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学经典中“真、善、美”道德内涵浅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曾文芳 《管子学刊》 2018年第4期95-99,128,共6页
真、善、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珍贵的思想资源,内涵深厚,实践方法行之有效,亦具有时代价值。在国学经典中,"真"包含了三层涵义:与客观存在完全相符的表象或情感,如真相、真情等;对社会存在本质的认识,如真知、真理等;本性... 真、善、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珍贵的思想资源,内涵深厚,实践方法行之有效,亦具有时代价值。在国学经典中,"真"包含了三层涵义:与客观存在完全相符的表象或情感,如真相、真情等;对社会存在本质的认识,如真知、真理等;本性、本源,如返璞归真等。"善"可见于各家经典,是中华传统道德修养中的核心命题,儒家尤其倡导从"天地之善"到君子美德的践履。"美",注重与"真"和"善"的统一,形成了"天人合一""君子之乐"等中华传统审美理念。寻真、持善、求美是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追求理想人格和社会和谐的精神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善、美 道德践履 正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情的叙述与真、善、美的开掘——评孙海芳《这些字,那些事》
2
作者 韩伟 刘一帆 《丝绸之路》 2013年第6期17-19,共3页
对于文艺作品,往往要求真、善、美的统一。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能够深刻地反映生活真实,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同时又有高度的艺术性。本文将通过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这三个方面来揭示《这些字,那些事》这部作品以真、善、... 对于文艺作品,往往要求真、善、美的统一。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能够深刻地反映生活真实,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同时又有高度的艺术性。本文将通过艺术真实、情感评价、形式创造这三个方面来揭示《这些字,那些事》这部作品以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这些字 那些事》 真、善、美 艺术 情感评价 形式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批评标准的真、善、美价值系统及理论基础
3
作者 张利群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8-52,共5页
批评标准的真、善、美是在文学标准与社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起的价值评价系统,具备实践论、认识论、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和古今中外批评实践的依据,既体现出文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又体现出批评的原则及批评发展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出社会评价取... 批评标准的真、善、美是在文学标准与社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起的价值评价系统,具备实践论、认识论、价值论的理论基础和古今中外批评实践的依据,既体现出文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又体现出批评的原则及批评发展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出社会评价取向及其社会核心价值取向,对于批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真、善、美标准 价值系统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议题式教学:“真、善、美”的统一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明华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7期54-55,共2页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议题式教学,既是实现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形式,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呈现出“真、善、美”的统一,成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议题式教学,既是实现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形式,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呈现出“真、善、美”的统一,成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活动改革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题式教学 真、善、美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音乐艺术的真、善、美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亚卫 《当代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67-68,共2页
音乐艺术是"真"的艺术,是"善"的艺术,更是"美"的艺术,它不仅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可以给人以情操的陶冶。真、善、美,就其本质来说是相连的、相通的、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虽各有异,但在音... 音乐艺术是"真"的艺术,是"善"的艺术,更是"美"的艺术,它不仅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可以给人以情操的陶冶。真、善、美,就其本质来说是相连的、相通的、相辅相成的,它们之间虽各有异,但在音乐艺术中的表现是相得益彰的。失去真、善、美的音乐,将会成为苍白无力的艺术。真,是情真,意切,真实而不是虚伪的音乐,亲切、深刻、想象丰富,如同江河一样,滔滔不绝,奔流不息;善是理想、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真、善、美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真、善、美”功能
6
作者 乔忠杰 《政工学刊》 2000年第6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真、善、美 形式 思想政治工作者 教育者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善、美——语文朗读教学三境界 被引量:1
7
作者 曹锦羽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第5期52-53,共2页
朗读是教师、学生与作者、作品之间情感互动交流的媒介,是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与审美能力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语文朗读教学应该追求真、善、美,并阐述了如何引导学生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关键词 语文 朗读 教学 境界 真、善、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甫诗歌所表现的真、善、美
