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导航在鼻内镜下眼眶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窦晓燕 卢永田 +5 位作者 郭疆 司马晶 李林 杨浩江 张蕊石 陈伽俐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64-96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像导航技术在鼻内镜眼眶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患者,其中视神经损伤3例;眶内球后异物3例;球后肿瘤1例(血管瘤)。所有病例均采用Brain Lab影像导航系统及鼻内镜实施手术。结果影像导航术前准备时间(包括配准、... 目的探讨影像导航技术在鼻内镜眼眶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患者,其中视神经损伤3例;眶内球后异物3例;球后肿瘤1例(血管瘤)。所有病例均采用Brain Lab影像导航系统及鼻内镜实施手术。结果影像导航术前准备时间(包括配准、头架定位、常规器械注册等)10~20min,平均15min。手术区域影像标志与实体解剖标志间的误差≤1.3mm。影像导航可准确定位视神经等解剖标志,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影像导航系统可以帮助术者在术中定位眼眶内重要的解剖结构,并可使手术视野扩展到内镜之外,使术者在术野中进行手术操作的同时,能顾及术野周围的重要结构,特别是在复杂的手术中,可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手术 影像导航 鼻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导航在鼻内镜下眼眶手术的临床研究(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窦晓燕 郭疆 +1 位作者 卢永田 司马晶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467-1468,共2页
目的:探讨影像导航技术在鼻内镜眼眶微创手术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患者,其中视神经损伤3例;眶内球后异物3例;球后肿瘤1例(血管瘤)。所有病例均采用BrainLab影像导航系统及鼻内镜实施手术。结果:影像导航术前准备时问(包括配准、... 目的:探讨影像导航技术在鼻内镜眼眶微创手术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患者,其中视神经损伤3例;眶内球后异物3例;球后肿瘤1例(血管瘤)。所有病例均采用BrainLab影像导航系统及鼻内镜实施手术。结果:影像导航术前准备时问(包括配准、头架定位、常规器械注册等)10~20(平均15)min。手术区域影像标志与实体解剖标志间的误差≤1.3mm。影像导航可准确定位视神经等解剖标志,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影像导航系统可以帮助术者在术中定位眼眶内重要的解剖结构,并可使手术视野扩展到内镜之外,使术者在术野中进行手术操作的同时,能顾及到术野周围的重要结构。特别是在复杂的手术中,可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手术 影像导航 鼻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导航下鼻内窥镜眼眶手术影像漂移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疆 卢永田 +1 位作者 窦晓燕 司马晶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432-1433,共2页
目的:总结影像导航下鼻内窥镜眼眶手术的经验,分析产生影像漂移的原因,提出避免及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方法:回顾研究影像导航下鼻内窥镜眼眶手术的病例,按一定的导航操作规范进行术前计划及术中导航,记录、分析并解决所发生的影像漂移现... 目的:总结影像导航下鼻内窥镜眼眶手术的经验,分析产生影像漂移的原因,提出避免及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方法:回顾研究影像导航下鼻内窥镜眼眶手术的病例,按一定的导航操作规范进行术前计划及术中导航,记录、分析并解决所发生的影像漂移现象。结果:在2008-08/2010-12我们共完成影像导航下鼻内窥镜眼眶手术13例,发生影像漂移4例,发生率为31%。其中2例为标记点影像漂移,2例为术中组织改变性影像漂移。标记点影像漂移全部得到纠正,术中组织改变性影像漂移未能得到纠正,但手术亦顺利完成。结论:对于标记点影像漂移,可通过严格导航及手术操作,选择最佳注册点来避免,并可通过体表标志的增加注册加以纠正;对于组织改变性影像漂移,主要通过术中细致操作以预防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漂移 影像导航 眼眶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吸收性止血材料应用于眼眶手术中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高连娣 黄永艳 +1 位作者 董斌 季雁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吸收性止血材料(止血纱布和明胶海绵)在眼眶手术中局部创面贴敷止血的效果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手术中利用止血纱布(39例)或明胶海绵(50例)局部创面贴敷止血的眼眶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止血纱布的止血成功率为100%... 目的探讨两种吸收性止血材料(止血纱布和明胶海绵)在眼眶手术中局部创面贴敷止血的效果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手术中利用止血纱布(39例)或明胶海绵(50例)局部创面贴敷止血的眼眶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止血纱布的止血成功率为100%,平均止血时间为(9.5±2.1)min,平均出血量为(112±13)ml,2例患者发现有脓肿、肿瘤样征象;明胶海绵的止血成功率为88%,平均止血时间为(21.1±4.9)min,平均出血量为(392±61)ml,4例患者出现视力检测异常。结论可吸收止血纱布组织相容性好,使用方便、安全,止血效果可靠,是眼眶手术局部止血的理想材料,且便于术后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性止血材料 眼眶手术 止血纱布 明胶海绵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湿脑棉片保护眼眶手术中暴露的角膜 被引量:2
5
作者 和丹 李娟娟 +1 位作者 杨红云 徐秀芳 《护理学报》 2009年第15期11-11,共1页
