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底疾病临床创新研究模式:六要素,三个一
1
作者 文峰 张雄泽 +2 位作者 李妙玲 甘雨虹 苏永悦 《眼科学报》 2025年第2期85-95,F0002,共12页
“六要素,三个一”是眼底影像基础阅片工作中进行眼底疾病临床创新性研究的模式要点,即在眼底阅片过程中捕捉到1个异常的病例后,通过积累病例、提炼特征、文献检索、寻同查异,进而扩展到1组病例,最后通过思辨创新,提出或完善1种新的疾... “六要素,三个一”是眼底影像基础阅片工作中进行眼底疾病临床创新性研究的模式要点,即在眼底阅片过程中捕捉到1个异常的病例后,通过积累病例、提炼特征、文献检索、寻同查异,进而扩展到1组病例,最后通过思辨创新,提出或完善1种新的疾病或疾病表征。近二十年来,在此模式的指导下,团队在眼底疾病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些原创性的成果:比如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认识及其在国人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发病比例第一,提出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病灶国际分期和命名新亚型,年龄相关的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晚期散在弱荧光点揭示潴留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发病机制,发现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是登革热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全球最大的持续性鳞状黄斑病变的病例系列中明确病灶层次等创新性成果。“六要素”框架规范眼底影像研究流程,强调研究过程的严谨性与渐进性,且多次循环后衍生发散出更多研究线索和思路,极大拓展研究深度和广度。“三个一”路径体现了研究的层次性,从个体现象(点)到群体规律(线),最终构建疾病认知的立体网络(面);指导眼底异常影像征象、罕见病、新病种研究,加速疾病谱系完善。以“六要素”为纲,以“三个一”为略,将继续推动眼底疾病临床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疾病 眼底影像 创新研究 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危险因素分析及与眼底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王竞男 曹利民 李红琴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1期70-73,共4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因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损或视网膜功能损害,具有短暂性、可逆性、反复性的特点~([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中国>18岁的人群中,TIA的发病率为2.27%,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因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损或视网膜功能损害,具有短暂性、可逆性、反复性的特点~([1])。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中国>18岁的人群中,TIA的发病率为2.27%,在>40岁的人群中可达到3.7%[2]。TIA又称为脑卒中先兆,研究表明,超过49%的脑卒中患者具有TIA病史~([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危险因素 眼底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白内障手术治疗后视力及黄斑水肿的情况分析
3
作者 邵明阳 郭姝萱 王姝伊 《糖尿病新世界》 2025年第3期151-153,157,共4页
目的评估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烟台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每组患眼60只)。对照组采用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白内障手术治疗。评... 目的评估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烟台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60例(每组患眼60只)。对照组采用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白内障手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黄斑厚度、黄斑水肿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 d、28 d后两组视力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观察组的黄斑中心凹区厚度、黄斑内环区厚度以及黄斑外环区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黄斑水肿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采用白内障手术治疗有助于视力恢复,改善黄斑水肿情况,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眼底病变 白内障手术 眼底激光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肖辉 魏琳 温丽萍 《大医生》 2025年第6期123-125,共3页
目的 探讨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97例疑似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检查和荧... 目的 探讨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的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97例疑似DR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检查对DR的诊断价值。结果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297例疑似DR患者中,发生DR 265例,未发生DR 32例。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检查诊断DR的灵敏度为89.43%、特异度为90.63%、准确度为89.56%、阳性预测值为98.75%、阴性预测值为50.88%。265例DR患者中,Ⅰ期103例,Ⅱ期61例,Ⅲ期54例,Ⅳ期47例。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检查对DR不同分期的检出率分别为Ⅰ期87.38%、Ⅱ期91.80%、Ⅲ期90.74%、Ⅳ期89.36%,整体准确率较高。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检查诊断DR不同分期的灵敏度分别为Ⅰ期79.60%、Ⅱ期87.22%、Ⅲ期85.49%、Ⅳ期89.67%,特异度分别为Ⅰ期96.57%、Ⅱ期96.24%、Ⅲ期96.58%、Ⅳ期96.54%,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一致性均较高(均Kappa值>0.8)。结论 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在DR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评估DR分期的准确性较好,可为早期诊断DR、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互注意力融合的眼底图像分类方法
