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在线检测卷烟主流烟气气溶胶中气体和颗粒物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
1
作者 赵锋 温作赢 +3 位作者 顾学军 王健 唐小锋 张为俊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0-779,I0002,共11页
本文采用吸烟机模拟吸烟状态,结合自制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仪,在线检测和表征卷烟主流烟气中气体和颗粒物的化学成分,获得各自的特征成分,并开展逐口抽吸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气体成分主要为小分子质量的挥发性有机物,... 本文采用吸烟机模拟吸烟状态,结合自制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仪,在线检测和表征卷烟主流烟气中气体和颗粒物的化学成分,获得各自的特征成分,并开展逐口抽吸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气体成分主要为小分子质量的挥发性有机物,而颗粒物的成分复杂,在质谱仪质量分析范围(m/z<400)内均有检出。烟气两相成分的归属结果显示,部分成分主要以气体形式存在于烟气中,而另一些成分仅存在于颗粒物中。此外,研究发现,苯酚、糠醛、二羟基苯、二甲基苯酚、愈创木酚和柠檬烯等成分在气相和颗粒相中均有检出。逐口分析中,气体成分呈现2种变化特征,绝大多数成分的信号强度随抽吸口数增加而增强,而部分不饱和烃则在第2口抽吸中具有较高的相对强度,之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或略有上升;几乎颗粒相中所有成分都呈现逐口增强的趋势,与气相成分相比,颗粒相成分的增长趋势更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主流烟气 气溶胶 颗粒物 在线成分分析 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戊醇低压热解的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创创 张言 +1 位作者 杨玖重 李玉阳 《火灾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3-140,共8页
作为新兴生物燃料,大分子醇类燃料在低压下的火灾安全基础迫切需要得到深入研究。热解过程作为火灾过程的初始阶段直接控制着火过程,火灾中碳烟颗粒的产生也依赖于热解反应,因此可燃物的低压热解研究在其低压火灾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意... 作为新兴生物燃料,大分子醇类燃料在低压下的火灾安全基础迫切需要得到深入研究。热解过程作为火灾过程的初始阶段直接控制着火过程,火灾中碳烟颗粒的产生也依赖于热解反应,因此可燃物的低压热解研究在其低压火灾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方法研究了异戊醇在0.2atm下的流动反应器热解,探测到了20余种热解产物,包括烯丙基自由基和C4H8O、C5H8、C6H6等同分异构体,并测量了其摩尔分数。基于实验结果,对燃料分解路径和主要产物的生成及消耗路径进行了探讨。与本组之前正戊醇热解实验的对比表明,由于存在支链结构,异戊醇在热解中比正戊醇更容易产生戊烯、丁烯和丙烯,但更少地产生乙烯。此外,异戊醇在热解中能够生成更多的丙炔和丙二烯等环状化合物前驱体,令其苯和1,3-环戊二烯的生成量更高,表明异戊醇比正戊醇更易于生成多环芳烃和碳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醇 流动反应器热解 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 热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薄片热解产物的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研究
3
作者 曹茂启 葛少林 +4 位作者 王健 罗骏 彭莘媚 吴大旺 盛六四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4-668,共5页
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的方法对烟草薄片热解产物进行了实时在线质谱检测。通过改变同步辐射光子的能量,获得了不同光子能量下的质谱图。在已有文献及量子化学计算的辅助下,给出了一些主要热解产物的化学信息。尼古丁(m/z 162... 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的方法对烟草薄片热解产物进行了实时在线质谱检测。通过改变同步辐射光子的能量,获得了不同光子能量下的质谱图。在已有文献及量子化学计算的辅助下,给出了一些主要热解产物的化学信息。尼古丁(m/z 162)是传统烟草原料的主要热解产物之一,但并不是烟草薄片的主要热解产物,添加烟草薄片也许是一种降低尼古丁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薄片 热解 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
原文传递
光电离质谱结合GC/MS研究棉麻织物的热解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毓 翁俊桀 +2 位作者 贾良元 齐飞 周忠岳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5,共8页
选取生物质类固体废弃物中的棉麻织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其在低压环境中的热解过程。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在麻布中的含量高于棉布中的。结合产物的光电离... 选取生物质类固体废弃物中的棉麻织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其在低压环境中的热解过程。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在麻布中的含量高于棉布中的。结合产物的光电离质谱图以及气质联用仪的实验结果对主要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并研究了热解产物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发现500℃下棉布的热解产物最多,而麻布由于含有较多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成分,表现出较宽的热解温区。此外,热解产物中乙醇醛的含量极低,证明了它是纤维素的二次分解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热解 棉麻织物 热重 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 气相色谱-质谱(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检测氟原子在二氧化硅表面反应产物
5
作者 汪程程 唐小锋 +5 位作者 温作赢 王涛 张翠红 杨玖重 顾学军 张为俊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7,I0002,共10页
采用微波放电等离子体源产生高密度F原子,结合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全面检测F原子在二氧化硅表面刻蚀反应的产物,并探究其反应机理。通过扫描同步辐射光子能量,获得具有特定质量选择的离子光电离效率谱,测量了反应产物的电离能及... 采用微波放电等离子体源产生高密度F原子,结合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全面检测F原子在二氧化硅表面刻蚀反应的产物,并探究其反应机理。通过扫描同步辐射光子能量,获得具有特定质量选择的离子光电离效率谱,测量了反应产物的电离能及碎片离子的出现势等基本参数;同时结合量子化学理论计算质谱中离子的来源,即对光电离和光解离过程进行了区分。结果表明,F原子在二氧化硅表面会反应生成一系列的氟氧硅化合物(SixOyFz),主要包括SiF4、SiF 3OSiF 3和SiFOSiF 2OF等,质谱中观察到的SiF3^+、SiF3OSiF2^+等离子信号来源于其对应母体离子的解离碎片。实验测得SiF 4的电离能为15.85 eV,SiF3^+和SiF 3OSiF2^+碎片离子的出现势分别为16.20、16.40 eV。该方法实现了高效检测F原子刻蚀反应的产物,由于F原子具有较高的化学反应活性,该实验装置也可用于开展气相自由基反应研究,模拟大气化学和燃烧火焰等体系中的化学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 同步辐射 微波放电 氟原子 二氧化硅 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及其衍生物低压热解产物鉴定和质谱分析
