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直觉论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瑞青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年第1期44-47,共4页
道德直觉是任何生命个体都具有的潜能。道德直觉不仅有利于道德知识的意会性体悟,也有利于价值结构的创造性建构,还有利于道德行为的自主选择。要培养道德直觉能力,就要注重道德经验的系统积淀,实现道德教育向生活与大自然开放,重视美... 道德直觉是任何生命个体都具有的潜能。道德直觉不仅有利于道德知识的意会性体悟,也有利于价值结构的创造性建构,还有利于道德行为的自主选择。要培养道德直觉能力,就要注重道德经验的系统积淀,实现道德教育向生活与大自然开放,重视美育以提高审美能力,并培养道德学习主体的“虚静”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直觉 道德直觉的教育价值 道德直觉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象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直觉论”之异同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培暄 《高校教育管理》 1997年第2期58-62,共5页
关键词 现象学方法 胡塞尔 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古典哲学 直觉方法 直觉论 天人合 非理性 思维方式 儒家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传播中个体道德判断研究——基于社会直觉论视角
3
作者 聂蕾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1-66,共6页
在微博传播中,个体成为信息传播唯一的"把关人",被提升到空前重要的位置。一旦个体道德判断出现偏差、道德行为失范,基于微博独有的裂变式与多中心式传播模式,其所产生的负效应将会迅速蔓延,给现实社会生活带来严重的干扰。... 在微博传播中,个体成为信息传播唯一的"把关人",被提升到空前重要的位置。一旦个体道德判断出现偏差、道德行为失范,基于微博独有的裂变式与多中心式传播模式,其所产生的负效应将会迅速蔓延,给现实社会生活带来严重的干扰。因此文章将基于社会直觉论中关于个体道德判断的相关理论,从道德的来源及道德判断的工作模式,对公民微博传播中道德判断的五种基本道德议题、基本特征及"熟人社会"对个人道德判断的影响进行理论探讨,以求相对性排解微博传播中道德失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直觉论 微博传播 道德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宗与现代中国哲学的直觉论——以儒道禅三学的汇通为视角
4
作者 高瑞泉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6-151,共16页
“直觉”是中国现代哲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迄今已演化为一个观念的谱系。最初将其显题化的是梁漱溟先生,他从柏格森哲学中汲取“直觉”,并与孔学尤其是王门后学和唯识学相结合,通过批判工具理性弘扬东方价值,其叙事策略下伏着禅宗“顿... “直觉”是中国现代哲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迄今已演化为一个观念的谱系。最初将其显题化的是梁漱溟先生,他从柏格森哲学中汲取“直觉”,并与孔学尤其是王门后学和唯识学相结合,通过批判工具理性弘扬东方价值,其叙事策略下伏着禅宗“顿悟”的“底子”。熊十力先生同样批评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不能“证体”,视柏格森的“直觉”为“习气”并扬弃之。他认为哲学家在“慎思明辩”之后尚需“脱然超悟”,不过强调“悟”既有“顿”又有“渐”,并代之以更儒学化的概念“默识”与“体认”,以与其“性修不二”说相配合,同时以“良知是呈现”为牟宗三的“智的直觉”说开辟了路向。受过新实在论洗礼的冯友兰先生,则将“分析后的直觉”作为形上学的方法,且名之为“负的方法”,主要借助禅宗的“顿悟”,以解决所谓“第一义不可说”问题,导引人进入“天地境界”。冯契以为解决“第一义不可说”的问题,必须要解决“说不得的东西如何‘得’”的问题。他认为禅宗的“顿悟”说不但对宗门有解放的意义,而且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普遍性,但是不赞成将“顿悟”或“直觉”视为孤立的意识活动并将其神秘化。他借“转识成智”来论述如何从知识到智慧。“转识成智”由三个互相连锁的环节构成:辩证的综合、理性的直觉和德性的亲证。理性的直觉是其中心环节。李泽厚则以禅宗与庄子的相似性来讨论如何“由美启真”,认为禅宗的悟道是既超越又不脱离感性的;在任何感性世界中无所住心,即为超越,且“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瞬间即永恒;故禅宗的顿悟可以走向审美,是其区别于一般的宗教经验之所在。上述五家,可以大致分为两派。然而不管如何细加分门别派,都是在禅学和儒、道两家以及西方哲学深度交涉以后,现代中国哲学开出的新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 顿悟 直觉 现代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川秀树的直觉论
5
作者 张红柳 《外国问题研究》 2013年第2期84-88,共5页
针对现代物理学发展的高度抽象化趋势,汤川秀树基于东西方文化汇通的视角,论证了"直觉"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意义与创造性特征,并认为直觉与抽象应该交相为用、相得益彰。汤川秀树的直觉论不仅拓展了科学方法论的研究视野,而... 针对现代物理学发展的高度抽象化趋势,汤川秀树基于东西方文化汇通的视角,论证了"直觉"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意义与创造性特征,并认为直觉与抽象应该交相为用、相得益彰。汤川秀树的直觉论不仅拓展了科学方法论的研究视野,而且为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提出了进一步深入探索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川秀树 直觉 抽象 东西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蒙艺术直觉论的美学特征——以中篇小说《杂色》为例