5
作者 向凡 王茜玉 +2 位作者 蒋舒颖 李志明 张俊然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97,共5页
针对眼底图像分类任务中病灶区域比较分散、局部纹理细节相似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Contextual Transformer(COT)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并行网络。首先,为了充分发挥2个分支在提取全局与局部特征方面的优势,设计了一个新的交互融合模... 针对眼底图像分类任务中病灶区域比较分散、局部纹理细节相似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Contextual Transformer(COT)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并行网络。首先,为了充分发挥2个分支在提取全局与局部特征方面的优势,设计了一个新的交互融合模块,有效地建立两者特征信息之间的联系,同时学习不同尺度特征之间的依赖关系;其次,在Transformer中嵌入COT模块,探索相邻键对之间的远程相关性,更好地捕捉眼底图像病变的复杂分布情况;并在CNN分支引入非对称卷积模块,利用不同维度的卷积核细化局部纹理特征。在眼底图像ODIR公开数据集上,该模型获得93.4%的准确率,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融合全局和局部特征,在眼底图像分类方面具有较好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 卷积神经网络 双分支结构 交互融合 眼底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荧光造影无灌注区智能分割
6
作者 白君华 巩迪 +3 位作者 陈宜 于延锁 刘强 杨强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眼底荧光造影图像中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识别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由于受到视网膜渗出液等的干扰,传统LadderNet模型的特征提取和图像分割不够准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眼底血管无灌注区的智能分割,节约... 眼底荧光造影图像中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的识别对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由于受到视网膜渗出液等的干扰,传统LadderNet模型的特征提取和图像分割不够准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眼底血管无灌注区的智能分割,节约医生阅片的人工成本,该文提出了基于Enhance LadderNet的眼底荧光造影智能分割模型。首先,用Vgg模块取代传统LadderNet模型中的卷积模块,使卷积层之间通过参数共享和稀疏交互的方式增强特征提取能力,提高网络泛化能力和效率。其次,在模型中加入注意力机制,使模型更加聚焦于图像中重要的特征和区域,减少模型的过度拟合,提高特征的表达能力。最后,结合合作医院的真实数据进行消融实验,并将Enhance LadderNet模型与传统LadderNet模型及其他模型进行比较。实验表明,该文提出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分割模型,在分割准确度上提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眼底荧光造影 毛细血管无灌注区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操作规范专家共识
7
作者 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影像学组 文峰 张雄泽 《眼科学报》 2025年第2期96-102,共7页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是眼底疾病诊疗不可或缺的检查技术。虽然开展已有半个世纪,但临床工作者在FFA操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安全性和结果同质性仍有不少顾虑和问题,同时缺乏相关指南和共识可供参考...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是眼底疾病诊疗不可或缺的检查技术。虽然开展已有半个世纪,但临床工作者在FFA操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安全性和结果同质性仍有不少顾虑和问题,同时缺乏相关指南和共识可供参考。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影像学组专家就FFA操作规范达成本共识,就开展FFA的条件和配置、适应证和禁忌证、检查前准备、检查操作程序、不良反应及处理、造影后患者告知和处理、造影报告等方面为FFA临床操作工作者提供建议和指导,以期在临床实践中获取良好眼底影像、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检查质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操作 规范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 face OCT的视网膜前巨噬细胞样细胞在眼底病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曾运考 陈婉霓(综述) 文峰(审校) 《眼科学报》 2025年第2期202-207,共6页
