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5篇文章
< 1 2 1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定化杰氏棒杆菌降解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龙峰 刘顺周 +1 位作者 朱安娜 纪树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6-98,共3页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将筛选出的杰氏棒杆菌进行固定化包埋,并对固定化菌降解LAS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固定化菌的适应范围比游离菌有所扩大,适宜的温度为20~35℃,pH为5~9;固定化菌降解不同浓度的LAS废...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将筛选出的杰氏棒杆菌进行固定化包埋,并对固定化菌降解LAS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固定化菌的适应范围比游离菌有所扩大,适宜的温度为20~35℃,pH为5~9;固定化菌降解不同浓度的LAS废水过程遵循一级反应。随浓度的提高,降解速率常数增大,当浓度超过300mg/L后,降解速率常数又开始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杰氏棒杆茵 降解 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固定化包埋 有机物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中华倒刺鲃SOD和GSH-Px的活性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杨帆 孙翰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75,共5页
以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中10 d,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鱼类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浓度(4.9 mg/L)LAS暴露可导致中华倒刺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 以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暴露于不同浓度的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中10 d,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鱼类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浓度(4.9 mg/L)LAS暴露可导致中华倒刺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发生变化。当LAS质量浓度为0.01 mg/L时,所有受检组织(血液、肝脏)的SOD和GSH-Px活性在暴露初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但LAS浓度为0.2 mg/L和4.0 mg/L和暴露时间超过4 d时,酶活性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提示LAS暴露所引起的酶活性变化与暴露浓度和暴露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辐射Fenton试剂耦合法降解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景联 韩杰 《重庆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13,共4页
对超声辐射 Fenton试剂耦合法降解水中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子法考察了硫酸亚铁用量 ,氧化剂 H2 O2 用量 ,超声辐射反应温度和初始溶液 p H值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降解条件 ,得出了各因素影响... 对超声辐射 Fenton试剂耦合法降解水中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子法考察了硫酸亚铁用量 ,氧化剂 H2 O2 用量 ,超声辐射反应温度和初始溶液 p H值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降解条件 ,得出了各因素影响的显著性次序。在环境压力下 ,超声辐射频率 4 0 k Hz,超声辐射功率 5 0 0 W,反应时间 15 min,反应温度 95℃ ,溶液起始 p H值 3,降解物起始质量浓度 2 0 0 mg/L,硫酸亚铁与双氧水质量浓度分别为 0 .6 5 g/L和 1.2 g/L的最佳降解条件下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降解率可达 99.31%。研究结果表明 :超声波辐射 Fenton试剂耦合法是一种有效的降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方法。与 Fenton试剂氧化催化法相比 ,能够显著地缩短反应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超声辐射 FENTON试剂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水溶肥料中的应用探索
4
作者 钱佳 龚瑞杰 +5 位作者 宋林毅 王淼淼 韩效钊 渠梦晴 苏岚 王浩宇 《安徽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42-44,49,共4页
为了探索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水溶肥料中的应用,通过对表面张力或润湿面积的测试研究了SDBS对水溶肥料稀释液润湿性能的影响,采用浸种试验考查了SDBS对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种子萌发效果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在中量元素和大量元素水... 为了探索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水溶肥料中的应用,通过对表面张力或润湿面积的测试研究了SDBS对水溶肥料稀释液润湿性能的影响,采用浸种试验考查了SDBS对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种子萌发效果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在中量元素和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稀释液中添加0.20 g·L^(-1)左右的SDBS能较好地降低肥液表面张力;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稀释液中添加0.15 g·L^(-1)左右的SDBS能较好地提高肥液润湿性能和浸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水溶肥料 表面张力 润湿面积 浸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微塑料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吸附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金垒 章雨晨 +1 位作者 陈雅婷 黄华斌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7,共8页
考察了聚酰胺(PA)微塑料对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吸附性能,采用SEM、FTIR和XPS等手段表征了吸附前后PA微塑料的变化,探讨了PA微塑料对SDBS的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A微塑料对SDBS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 考察了聚酰胺(PA)微塑料对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吸附性能,采用SEM、FTIR和XPS等手段表征了吸附前后PA微塑料的变化,探讨了PA微塑料对SDBS的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A微塑料对SDBS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25℃时,PA微塑料对SDBS的饱和吸附量为10.896mg/g;随着pH的增加,PA微塑料对SDBS的吸附能力逐渐降低;CO_(3)^(2-)对PA微塑料吸附SDBS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A微塑料吸附SDBS的机理包括PA中的羰基与SDBS的苯环发生的n-π电子供受体(EDA)作用、PA中的氨基与SDBS的磺酸基发生的氢键作用、静电作用和孔隙填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 微塑料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吸附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黄颡鱼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田海军 姜汉军 +1 位作者 杨铁柱 刘加慧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为评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毒性效应,在水温(24.5±0.3)℃下,将体质量(101.4±16.5)g的黄颡鱼饲养在流水充气的水泥池中,暴露于0.0 mg/L、0.2 mg/L、0.4 mg/L、0.6 mg/L和0.8 mg/L质量... 