6
作者 陆嘉明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44-51,共8页
王蒙的小说创作,不为传统的思想和写法所囿,在探索求新的道路上,他始终“坚信艺术的直觉、艺术的感觉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他推崇艺术直觉,并不时把自己对现实的直觉感受,直接贯注在他所塑造的人物身上,籍以唤起读者的共鸣,... 王蒙的小说创作,不为传统的思想和写法所囿,在探索求新的道路上,他始终“坚信艺术的直觉、艺术的感觉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他推崇艺术直觉,并不时把自己对现实的直觉感受,直接贯注在他所塑造的人物身上,籍以唤起读者的共鸣,产生一种具体而特定的直觉美感。并从这种直觉美感中,引起对于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 一 在感觉世界中显示真实美 罗丹说:“美只有一种,即显示真实的美”。黑格尔则干脆说:“美与真是一回事”。当然,他所表述的那种与“美”等同的“真”,是一种获得了美学价值的艺术真实,这正如他继续阐述的那样:“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全在于他认识到真实,而且把真实放在正确的形式里。”是的,只有那种“放在正确的形式里”的“真”,才具有美的特质。 小说显示真实美,有多种途径和形式,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创新,是没有止境的。王蒙说:“我对写作从来就主张二元论,或者多元论,就是能多试验不同的形式。作为一种艺术上的探索,争取各式各样的读者。”通过作者的艺术直觉,着重从人物的感觉描写中再现典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特征 直觉论 中篇小说 王蒙 直觉描写 艺术直觉 感性直觉 美感直觉 精神世界 “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直觉论
7
作者 杨文丰 《写作》 2003年第3期3-6,共4页
关键词 写作直觉 潜意识 特点 模糊性 写作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现代新儒家的直觉论解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传超 柴文华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2年第6期15-19,共5页
早期现代新儒家是指第一代现代新儒家,以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贺麟为主要代表。直觉主义是贯穿早期现代新儒家的一条思想脉络,是在继承传统儒学中重体悟的工夫修养论的基础上,吸收近代西方哲学理智主义中的合理因素,以纠正当时西方... 早期现代新儒家是指第一代现代新儒家,以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贺麟为主要代表。直觉主义是贯穿早期现代新儒家的一条思想脉络,是在继承传统儒学中重体悟的工夫修养论的基础上,吸收近代西方哲学理智主义中的合理因素,以纠正当时西方科学理性主义过盛的流弊所形成的哲学方法;也是以本心或宇宙整体为研究对象,以内省体悟为主要形式,通过道德实践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即天人合一的道德修养的工夫论。直觉主义在早期现代新儒家哲学体系中的表述和地位不尽相同,梁漱溟和熊十力将其视为获得哲学真理的“根本智”,冯友兰和贺麟则将直觉和理性相结合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方法论,这种区别与他们的学术背景和形上学基础有着密切联系。但他们均将直觉方法作为达到其最高境界所不可缺少的途径,这是其他哲学方法所不具备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现代新儒家 直觉 梁漱溟 熊十力 冯友兰 贺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罗齐主体直觉论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影响和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韩红艳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克罗齐所处时代的美学是以彰显人的感性主体为主要内容的,他认为美学就是研究人的直觉,提出直觉就是表现,表现情感的意象这一核心概念。克罗齐主体性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主要由朱光潜来完成,其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反思与批判和中国现代美学研... 克罗齐所处时代的美学是以彰显人的感性主体为主要内容的,他认为美学就是研究人的直觉,提出直觉就是表现,表现情感的意象这一核心概念。克罗齐主体性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主要由朱光潜来完成,其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反思与批判和中国现代美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启示。研究克罗齐美学主体性的目的就在于复苏主体的直觉创造精神,使心灵由于感性的加入而获得真正的完整与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齐 朱光潜 主体性美学 直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直觉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泽农 《南京高师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4-8,共5页
本文论述了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其作用;直觉能力和物理直觉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于物理教学工作的意义.