巨噬细胞样细胞(macrophage-like cells, MLC)指起源、功能与巨噬细胞类似的免疫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玻璃体细胞及巨噬细胞。将en face OCT显示层面设置在视网膜表明即可观测到视网膜表明的MLC(epiretinal MLC, eMLC),随后利用Image ... 巨噬细胞样细胞(macrophage-like cells, MLC)指起源、功能与巨噬细胞类似的免疫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玻璃体细胞及巨噬细胞。将en face OCT显示层面设置在视网膜表明即可观测到视网膜表明的MLC(epiretinal MLC, eMLC),随后利用Image J软件即可对细胞进行提取和量化。研究表明,eMLC在炎症情况下均可出现细胞募集及活化现象,但在不同眼底病中各具特点。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视网膜缺血缺氧性疾病中,eMLC密度越高,黄斑水肿可能越严重。此外,eMLC密度更高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抗VEGF疗效更差,视力预后不佳,提示基于en face OCT的eMLC不仅可用于评估视网膜炎症情况,而且还能充当提示疾病疗效及预后的标志物。在葡萄膜炎等免疫炎症性疾病中,en face OCT亦可观测到eMLC密度、形态等改变。白塞病葡萄膜炎患者视网膜血管渗漏程度与eMLC密度相关性强,故eMLC密度可充当无创评估视网膜血管渗漏程度的新指标。然而,目前提取和量化eMLC的方法及标准不统一,降低了各研究间的可比性。因此,亟需制定统一的操作规范和评估标准。此外eMLC所代表的具体细胞类型及功能仍需进一步探究。未来,研究者可以利用en face OCT对眼底炎症地进行无创评估。基于en face OCT的eMLC还能作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的桥梁,为揭示疾病的致病机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 face OCT 巨噬细胞样细胞 眼底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本增强的眼底图像多病种识别方法
9
作者 熊绍奎 陈世峰 《集成技术》 2025年第1期78-90,共13页
该研究在眼科图像疾病识别中引入了视觉语言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比语言图像预训练模型的多疾病识别算法。首先,作者基于多个公开可用的眼底图像数据集构建了一个含有8个类别的多标签眼底图像数据集MDFCD8;其次,作者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该研究在眼科图像疾病识别中引入了视觉语言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比语言图像预训练模型的多疾病识别算法。首先,作者基于多个公开可用的眼底图像数据集构建了一个含有8个类别的多标签眼底图像数据集MDFCD8;其次,作者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PT-4(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4)生成描述眼底图像细粒度病理特征的专家知识,解决了眼底图像数据集文本标签缺乏的问题;最后,作者计算了平均精度、F1评分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并以三者的均值作为最终的性能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和Transformer网络相比,作者提出的方法在性能上分别高出4.8%和3.2%。同时,作者还进行了各模块的消融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表明了视觉语言模型在眼科疾病辅助诊断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图像 多病种 对比语言图像预训练 专家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老化相关沉积物的病理、多模态影像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蔡金玉(综述) 蒋燕梅 陈玲(审校) 《眼科学报》 2025年第2期155-170,共16页
眼底老化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发生和进展的关键因素及病理基础,在组织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布鲁赫膜(Bruch?s membrane, Br M)增厚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 眼底老化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发生和进展的关键因素及病理基础,在组织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布鲁赫膜(Bruch?s membrane, Br M)增厚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异常。Br M增厚可由多种眼底老化沉积物聚集引起,在AMD的病理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基底薄层沉积物(basal laminar deposit, BLam D)代表了RPE基底膜的弥漫性增厚,通常作为一种正常眼底老化改变。而以酯化和未酯化胆固醇等中性脂质为主的RPE基底膜下沉积物,即基底线性沉积物(basal linear deposits, BLin D)和软性玻璃膜疣,均可参与破坏脉络膜与外层视网膜间物质交换稳态,造成外层视网膜缺血、缺氧及氧化应激,是AMD早期重要病理改变。硬性玻璃膜疣主要分布于周边视网膜,多见于正常老化眼底;表皮玻璃膜疣是RPE基底膜局灶性结节状增厚的结果,眼底表现与硬性玻璃膜疣相似,但其主要分布于后极部,数量更多且密度更高。近年来逐渐加深了对视网膜下玻璃膜疣样沉积物(subretinal drusenoid deposit, SDD)的认识和研究,其是位于RPE上方的沉积物,在AMD发病机制中亦具有深刻意义。文章就几种眼底老化相关沉积物(包括硬性玻璃膜及表皮玻璃膜疣)的病理特征和多模态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旨在帮助认识和理解这些沉积物的眼底表现、病理特征和形成机制,以及在AMD发生及进展中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老化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脂质沉积 玻璃膜疣 病理 多模态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高度近视患者中医证型与豹纹状眼底及黄斑区脉络膜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贾婕 金梅 +1 位作者 严凯明 刘宇 《新中医》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目的:观察中青年高度近视(HM)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豹纹状眼底(FT)、密度(FTD)及黄斑区脉络膜厚度(CT)的相关性差异。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3年12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收治的109例HM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肾两虚33例、气血不... 目的:观察中青年高度近视(HM)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豹纹状眼底(FT)、密度(FTD)及黄斑区脉络膜厚度(CT)的相关性差异。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3年12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收治的109例HM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肾两虚33例、气血不足44例、心阳不足32例,分析比较HM患者不同证型眼轴长度(AL)、等效球镜(SE)、FT、FTD、黄斑区CT的差异。