLA2 )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方法 从广西眼镜王蛇毒腺中提取总RNA ,根据种属关系接近的台湾眼镜蛇毒APLA2 两端非翻译区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利用RT -PCR进行体外扩增 ,获得磷脂酶A2 基因 ,克隆至pMD18-T载体 ,经测序筛选出APLA2 - 1,APLA2 - 2及一个新的酸性磷脂酶A2 (命名为APLA2 - 3 ) .根据测序结果确定了APLA2 - 3基因的全序列 ,并由此推导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结果 利用Antheprot4 3c蛋白质序列分析软件包计算它的等电点为 4 885 ,相对分子质量为 16 5 43kD ,并预测了它的二级结构和部分理化性质 .同源性比较表明 ,APLA2 - 3的 1~ 3 9位氨基酸残基序列与APLA2 - 2相同 ,其同源性为 64 % ,而 40~ 10 8位氨基酸残基序列与APLA2 - 1相同 ,其同源性为 69% ,10 9位氨基酸残基序列皆不同于这两种APLA2 .结论揭示了APLA2 具有基因多样性 ,可能与物种进化和生物活性有关 ,并为进一步研究PL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分析 眼镜王蛇毒 磷脂酶A2 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离子交换剂用于HPLC柱层析法快速分离眼镜王蛇毒(英文)
10
作者 李其斌 莫武宁 +3 位作者 黄光武 金城记代彦 中村真理子 小杉忠诚 《蛇志》 2002年第3期1-8,共8页
目的 为了经济快速分离眼镜王蛇(Ophiophagushannah,Oh)蛇毒中的毒素成分。 方法 用普通离子交换剂于高效液相色谱柱 (HPLC) TSKgel SP-Toyopearl 65 0 SF (4× 1 5 0 mm)层析法 ,实验取得最佳分离条件后 ,将蛇毒样品上柱后进行... 目的 为了经济快速分离眼镜王蛇(Ophiophagushannah,Oh)蛇毒中的毒素成分。 方法 用普通离子交换剂于高效液相色谱柱 (HPLC) TSKgel SP-Toyopearl 65 0 SF (4× 1 5 0 mm)层析法 ,实验取得最佳分离条件后 ,将蛇毒样品上柱后进行梯度洗脱 ,各洗脱峰收集后在 Cosmosil 5 C4-AR-3 0 0柱 (4 .6× 1 5 0 mm)上进行逆相 HPLC分析。非单峰组分再进行 HPLC凝胶过滤柱TSKgel Toyopearl HW-40 Fine(4× 2 5 0 mm)层析 ,层析峰组分再进行 HPLC逆相分析。 结果 眼镜王蛇毒经HPLC离子交换柱层析获得了 1 6个蛋白组分 ,其中有 5个组分经逆相 HPLC分析单一组分 ;另外的复合性组分再进行 HPLC凝胶过滤柱层析后又得到 5个单峰蛋白组分。 结论 HPLC离子交换柱层析对分离蛇毒蛋白很有实用价值 ,特别是蛇毒样品量少的情况下 (1 0 ug)也能较好分离。还具有分离时间短 (1 h左右 ) ,无须低温条件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离子交换剂 HPLC柱层析法 分离 眼镜王蛇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王蛇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1
作者 李丽红 严晔 +2 位作者 李作生 邱薇 范泉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应用眼镜王蛇毒基因疫苗,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应用眼镜王蛇Oh-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IRES-Oh3,佐以脂质体制成基因疫苗,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同源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有限稀释法克... 目的:应用眼镜王蛇毒基因疫苗,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应用眼镜王蛇Oh-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IRES-Oh3,佐以脂质体制成基因疫苗,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同源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间接ELISA筛选,有限稀释法克隆,制备mAb。结果:获得了2株分泌抗眼镜王蛇毒mAb的杂交瘤细胞株(F5、F11),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抗体效价分别为3.2×10-1、6.4×10-1,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28×10-4、2.56×10-4。结论:成功地制备了2株眼镜王蛇毒m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王蛇毒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抗蛇毒血清对眼镜王蛇毒的中和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符民桂 植飞 +1 位作者 管锦霞 余清声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1-4,共4页
本文通过琼脂免疫扩散及动物实验,对我国现有五种抗蛇毒血清对眼镜王蛇毒的交叉免疫反应、体外中和作用以及体内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抗眼镜和抗银环蛇毒血清对眼镜王蛇毒均有中和作用,但作用较弱,其中和效价为60μg... 本文通过琼脂免疫扩散及动物实验,对我国现有五种抗蛇毒血清对眼镜王蛇毒的交叉免疫反应、体外中和作用以及体内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抗眼镜和抗银环蛇毒血清对眼镜王蛇毒均有中和作用,但作用较弱,其中和效价为60μg/ml;(2)抗眼镜蛇毒血清和抗银环蛇毒血清联合应用时,其中和效价是它们单独应用的11倍,约660μg/ml;(3)抗金环蛇毒血清、抗蝮蛇毒血清及抗五步蛇毒血清虽与眼镜王蛇毒有弱的沉淀线,但却无中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血清 眼镜王蛇毒 交叉免疫反应 中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余清声 王桂平 +2 位作者 王薇 覃媛 黄劭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95-698,共4页