8
作者 丘良任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126-132,139,共8页
文艺批评离不开真、善、美三项原则。真、善、美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它们可以和谐地结合起来,浑然一体,又各自有其本身的客观规律。一般来说,真是指事物本质,普是指道德规范,美是指艺术形式。文艺作品必须有真和善的内容与美的形... 文艺批评离不开真、善、美三项原则。真、善、美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它们可以和谐地结合起来,浑然一体,又各自有其本身的客观规律。一般来说,真是指事物本质,普是指道德规范,美是指艺术形式。文艺作品必须有真和善的内容与美的形式;只有真和善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统一起来,才能成为完美的艺术。诗歌、音乐、绘画都是如此。我们试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杜甫的诗歌,认识其美学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真、善、美 主导风格 夔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从发现并呵护真、善、美开始
9
作者 钱友红 《天津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真、善、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文化“真、善、美”的追求——以从纪录片《三十二》和《麦田》为例
10
作者 罗冰 刘雅婷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第21期152-153,共2页
“真、善、美”是任何优秀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共同特点。纪录片是艺术创作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真、善、美的统一。本文结合优秀纪录片《三十二》和《麦田》,详细地论述了纪录片对“真、善、美”的真切表达,以期为纪录片的... “真、善、美”是任何优秀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共同特点。纪录片是艺术创作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真、善、美的统一。本文结合优秀纪录片《三十二》和《麦田》,详细地论述了纪录片对“真、善、美”的真切表达,以期为纪录片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麦田》 《三十二》 真、善、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真、善、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11
作者 林思瑶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年第5期96-98,共3页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做好实验是学好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中学物理实验正是启动学生灵感和智慧的金钥匙,而唯有真、善、美才是锤炼这把金钥匙的源动力。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真、善、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善、美原則下《邊城》鄉土知識英譯研究
12
作者 譚恩怡 《人文与社科亚太学刊》 2025年第1期94-103,共10页
《邊城》是中國鄉土文學代表作,具有濃重的地方色彩,蘊含多樣的鄉土知識。隨著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作品對外翻譯工程的不斷推進,鄉土知識英譯研究對地方性知識的世界化路徑探索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本文基於知識翻譯學的真、善、美原則,... 《邊城》是中國鄉土文學代表作,具有濃重的地方色彩,蘊含多樣的鄉土知識。隨著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作品對外翻譯工程的不斷推進,鄉土知識英譯研究對地方性知識的世界化路徑探索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本文基於知識翻譯學的真、善、美原則,從禮俗知識、行船知識、飲食知識三個維度考察《邊城》金介甫譯本中的鄉土知識英譯。研究發現,金介甫譯本在鄉土知識英譯中多採用意譯和增譯的翻譯方法,這體現了靈活翻譯對鄉土知識重構與傳播的重要性,有助於推動鄉土知識跨越文化障礙,走向廣袤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識翻譯學 真、善、美原則 鄉土知識 《邊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善、美原则下《万物之生》字幕翻译评析
13
作者 崔凤娟 谢琳 《当代外语研究》 CSSCI 2024年第6期79-88,102,共11页
知识翻译学框架下翻译的本质是知识建构,翻译是地方性知识世界化的过程,纪录片字幕翻译是地方性知识与世界性知识互动和变迁的重要体现。基于知识翻译学,以真、善、美翻译原则为分析框架,对纪录片《万物之生》的字幕翻译进行了评析,试... 知识翻译学框架下翻译的本质是知识建构,翻译是地方性知识世界化的过程,纪录片字幕翻译是地方性知识与世界性知识互动和变迁的重要体现。基于知识翻译学,以真、善、美翻译原则为分析框架,对纪录片《万物之生》的字幕翻译进行了评析,试图探寻该片字幕翻译的内在机制。通过对典型译例的深入剖析,发现《万物之生》的部分字幕译文灵活顺应了知识翻译学框架内的真、善、美三个翻译原则,能传达真知、能为目的语受众考虑、符合目的语审美,体现了真、善、美的融合,但部分译文未能顺应真、善、美原则,难以更好地推动纪录片的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翻译学 真、善、美 翻译批评 字幕翻译
原文传递
从知识翻译学的真、善、美标准谈知识翻译学的英语译名 被引量:26
14
作者 岳峰 陈泽予 《当代外语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65-73,共9页
杨枫(2021)提出的知识翻译学关注翻译本原,聚焦知识,提出一个译出的语义单位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原意或本原,即各种类型的知识;第二部分则是由意识形态操控而产生的文化成分。为避免误解,翻译应重在知识的翻译。为此,该学说提出真、善... 杨枫(2021)提出的知识翻译学关注翻译本原,聚焦知识,提出一个译出的语义单位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原意或本原,即各种类型的知识;第二部分则是由意识形态操控而产生的文化成分。为避免误解,翻译应重在知识的翻译。为此,该学说提出真、善、美的翻译标准,倡导译出真义以传达知识本原;提出善译,顾及社会心理与使用者方便,助力读者看到本原;提倡以译入语审美为基准的美的表述,同样是为引入本原。鉴于知识翻译学以知识本原为核心,涉及翻译本质问题,故将知识翻译学译为元翻译学(metatranslat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翻译学 知识 真、善、美原则
原文传递
简论哲学真善美的研究对象及其逻辑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杨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6-11,共6页