关键词 直觉 灵感 顿悟 非逻辑思维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坚果之中的美学——辨析克罗齐直觉论艺术论
11
作者 任燕妮 《文教资料》 2017年第32期7-10,共4页
站在“为艺术而艺术”的立场,克罗齐试图为艺术寻找最牢固的地位。在《美学原理》一书中,克罗齐几乎以非黑即白的方式,毫不留情地批驳了历史上将艺术不同程度地混同于哲学、历史、道德的种种观点,进而条分缕析地将人们历来视为十分... 站在“为艺术而艺术”的立场,克罗齐试图为艺术寻找最牢固的地位。在《美学原理》一书中,克罗齐几乎以非黑即白的方式,毫不留情地批驳了历史上将艺术不同程度地混同于哲学、历史、道德的种种观点,进而条分缕析地将人们历来视为十分错综复杂的艺术创作活动概括为一个明确而简洁的公式: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把艺术定位在最纯粹的“直觉”层面,把美压缩在一个情感为内容,形象为形式的小坚果中,从而构建了极具克罗齐特色的表现主义美学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齐 直觉 表现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直觉论
12
作者 初华 国柱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82-86,94,共6页
审美直觉(AESTHETIC INTUITION)一词曾热于美学界。近年来,美学领域对审美直觉的研究大致分两个方面:(1)感性领域的研究。它把审美直觉作为深层心理结构的无意识来研究,限定了研究审美直觉的范围,忽视了审美直觉的理性功能;(2)理性领域... 审美直觉(AESTHETIC INTUITION)一词曾热于美学界。近年来,美学领域对审美直觉的研究大致分两个方面:(1)感性领域的研究。它把审美直觉作为深层心理结构的无意识来研究,限定了研究审美直觉的范围,忽视了审美直觉的理性功能;(2)理性领域的研究。它把审美直觉作为表层心理结构的显意识来研究,忽视了审美直觉的深层心理结构的感性功能。从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出了很多富有意义的见解。但如何解释审美直觉或直觉在审美中的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认为,在审美活动中,认清直觉与审美心理因素的关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这就有必要把直觉在审美、认知两个领域中的作用区分开来。因为在审美、认知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直觉 深层心理结构 审美活动 审美意象 审美客体 意象派 显意识 审美主客体 美学界 美学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直觉推理的量子效应交通预测算法研究
13
作者 王潮 蒋晓锋 王苏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2,共11页
准确的实时交通预测是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技术问题。目前已有的预测方法在考虑交通信息的时空特征时,忽略了道路之间空间特征的依赖程度差异,导致预测模型缺乏差异化设计,无法实现对单条道路的精准预测。为了更好地分析道路之间空... 准确的实时交通预测是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技术问题。目前已有的预测方法在考虑交通信息的时空特征时,忽略了道路之间空间特征的依赖程度差异,导致预测模型缺乏差异化设计,无法实现对单条道路的精准预测。为了更好地分析道路之间空间特征的依赖程度差异性,设计了面向直觉推理的量子效应交通预测模型。引入直觉推理的思想对路网结构进行编码、组合和比较,分离出在空间特征上高度相关的道路集群,使用量子退火算法优化聚类结果,从而逼近全局最优解。使用华为云研发的MindSpore框架,根据不同的集群构建集群预测模型,专注于每个集群内交通信息的时空特征。在2012年美国洛杉矶高速公路和2021年日本东京1843条高速公路收集的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并与历史平均值模型、自回归积分平均移动模型、图卷积网络、门控循环单元和时空图卷积网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准确率、决定系数和解释差异得分5个指标上均优于上述基线。在两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均方根误差表现相较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的预测模型分别提升了11.32%和13.86%,为目前交通预测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推理 量子计算机 量子退火算法 深度学习 交通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情、创化、时间与直觉——朱谦之唯情哲学视域下“艺术情本论”要义探析
14