目的 研制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 ,并研究该抗体在鸡卵黄中表达过程。方法 以甲醛减毒处理的眼镜王蛇粗毒免疫莱航母鸡 ,母鸡免疫应答后 ,在卵黄中产生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应用嗜硫色谱柱HiTrapIgYPurificationHP从鸡卵黄中提取抗眼... 目的 研制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 ,并研究该抗体在鸡卵黄中表达过程。方法 以甲醛减毒处理的眼镜王蛇粗毒免疫莱航母鸡 ,母鸡免疫应答后 ,在卵黄中产生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应用嗜硫色谱柱HiTrapIgYPurificationHP从鸡卵黄中提取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以间接ELISA法及双向免疫扩散测定抗体的效价、特异性及免疫活性 ;采用Lowry氏法测定蛋白含量 ;采用SDS PAGE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 (Mr)及鉴定抗体纯度。结果 母鸡初次免疫第 9天即有抗体产生 ,初次免疫 6 0d后抗体效价超过 1∶10 0 0 0 0 ,卵黄抗体经嗜硫色谱柱纯化后 ,经SDS PAGE检测为电泳纯 ,纯化后抗体效价较纯化前提高 4倍 ,每枚蛋中平均可获得较纯抗体 97.5mg。动物体外中和试验表明 ,特异性IgY能有效中和眼镜王蛇毒 ,阻止眼镜王蛇毒对小白鼠的攻击。结论 研制并鉴定了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 ,分析抗体在产蛋期卵黄液中表达的进度 ,为今后该抗体的持续、高质量诱导奠定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王蛇毒 鸡卵黄抗体 免疫 表达 特异性 体外中和试验 抗体产生 纯化 动物体 电泳
原文传递
卵黄抗体用于眼镜王蛇毒抗原检测的初步研究
14
作者 王桂平 余清声 +3 位作者 刘新艳 朱柳 覃媛 黄劭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8-518,共1页
关键词 眼镜王蛇毒 抗原检测 步研究 体用 IGG类抗体 卵黄抗体 ELISA 假阳性结果 类风湿因子 竹叶青蛇毒 眼镜蛇科 毒蛇咬伤 哺乳动物 诊断试剂 动物源性 血液样品 补体系统 免疫诊断 生化检测 文献报道 IgY 排毒量 早治疗 毒检测
原文传递
眼镜王蛇咬伤治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其斌 林可干 +1 位作者 黄嫣娇 方饶墀 《蛇志》 1989年第1期16-17,共2页
有数量不多的研究报告描述了眼镜王蛇毒中毒致死的机理,与我们的动物实验以及临床观察所证实的一样,即中毒开始时是局部剧烈的疼痛而发展到肿胀、坏死,接着是呼吸麻痹呼吸停止到心跳停止。给予人工呼吸后还会出现DIC、休克,如果不采取... 有数量不多的研究报告描述了眼镜王蛇毒中毒致死的机理,与我们的动物实验以及临床观察所证实的一样,即中毒开始时是局部剧烈的疼痛而发展到肿胀、坏死,接着是呼吸麻痹呼吸停止到心跳停止。给予人工呼吸后还会出现DIC、休克,如果不采取有效治疗方法,最后死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咬伤 眼镜王蛇毒 呼吸麻痹 心跳停止 动物实验 呼吸停止 研究报告 临床观察 细胞毒素 主管技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王蛇神经毒素的镇痛作用研究
16
作者 许云禄 黄立峰 《中国药理通讯》 2004年第2期57-57,共1页
神经毒素(neurotoxin,NTX)是眼镜王蛇毒(Ophiophagus hannah Venom)的主要活性成分,我们应用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及疏水层析等色谱方法从眼镜王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突触后神经毒素,暂定名为Neurotoxin-K(NTX-K)。经SDS-PAGE... 神经毒素(neurotoxin,NTX)是眼镜王蛇毒(Ophiophagus hannah Venom)的主要活性成分,我们应用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及疏水层析等色谱方法从眼镜王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突触后神经毒素,暂定名为Neurotoxin-K(NTX-K)。经SDS-PAGE电泳鉴定为均一蛋白,分子量约为7776道尔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毒素 镇痛作用 眼镜王蛇毒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毒中L-氨基酸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和理化性质的研究
17
作者 雷克健 胡纫秋 王锦兰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1981年第S01期43-50,共8页
本文报道了眼镜王蛇毒中L-氨基酸氧化酶的纯化及某些性质。从眼镜王蛇毒中所分离L-氨基酸氧化酶在比活力及同王酶谱方面与从其他蛇毒来源的L-氨基酸氧化酶存在显著不同。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该酶是均一的。根据梯度聚丙烯酰胺... 本文报道了眼镜王蛇毒中L-氨基酸氧化酶的纯化及某些性质。从眼镜王蛇毒中所分离L-氨基酸氧化酶在比活力及同王酶谱方面与从其他蛇毒来源的L-氨基酸氧化酶存在显著不同。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该酶是均一的。根据梯度聚丙烯酰胺平板凝胶电泳测定其全酶分子量约为1.5×10^(5)道尔顿。在S、D、S梯度聚丙烯酰胺凝酸电泳上测得其分子量为7.3×10^(4)道尔顿。表明该酶是由相同分子量的二个亚基组成。紫外吸收光谱显示每个酶含2个FAD辅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王蛇毒 紫外吸收光谱 道尔顿 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黄抗体用于蛇毒抗原检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桂平 余清声 +3 位作者 刘新艳 朱柳 覃媛 黄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在常规ELISA检测中,以卵黄抗体取代哺乳动物来源的IgG类抗体,以探讨卵黄抗体应用于蛇毒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以甲醛减毒的眼镜王蛇毒抗原免疫莱航母鸡,制备抗眼镜王蛇毒抗体;采用过碘酸钠法对特异卵黄抗体进行酶标;将卵黄抗体及相应酶... 