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眩晕残障评定量表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利一 彭好 +1 位作者 黄魏宁 高波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95-597,共3页
目的:观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治疗前后的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分数,探讨DHI对BPPV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经变位试验确诊为BPPV的患者72例,手法复位治疗前填写DHI量表,给予相应手法复位治疗,1周后复诊,再次填写DH... 目的:观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治疗前后的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分数,探讨DHI对BPPV诊断和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经变位试验确诊为BPPV的患者72例,手法复位治疗前填写DHI量表,给予相应手法复位治疗,1周后复诊,再次填写DHI量表,并进行变位试验检查。比较BPPV患者治疗前后的DHI分值,包括总分数DHIT、功能性分数DHIF、情绪性分数DHIE和躯体性分数DHIP,并比较治疗后有残余头晕患者与无残余头晕患者的DHI分值。结果:72例BPPV患者治疗后的DHI分值(DHIF,DHIE,DHIP和DHIT)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残余头晕组与无残余头晕组的DHIF、DHIE和DHIT都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DHIP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PPV经手法复位后,患者的眩晕残障程度可以大幅度减轻。残余头晕患者的头晕症状主要以功能性和情绪性为主,与器质性没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眩晕残障评定量表 头晕
原文传递
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在眩晕患者跌倒风险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晓卫 李雪芬 +5 位作者 徐建珍 廖黎 王玲 王娅 吴悠悠 许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3期1184-1187,共4页
目的探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及跌倒风险评估表在眩晕患者跌倒风险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4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DHI量表及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将近3个月内发生... 目的探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及跌倒风险评估表在眩晕患者跌倒风险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4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DHI量表及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将近3个月内发生≥1次跌倒者纳入跌倒组,未发生跌倒者纳入未跌倒组。比较DHI量表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异性、两种评估工具的相关性及跌倒预测的漏诊率。结果跌倒组的DHI量表总指数及躯体P、情绪E、功能F三个子指数的分值均高于未跌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组眩晕严重障碍的比率高于未跌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I量表总指数、躯体P和功能F指数与跌倒风险评估表评分成正相关(P<0.05),情绪E指数未见相关性(P=0.06);单独应用跌倒风险评估表跌倒预测漏诊率为6.45%,两种评估表联合使用漏诊率为0.00%。结论采用两种评估表联合评估眩晕患者的跌倒风险,可减少跌倒预测的漏诊率,有针对性地筛查出高危人群,指导护理人员及早实施预防措施,降低跌倒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程度评定量表 跌倒风险评估表 眩晕 跌倒风险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在非典型PSC-BPPV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映珊 叶欣 周厚仕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6期1808-1812,共5页
目的探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在非典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PSC-BPPV)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06-2019-03经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诊治80例PSC-B... 目的探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在非典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PSC-BPPV)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06-2019-03经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诊治80例PSC-BPPV患者为病例组,根据发病情况分为非典型PSC-BPPV患者40例和典型PSC-BPPV患者40例,同时选择40例门诊健康人员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非典型PSC-BPPV组和典型PSC-BPPV组P1、P11、P13、P25、F5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非典型PSC-BPPV组和典型PSC-BPPV组P1、P11、P13、P25、F5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非典型PSC-BPPV组和典型PSC-BPPV组治疗后DHI5和DHI2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可用于指导非典型PSC-BPPV临床诊疗,其临床应用价值与典型PSC-BPPV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程度评定量表 典型PSC-BPPV 非典型PSC-BPPV DHI5量表 DHI2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
4
作者 郭健 常学辉 +3 位作者 刘志勇 康常园 韩博闻 何华 《中医研究》 2024年第8期41-45,共5页
目的:观察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的疗效。方法:将106例PCIV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次,1次/d,口服。... 目的:观察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的疗效。方法:将106例PCIV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定眩方(药物组成:黄芪、天麻、当归、党参、赤芍、川芎、桃仁、升麻、红花、陈皮、白术、菊花、柴胡、甘草片),1剂/d,水煎400 mL,早晚各空腹温服200 mL。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判定疗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眩晕情况、脑血流速度、血清相关因子。结果: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23%(51/53);对照组显效31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3.02%(44/5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眩晕残障评定量表和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评分,以及神经肽Y、白细胞介素-1β、可溶性CD40配体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加快(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快(P<0.05或P<0.01)。结论: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可缓解PCIV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脑血流速度,调节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定眩方 脑血流速度 眩晕残障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在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晓霞 冯玲 +3 位作者 梁科 桂静 王燕 李玲 《医学动物防制》 2021年第11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研究和探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在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方便抽样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艾滋病门诊就诊的初治HIV/AIDS患者55例,随诊观察半年。... 目的研究和探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在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方便抽样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艾滋病门诊就诊的初治HIV/AIDS患者55例,随诊观察半年。