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侧颈_7神经移位与下干直接缝合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树锋 胡琪 潘勇卫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67-69,F003,共4页
目的观察健侧颈7神经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与患侧下干直接缝合的可行性,为提高健侧颈7神经移位重建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的屈指功能,寻找一种新术式。方法10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标本,设定左侧为臂丛神经损伤侧,右侧为健侧。将健侧通过颈... 目的观察健侧颈7神经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与患侧下干直接缝合的可行性,为提高健侧颈7神经移位重建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的屈指功能,寻找一种新术式。方法10具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标本,设定左侧为臂丛神经损伤侧,右侧为健侧。将健侧通过颈7神经根的前后股向远端进行干支分离,使其长度增加后再切断。经椎体前通路将健侧颈7向患侧颈部牵拉,测量其远端过颈7椎体中线的距离。患侧经锁骨上、下切口显露臂丛神经,将下干向近端游离至颈8、胸1神经根,在前斜角肌的外缘切断之。然后沿下干向远端游离至上臂中段。在患侧肩关节前屈、内收位,将下干经锁骨后向对侧颈部牵连,测量其过颈7椎体中线的距离。临床选择7例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患者,行健侧颈7神经经椎体前通路与患侧下干直接缝合。结果颈7神经根与前股和后股长度之和分别为(6.8±0.7)cm、(6.3±1.0)cm,前后股过颈7椎体中线的长度分别为(2.8±0.67)cm、(2.3±0.98)cm;患侧下干过颈7椎体中线的距离为(1.0±0.3)cm。临床应用7例均成功将健侧颈7与患侧下干直接缝合。结论健侧颈7神经经椎体前通路可直接与患侧下干进行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 创伤 下干直接缝合 颈椎 解剖学 健侧颈7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脉内瘘术钛轮钉吻合与直接缝合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治华 柳林伟 +1 位作者 黄浩 鲁格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8年第4期246-247,共2页
2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时随机分成二组:钛钉组120例用钛轮钉吻合法;缝合组110例用直接缝合法。半年内观察临床使用效果,结果两种方法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肾功能肾竭 动静脉内瘘术 钛轮钉 吻合 直接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探查后直接缝合5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静国 羊马迁 +4 位作者 罗时龙 陈静 张洪亮 程向丽 付惠芳 《中国厂矿医学》 2001年第5期365-366,共2页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后直接缝合胆总管治疗效果。方法 :对 5 1例胆总管探查中用纤维胆道镜复查后 ,确认无结石残留 ,胆总管下端通畅 ,用无损伤线行胆总管直接缝合 ,Winsion’s孔常规放置引流管。结果 :5 1例患者均治愈 ,平均住院日为 1...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后直接缝合胆总管治疗效果。方法 :对 5 1例胆总管探查中用纤维胆道镜复查后 ,确认无结石残留 ,胆总管下端通畅 ,用无损伤线行胆总管直接缝合 ,Winsion’s孔常规放置引流管。结果 :5 1例患者均治愈 ,平均住院日为 10天 ,术后随访半个月至一年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胆总管探查后直接缝合术 ,改变了传统手术方式 ,避免了放置T管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 ,具有疗效好、痛苦少、经济负担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探查 胆道镜 直接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缝合法建立动静脉内瘘34例分析
4
作者 汤跃武 李良志 刘雷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645-646,共2页
血液净化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替代治疗的一种主要方式。长期血液净化治疗需要建立永久性血流通路。自1966年Bres—cia和Cimino等人报道桡动脉一头静脉在1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病人中的应用以来,建立动静脉内瘘已经成为永久性血流通路的... 血液净化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替代治疗的一种主要方式。长期血液净化治疗需要建立永久性血流通路。自1966年Bres—cia和Cimino等人报道桡动脉一头静脉在1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病人中的应用以来,建立动静脉内瘘已经成为永久性血流通路的主流方式。我院自2003年开始开展动静脉内瘘术,先后应用钛轮钉吻合与直接缝合法。对34例终末期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直接缝合法建立动静脉内瘘术,并与同期选用钛轮钉吻合者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直接缝合
原文传递
外伤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直接缝合与带线锚钉缝合比较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任海鹏 陈刚 蔡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422-426,共5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直接缝合与带线锚钉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上海市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68例外伤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7.96岁。根据缝合方... 目的探讨外伤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直接缝合与带线锚钉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上海市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68例外伤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7.96岁。根据缝合方式将其分为2组,其中直接缝合组38例(38膝),带线锚钉缝合组30例(30膝)。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情况。