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沿海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洪帅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29-131,共3页
本文采用相对发展率指数、空间相关分析、热点分析的方法对沿海53个城市2002-2012年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空间格局的演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对沿海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沿海城市 相对发展率 空间自相关分析 热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背景下嫩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研究
2
作者 杨辉 陈颖 +1 位作者 邹庆华 陈静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9年第5期23-25,共3页
2013年,随着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因其连接我国东北部和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举足轻重的一环,分析并比较其流域内各区域的经济现状和差异,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计算各区域间的... 2013年,随着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因其连接我国东北部和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举足轻重的一环,分析并比较其流域内各区域的经济现状和差异,具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计算各区域间的标准差和相对发展率等参数,将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嫩江流域内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嫩江流域 标准差 相对发展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陈雪子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第13期5-7,共3页
本文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根据2010~2014年长株潭城市群所辖8个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利用相对发展率模型和锡尔系数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并从机构、基础设施和机制三方面... 本文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根据2010~2014年长株潭城市群所辖8个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利用相对发展率模型和锡尔系数模型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分析,并从机构、基础设施和机制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相对发展率 锡尔系数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时空不均衡性分析——以西北六省63个核心节点城市为例
4
作者 蔡蒙蒙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第9期26-29,共4页
本文综合使用相对发展率分析和Theil系数分析方法,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入手,对西北六省63个地级市1995-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不均衡性进行了全面探讨。结果表明:各省人均GDP标准差逐渐升高,经济增长率先增后降,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呈... 本文综合使用相对发展率分析和Theil系数分析方法,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入手,对西北六省63个地级市1995-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不均衡性进行了全面探讨。结果表明:各省人均GDP标准差逐渐升高,经济增长率先增后降,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各省相对发展率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各地市之间的经济发展速度差异显著;各省内部的Theil系数存在差异扩大、调整和缩小3个阶段。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发展率 THEIL系数 欠发达地区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宏波 李光慧 苗长虹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19,共9页
基于专利数量视角,从省级和地级尺度对河南省2004—2016年创新能力及其相对增速进行研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揭示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不同尺度下河南省创新能力发展驱动因素的变化过程。... 基于专利数量视角,从省级和地级尺度对河南省2004—2016年创新能力及其相对增速进行研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揭示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不同尺度下河南省创新能力发展驱动因素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2004—2016年,河南省整体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但长期以来区域空间分异明显。(2)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中14个地级市创新能力增速不及省级创新能力增度,创新能力相对增速的空间格局与创新能力空间格局大体一致,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具有典型的"俱乐部趋同"效应。(3)从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协调耦合关系来看,2004—2016年,河南省16个地级市处于中、低度协调耦合状态,仅郑州市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能力到达高度协调耦合。(4)省级尺度下,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水平对创新能力提升的解释度最大,政府对创新的财政支持对河南省创新能力作用明显;地级市尺度下,人才优势逐渐成为影响河南省地级市创新能力空间格局的首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创新流通度对河南省创新能力格局的影响呈波动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时空格局 相对发展率 耦合协调 影响因素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创新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春杨 许浩楠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70,共6页
以中国省域空间作为地理观测单元,以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创新产出的度量指标,采用相对发展率、Theil指数及其分解详细刻画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创新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988-2013年期间,我国省际创新产出相对发展率的... 以中国省域空间作为地理观测单元,以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创新产出的度量指标,采用相对发展率、Theil指数及其分解详细刻画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创新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988-2013年期间,我国省际创新产出相对发展率的地区差异较大,并呈现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2区域内创新差异在考察期内缓慢增大,并呈现两阶段"U"型变动特征,东中西三大区域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特征;3区域间创新差异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由此推动区域创新总体差异以1996年和2007年为拐点,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S"型变化特征;4从贡献率的变动趋势看,区域内部省际差距对全国整体差距的贡献率在考察期内先减小后增大,而三大区域间创新差异对全国整体差异的贡献率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差异 相对发展率 THEIL指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创新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7