结果:共纳入HM患者109例(109眼),男54例,女55例,心阳不足证组32例(32眼,29.4%),气血不足证组44例(44眼,40.4%)、肝肾两虚证组33例(33眼,30.3%),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气血不足证组SE绝对值小于心阳不足证组及肝肾两虚证组(P<0.05),肝肾两虚证组AL大于心阳不足证组及气血不足证组(P<0.05),心阳不足证组AL大于气血不足证组(P<0.05)。气血不足证组中央区CT大于肝肾两虚证组(P<0.05),气血不足证内环CT、外环CT均大于肝肾两虚证组、心阳不足证组(P<0.05)。气血不足证组平均Choriocapillaris's layer厚度、平均Sattler's layer厚度、平均Haller's layer厚度均大于心阳不足证组、肝肾两虚证组(P<0.05)。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3组FT分级比较,肝肾两虚证组FT分级多为2级、3级,气血不足证组多为1级,心阳不足证组多为2级、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配对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3组组内后极部FTD和黄斑区FT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HM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气血不足证为主,气血不足证中青年HM患者眼底萎缩程度最轻,肝肾两虚证患者眼底萎缩程度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中医证型 豹纹状眼底 豹纹斑密度 黄斑区脉络膜厚度
原文传递
多波长眼底激光联合抗VEGF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黄斑界面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李雨 孙冬敏 李英俊 《临床眼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多波长眼底激光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玻璃体黄斑界面(VMI)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23年7~11月DR患者100例(100只眼)为研究对象,信封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多波长眼底激光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玻璃体黄斑界面(VMI)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23年7~11月DR患者100例(100只眼)为研究对象,信封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多波长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联合抗VEGF治疗,两组治疗5周后评估患者效果,比较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症状消失时间、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玻璃体黄斑界面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5周后BCVA高于对照组(P<0.05);眼底出血吸收、渗出吸收及黄斑水肿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5周后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峰值血流速度(PSV)、平均血流速度(M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中央静脉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低血流速度(Vmin)及(MV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静脉波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VIM、黄斑水肿、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出血及新的无灌注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波长眼底激光联合抗VEGF能缩短DR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提高BCVA,改善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血流动力学水平,能降低VMI发生率,且患者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长眼底激光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黄斑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型脉络膜谱系疾病的广角眼底影像研究进展
13
作者 何桂琴(综述) 文峰(审校) 《眼科学报》 2025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肥厚型脉络膜谱系疾病(pachychoroid disease, PCD)是一组以病理性脉络膜增厚为共同特征的疾病谱系。其特征性改变包括Haller层脉络膜血管扩张,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和Sattler层变薄,以及肥厚血管(pachyvessels)上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 肥厚型脉络膜谱系疾病(pachychoroid disease, PCD)是一组以病理性脉络膜增厚为共同特征的疾病谱系。其特征性改变包括Haller层脉络膜血管扩张,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和Sattler层变薄,以及肥厚血管(pachyvessels)上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的异常。PCD主要包括单纯肥厚型脉络膜病变(uncomplicated pachychoroid, UCP)、肥厚型脉络膜色素上皮病变(pachychoroid pigment epitheliopathy,PPE)、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肥厚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pachychoroid neovasculopathy, PNV)和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 PCV)。传统眼底检查因单张成像局限于后极部,难以全面评估病变范围。