6
作者 程占军 王占东 +2 位作者 苑文浩 齐飞 李玉阳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4-539,共6页
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方法鉴定了呋喃、2-甲基呋喃和2,5-二甲基呋喃的低压流动反应器热解产物的分子结构.基于质谱信号强度和生成温度,比较了每种燃料的主要初始分解产物的异同.通过不同温度下的质谱测量结果对3种燃料的初始... 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方法鉴定了呋喃、2-甲基呋喃和2,5-二甲基呋喃的低压流动反应器热解产物的分子结构.基于质谱信号强度和生成温度,比较了每种燃料的主要初始分解产物的异同.通过不同温度下的质谱测量结果对3种燃料的初始分解路径进行了分析,发现呋喃、2-甲基呋喃和2,5-二甲基呋喃的最重要的初始分解路径是通过卡宾中间体分别生成CO+丙炔,CO+1-丁炔和CH3CO+C4H5,从而验证了前人理论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流动反应器热解 呋喃及其衍生物 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 产物鉴定 质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和取样分析法在燃烧诊断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训臣 李玉阳 +2 位作者 周忠岳 王毓 齐飞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54,67,共13页
介绍了燃烧诊断学中常用的非接触光谱诊断和取样诊断方法。光谱方法包含红外吸收光谱、紫外激光诱导荧光和非线性光谱方法(如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光谱等),可以测量燃烧体系的温度场、浓度场和速度场信息,可用于研究燃烧基元反应动力学,... 介绍了燃烧诊断学中常用的非接触光谱诊断和取样诊断方法。光谱方法包含红外吸收光谱、紫外激光诱导荧光和非线性光谱方法(如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光谱等),可以测量燃烧体系的温度场、浓度场和速度场信息,可用于研究燃烧基元反应动力学,燃料的热解和氧化,层流火焰结构及湍流火焰的成像。而通过分子束取样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检测方法可以获得更全面更灵敏的诊断信息,特别是活泼的燃烧中间体的浓度信息,为详细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和验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诊断 吸收光谱 激光诱导荧光 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 燃烧基元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8
作者 齐飞 李玉阳 +1 位作者 曾美容 张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48-958,共11页
燃烧为当今世界提供了超过4/5的能源供应,在能源、交通、国防、工业等核心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化学反应在燃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特别是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燃烧现象... 燃烧为当今世界提供了超过4/5的能源供应,在能源、交通、国防、工业等核心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化学反应在燃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特别是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燃烧现象、控制燃烧特性、掌握高效清洁燃烧技术.近年来以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为代表的先进诊断技术在微观燃烧结构诊断中的应用和理论计算方法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精确性和适用性,促进了燃烧反应动力学科的飞速进步.本文综述该学科近期在理论计算、实验探测和模型发展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亟需开展或深入探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燃烧结构 宏观燃烧参数 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 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的燃烧与能源研究新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贾良元 周忠岳 +2 位作者 李玉阳 杨玖重 齐飞 《中国科学: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86-1699,共14页
化石燃料为当今世界提供了超过80%的能源,其大量消耗所引起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燃烧和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理,进而从本质上探寻提高燃烧效率与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方法.本... 化石燃料为当今世界提供了超过80%的能源,其大量消耗所引起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燃烧和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理,进而从本质上探寻提高燃烧效率与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方法.本文回顾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发展的多种基于同步辐射光电离质谱技术的新方法和新装置,及其在燃烧与能源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未来可以发展的新方法和新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 新方法新装置 燃烧化学 能源转化中热化学过程
原文传递
异丙醇低压热解的实验和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伟 邹家标 +3 位作者 张言 曹创创 张晓愿 李玉阳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88,共6页
研究了异丙醇在1.3,kPa和1,000~1,400,K下的流动反应器热解.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方法探测到一系列热解产物,包括碳氢类、醇类和醛酮类等稳定产物,以及自由基、烯醇类等活泼产物.发展了一个包含142个物种和1,149步反应的异丙... 研究了异丙醇在1.3,kPa和1,000~1,400,K下的流动反应器热解.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方法探测到一系列热解产物,包括碳氢类、醇类和醛酮类等稳定产物,以及自由基、烯醇类等活泼产物.发展了一个包含142个物种和1,149步反应的异丙醇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本工作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本模型能够很好地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通过生成速率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对异丙醇的主要分解路径和产物的主要生成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脱水反应在本实验工况条件下对异丙醇的初始分解敏感性最高,并是碳氢产物的主要来源;燃料的a-C—C断键反应也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是热解反应体系中自由基的主要来源;氢提取反应则是异丙醇另一类重要初始分解反应,同时控制着大多数含氧产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醇 低压流动反应器热解 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三氟氯乙烯纯氧环境热解气体产物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文彬 陆守香 +2 位作者 许鸣皋 杨玖重 余潇阳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2,共7页