在抗病毒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3、6个月分别进行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调查,分析治疗前后眩晕及抑郁评分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55例患者全部完成随访。DHI量表总分治疗前后差异无明显意义(F=1.976,P=0.118),不同指数之间比较,情绪和功能指数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F=0.475,P=0.700;F=2.170,P=0.093),但躯体指数在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改善明显(P<0.05)。HAMD总分在治疗1个月后下降(P<0.05),但日夜变化、睡眠障碍、绝望感3个因子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F=2.557,P=0.056;F=2.032,P=0.110;F=2.074,P=0.105)。眩晕与抑郁总分、睡眠障碍和绝望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治疗前后发生中度眩晕障碍的患者均发生在治疗前可能和肯定存在抑郁的患者中。结论DHI有助于临床从躯体、情绪和功能识别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头晕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程度评定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IV/AIDS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原文传递
211例三、四期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功能检查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思琪 时晨 +1 位作者 张云美 于亚峰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三、四期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患者前庭功能检查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的相关性c方法对211例三、四期MD患者行前庭功能检查和DHI评分,检查包括冷热试验(caloric test,CT... 目的探讨三、四期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患者前庭功能检查与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的相关性c方法对211例三、四期MD患者行前庭功能检查和DHI评分,检查包括冷热试验(caloric test,CT)、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oVEMP)。分析各项检查的异常率,并分析检查参数与DH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三、四期MD患者冷热试验和cVEMP检查的异常率明显高于oVEMPc患耳冷热试验的CP值、cVEMP阈值以及oVEMP阈值与DHI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结论三、四期MD患者的水平半规管和球囊功能下降最明显,前庭功能检查主要参数和症状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前庭功能试验 冷热试验 眩晕程度评定量表
原文传递
眩晕膏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瘀血阻窍型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勤剑 苏方华 +4 位作者 陈汉基 钟芳 沈威 包泽岩 黄勤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9-491,共3页
目的:观察眩晕膏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瘀血阻窍型中枢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瘀血阻窍型中枢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眩晕膏治疗,疗程均为2周。... 目的:观察眩晕膏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瘀血阻窍型中枢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瘀血阻窍型中枢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眩晕膏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疗效及治疗前后躯体障碍(DHIP)、情绪障碍(DHIE)、功能障碍(DHIF)评分、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总分、SOT评分,并计算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14天两组患者DHIP、DHIE、DHIF评分及DHI总分显著降低,SOT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14天改善显著优于治疗后7天(P<0.05),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膏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瘀血阻窍型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用倍他司汀,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倍他司汀 瘀血阻窍 中枢性眩晕 眩晕程度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科眩晕病人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谭雁红 罗钻华 陈丽婵 《循证护理》 2018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眩晕病人的生活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对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耳科住院并康复出院的283例眩晕病人的躯体、情绪和功能进行评估,分析眩晕对病人躯体、情绪和功能3方面的损害,同时对病... [目的]调查分析眩晕病人的生活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对2016年1月—2017年2月在耳科住院并康复出院的283例眩晕病人的躯体、情绪和功能进行评估,分析眩晕对病人躯体、情绪和功能3方面的损害,同时对病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罹患耳侧别、发作频率、病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作频率、年龄及教育程度与DHI得分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眩晕引起病人躯体活动、精神情感及身体功能方面障碍导致QOL下降,应重视眩晕病人心理情绪评估及心理指导,加强前庭康复训练及系统健康教育利于眩晕病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眩晕残障评定量表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黛力新联合乌灵胶囊治疗精神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苏润萍 刘丹 +1 位作者 沈朝阳 吴晓弘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3期132-133,共2页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乌灵胶囊治疗精神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精神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黛力新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对照组仅口服乌灵胶囊,治疗1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眩晕残障程度量表评分(DHI)...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乌灵胶囊治疗精神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精神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黛力新联合乌灵胶囊治疗,对照组仅口服乌灵胶囊,治疗1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眩晕残障程度量表评分(DH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眩晕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DHI和HA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乌灵胶囊治疗精神性眩晕疗效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黛力新 乌灵胶囊 精神性眩晕 眩晕程度评定量表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发耳鸣的眩晕症患者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科君 徐德恩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 分析伴发耳鸣的眩晕症患者临床特点及疾病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随机招募2016年5月-2018年3月就诊于神经内科的伴发耳鸣的眩晕症患者共40 例,收集所有受试者临床病史特点,包括基本临床资料及耳鸣患侧、持续时间、睡眠质量等,同时应用... 目的 分析伴发耳鸣的眩晕症患者临床特点及疾病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随机招募2016年5月-2018年3月就诊于神经内科的伴发耳鸣的眩晕症患者共40 例,收集所有受试者临床病史特点,包括基本临床资料及耳鸣患侧、持续时间、睡眠质量等,同时应用耳鸣残障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 THI)及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对受试者进行测评.结果 持续性耳鸣患者13 例,间歇性耳鸣患者27 例,单侧耳鸣患者29 例,双侧耳鸣患者11 例,睡眠质量不佳者14 例;持续性、双侧耳鸣及睡眠质量差者THI评分及DHI评分显著高于间歇性、单侧耳鸣及睡眠质量佳的患者(P<0.01).