广角影像技术突破了这一局限,其成像范围覆盖后极部至赤道部涡静脉壶腹部(约60°~100°),而超广角成像更可达后极部至锯齿缘(约110°~220°)。这一技术的进步不仅扩大了PCD眼底病灶的观察范围,更提升了对脉络膜结构和功能的评估能力,为深化研究PC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在PCD辅助诊断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展现出优异的PCD相关疾病识别和分类能力,有助于显著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断效率,并推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文章综述了广角眼底影像技术在PCD评估与诊断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眼科临床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最新的技术应用视角,并为进一步探索PCD的病理机制和诊疗方法奠定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脉络膜谱系疾病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广角眼底影像 多模式影像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补充与CRISPR/Cas9基因编辑在新生血管性眼底病中的应用
14
作者 秦勋 刘张愉 +1 位作者 黄嘉钰 姚进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37,共5页
新生血管性眼底病包括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病理性新生血管渗漏及其继发的视网膜脱离等是导致患者视力受损的主要原因。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是新生血管性眼底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存... 新生血管性眼底病包括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病理性新生血管渗漏及其继发的视网膜脱离等是导致患者视力受损的主要原因。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EGF)是新生血管性眼底病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存在需要频繁眼内注射、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目前nAMD、DR等新生血管性眼底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因此迫切需要找到更安全长效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基因治疗领域迅速发展,其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基因补充和基因编辑。基因治疗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纠正缺陷基因导致的病理改变,如引入外源性正常基因或直接在基因组水平上修饰异常基因。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明基因治疗是安全且有效的。目前,数十项视网膜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除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外,新生血管性眼底病也是热门研究领域。本文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基因补充、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及CRISPR相关蛋白9 (Cas9)系统在nAMD和DR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眼底 基因补充 CRISPR/Cas9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钙缺乏牛血液学和眼底变化情况的研究
15
作者 郭延俭 《河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5-6,共2页
钙在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慢性疾病已被证明与钙的摄入缺乏有关。为研究牛钙缺乏和眼底变化之间的关系,该试验通过对9头钙缺乏牛的临床症状表现,血液学和眼底等方面检查,研究其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钙缺乏牛血液中淋巴细... 钙在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慢性疾病已被证明与钙的摄入缺乏有关。为研究牛钙缺乏和眼底变化之间的关系,该试验通过对9头钙缺乏牛的临床症状表现,血液学和眼底等方面检查,研究其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钙缺乏牛血液中淋巴细胞百分比、中间细胞百分比都低于正常值,粒细胞和粒细胞百分比却增加;血液和血清中铁离子、锰离子、铜离子的含量显著增加,钙离子和锌离子的含量显著减少;视网膜血管迂曲,静脉和动脉缠绕和视乳头水肿。试验得出牛钙缺乏导致眼底及血液学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缺乏 血液学 眼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人工智能在眼底照片中发现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佳玲 蔡岩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222-226,共5页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往往会导致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青光眼在眼底的病变表现主要集中在视神经盘的形态改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损伤、杯盘比增大及青光眼可能导致视网膜和视神经盘...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往往会导致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青光眼在眼底的病变表现主要集中在视神经盘的形态改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损伤、杯盘比增大及青光眼可能导致视网膜和视神经盘区域的血管异常。而眼底照相是一种非侵入性、可快速获取的检查,可以客观地展现出视网膜、视盘、视杯、黄斑、血管、神经等结构,加上经济效益方面的考量,眼底照相作为一个较为低廉的检查方法,可为青光眼在大范围人群中的筛查提供了可行性。早期发现并治疗青光眼非常重要,但人工检查容易受到医生经验和主观判断的影响。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利用眼底照片进行青光眼筛查和诊断方面,AI技术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该文旨在探讨利用AI在眼底照片中发现青光眼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梳理了AI技术在青光眼眼底图像分析中的最新进展,为进一步推动AI在眼科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青光眼 眼底图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底病日间手术治疗患者中护理人文关怀的运用效果
