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频相位干涉电场刺激对运动皮层兴奋性及运动学习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闫金龙 朱春月 +3 位作者 付田莉 黄灵燕 吕娇娇 刘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1-977,983,共8页
目的:探究变频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 electrical fields stimulation,TI)对健康成年人运动皮层兴奋性及运动学习能力的影响,为TI刺激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双盲设计,研究对象为健康成年人。试验1:20例受... 目的:探究变频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 electrical fields stimulation,TI)对健康成年人运动皮层兴奋性及运动学习能力的影响,为TI刺激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双盲设计,研究对象为健康成年人。试验1:20例受试者完成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测试,评估刺激前后皮层兴奋性指标的改变,包括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短时距皮层内抑制(short-interval intracortical inhibition,SICI)、皮质内促通(intracortical facilitation,ICF)。试验2:16例受试者完成随机反应时任务(random reaction time task,RRTT)和序列反应时任务(serial reaction time task,SRTT),测试指标包括平均反应时(reaction time,RT)、第一内隐学习(first implicit learning,FIL)、第二内隐学习(second implicit learning,SIL)。通过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TI刺激对受试者运动皮层兴奋性及运动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试验1:刺激条件和时间对MEP(F=28.787,P<0.001,ηP^(2)=0.602)和RMT(F=23.524,P<0.001,ηP^(2)=0.580)具有显著交互作用,而SICI和ICF无显著交互效应。试验2:与假刺激相比,TI刺激后SRTT中的FIL有显著提升(F=4.601,P=0.049,ηP^(2)=0.235),而RRTT任务则无显著交互效应。结论:变频TI刺激可以显著增加初级运动皮层的兴奋性,这种调控效应可能有助于促进健康成年人运动学习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干涉电场刺激 初级运动皮层 运动诱发电位 运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物力学视角下无创脑刺激对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2
作者 刘宇 周治宁 +6 位作者 王玮 张玉凤 杨宸灏 徐永鑫 李路 吕娇娇 黄灵燕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7,共17页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聚焦无创脑刺激技术,特别是无创深部脑刺激——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 brain stimulation,TIs),探讨其对提升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详细分析TIs技术精准调控深部脑区以增强运动皮...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聚焦无创脑刺激技术,特别是无创深部脑刺激——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 brain stimulation,TIs),探讨其对提升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详细分析TIs技术精准调控深部脑区以增强运动皮层兴奋性,促进运动技能学习,并提升下肢爆发力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TIs对运动认知功能的潜在调节作用及其在帕金森病等运动功能障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突出其非侵入性、聚焦深部脑区、位置及参数可调等独特优势。此外,介绍脑肌互作神经启动技术,它结合了无创脑刺激与肌肉电刺激技术,通过同步调节脑和肌肉的功能,进一步优化运动控制与执行系统以提升运动能力。未来研究应聚焦多学科协作,推动技术应用拓展、智能化集成以及运动科技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充分释放无创脑刺激技术在提升运动表现、增强运动认知功能及治疗运动功能障碍方面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脑刺激 运动表现 相位干涉电场刺激 运动功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