结果带线锚钉缝合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直接缝合组,但治疗费用明显高于直接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1年时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量表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直接缝合组(88.24±1.28)分vs(54.34±4.54)分,(87.28±2.37)分vs(41.65±2.38)分;带线锚钉缝合组(94.12±1.34)分vs(54.57±4.28)分,(92.65±1.25)分vs(42.35±2.64)分];带线锚钉缝合组患者术后1年IKDC膝关节量表评分、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直接缝合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1年Lysholm试验和Pivotshift试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术前[直接缝合组15.79%vs100.00%,18.42%vs100.00%;带线锚钉缝合组0.00%vs100.00%,0.00%vs100.00%];直接缝合组术后1年的Lysholm试验和Pivot-shift试验阳性率高于带线锚钉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治疗外伤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能够使受损膝关节获得满意的稳定性和功能,术后恢复快,若患者经济条件允许,优先推荐使用带线锚钉修复外伤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 韧带损伤 直接缝合 带线锚钉缝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缝合法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绍鸣 赵保勤 +2 位作者 宋信英 郝伟秀 刘广昕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3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直接缝合法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以1990年10月~2000年10月435例病人为对照组,术中行传统胃肠吻合方法治疗;2000年10月~2005年10月271例病人为观察组,术中行手术工直接缝合式胃肠道吻合治疗。结... 目的探讨直接缝合法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以1990年10月~2000年10月435例病人为对照组,术中行传统胃肠吻合方法治疗;2000年10月~2005年10月271例病人为观察组,术中行手术工直接缝合式胃肠道吻合治疗。结果观察组病人除2例发生吻合口出血外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无一例死亡,全部病人胃肠道功能均完全恢复;对照组病人发生吻合口瘘18例,吻合口出血12例,吻合口狭窄6例,梗阻9例,死亡12例。结论胃肠道吻合术中手工直接缝合法,易于操作,简单方便省时,吻合口处胃肠粘膜及浆膜对合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良好,易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吻合术 直接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缝合法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武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0期63-63,共1页
目的探究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直接缝合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190例,其中2010年8月-2012年8月的患者95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9月-2014年8月的患者9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胃肠吻合... 目的探究在胃肠外科手术中直接缝合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190例,其中2010年8月-2012年8月的患者95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9月-2014年8月的患者9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胃肠吻合治疗,观察组采用直接缝合式进行胃肠道的吻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梗阻等指标情况。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手术中采用直接缝合发进行胃肠吻合治疗能够降低吻合口瘘、出血等并发症,同时操作便捷、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缝合 胃肠外科 手术 胃肠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壁疝修补中直接缝合法的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晨波 庄秋林 +1 位作者 陈佳锋(综述) 杨子昂(审校)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5期460-462,共3页
腹壁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常见的原发性腹壁疝有脐疝、白线疝和腰疝,继发性腹壁疝有腹壁切口疝、造口旁疝等。手术修补是唯一的治愈方法。目前的手术方式有直接缝合和补片修补。补片修补根据补片放置位置分为肌前、... 腹壁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常见的原发性腹壁疝有脐疝、白线疝和腰疝,继发性腹壁疝有腹壁切口疝、造口旁疝等。手术修补是唯一的治愈方法。目前的手术方式有直接缝合和补片修补。补片修补根据补片放置位置分为肌前、肌后筋膜及腹腔内修补等。随着材料学的不断进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及各指南指出直接缝合术比补片修补术更易复发。有研究表明腹壁切口疝直接缝合复发率约为17.1%,开放补片修补的复发率约12.3%,腹腔镜补片修补复发率约10.6%[1]。从复发的角度来评估,大部分研究更支持补片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疝修补 直接缝合 补片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末节离断伤仅少许皮肤相连对位直接缝合成活1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金国栋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3年第3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手指末节离断伤 少许皮肤相连 对位直接缝合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断指直接缝合一例成活的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云峰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34期121-121,共1页
半年前笔者在社区曾接诊一例10岁男性学生,左手食指末节断离,经直接缝合成活案例。
关键词 断指 直接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指对位直接缝合成活2例报告
11
作者 魏国军 马清芝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1999年第2期12-12,共1页
【例1】患者,女,16岁。于1994年11月9日在使用机械时不慎将右手示指割断,断指仅剩少许皮肤相连,1小时后即来我院。局部检查:见右手示指断面在末节指间关节稍上方。远端苍白,指尖距创缘2.2cm,近端创面可见活动性... 【例1】患者,女,16岁。于1994年11月9日在使用机械时不慎将右手示指割断,断指仅剩少许皮肤相连,1小时后即来我院。局部检查:见右手示指断面在末节指间关节稍上方。远端苍白,指尖距创缘2.2cm,近端创面可见活动性出血,断面组织不甚整齐,骨质外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对位 直接缝合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指末节断离伤直接缝合术后的作用