本文认为哲学之真研究的对象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包括本原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三大组成部分,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哲学之善研究的对象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包括目的论、实践论和创造论三大组成部分,属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范畴;哲学... 本文认为哲学之真研究的对象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包括本原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三大组成部分,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哲学之善研究的对象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包括目的论、实践论和创造论三大组成部分,属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范畴;哲学之美研究的对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关系论、作用论和价值论三大组成部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哲学史对真善美的研究重心基本上经历了从真到善,再从善到美的三个发展阶段;真、善、美是哲学体系中密不可分和处于不同层次的三大范畴,真、善、美的统一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善、美 探索阶段 逻辑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创新中的真善美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德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4,共4页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将中华民族带到了一个历史新起点。欲使我国继续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就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来化解人口、能源、资源、环境等瓶颈的制约,突破西方势力对我国在高技术领域的封锁。我国自主创新应以和谐社会的建设为目标,其...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将中华民族带到了一个历史新起点。欲使我国继续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就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来化解人口、能源、资源、环境等瓶颈的制约,突破西方势力对我国在高技术领域的封锁。我国自主创新应以和谐社会的建设为目标,其最高准则是求真、求善、求美。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目前必须进一步破除对洋人、前人和书本的过分迷信,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鼓励敢于吃螃蟹的精神,建立创新教育的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民族复兴 真、善、美 迷信 吃螃蟹 创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善、美——人类的永恒追求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福星 《美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0-61,68-70,共5页
2000年8月18日,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央大厅,“人性与爱·李自健油画环球巡回展”在这里隆重开幕。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展览:一个海外赤子,携他的百幅作品,历时八年,游访六大洲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强烈反响。如今,... 2000年8月18日,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央大厅,“人性与爱·李自健油画环球巡回展”在这里隆重开幕。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展览:一个海外赤子,携他的百幅作品,历时八年,游访六大洲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强烈反响。如今,他带着展览,回到自己的祖国。展览由若干系列所组成,每个系列十几幅作品不等,都相对集中地表现了某一主题。系列之间,相辅相成,从总体上又都围绕“人性与爱”的大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善、美 油画作品 李自健 人类
原文传递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真善美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静晓 《理论观察》 2007年第3期40-41,共2页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物质产品日益丰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现时代,人类更需要构建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简言之,就是一个处... 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物质产品日益丰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现时代,人类更需要构建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简言之,就是一个处处洋溢着真善美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善、美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仰的多维性及其与真善美的关系
19
作者 林可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8-81,共4页
“信仰”一词,由于它本身的多义性,需要人们从多维视角,对它作进一步的辨析。信仰并不限于宗教,它应当包括人生的理想、信念、处世原则以及人生境界之类。因此,就有像爱因斯坦所说“宇宙宗教”那样的“无神论”的宗教。弄清信仰与真、... “信仰”一词,由于它本身的多义性,需要人们从多维视角,对它作进一步的辨析。信仰并不限于宗教,它应当包括人生的理想、信念、处世原则以及人生境界之类。因此,就有像爱因斯坦所说“宇宙宗教”那样的“无神论”的宗教。弄清信仰与真、善、美之间的联系,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是我们在讨论科学与信仰关系时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信仰 宗教 无神论宗教 真、善、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追求真、善、美的好书——《WTO与中国文化》赏析
20
作者 丘丽云 《探求》 2001年第4期78-,共1页
关键词 WTO 好书 真、善、美 WTO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