使用针筒采样法采集聚三氟氯乙烯纯氧环境等温(400℃/450℃)热解气体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定性分析热解气体产物组成成分,为评估氧气系统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聚三氟氯乙... 使用针筒采样法采集聚三氟氯乙烯纯氧环境等温(400℃/450℃)热解气体产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定性分析热解气体产物组成成分,为评估氧气系统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聚三氟氯乙烯纯氧热解气体产物中共检出13种气体成分,其中氟氯烷类4种,单烯类5种,小分子类4种.分析认为氟氯烷类和单烯类气体产物的生成是由于聚三氟氯乙烯在热解过程中发生碳链、碳氯键及碳氟键的无规则断裂和重新结合,而小分子类气体产物的生成是由于聚三氟氯乙烯在热解过程中发生氧化生成中间体(COF_(2)、COFCl),中间体进一步分解产生CO、CO_(2)、Cl_(2)和F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三氟氯乙烯 纯氧热解 气相色谱-质谱 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ic and Kinetic Modeling of Low-pressure Pyrolysis of Benzene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玖重 赵龙 +2 位作者 蔡江淮 齐飞 李玉阳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45-251,I0003,共8页
Pyrolysis of benzene at 30 Torr was studied from 1360 K to 1820 K in this work. Synchrotron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was employed to detect the pyroly- sis products such as radicals, isomer... Pyrolysis of benzene at 30 Torr was studied from 1360 K to 1820 K in this work. Synchrotron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was employed to detect the pyroly- sis products such as radicals, isomers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measure their mole fraction profiles versus temperature. A low-pressure pyrolysis model of benzene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ate of product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reveal the major reaction networks in both fuel decomposition and aromatic growth processes. It is concluded that benzene is mainly decomposed via H-abstraction reaction to produce phenyl and partly decomposed via unimolecular decomposition reac- tions to produce propargyl or phenyl.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stops at the formation of acetylene and polyyne species like diacetylene and 1,3,5-hexatriyne due to their high thermal stabilities. Besides, the aromatic growth process in the low-pressure pyrolysis of benzene is concluded to initiate from benzene and phenyl, and is controlled by the even carbon growth mechanism due to the inhibited formation of C5 and C7 species which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odd carbon growth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ZENE Low-pressure pyrolysis PAH formation Synchrotron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Kinetic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duct Identification and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of n-Butane and i-Butane Pyrolysis at Low Pressure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义军 苑文浩 +3 位作者 蔡江淮 张李东 齐飞 李玉阳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51-156,I0003,共7页
The pyrolysis of n-butane and i-butane at low pressure was investigated from 823-1823 K in an electrically heated flow reactor using synchrotron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More than 20 speci... The pyrolysis of n-butane and i-butane at low pressure was investigated from 823-1823 K in an electrically heated flow reactor using synchrotron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More than 20 species, especially several radicals and isomers, were detected and identified from the measurements of photoionization efficiency (PIE) spectra. Based on the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butane and i-butane pyrolysis were discussed, which provided experimental evidences for the discussion of decomposition pathways of butane isomer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someric structures of n-butane and i-butane have strong influence on their main decomposition pathways, and lead to dramatic differences in their mass spectra and PIE spectra such as the