作者 史爱兵 《艺术传播研究》 2025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在中国艺术理论的发展进程中,以情论艺者不乏其人,朱谦之属于20世纪初中国“艺术情本论”的倡导者。与一些学者对西方“艺术情感论”的介绍性传播不同,朱谦之吸收西方哲学与艺术中的情知、情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思、情识,以西启... 在中国艺术理论的发展进程中,以情论艺者不乏其人,朱谦之属于20世纪初中国“艺术情本论”的倡导者。与一些学者对西方“艺术情感论”的介绍性传播不同,朱谦之吸收西方哲学与艺术中的情知、情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思、情识,以西启中、以中补西,于唯情哲学的精微之思中重观艺术,提出“艺术情本论”,其观点极具思想性、探索性和时代性。从真情、创化、时间与直觉诸点入手,探究唯情哲学视域下朱谦之“艺术情本论”的要义,可在揭橥其观点要旨的同时丰富对20世纪初中国艺术有情论的研究内容,凸显其观点在学术史、文化史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谦之 艺术情本论 真情 创化 时间 直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直觉病人病情恶化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15
作者 贾明月 张国增 +5 位作者 王媛媛 陈汀芷 赵慧杰 王静 张怡梦 冯熠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8-442,共5页
目的:汉化护士直觉病人病情恶化量表(Nurse Intuition Patient Deterioration Scale,NIPDS)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遵循Brislin翻译模型对NIPDS进行汉化,通过文化调试,确定中文版NIPDS。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开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个外科... 目的:汉化护士直觉病人病情恶化量表(Nurse Intuition Patient Deterioration Scale,NIPDS)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遵循Brislin翻译模型对NIPDS进行汉化,通过文化调试,确定中文版NIPDS。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开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个外科病房和2个内科病房的251例住院病人检验中文版NIPDS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NIPDS共9个条目,量表总分与各条目得分间相关系数为0.622~0.755(P均<0.001),各条目间临界比值为11.251~17.609(P均<0.001)。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1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1.224%。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1.00,总量表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81;Cronbach'sα系数为0.867,折半信度为0.869。结论:中文版NIPD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护士识别病人早期病情恶化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直觉 病情恶化 量表 评估工具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觉模糊AHP和模糊MAIRCA的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16
作者 彭书勤 吕琛 +2 位作者 黄大荣 程玉杰 赵玲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是一种主动的风险评估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根据其风险水平对故障模式进行排序,并执行后续行动以消除或减轻其后果.为克服传统FMEA技术通过风险优先级数(RPN)来确定关键故障模式带来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集...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是一种主动的风险评估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根据其风险水平对故障模式进行排序,并执行后续行动以消除或减轻其后果.为克服传统FMEA技术通过风险优先级数(RPN)来确定关键故障模式带来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集成多准则决策(MCDM)方法,即将直觉模糊层次分析过程(IFAHP)与改进的模糊多属性理想现实比较分析(FMAIRCA)相结合.首先,本文通过IFAHP方法来计算风险因素权值;然后,使用本文提出的改进FMAIRCA模型推导出故障模式的排序;此外,在整个过程中还考虑了专家的客观权重;最后,考虑FMEA领域中的一个案例来验证所提出的方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为FMEA的风险评估提供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 模糊MAIR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觉相似度的反向三I算法的鲁棒性
17
作者 袁一丹 惠小静 王前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1-398,共8页
以直觉相似度为扰动参数,对直觉模糊取式(IFMP)、直觉模糊拒取式(IFMT)问题的反向三I支持算法和反向三I约束算法进行鲁棒性估计,结果表明,输出的结果不会因为输入的微小改变而产生显著变化,即两种算法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关键词 直觉模糊推理 相似度 反向三I支持算法 反向三I约束算法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区间值直觉犹豫模糊集多属性群决策方法