为评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毒性效应,在水温(24.5±0.3)℃下,将体质量(101.4±16.5)g的黄颡鱼饲养在流水充气的水泥池中,暴露于0.0 mg/L、0.2 mg/L、0.4 mg/L、0.6 mg/L和0.8 mg/L质量浓度的SDBS中10 d后,测定血清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免疫球蛋白M(Ig M)和补体C3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并用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脾脏补体C3和CAT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SDBS暴露后黄颡鱼血清中的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补体C3和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肝胰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降低,而丙二醛含量升高。SDBS暴露后黄颡鱼脾脏中补体C3、CAT基因m RNA转录水平下调,在高浓度暴露组(0.8 mg/L)中补体C3基因m RNA转录水平显著下调(P<0.05),在0.4~0.8 mg/L浓度暴露组中CAT基因m RNA转录水平显著下调(P<0.05)。以上结果表明,0.4~0.8 mg/L的SDBS暴露浓度降低了黄颡鱼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暴露 黄颡鱼 免疫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暴露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胚胎发育毒性和仔鱼神经毒性的影响
7
作者 田海军 姜汉军 +1 位作者 任胜杰 杨治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1-547,共7页
该研究旨在探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胚胎发育毒性和仔鱼神经毒性的影响,科学评估水体中SDBS污染的环境生态风险。将受精后4 h的黄颡鱼胚胎暴露于质量浓度为0、0.2、0.4、0.6、0.8 mg·L^(-1)的... 该研究旨在探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胚胎发育毒性和仔鱼神经毒性的影响,科学评估水体中SDBS污染的环境生态风险。将受精后4 h的黄颡鱼胚胎暴露于质量浓度为0、0.2、0.4、0.6、0.8 mg·L^(-1)的SDBS中,观察胚胎孵化累计死亡率、畸形率;并通过检测5日龄仔鱼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5-羟色胺及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探讨其神经毒性的潜在机制。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暴露处理的黄颡鱼胚胎孵化畸形率提高4.5~14.5百分点(P<0.05),死亡率提高7.8~23.4百分点(P<0.05)。与对照相比,暴露处理正常仔鱼和畸形仔鱼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分别显著降低12.0%~50.5%和15.0%~53.9%(P<0.05),暴露处理仔鱼乙酰胆碱酯酶基因mRNA转录水平下降;暴露处理正常仔鱼和畸形仔鱼5-羟色胺含量分别显著降低2.6%~9.9%和3.0%~11.1%(P<0.05),暴露处理仔鱼5-羟色胺基因的转录水平降低。上述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暴露显著提高了黄颡鱼胚胎孵化的死亡率和畸形率;SDBS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5-羟色胺含量水平影响神经传导,抑制神经递质相关基因表达,从而对黄颡鱼产生胚胎发育毒性及神经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黄颡鱼 神经毒性 胚胎发育毒性 仔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生物降解的新研初探
8
作者 向丽君 王伯初 +2 位作者 段传人 刘柳 王庆红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1-74,共4页
将超声波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相结合,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中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低强度超声波作用于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对LAS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正交实验,以LAS的降解率r为主要指标,研究了低强度超声波干... 将超声波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相结合,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中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低强度超声波作用于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对LAS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正交实验,以LAS的降解率r为主要指标,研究了低强度超声波干预的参数条件,结果表明:一定频率参数的低强度超声波能有效增强固定化细胞的生物活性并促进固定化细胞传质,实验以LAS初始浓度c为50mg/L的模拟废水为对象,在最适超声条件下LAS的降解率最高达83%,比固定化细胞不加载超声组提高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波 固定化细胞 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
9
作者 张瑶瑶 胡杜芬 +2 位作者 江连清 陈璐 胡永良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为了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首先在恩拉霉素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行实验,发现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能使发酵效价显著增长,在此基础上对加入时间点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加入时间;其次在最... 为了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恩拉霉素发酵的影响,首先在恩拉霉素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进行实验,发现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能使发酵效价显著增长,在此基础上对加入时间点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加入时间;其次在最优条件下对发酵过程中的糖耗速度、氨基氮和pH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优化后的发酵周期。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恩拉霉素发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添加适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能使恩拉霉素发酵效价达到8958μg/mL,效价提高了58%,发酵周期由240 h降至216 h,缩短了24 h,节省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拉霉素 发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菌体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快速检测设备的符合性评价
10
作者 李锐 杨尚超 +1 位作者 王海波 邓玉秀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10期94-98,共5页