大部分眼部手术需要充分暴露角膜,部分手术持续时间较短,不会对角膜及角膜缘干细胞造成明显的影响。眼眶手术,特别是球后肿瘤摘除术,手术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是全麻手术,角膜失去眼睑的保护作用,暴露时间过长,可致泪膜破坏、角膜... 大部分眼部手术需要充分暴露角膜,部分手术持续时间较短,不会对角膜及角膜缘干细胞造成明显的影响。眼眶手术,特别是球后肿瘤摘除术,手术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是全麻手术,角膜失去眼睑的保护作用,暴露时间过长,可致泪膜破坏、角膜上皮细胞脱落,失去其保护屏障的作用而导致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以往手术过程中采用点滴生理盐水的方法湿润角膜,这种方法给手术操作带来不便,而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时常被忽略,导致术后部分患者出现畏光、流泪等不适,甚至出现暴露性角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棉片 眼眶手术 暴露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手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侯晓旭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73-574,共2页
眼眶手术与一般眼科手术有很大不同 ,术中使用的器械和设备差别很大 ,术中配合与护理也有其特殊性。本文总结开眶手术术中的护理经验 ,包括术前患者访问 ,手术器械和设备准备 ,患者的接送 ,术中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配合 。
关键词 眼眶手术 术中配合 护理 手术器械 设备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眼眶手术后视力监测护理
7
作者 冯慧萍 王俊英 赵莉 《武警医学》 CAS 2000年第8期504-504,共1页
关键词 眼眶手术 视力监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眼眶手术中的临床伦理学
8
作者 李双 赵芳 付汛安 《现代医院》 2015年第5期116-117,120,共3页
眼眶手术是所有眼科手术中最为复杂的手术之一。眼眶手术中面临众多的临床伦理学问题。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分析各类眼眶手术施行过程,探讨眼眶手术中涉及到的临床医学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 眼眶手术 医学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预防兔眼眶手术术后组织粘连 被引量:3
9
作者 郭晟 魏锐利 +2 位作者 王文斌 蒋丽霞 金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了解壳聚糖对预防眼眶组织粘连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家兔15只,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右眼为实验组,左眼为对照组,分别制作眶壁缺损模型,缺损区实验组应用2%壳聚糖凝胶,对照组应用平衡盐溶液。术后4周对术区行大体观察及... 目的了解壳聚糖对预防眼眶组织粘连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家兔15只,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右眼为实验组,左眼为对照组,分别制作眶壁缺损模型,缺损区实验组应用2%壳聚糖凝胶,对照组应用平衡盐溶液。术后4周对术区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光镜观察。结果临床观察各组兔眼未见明显异常体征。术后4周,大体观察实验组术区组织粘连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为轻,组织学切片光镜观察见实验组骨膜与瘢痕组织之间粘连较轻,瘢痕组织增生较少,成纤维细胞数目较少,体积小,排列整齐,较疏松,成熟细胞较少;对照组骨膜与瘢痕组织粘连重,瘢痕组织增生多,大量成纤维细胞,排列紊乱、密集,多数呈梭形,趋于成熟。结论壳聚糖能减轻眼眶术后组织粘连,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进一步应用于眼科临床,减少眼眶手术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眼眶手术 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显微镜在眼眶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丰源 赵红 +2 位作者 魏楠 林思勇 张岩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眼眶手术 手术 手术显微镜 手术入路 前路开眶 外侧开眶 基本方 术式 疾患 操作
原文传递
医用耳脑胶在眼眶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素芳 魏锐利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14-814,共1页
关键词 眼眶手术 医用耳脑胶 术中 固定 复位 手术 钛钉 特点 视野 应用
原文传递
眼眶手术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分析
12
作者 张瑜 武玲娜 +1 位作者 周唱 刘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62-164,共3页
对眼眶手术患者融入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20.12,结束于2021.12,针对这段时间范围内,从本科室治疗的眼眶手术患者中选出80例进行分析研究。由患者到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把40例行常规护理的眼眶手术患者... 对眼眶手术患者融入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2020.12,结束于2021.12,针对这段时间范围内,从本科室治疗的眼眶手术患者中选出80例进行分析研究。由患者到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把40例行常规护理的眼眶手术患者选入常规组,把40例行精细化护理的眼眶手术患者选入研究组。把组间SAS评分、VAS评分,GQOLI-74评分等情况开展研究分析。