18
作者 张娟 朱国成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为了灵活高效地解决区间值直觉犹豫模糊集(IVIHFS)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值直觉犹豫模糊加权Maclaruin对称平均(IVIHFWMSM)算子模型的决策方法。首先,阐述了IVIHFS的相关理论知识;其次,深入研究了区间值直觉犹豫模糊Macla... 为了灵活高效地解决区间值直觉犹豫模糊集(IVIHFS)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值直觉犹豫模糊加权Maclaruin对称平均(IVIHFWMSM)算子模型的决策方法。首先,阐述了IVIHFS的相关理论知识;其次,深入研究了区间值直觉犹豫模糊Maclaruin对称平均(IVIHFMSM)算子具有的性质以及应用形式;最后,通过在数值例中的应用对决策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由于IVIHFWMSM算子允许输入多个参数值,能够蕴含多元化的决策思路,因而决策模型具有一定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值直觉犹豫模糊集 IVIHFWMSM算子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时间和直觉:柏格森的视觉理论阐析
19
作者 曹晖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2,共12页
作为20世纪初法国最著名的哲学家,柏格森反对机械论和目的论对视觉的定义和规范,通过时间(绵延)-空间(广延)、质-量、异质-同质、连续-间断、记忆-物质、膨胀-收缩、直觉(具身体验)-理智(抽象观念)、运动-封闭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范畴,... 作为20世纪初法国最著名的哲学家,柏格森反对机械论和目的论对视觉的定义和规范,通过时间(绵延)-空间(广延)、质-量、异质-同质、连续-间断、记忆-物质、膨胀-收缩、直觉(具身体验)-理智(抽象观念)、运动-封闭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范畴,挑战和批判了视觉中心主义模式和时间的空间化观念。柏格森的反透视主义的视觉理论主要基建于他的生命观和身体观之上,强调视觉和身体、视觉与直觉感知关系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更广泛的时间和具身性感知体验的讨论。他将视觉对世界的印象和知觉命名为“快照”,这不仅与现代摄影机的功能相似,也与哲学的抽象化指向同步。这一系列的关联性,使柏格森的视觉理论既对梅洛-庞蒂和德勒兹的美学和视觉理论产生影响,而且促进了立体主义以及未来主义现代文艺作品的风格转换,也对当下的视觉文化和视觉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格森 视觉 绵延 时间的空间化 身体 直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直觉评估患者病情恶化量表汉化及在急诊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
20
作者 马世林 郑栋莲 +3 位作者 保金涛 吉双对 黄豆豆 米光丽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5年第2期194-200,共7页
目的汉化护士直觉评估患者病情恶化量表(Nurse Intuition Patient Deterioration Scale,NIPDS)并检验其信效度,验证该量表在急诊患者病情恶化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NIPDS进行翻译、回译和跨文化调试。2023年12月2日—... 目的汉化护士直觉评估患者病情恶化量表(Nurse Intuition Patient Deterioration Scale,NIPDS)并检验其信效度,验证该量表在急诊患者病情恶化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NIPDS进行翻译、回译和跨文化调试。2023年12月2日—2024年1月31日便利选取232例急诊科入院患者,值班护士直觉评估患者病情恶化时进行NIPDS登记,评价量表信效度。结果中文版NIPDS为单维度量表,共9个条目。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1,折半信度为0.848;量表内容效度为0.920,条目内容效度为0.840~1.000,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4.305%,标准化因子载荷系数为0.544~0.790,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3(95%CI=0.656~0.850,P<0.001),截断值为6分,约登指数为0.483,敏感度为0.622,特异度为0.861,量表效度良好。Rasch模型分析显示,条目信度和样本信度分别为0.98和0.77,条目难度载荷范围为-2.534~1.439,条目难度适宜。结论中文版NIPD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是有效且准确的工具,可以作为现有预警系统的辅助补充,帮助护士对急诊患者病情恶化做出早期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直觉 恶化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