different dominant products and isomeric structures of butene products. Furthermore, compared with n-butane,i-butane can produce strong signals of benzene at low temperature in its pyrolysis due to the enhanced formation of benzene precursors like propargyl and C4 species, which provides experimental clues to explain the higher sooting tendencies of iso-alkanes than n-alka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UTANE /-Butane Flow reactor pyrolysis Synchrotron vacuum ultraviolet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Product identification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tofragmentation of Isoleucine by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ionization
14
作者 谢阳 曹兰兰 +6 位作者 张强 陈军 储根柏 赵玉杰 单晓斌 刘付轶 盛六四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79-388,I0003,共11页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n-induced ionization and dissociation of isoleucine are investi- gated with synchrotron radiation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scopy and theoretical cal- culations. The main fragment ions at m/z...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n-induced ionization and dissociation of isoleucine are investi- gated with synchrotron radiation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scopy and theoretical cal- culations. The main fragment ions at m/z=86, 75, 74, 69, 57, 46, 45, 44, 41, 30, 28, and 18 from isoleucine are observed in the mass spectrum at the photon energy of 13 eV. From the photoionization efficiency curves, appearance energies for the principal fragment ions CsH12N+ (rn/z=86), C2H5NO2+ (m/z=75), C5H9+ (rn/z=-69), C4H9+ (m/z=57), and CH4N+ (m/z=30) are determined to be 8.844-0.07, 9.254-0.06, 10.20-4-0.12, 9.254-0.10, and 11.05+0.07 eV, respectively, and possible formation pathways are established in detail by the calculations at the B3LYP/6-31++G(d, p) levels. These proposed channels include simple bond cleavage reactions as well as reactions involving intermediates and transition structures. The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appearance energies or barriers are in good agre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chrotron radiation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scopy ISOLEUCINE Dissociation pathw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UV Photoionization Study of the Allyl Radical from Premixed Gasoline/Oxygen Flame 被引量:3
15
作者 Rui Yang Bin Yang +9 位作者 Chao-qun Huang Li-xia Wei Jing Wang Xiao-bin Shan Liu-si Sheng Yun-wu Zhang Fei Qi Chun-de Yao Qi Li Qing J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28,共4页
The allyl radical has been observed in a low-pressure premixed gasoline/oxygen/argon flame by using tunable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The ionization potential of the allyl radical is derive... The allyl radical has been observed in a low-pressure premixed gasoline/oxygen/argon flame by using tunable vacuum ultraviolet photo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The ionization potential of the allyl radical is derived to be (8.13 ±0.02) eV from photoionization efficiency curve, In addition, a high level ab initzo Gaussian-3 (G3)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energies of tile radical and its cation. The calculated adiabatic ionization potential is 8.18 eV, which is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 The result is helpful for identifying the allyl radical formed from other flames and fo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 soot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y radical Photoionization efficiency curve FLA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toionization and Dissociation Study of 2-Methyl-2-propen-1-ol: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sights
16
作者 Ye-peng Yu Zhao-hui Li +9 位作者 Xuan Lin Jun Chen Hang Zhang Yan-bo Li Huang-huang Wang Rui-rui Sun Qing-hui Meng Xiao-bin Shan Fu-yi Liu Liu-si She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06-312,I0001,共8页