结论 耳鸣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眩晕感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耳鸣 耳鸣量表 眩晕程度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源性眩晕患者眩晕分级护理方法及其干预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余胜娣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耳源性眩晕患者眩晕的分级护理方法及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耳源性眩晕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行常规眩晕护理,观察组行眩晕分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 目的探讨耳源性眩晕患者眩晕的分级护理方法及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耳源性眩晕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行常规眩晕护理,观察组行眩晕分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评分、护理依从性、跌倒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DHI评分为(22.38±4.71)分,低于对照组的(38.61±6.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依从率为93.18%,护理满意度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68.18%、8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耳源性眩晕患者眩晕分级护理的实施可使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得以有效降低,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源性眩晕 分级护理 眩晕残障评定量表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0°翻滚法与Barbecue法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颖 李伟 +1 位作者 王利军 孙怡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180°翻滚法和Barbecue法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BPPV)的疗效有无差别。方法将确诊的268例HSC-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Barbecue法(130例)和180°翻滚法(138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第1、... 目的探讨应用180°翻滚法和Barbecue法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BPPV)的疗效有无差别。方法将确诊的268例HSC-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Barbecue法(130例)和180°翻滚法(138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第1、2、3次治愈率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后进行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后旋转试验眼震慢相速度不对称比判断半规管轻瘫(canal paresis,CP)值正常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HSC-BPPV患者,180°翻滚法与Barbecue法治愈率、治愈后DHI评分、治愈后旋转试验CP值正常例数比较均相当;180°翻滚法在临床中操作更为简单,更节约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水平半规管 耳石症 180°翻滚法 Barbecue法 眩晕残障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DH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萍 刘艳贞 李海朋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23期207-210,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PC-BPPV患者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PC-BP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PC-BPPV患者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PC-BP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DHI评分,并随访6个月,比较2组PC-BPPV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2.50%(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逐渐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2组DHI评分逐渐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内,研究组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17.50%(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PC-BPPV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PC-BPPV患者疾病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可作为临床治疗PC-BPPV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葛根素注射液 Epley手法复位 后半规管 眩晕程度评定量表评分
原文传递
G-Force眩晕诊疗系统治疗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玲玲 鲁秀玲 +6 位作者 韩之瑾 鲍婧 柳春晖 司徒慧如 喻红之 庄文杰 章如新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1年第2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G-Force眩晕诊疗系统治疗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诊治的141例老年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年龄分为A组和B组,60岁~74岁的老年患者为A组,75岁~89岁... 目的探讨G-Force眩晕诊疗系统治疗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诊治的141例老年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年龄分为A组和B组,60岁~74岁的老年患者为A组,75岁~89岁的老年患者为B组。2组均采用G-Force眩晕诊疗系统进行耳石复位,评估2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采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A组115例患者复位后1周治疗有效率为91.46%,复位后1个月治疗有效率达96.34%。B组26例患者复位后1周治疗有效率为84.74%,复位后1个月治疗有效率达92.2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位后1个月的DHI分值,包括总分数(DHIT)、功能性分数(DHIF)、情绪性分数(DHIE)和躯体性分数(DHIP),与复位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1)。比较2组复位前、复位后1个月总分数(DHIT),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2组复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Force诊疗系统治疗老年患者BPPV的疗效显著,可克服手法复位的不足,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眩晕程度评定量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伴眩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董湧 陈先让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4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5例脑梗死伴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2...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5例脑梗死伴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及脑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治疗后,2组NHISS、DH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HISS、DH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脑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观察组脑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伴眩晕临床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其眩晕症状,增加脑血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眩晕 川芎嗪注射液 天麻素注射液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眩晕程度评定量表 脑血流速度
原文传递