结果:在干预前,没有发现明显差异(P>0.05);进行精细化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及SDS评分,比常规组明显低(P<0.05);在干预前,没有发现明显差异(P>0.05);精细化干预后,研究组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用药方面、饮食方面、运动等行为,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超过比常规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实施于眼眶手术患者的治疗中,不但能够让患者以积极心态正视疾病,使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提升治疗疗效,得到更多患者及家属满意。应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手术患者 精细化护理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方案的微创化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露 廖志强 +2 位作者 徐洋 易倩伢 陈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204-208,共5页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CH)是一种常见的眶内良性血管病变。手术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根据病变在眶内的位置、大小及有无粘连等情况,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经典的手术方式包括:经颅开眶、外侧开眶、内侧开眶和前路开眶。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CH)是一种常见的眶内良性血管病变。手术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根据病变在眶内的位置、大小及有无粘连等情况,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经典的手术方式包括:经颅开眶、外侧开眶、内侧开眶和前路开眶。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在各种手术的深入应用,摘除OCH的一些新的微创手术技巧、方法不断产生,使手术的皮肤切口、颅骨和眶骨的切除范围越来越小,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越来越少,手术方案的选择指征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时,随着内窥镜和神经导航技术的应用,为微创摘除OCH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就OCH的各类手术方式的微创化进展及其适应证的变化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海绵状血管瘤 手术方式 眼眶手术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眼眶骨折修复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范先群 施沃栋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9年第6期344-346,共3页
关键词 眼眶骨折 计算机辅助技术 骨折修复 手术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眼眶外科手术 神经外科 眼科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可松与卡肌宁用于眼眶肿瘤手术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董兰 韩曙君 雷志礼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20期45-46,共2页
万可松与卡肌宁均属于短效非去极化肌松剂,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眼眶肿瘤手术时间短,刺激强,要求术后拔管安静无躁动。本文对此两种肌松剂用于眼眶肿瘤手术后拔管时间进行了观察比较,旨在为... 万可松与卡肌宁均属于短效非去极化肌松剂,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眼眶肿瘤手术时间短,刺激强,要求术后拔管安静无躁动。本文对此两种肌松剂用于眼眶肿瘤手术后拔管时间进行了观察比较,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可松 卡肌宁 眼眶肿瘤手术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疗效观察 短效非去极化肌松剂 麻醉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例眼眶内手术中眼心反射的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恩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6-47,共2页
100例眼眶内手术中眼心反射的观察顾恩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300211)本文对吸入麻醉下100例眼眶内手术的眼心反射进行了前瞻性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择期手术ASAⅠ~Ⅱ级100例病人,男58... 100例眼眶内手术中眼心反射的观察顾恩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300211)本文对吸入麻醉下100例眼眶内手术的眼心反射进行了前瞻性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择期手术ASAⅠ~Ⅱ级100例病人,男58例、女42例,年龄2岁~81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手术 眼心反射 眼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肿瘤摘除手术的并发症及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运霜 李亚楠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第4期583-585,共3页