作者 王春杨 许浩楠 《科技创业月刊》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以中国省域空间作为地理观测单元,以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创新产出的度量指标,采用相对发展率、Theil指数及其分解详细刻画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创新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988-2013年期间,我国省际创新产出相对发展率的... 以中国省域空间作为地理观测单元,以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创新产出的度量指标,采用相对发展率、Theil指数及其分解详细刻画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创新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988-2013年期间,我国省际创新产出相对发展率的地区差异较大,并呈现自东向西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2区域内创新差异在考察期内缓慢增大,并呈现两阶段"U"型变动特征,东中西三大区域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特征;3区域间创新差异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由此推动区域创新总体差异以1996年和2007年为拐点,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s"型变化特征;4从贡献率的变动趋势看,区域内部省际差距对全国整体差距的贡献率在考察期内先减小后增大,而三大区域间创新差异对全国整体差异的贡献率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区域差异 相对发展率 THEIL指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时空差异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航 但臻 郭爱请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5期287-292,共6页
目前,土地资源短缺,土地的利用情况愈发受到大众的重视。在城市经济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等相关研究中,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作为衡量土地利用效率的指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展开相关的研究分析,以这些城市的土地经济密度数... 目前,土地资源短缺,土地的利用情况愈发受到大众的重视。在城市经济发展、土地集约利用等相关研究中,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作为衡量土地利用效率的指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展开相关的研究分析,以这些城市的土地经济密度数据作为研究基础,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法、变差系数和相对发展率研究了2010—2016年河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及特征。结果发现:(1)就整体分布规律而言,各个城市在土地经济密度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波动上升的趋势。(2)从空间角度来看,城市间的土地经济密度差距十分明显,空间分布模式变化较大,一度出现峰值。(3)从时间角度来看,各城市这7年内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均有上升的趋势。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4点建议来改善当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土地经济密度 变差系数 相对发展率 河北省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焕玲 《新经济》 2020年第1期47-55,共9页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有助于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为后续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基于Arc GIS软件,对广东省2000-2017年人均GDP进行时空变化展示及三...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有助于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为后续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基于Arc GIS软件,对广东省2000-2017年人均GDP进行时空变化展示及三个主要时段的相对发展率展示,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分析表明:广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在2000-2010年期间呈现稳定中略为缩小的趋势,在2010-2017年期间呈现扩大趋势;珠三角地区呈现高值聚类状态,梅州市一带呈现低值聚类状态,其他城市之间没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相对发展率显示出广东各市经济增长速度在2000-2010趋于接近,在2010-2017年趋于两极分化,验证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结果。区位商分析得出珠三角地区以高附加值的第二产业为主导,粤东西北地区以低附加值的第一产业为主导,由此导致经济发展速度差异逐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空间自相关 相对发展率 区位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瑞兵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第35期25-26,共2页
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对发展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06-2018年中国各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水平不断提升,土地经济密度变化幅度具... 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对发展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06-2018年中国各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水平不断提升,土地经济密度变化幅度具有较强的自相关性和空间关联性;土地经济密度与人均GDP、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固定资产投资额、产业结构、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呈负相关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高素质人才的引入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密度 相对发展率 区域差异 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泰尔指数的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硕 王萍 +1 位作者 冀钦 贺卓文 《价值工程》 2018年第1期59-62,共4页
本文运用相对发展率与泰尔指数方法,对山西省2005-2015年以区市为单位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展现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与特征。研究结果发现:(1)山西省人均GDP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总体上经济增速变缓;(2)研究期... 本文运用相对发展率与泰尔指数方法,对山西省2005-2015年以区市为单位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展现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与特征。研究结果发现:(1)山西省人均GDP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总体上经济增速变缓;(2)研究期内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总体呈缩小趋势;(3)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占总差异比例最大,其内部差异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4)造成差异及变化的原因在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产业经济结构的不同及宏观经济背景变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区域经济差异 泰尔指数 相对发展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与产业分解视角的川藏铁路沿线经济差异分析
12
作者 冀钦 杨建平 +1 位作者 陈虹举 李曼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60-1570,共11页