The photoionization and dissociation of 2-methyl-2-propen-1-ol(MPO)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molecular beam experimental apparatus with tunable vacuum ultraviolet synchrotron radiation in the photon energy regio... The photoionization and dissociation of 2-methyl-2-propen-1-ol(MPO)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molecular beam experimental apparatus with tunable vacuum ultraviolet synchrotron radiation in the photon energy region of 8.0-15.5 eV.The photoionization efficiency(PIE)curves for molecule ion and fragment ions:C4H8O^+,C4H7O^+,C3H5O^+,C4H7^+,C4H6^+,C4H5^+,C2H4O^+,C2H3O+,C3H6^+,C3H5^+,C3H3^+,CH3O^+,CHO^+have been measured,and the ionization energy(IE)and the appearance energies(AEs)of the fragment ions have been obtained.The stable species and the first order saddle points have been calculated on the CCSD(T)/cc-pvTZ//B3LYP/6-31+G(d,p)level.With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the dissociative photoionization pathways of 2-methyl-2-propen-1-ol are proposed.Hydrogen migrations within the molecule are the dominant processes in most of the fragmentation pathways of MP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Methyl-2-propen-1-ol Synchrotron radiation PHOTOIONIZATION Vacuum ultraviolet Mass spectr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预混甲苯/氧气/氩气火焰的中间体构成
17
作者 李玉阳 袁涛 +2 位作者 张奎文 杨玖重 齐飞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48-1952,共5页
本文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对当量为0.75、1.00、1.25、1.50和1.75的低压顶混甲苯火焰进行了研究(P=4.0kPa)。通过扫描光电离效率谱,得到了包括同分异构体和自由基在内的详细中间体构成。实验结果表明贫燃和当量火焰中产... 本文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对当量为0.75、1.00、1.25、1.50和1.75的低压顶混甲苯火焰进行了研究(P=4.0kPa)。通过扫描光电离效率谱,得到了包括同分异构体和自由基在内的详细中间体构成。实验结果表明贫燃和当量火焰中产生了大量含氧中间体,而随着当量的提高,碳氢化合物中间体,尤其是芳香烃类中间体的种类和信号强度均不断增加,显示了氧化和热解机理在火焰中的角色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低压预混火焰 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 同分异构体 中间体构成
原文传递
乙基苯低压预混火焰中间体构成的研究
18
作者 李玉阳 袁涛 +2 位作者 张奎文 杨玖重 齐飞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5-539,共5页
本文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对当量为0.75、1.00和1.79的低压预混乙基苯火焰进行了研究(P=4.0 kPa),得到了详细的中间体构成信息,并通过质谱分析,对不同当量下中间体浓度的变化进行了讨论。实验发现,乙基苯贫燃火焰中产生... 本文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对当量为0.75、1.00和1.79的低压预混乙基苯火焰进行了研究(P=4.0 kPa),得到了详细的中间体构成信息,并通过质谱分析,对不同当量下中间体浓度的变化进行了讨论。实验发现,乙基苯贫燃火焰中产生了大量的含氧中间体,而富燃火焰中产生了更多的碳氢化合物中间体,尤其是多环芳烃。苯、甲苯和苯乙烯在不同当量的火焰中均具有较强的信号,从而验证了文献中的乙基苯的三条主要解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苯 低压预混火焰 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 中间体构成
原文传递
正丙醇低压热解的实验和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伟 张言 +2 位作者 曹创创 齐飞 李玉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90-1394,共5页
本文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研究了正丙醇在1.333 kPa和1000~1400 K下的流动反应器热解实验,鉴定了包括自由基、烯醇等活泼物种在内的20余种热解物种,测量了这些热解物种的摩尔分数随热解温度的变化曲线。构建了一个包含14... 本文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研究了正丙醇在1.333 kPa和1000~1400 K下的流动反应器热解实验,鉴定了包括自由基、烯醇等活泼物种在内的20余种热解物种,测量了这些热解物种的摩尔分数随热解温度的变化曲线。构建了一个包含142个物种和1149步反应的正丙醇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本文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本模型对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基于生成速率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揭示了正丙醇分解和关键热解产物生成中的关键路径。并通过与异丙醇低压热解结果的对比,分析了丙醇热解中的燃料同分异构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丙醇 流动反应器热解 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 动力学模型 燃料同分异构体效应
原文传递
2,5-二甲基四氢呋喃低压热解实验和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乾鹏 唐幸炎 +4 位作者 杨玖重 张言 曹创创 翟翌童 王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28-2937,共10页
2,5-二甲基四氢呋喃是一种非常有应用潜力的生物质燃料。本文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SVUVPIMS)技术,研究了2,5-二甲基四氢呋喃在压力为3990 Pa、温度从948到1198 K条件下的流动管热解反应。实验探测到了包括自由基和稳定产物... 2,5-二甲基四氢呋喃是一种非常有应用潜力的生物质燃料。本文利用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SVUVPIMS)技术,研究了2,5-二甲基四氢呋喃在压力为3990 Pa、温度从948到1198 K条件下的流动管热解反应。实验探测到了包括自由基和稳定产物在内的四十余种物种,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由265个物种和1490个反应组成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生成速率(ROP)分析,得到了燃料的初级解离过程和主要热解产物的生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二甲基四氢呋喃 流动反应器热解 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 燃烧反应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