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异常能量闭合率特征分析
被引量:4
- 1
-
-
作者
朱岩
左洪超
郭阳
武建军
-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
-
出处
《干旱气象》
2014年第5期719-726,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2012CB956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5019)共同资助
-
文摘
以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简称SACOL站)4 a的陆面通量数据为基础,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能量平衡比率(EBR)方法,对能量平衡的异常闭合特征及其与相对垂直湍强(RIw)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能量滞后分析。结果表明,能量过闭合和负闭合现象分别主要发生在白天和夜间,大小遵从正态分布;较大异常闭合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日出日落时净辐射与地表热通量接近以及降水影响造成湍流通量出现异常大值。一般来说,垂直湍流运动越强,异常闭合越少,闭合度越向1收敛,反之亦然。强湍流或极弱湍流都不利于产生异常闭合,过闭合、负闭合的最适相对垂直湍强RIw约为0.11、0.14。另外,能量支出项的相对滞后也是造成包括负闭合在内的异常闭合的原因之一。剔除湍强较弱的点或将地表热通量G0、感热H、潜热LE相位相对净辐射Rn提前30 min后,异常闭合所占比重减少;月平均EBR法过闭合度降低,OLS法闭合度提高。
-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异常能量闭合率
相对垂直湍强
能量滞后现象
-
Keywords
semi-arid region
abnormal EBR
relative intensity of vertical turbulence
phase lag phenomenon of energy
-
分类号
P40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论近地层大气运动特征与观测和计算能量不平衡的成因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左洪超
肖霞
杨启东
董龙翔
陈继伟
王树金
-
机构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70-1384,共1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775017
41075006)资助
-
文摘
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理论上概括了近地层大气运动和能量物质的传输特征,以及近地层能量物质传输的理想模型和实际模型.之后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监测站(SACOL)连续四年(2006-09~2010-08)中所有5~10月间观测的涡旋相关资料,详细分析了该站近地层的能量传输特征.研究中引入了相对垂直湍强来表征湍流的强度,RIw=w2/(w2+U),并且还采用了资料质量控制的分级处理手段.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近地层能量的传输必须满足物质和能量守恒定律,理论上近地层的能量必须是平衡的或者闭合的,但是实际观测的近地层能量只是能量平衡的某种程度的近似,很难达到平衡.(2)近地层的能量闭合率决定于大气运动的状态,总体上近地层能量闭合率随相对垂直湍强增大而增加.(3)通过资料质量控制分级处理表明,资料质量控制的程度可以影响近地层能量闭合率,但是它不能影响近地层能量闭合率决定于大气运动状态的实质.(4)地表热通量的计算方法可以影响近地层能量闭合率,但也不能影响近地层能量闭合率决定于大气运动状态的实质.
-
关键词
近地层
能量平衡状况
相对垂直湍强
湍流输送
资料质量控制
-
分类号
P43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