12
作者 许柳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63-164,共2页
关键词 川芎嗪 指末节断离伤 直接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皮环切肠线直接缝合42例
13
作者 王大伟 《吉林医学信息》 1996年第2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材料 方法 包皮环切 肠线直接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指直接缝合成活1例报告
14
作者 胡家君 严崇淦 娄启相 《中国乡村医药》 2011年第1期56-56,共1页
患儿男,10岁,家住农村,2009年6月在家时左手食指末节被柴刀砍断,半小时后由家人送到我院。查体创口平面齐整,指腹留有少许皮瓣,肌腱、骨头已完全断离,断面按1977年Elsahy对末节断指划分法为C平面。因家庭条件等因素家属要求不转院,
关键词 末节断指 直接缝合 成活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缝合断指再植1例
15
作者 时中安 《同煤科技》 1993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直接缝合 断指再植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探查后直接缝合46例报告
16
作者 羊马迁 周静国 +3 位作者 罗时龙 陈静 张洪亮 程向丽 《中国厂矿医学》 2001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后直接缝合胆总管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笔者收集 46例胆总管探查病例 ,术中用纤维胆道镜复查后 ,确认无结石残留 ,胆总管下端通畅 ,用无损伤线行胆总管直接缝合术 ,Winslon′s孔常规放置引流管。结果 :46例患者均...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后直接缝合胆总管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笔者收集 46例胆总管探查病例 ,术中用纤维胆道镜复查后 ,确认无结石残留 ,胆总管下端通畅 ,用无损伤线行胆总管直接缝合术 ,Winslon′s孔常规放置引流管。结果 :4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平均住院日为 10天 ,术后随访半个月至一年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胆总管探查后行直接缝合术 ,避免了放置T管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 ,改变了百年来传统手术方式 ,具有疗效好、痛苦少、经济负担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探查 胆道镜 直接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末节断离直接缝合15例的体会
17
作者 冯仁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6年第3期63-63,共1页
我们于1983年至1985年共收治由铡草机和电刨子造成手指末节断离病人15例。通过直接缝合,有12例成活,3例失败,成活率为80%,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断指直接缝合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完全断离或带有小部分皮瓣的末节断指,皆可作直接... 我们于1983年至1985年共收治由铡草机和电刨子造成手指末节断离病人15例。通过直接缝合,有12例成活,3例失败,成活率为80%,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断指直接缝合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完全断离或带有小部分皮瓣的末节断指,皆可作直接缝合。 (2)断离时间未超过8小时,在常温未经冷藏的断指可作直接缝合。断指在高渗、低渗或酒精消毒液中浸泡过者不宜直接缝合,也不要用生理盐水浸泡。 (3)断面整齐,组织挫灭表浅的切割伤断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末节断离 直接缝合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荷包缝合与直接缝合在直肠癌双腔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韩辉 侯晓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7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荷包缝合及直接缝合在直肠癌双腔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实施双腔造口还纳手术的7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改良荷包缝合)和对照组(39例,直接缝... 目的探讨改良荷包缝合及直接缝合在直肠癌双腔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实施双腔造口还纳手术的7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改良荷包缝合)和对照组(39例,直接缝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伤口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的血清CRP、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荷包缝合用于直肠癌双腔造口还纳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伤口感染率低、伤口愈合时间短、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荷包缝合 直接缝合 直肠癌 双腔造口还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末节锐性离断直接缝合术成功二例
19
作者 李云涛 张文江 《吉林医学信息》 1994年第1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手指末节锐性离断 直接缝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长斜型离断伤直接缝合法3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
作者 蔡海庆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3期503-503,共1页
目的对于手指长斜型离断伤行直接缝合法30例患者进行术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进行直接缝合法,对照组进行鱼嘴缝合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患指长度进行观察... 目的对于手指长斜型离断伤行直接缝合法30例患者进行术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进行直接缝合法,对照组进行鱼嘴缝合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患指长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指端皮瓣全部存活,无1例发生肢端缺血坏死,患肢长度平均多保留(0.9±0.173)cm,对照组指端皮瓣全部存活,无1例发生肢端缺血坏死,患指长度较之治疗组明显缩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手指长斜型离断伤采用直接缝合法较之鱼嘴缝合法能够显著延长肢体长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长斜型离断伤 直接缝合 患指长度能够保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