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芹 王希文 +5 位作者 康伟阁 谷晓娟 王丽红 孙振丰 张猛 张培义 《上海针灸杂志》 2020年第10期1280-1284,共5页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药物组、针刺组、针药组,每组40例,3组在应用前庭康复训练基础上,...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药物组、针刺组、针药组,每组40例,3组在应用前庭康复训练基础上,药物组接受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针刺组应用头穴丛刺治疗,针药组采用头穴丛刺联合口服西酞普兰治疗。比较3组在入组时及治疗8 W后的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不良反应采用副反应量表评定。结果治疗8 W后,3组DHI评分较入组时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药物组、针刺组比较,针药组DHI评分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组、针药组比较,针刺组副反应量表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前庭康复训练基础上,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效果显著,与氢溴酸西酞普兰相当,避免了该药的不良反应;头穴丛刺与氢溴酸西酞普兰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康复训练 针药并用 头晕 头穴丛刺 眩晕程度评定量表 副反应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性前庭康复治疗前庭神经元炎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6
17
作者 严钢莉 李朝武 +3 位作者 聂海岭 陶志伟 谢军 黎逢光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9期472-473,共2页
目的:观察外周性前庭康复治疗急性前庭神经元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前庭神经元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还予以外周性前庭康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第14天、30天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 目的:观察外周性前庭康复治疗急性前庭神经元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前庭神经元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还予以外周性前庭康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第14天、30天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93.5%,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急性前庭神经元炎患者早期外周性前庭康复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庭神经元炎 外周性前庭康复 眩晕程度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瞻性心理护理在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前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霞 李慧 刘春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第9期1113-1117,共5页
目的探讨心理重塑等前瞻性心理护理在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PPPD)前庭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2例诊断为PP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2组年龄及性别无明显差异。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前庭康复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重塑等前瞻性心理护理在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患者(PPPD)前庭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2例诊断为PP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2组年龄及性别无明显差异。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前庭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前瞻性心理护理,采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Berg平衡量表(BBS)跟踪分析。结果PPPD患者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前瞻性心理护理及相应的健康教育,分别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1周后、2周后、1个月后进行量表评分,2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DHI总分(54.57±1.37)分;HAMA分析为(27.21±2.78)分;Berg分析(41.29±2.26)分。观察组DHI总分(21.93±1.97)分;HAMA分析为(21.71±2.52)分;Berg分析(52.85±2.47)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心理护理应用于PPPD患者前庭康复训练过程中,对其行心理重塑可更有效改善焦虑情绪,更快缓解眩晕症状,提高患者对PPPD的认知水平,帮助其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 前庭康复训练 眩晕程度评定量表(DHI) 心理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神经炎中西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石磊 王爱平 孙海波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8年第2期67-71,共5页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符合标准的单侧前庭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应用金纳多静点和口服激素,配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前庭神经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72例符合标准的单侧前庭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应用金纳多静点和口服激素,配合前庭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桑菊饮口服,均治疗21天。患者就诊时和1个月时均进行自发性眼震度数测量、DHI评分、cVEMP检查、oVEMP检查及vHIT检查,对患者上述结果及疗效进行观察并作比较分析。 结果 两组治疗方案治疗前庭神经炎均疗效显著,可有效减低自发性眼震度数,改善DHI评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cVEMP、oVEMP、vHIT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 结论 中西医综合治疗前庭神经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菊饮 前庭神经炎 视频头脉冲试验 颈性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 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眩晕程度评定量表 前庭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脑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美玲 高敏 +4 位作者 徐臻 曾凤珊 黄金 陈韶兰 张怡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2451-2458,共8页
【目的】探讨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脑缺血(CC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虚血瘀型C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结合自身基础疾病给予降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同... 【目的】探讨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脑缺血(CC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虚血瘀型C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结合自身基础疾病给予降压、降糖、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为88.57%(31/35);组间比较(秩和检验),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治疗后,2组患者基底动脉(BA)和左、右侧椎动脉(LVA、RVA)及左、右侧大脑后动脉(LPCA、R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及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DH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芪归通络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CCH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液黏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 气虚血瘀型 芪归通络口服液 脑血流速度 血液流变学 眩晕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 中医证候积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