17
作者 尹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57-160,共4页
为帮助眼底病日间手术治疗病患改善其预后,重点判断护理人文关怀在其中的应用所得成效。方法 开展眼底病日间手术治疗病人遴选实践案例阶段,严格遵循既定纳入、排除准则,收集到的样本共有76份。冰寒信息录入期间,以2022年10月--2024年1... 为帮助眼底病日间手术治疗病患改善其预后,重点判断护理人文关怀在其中的应用所得成效。方法 开展眼底病日间手术治疗病人遴选实践案例阶段,严格遵循既定纳入、排除准则,收集到的样本共有76份。冰寒信息录入期间,以2022年10月--2024年10月为区间。研究小组按照相应的对策(抽签法)划分到2组。确保样本均衡分配。命名为参照组的小组中,积极开展常规日间手术护理模式。另一组通过护理人文关怀模式进行干预,定义为试验组。通过对2组护理相关信息实施详尽统计,确定最终研究成果。结果 依据精确的结果评估流程,对不同组别的多维度数据开展判定,结果 显示,接受护理人文关怀干预小组的各指标(应激反应情况、手术知识了解度、护理满意度、乐观水平、疾病感受负担)等有着明显的波动幅度,所得数值比另一组更为优异(P<0.05)。结论 基于执行护理人文关怀的形式,可获得良好的护理成果。尤其是将其作为眼底病日间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对策,有助于提高其手术知识了解程度,从而改善其乐观程度。同时,该种护理模式能够减轻患者应激程度,对减轻其疾病感受负担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 日间手术 护理人文关怀 乐观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CICARE沟通联合思维导图护理对成人眼底病患者心理弹性及预后影响
18
作者 周玉婷 成莹 +2 位作者 于素红 王莉莉 秦臻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6期1034-1036,1059,共4页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CICARE沟通+思维导图护理应用于眼底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眼底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围手术期CICARE沟通+思维...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CICARE沟通+思维导图护理应用于眼底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眼底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围手术期CICARE沟通+思维导图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弹性评分、疾病知识认知度评分、治疗总依从率、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底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开展CICARE沟通+思维导图护理,可以帮助患者了解更多眼底病疾病相关知识,有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性情绪,提升患者心理弹性,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ARE沟通 思维导图护理 眼底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让“眼底病” 偷走你的视力
19
作者 陈小瑾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5年第3期16-17,共2页
当我们提到视力问题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近视、远视或是老花眼,很少有人关注到潜藏在我们眼睛深处的“眼底病”。这类疾病往往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却可能在不经意间悄悄影响我们的视力。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究竟什么是眼底病,它... 当我们提到视力问题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近视、远视或是老花眼,很少有人关注到潜藏在我们眼睛深处的“眼底病”。这类疾病往往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却可能在不经意间悄悄影响我们的视力。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究竟什么是眼底病,它们又是如何偷走我们的视力,以及我们该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 老花眼 视力 预防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眼底病变的安全性及对患者视力的影响
20
作者 张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以眼底病变患者为例,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评析效果。方法 共72例患者(2023.01~2023.12收治),按治疗方案差别分组,等分成两组,即:参照组(常规内眼手术+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常规内眼手术+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比对疗... 以眼底病变患者为例,予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评析效果。方法 共72例患者(2023.01~2023.12收治),按治疗方案差别分组,等分成两组,即:参照组(常规内眼手术+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常规内眼手术+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比对疗效。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CMT:试验组较参照组低,BCVA、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治疗有效安全,有助眼底病变患者视力、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底病变 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 安全性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