目的分析眼眶肿瘤摘除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眼眶肿瘤患者118例,患者均接受眼眶肿瘤摘除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收集患者相关资料,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随访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分析预后的相... 目的分析眼眶肿瘤摘除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眼眶肿瘤患者118例,患者均接受眼眶肿瘤摘除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收集患者相关资料,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随访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分析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18例眼眶肿瘤摘除手术患者出现并发症3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20%(38/118)。118例眼眶肿瘤摘除手术患者预后良好92例、预后不良26例,预后不良占比22.03%(26/118)。预后不良组中年龄≥75岁、手术时间≥3 h、眶内肿瘤、恶性肿瘤、肿瘤边界模糊、存在合并症、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累及深部患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性别、病程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手术时间≥3 h、眶内肿瘤、恶性肿瘤、肿瘤边界模糊、存在合并症、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累及深部为眼眶肿瘤摘除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眼眶肿瘤摘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年龄≥75岁、手术时间≥3 h、眶内肿瘤、恶性肿瘤、肿瘤边界模糊、存在合并症、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肿瘤累及深部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故临床上应该强化对上述患者的相关预防干预,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摘除手术 并发症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肿瘤摘除手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李雪会 马丹 +1 位作者 文明霞 贺梦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6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眼眶肿瘤摘除手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唐都医院收治的236例眼眶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分析影响眼眶肿瘤摘除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46例患者预... 目的探讨眼眶肿瘤摘除手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唐都医院收治的236例眼眶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分析影响眼眶肿瘤摘除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46例患者预后不良。两组年龄、手术时间、肿瘤部位、肿瘤性质、肿瘤边界、合并症、肿瘤累及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手术时间、肿瘤部位、肿瘤性质、肿瘤边界、合并症、肿瘤累及范围为眼眶肿瘤摘除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2.987、10.443、4.000、61.554、77.852、5.400、15.741,P<0.05)。结论眼眶肿瘤摘除手术患者年龄、手术时间、肿瘤部位、肿瘤性质、肿瘤边界、合并症、肿瘤累及范围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临床应加强该类患者的监测,提高预后恢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摘除手术 预后不良 眼眶肿瘤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前颅窝底入路眼眶内外手术
19
作者 于振国 张少军 +1 位作者 苏贺先 娄飞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36-37,共2页
经前颅窝底入路眼眶内外手术于振国张少军苏贺先娄飞云1994~1996年对14例眼眶肿瘤、前额肿瘤累及眶内、眼眶壁骨性病变,经前颅窝底单侧入路行病变切除,颅底重建及眉弓再造,取得良好疗效。现予总结。1临床资料1.1一般... 经前颅窝底入路眼眶内外手术于振国张少军苏贺先娄飞云1994~1996年对14例眼眶肿瘤、前额肿瘤累及眶内、眼眶壁骨性病变,经前颅窝底单侧入路行病变切除,颅底重建及眉弓再造,取得良好疗效。现予总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眼眶内科手术 经前颅窝 前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眶内侧进路手术的临床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魏锐利 廖建春 +1 位作者 王海青 周韵秋 《眼科研究》 CSCD 1997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对经眶内侧壁入路的解剖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方法通过对50具成人头颅标本的经眶内侧进路解剖的观察,测量了从Dacryon点至筛前孔、筛前孔至筛后孔、筛后孔至视神经孔的距离。结果从Dacryon点至筛前孔、筛前孔至筛... 目的对经眶内侧壁入路的解剖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方法通过对50具成人头颅标本的经眶内侧进路解剖的观察,测量了从Dacryon点至筛前孔、筛前孔至筛后孔、筛后孔至视神经孔的距离。结果从Dacryon点至筛前孔、筛前孔至筛后孔、筛后孔至视神经孔的距离分别为21.7(14.2~33.3)mm、13.8(6.9~26.7)mm、5.1(2.0~8.4)mm。从Dacryon点至上视结节的距离为37.68mm,并观察了筛前后神经血管束的走行情况。结论识别Dacryon点、筛动脉和上视结节等解剖结构对眶内侧进路手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解剖 眼眶手术 内侧进路 眼眶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