用市售3个品牌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快速检测设备共检测108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样品,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各项指标进行快速检测设备的符合性评价。通过灵敏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交叉反应率、不同人员操作、检出率各项指标全面评价快速检... 用市售3个品牌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快速检测设备共检测108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样品,根据检测结果计算各项指标进行快速检测设备的符合性评价。通过灵敏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交叉反应率、不同人员操作、检出率各项指标全面评价快速检测设备的准确性、特异性、适用性。采用多项指标构建一套完整的符合性评价体系,客观地展示了同一类快速检测设备中不同品牌之间各项性能的优劣。该符合性评价体系里各项指标设置合理、贴近实际,可作为快速检测设备适用性、准确性评估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快速检测设备 符合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杰氏棒杆菌降解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研究
11
作者 龙峰 刘顺周 《水处理信息报导》 2004年第2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固定化细胞技术 有机物废水 废水处理技术 LAS
原文传递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AZ31镁合金表面的吸附及其缓蚀作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凌杰 姚志明 +3 位作者 雷惊雷 徐辉 张胜涛 潘复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32-1336,共5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极化曲线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AZ31镁合金在3.5%(w,质量分数)NaCl腐蚀介质中的吸附行为及缓蚀作用.结果表明:SDBS可有效抑制AZ31镁合金在NaCl介质中的腐蚀,其浓度为0.008mol·L-1时缓蚀效率可达90%...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极化曲线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AZ31镁合金在3.5%(w,质量分数)NaCl腐蚀介质中的吸附行为及缓蚀作用.结果表明:SDBS可有效抑制AZ31镁合金在NaCl介质中的腐蚀,其浓度为0.008mol·L-1时缓蚀效率可达90%以上;升高温度并不利于提高SDBS的缓蚀效率.SDBS在AZ31镁合金表面主要发生物理吸附,吸附过程为放热、熵增的自发过程,近似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SDBS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但主要抑制阳极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镁合金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吸附 缓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AZ31镁合金缓蚀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司玉军 熊中平 +2 位作者 陈昌国 李敏娇 封雪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44-2247,共4页
用失重法、线性电位扫描、恒流放电、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AZ31镁合金在中性MgSO4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及有机添加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AZ31镁合金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少量的SDBS能使AZ31镁合金的开路电位和活化电位正移,极... 用失重法、线性电位扫描、恒流放电、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AZ31镁合金在中性MgSO4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及有机添加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AZ31镁合金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少量的SDBS能使AZ31镁合金的开路电位和活化电位正移,极化电阻增大,电极表面氢气的析出受到抑制,大电流放电性能得到改善。SDBS的缓蚀效果与其使用量之间成"反S"型的变化关系。SDBS浓度小于0.1mmol/L时,其缓蚀作用随SDBS的增加而增强;在0.1~0.2mmol/L的范围内,缓蚀作用则随SDBS的增加而降低;之后又随SDBS的增加而增强。有机缓蚀剂吸附理论可以解释这种变化规律,而驰豫过程阻抗值和电荷传递电阻受SDBS影响的不同步是这一规律的深层原因。AZ31镁合金在50mA/cm2电流密度下的恒流放电效率大于73%,具有作为金属燃料电池负极材料的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负极材料 缓蚀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锌的缓蚀作用及吸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明婧 王佳 +3 位作者 李春颖 黄峰 李佰灵 焦庆祝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55-357,366,共4页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硝酸介质中烷基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锌的缓蚀及吸附作用,考察了在不同温度的3%硝酸中,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锌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能很好的抑制锌的腐蚀,当其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后,...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硝酸介质中烷基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锌的缓蚀及吸附作用,考察了在不同温度的3%硝酸中,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锌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能很好的抑制锌的腐蚀,当其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后,缓蚀作用基本保持不变,而其在锌表面上的吸附是产生缓蚀作用的重要原因.在浓度为0~300 mg/L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锌表面的吸附规律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用Seine方法处理实验数据,从而获得了△H^0、△S^0和△G^0等一系列相关的热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缓蚀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锐钛型TiO_2催化超声降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君 潘志军 +5 位作者 张朝红 张向东 温福宇 马腾 姜岳峰 孙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87,共7页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大量的使用而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采用锐钛型TiO2作催化剂,使用低功率超声波降解水中的SDBS.同时也考察了SDBS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TiO2催化剂的加入量,溶液初...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大量的使用而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采用锐钛型TiO2作催化剂,使用低功率超声波降解水中的SDBS.同时也考察了SDBS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TiO2催化剂的加入量,溶液初始pH,反应温度,超声波的频率和功率等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在SDBS水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50.00 mg/L,锐钛型TiO2催化剂用量为1 000 mg/L,超声频率40 kHz,超声功率50 W,温度40℃,pH为3.00的条件下,通过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发现SDBS在300 min内几乎全部降解.