以规划建设中的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为研究区域,使用2000―2015年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与构成等数据,采用Nich指数、Theil指数与Gini系数分别测度经济相对发展速度和空间、产业视角下的经济差异。结果表明:近15年川藏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强... 以规划建设中的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为研究区域,使用2000―2015年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与构成等数据,采用Nich指数、Theil指数与Gini系数分别测度经济相对发展速度和空间、产业视角下的经济差异。结果表明:近15年川藏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强劲,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藏东地区外援型经济的特点使其2012年后的增速回落与川西地区相比更为和缓。空间视角下,2000―2015年沿线地区经济差异经历“增大―缩小―再增大―再缩小”过程,经济发展总体趋于协调。藏东、川西两地区内部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的根源,其对总差异的贡献率高于94%,且藏东地区内部经济差异大于川西地区。产业分解视角下,川藏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差异呈“增大―减小―再增大”态势。三大产业的差异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相应的对总差异的贡献率亦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但第二、第三产业贡献率差距呈缩小趋势。产业集中效应主导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第二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在区域上的集聚是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相对发展率 空间分解 产业分解 川藏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1年四川省医疗资源利用率空间特征研究
13
作者 刘松林 郭逸婧 +3 位作者 王玉龙 杨艾茜 杨渺浩 陈建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 探索四川省新医改以来医疗资源利用率发展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促进四川省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方法 使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四川省医疗资源利用率的发展趋势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四川省2021年各市(州)间医疗资源利用率相对发展率... 目的 探索四川省新医改以来医疗资源利用率发展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促进四川省医疗资源合理分配。方法 使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对四川省医疗资源利用率的发展趋势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四川省2021年各市(州)间医疗资源利用率相对发展率指数差异较大,遂宁市和广安市相对发展状况比较优秀(UL1、UL2、UK1均>1);LISA图显示,2012—2021年四川省医疗资源利用率整体上呈现空间差异分布,分为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相对发展水平高。结论 四川省医疗资源利用率呈现东、西地区差异化分布,人力物力资源配置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资源利用 相对发展率指数 空间自相关 空间聚集性 医疗资源配置
原文传递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区域非均衡性 被引量:52
14
作者 安晓宁 辛岭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01-1815,共15页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间不平衡对于中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极为不利。因此,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区域非均衡性问题,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质量效益现代...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区域间不平衡对于中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极为不利。因此,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区域非均衡性问题,对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质量效益现代化、农村社会经济现代化、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5个维度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对中国2004—2017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与制约因素。研究表明:①2004—2017年,全国以及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是发展水平与提升速度差异明显。②各个子系统在不同阶段对不同区域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贡献率及带动作用差异显著,导致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呈非均衡;③2004—2017年总体来看,各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东部地区农业生产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西部地区农业质量效益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东北地区农村社会经济现代化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可以看出,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空特征来看:2004—2017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导致各区域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各不相同。文章最后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时空特征 区域非均衡性 变异系数 系统协调度指数 相对发展率
原文传递
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91
15
作者 彭文斌 刘友金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4-578,共5页
以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作为考察的地域单元,采用相对发展率测量了我国各省的经济发展差距,并通过多层次分解的Theil指数描述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以及贡献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各省经济的相对发展率差距... 以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作为考察的地域单元,采用相对发展率测量了我国各省的经济发展差距,并通过多层次分解的Theil指数描述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以及贡献率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各省经济的相对发展率差距很大;三大区域内部经济差距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经济差距正在逐年拉大;从贡献率的变动趋势上看,东部和中部内部差距对全国整体差距的贡献率持续下降,而西部的贡献率呈波动特征;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从1979年以来对全国整体经济差距的贡献率呈持续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 中部和西部 区域经济差距 相对发展率 THEIL指数
原文传递
山东省三大方言文化区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
16
作者 郭宪利 张永庆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第8期11-14,42,共5页
方言是文化的代表性特征,地方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山东省内有三大方言文化区域。从市域的视角,采用相对发展率测量山东省内三大方言文化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状况,并采取多维度分解的泰尔指数,表述出山东省三大方言区域的经济... 方言是文化的代表性特征,地方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山东省内有三大方言文化区域。从市域的视角,采用相对发展率测量山东省内三大方言文化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状况,并采取多维度分解的泰尔指数,表述出山东省三大方言区域的经济差距,以及其贡献率的时空演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三大方言区域 区域经济差距 相对发展率 泰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