目的在常规ELISA检测中,以卵黄抗体取代哺乳动物来源的IgG类抗体,以探讨卵黄抗体应用于蛇毒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以甲醛减毒的眼镜王蛇毒抗原免疫莱航母鸡,制备抗眼镜王蛇毒抗体;采用过碘酸钠法对特异卵黄抗体进行酶标;将卵黄抗体及相应酶标抗体应用于常规ELISA中,对国内常见蛇毒样品抗原(包括眼镜王蛇毒、眼镜蛇毒、金环蛇毒、银环蛇毒、五步蛇毒及广东园斑蝰蛇毒)进行检测,并进行灵敏度、精确度、特异性及交叉反应等分析.结果检测的灵敏度可达32 μg·L-1,并且眼镜王蛇毒抗原浓度在32~750 μg·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63);初步应用表明卵黄抗体对眼镜王蛇毒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蝰蛇科的五步蛇毒、园斑蝰蛇毒无交叉反应,与眼镜蛇科的金环及银环蛇毒仅在高剂量(剂量大于500 μg·L-1)时存在轻度交叉反应,不干扰实验检测,但与眼镜蛇毒之间交叉反应明显,干扰实验检测;应用本方法对低(100 μg·L-1)、中(300 μg·L-1)、高(1 000 μg·L-1)不同浓度的眼镜王蛇毒样品检测,结果平均板内变异系数均在1%~3%之内,板间变异系数在8%以内.结论 特异的卵黄抗体应用于微量蛇毒检测研究是可行的,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较强等优点.该研究将为蛇伤诊断试剂盒的研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王蛇毒 卵黄抗体(IgY)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IGG类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证明三种蛇毒有抗癌作用
19
作者 文武 《蛇志》 1989年第2期28-28,共1页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年来将眼镜蜿科的蛇毒对腹水癌细胞的作用进行研究,经过动物体外试验、体内试验和接种率试验观察发现,眼镜王蛇毒、眼镜蛇毒、金环蛇毒有抗癌作用,其中以眼镜王蛇毒、金环蛇毒和金环蛇毒细胞毒素...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近年来将眼镜蜿科的蛇毒对腹水癌细胞的作用进行研究,经过动物体外试验、体内试验和接种率试验观察发现,眼镜王蛇毒、眼镜蛇毒、金环蛇毒有抗癌作用,其中以眼镜王蛇毒、金环蛇毒和金环蛇毒细胞毒素抗癌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环蛇毒 眼镜王蛇毒 眼镜蛇毒 体外试验 细胞毒素 体内试验 膜破裂 治疗效应 组份 细胞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imary Study of Egg Yolk Antibody for Detection of King Cobra Venom Antigens
20
作者 王桂平 刘新艳 +3 位作者 朱柳 覃媛 黄劭 余清声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5年第3期193-197,共5页
Aim To study whether antivenom from laying hens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venom antigens, Methods Chickens (white Leghorn) were immunized with detoxicated king cobra venom by formaldehyde and egg yolk immunog... Aim To study whether antivenom from laying hens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venom antigens, Methods Chickens (white Leghorn) were immunized with detoxicated king cobra venom by formaldehyde and egg yolk immunoglobulin (IgY) isolated from yolk; IgY was labelled with the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Experimental condition and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by chessboard test. The specificity, sensitivity, precision, and stability of this method were assayed in the experiment. Results This method could detect as low as 32 μg· L^-1 of the king cobra antigens. A good linear relation was found within 32 ~ 750 μg· L^-1 of king cobra venom concentrations ( r = 0. 963). There was no cross reactivity for the reagents with 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 venom or 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 Smith venom;slight cross reactivity .with 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 venom or Bungarus fasciatus Chmeider venom; and notable cross reactivity with cobra venom. The average intra-assay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was 1% - 3%, and the inter-assay RSD was less than 8%. The reagents (including IgY and HRP-IgY) were stable; no differences (P 〉 0.05) were observed for the detection of venom antigens when the reagents were stored at 37 ℃ up to 6 d. Conclusion IgY is a good reagent for diagnosis of snakebite after eliminating the genus cross re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g cobra venom yolk immunoglobulin HENS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