反应动力学研究显示,SDBS超声降解为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锐钛型TiO2 超声降解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下自然水体生物膜产生 H2O2及其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董德明 李明 +4 位作者 孙家倩 赵天宇 花修艺 郭爱桐 梁大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7-1251,共5页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活性的自然水体生物膜在光照条件下生成过氧化氢(H2O2)的反应.并研究了光照对自然水体生物膜体系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降解的影响,结合无生物膜H2O2溶液中SDBS的降解实验,验证了H2O2对SDBS降解的作用.结果表...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活性的自然水体生物膜在光照条件下生成过氧化氢(H2O2)的反应.并研究了光照对自然水体生物膜体系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降解的影响,结合无生物膜H2O2溶液中SDBS的降解实验,验证了H2O2对SDBS降解的作用.结果表明,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膜可以生成H2O2,而无活性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的生物膜则不能生成H2O2;光照条件下,生物膜体系中SDBS的降解量明显高于无光照条件下的;光照和Fe2+对H2O2降解SDBS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自然生物膜 过氧化氢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奥尼罗非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余坦健 简纪常 +1 位作者 黄郁葱 简贺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00-102,共3页
用苯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奥尼罗非鱼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以评价其在水环境中对奥尼罗非鱼的影响。研究表明:苯酚对奥尼罗非鱼的24、48、96 h的LC50分别为40.33、34.23、28.07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别为10.06、9.14、8.48 mg/L;苯酚... 用苯酚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奥尼罗非鱼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以评价其在水环境中对奥尼罗非鱼的影响。研究表明:苯酚对奥尼罗非鱼的24、48、96 h的LC50分别为40.33、34.23、28.07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别为10.06、9.14、8.48 mg/L;苯酚对奥尼罗非鱼SC及最大容许浓度MPC分别为2.807、0.281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奥尼罗非鱼SC为0.848 mg/L,最大容许浓度MPC为0.08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尼罗非鱼 急性毒性实验 苯酚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金属氧化物吸附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彭书传 马明海 +2 位作者 谢晶晶 陈天虎 赵琴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24,共4页
研究了复合金属氧化物(LDO)对模拟废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吸附行为,考察了pH值、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SDBS去除的影响,并对吸附后的产物进行了碳酸钠解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pH=7,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30min,LDO投加量为0.... 研究了复合金属氧化物(LDO)对模拟废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吸附行为,考察了pH值、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SDBS去除的影响,并对吸附后的产物进行了碳酸钠解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pH=7,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30min,LDO投加量为0.1g/100mL,SDBS初始浓度为700mg/L时,SDBS的去除率高达95.33%。产物经焙烧再生后重复吸附4次,产物对SDBS的去除率仍可达90.07%,实现了废物的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氧化物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吸附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建 邱宇 于道永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80-1483,共4页
采用表面张力、电导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恒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分析了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CMC时的样品用量少,检测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测定的十... 采用表面张力、电导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恒波长同步荧光光谱法分析了典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结果表明,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CMC时的样品用量少,检测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测定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第一临界胶束浓度和第二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1.48和6.90 mmol/L,与传统的表面张力法和电导率法的测定结果一致。验证了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表面活性剂CMC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同步荧光光谱 临界胶束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泡沫循环利用室内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万里平 孟英峰 +1 位作者 李永杰 王建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63,共4页
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对钙盐的敏感性,根据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与碳酸钙的溶解度不同,利用沉淀转化原理,实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泡沫的循环利用.由ABS-CaCl2-Na2CO3组成循环泡沫基液,在室内研究了不稳定泡沫(质量分数为0.6%的ABS,以下... 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对钙盐的敏感性,根据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与碳酸钙的溶解度不同,利用沉淀转化原理,实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泡沫的循环利用.由ABS-CaCl2-Na2CO3组成循环泡沫基液,在室内研究了不稳定泡沫(质量分数为0.6%的ABS,以下配方物理量皆为质量分数)、稳定泡沫(0.6%ABS+0.2%XC+0.2%HV-CMC)和硬胶泡沫(0.6%ABS+0.2%XC+0.2%HV-CMC+5.0%膨润土)的循环特点.结果表明:不稳定泡沫在室内循环6次以后,发泡体积由700mL降为510mL,半衰期由4.7min降为3.6min;稳定泡沫循环6次以后,发泡体积由510mL降为460mL,半衰期由22.5min降为18.2min;硬胶泡沫循环4次以后,发泡体积由480mL降为420mL,半衰期由34.7min降为26.4min.可通过补充少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是通过添加稳泡剂来提高泡沫质量,增强泡沫的稳定性,实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泡沫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泡沫流体 循环利用 欠平衡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