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水综合评价中的生物毒性测试技术 被引量:24
1
作者 余若祯 穆玉峰 +4 位作者 王海燕 许秋瑾 高俊发 杜丽娜 孟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0-397,共8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成为环境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发达国家在实施基于BAT(the best applicable technology,最佳可行技术)的排放政策后,针对成分复杂的有毒排放废水,以排水生物毒性测试为基础,分别建立了WET(whol...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成为环境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发达国家在实施基于BAT(the best applicable technology,最佳可行技术)的排放政策后,针对成分复杂的有毒排放废水,以排水生物毒性测试为基础,分别建立了WET(whole effluent toxicity,排水综合毒性)评价技术体系,将生态毒理学测试和毒性指标应用于排放废水的管理.各国和区域组织选用的排放废水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存在较大差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国土面积大、气候类型复杂、生物物种差异大,开发了许多本土生物的毒性测试方法;德国、OSPAR(欧洲大陆国家组织《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公约》15国)和COHIBA(波罗的海有害物质控制项目8国)则重视开发标准受试生物的测试方法,并且开发了遗传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性等新型测试方法,便于不同国家采用统一测试方法和排放限值;英国和新西兰是岛国,河流较短,更加关注海岸带生态系统.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排水生物毒性测试技术研究,相关测试标准门类和数量不足,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分步、分区建立排水综合毒性测试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综合毒性 排水综合评价 直接毒性评价 毒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肝损伤研究进展
2
作者 唐千茴 张昊然 +1 位作者 张陆勇 江振洲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总结雷公藤甲素肝毒性机制的相关研究,为了解雷公藤甲素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从直接毒性和间接毒性两方面总结雷公藤甲素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结果雷公藤甲素肝毒性机制涉及肝细胞氧化应激... 目的总结雷公藤甲素肝毒性机制的相关研究,为了解雷公藤甲素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从直接毒性和间接毒性两方面总结雷公藤甲素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结果雷公藤甲素肝毒性机制涉及肝细胞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代谢异常、NKT细胞激活、辅助性T淋巴细胞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失衡、肝脏对炎性刺激的敏感性增加等。结论雷公藤甲素肝毒性机制复杂,直接毒性作用靶点广泛,间接毒性具有更强的隐匿性和复杂性,雷公藤甲素肝毒性的研究可为雷公藤及其制剂的增效减毒以及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甲素 肝损伤 毒性 直接毒性 间接毒性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珠蛋白对体外恶性疟原虫的毒性作用
3
作者 王敏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2005年第3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珠蛋白 人血清 体外 前列腺素合成 淋巴细胞转化 直接毒性作用 应急状态 研究发现 血管发生 TH1型 Hunt 抑制作用 聚合体 机体内 凝集素 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药物性肝损伤
4
作者 赵娟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5期48-49,共2页
药物性肝损伤,也称药物性肝炎,顾名思义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肝脏损害。该损害可能是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也可能是由于个人特异体质对某些药物的过敏反应或代谢异常引起的。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和数量... 药物性肝损伤,也称药物性肝炎,顾名思义是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肝脏损害。该损害可能是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也可能是由于个人特异体质对某些药物的过敏反应或代谢异常引起的。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和数量的增加,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然而,公众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仍然不足,导致许多患者未能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从而影响肝脏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提高公众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知和重视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直接毒性作用 特异体质 肝脏损害 药物性肝炎 过敏反应 代谢异常 肝脏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上) 被引量:12
5
作者 那开宪 余平 田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5年第4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药物治疗 神经内分泌系统 心肌细胞坏死 心肌间质纤维化 血流动力学异常 过度激活 病理生理改变 直接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赵永玲 李昭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3期343-344,共2页
关键词 甲亢性心脏病 病发病机制 心血管系统症状 直接毒性作用 病理生理变化 房室传导时间 甲状腺激素 心房不应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损害的诊断与中医治疗对策 被引量:14
7
作者 安然 倪青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6期8-9,共2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以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多见,亦可累及肝脏,引起肝功能异常、肝大,甚至发生黄疸、肝硬化等,统称为甲亢性肝损害。甲亢死亡病例尸检的资料显示,90%的患者合并有肝脏损...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内分泌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以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多见,亦可累及肝脏,引起肝功能异常、肝大,甚至发生黄疸、肝硬化等,统称为甲亢性肝损害。甲亢死亡病例尸检的资料显示,90%的患者合并有肝脏损害,20%的患者伴有黄疸。可能与甲状腺激素的直接毒性作用、高基础代谢率、自身免疫性疾病、肝细胞营养不良和肝内多种酶出现活性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性肝损害 中医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 直接毒性作用 肝脏损害 内分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老年人药物性肝病的防治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厚钰 卢璐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0年第2期65-67,共3页
1药物性肝病定义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通过直接毒性作用或免疫机制引起的肝脏损害。它既可以发生于尢肝病史的健康者,也町发生于原有严重肝病的患者。目前,药物性肝病涉及约100... 1药物性肝病定义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DILD)是指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通过直接毒性作用或免疫机制引起的肝脏损害。它既可以发生于尢肝病史的健康者,也町发生于原有严重肝病的患者。目前,药物性肝病涉及约1000余种药物。药物性肝病分为可预测性和不町预测性两种,前者主要是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所致,呈剂量依赖性;后者是药物通过患者机体免疫或代谢介导的特异质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病 老年人 直接毒性作用 防治 代谢产物 可预测性 LIVER 剂量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因素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伏建峰 史清海 路西春 《肝脏》 2006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细胞凋亡 disease 肝脏疾病 酒精性肝硬化 重度酒精中毒 直接毒性作用 liver 慢性酒中毒 酒精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辛伐他汀并发肌溶解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晓翠 张智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7年第1期175-176,共2页
关键词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辛伐他汀 护理 并发 服用 肌酸磷酸激酶 还原酶抑制剂 直接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药物性肝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天慧 谢青 《肝脏》 2018年第9期825-827,共3页
药物诱导的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可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急、慢性肝损伤。停用可疑药物后,大多数DILI为自限性,同时也有一部分患者仍可存在持续性的肝损伤,进而进展为慢性DILI[1]。DILI根据其致病药物特点,可分为固有型... 药物诱导的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可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急、慢性肝损伤。停用可疑药物后,大多数DILI为自限性,同时也有一部分患者仍可存在持续性的肝损伤,进而进展为慢性DILI[1]。DILI根据其致病药物特点,可分为固有型和特异质型,前者主要是由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引起,如对乙酰氨基酚(APAP)等,是一种剂量依赖性的肝损伤,而后者的损伤与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无明显相关性,具有不可预测的特点,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DILI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慢性肝损伤 剂量依赖性 DILI 直接毒性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 药物诱导 药物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改变 被引量:2
12
作者 胥耀文 曹振宇 +3 位作者 刘淑贤 党立群 袁晓利 陈君柱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心电图异常 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交感神经张力 心肌肌钙蛋白 脑血管疾病 直接毒性作用 心肌复极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抗结核药物致重型剥脱性皮炎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丽丽 孝莲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3年第3期69-70,共2页
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以皮肤广泛潮红、肿胀,伴有持续性鳞屑剥脱为特征的炎症性皮肤病,可能由Ⅳ型变态反应或重金属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所引起,是严重型药物性皮炎。该病起病急,严重损伤皮肤及黏膜,病程呈进行性加剧,出现颜面、手足或... 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以皮肤广泛潮红、肿胀,伴有持续性鳞屑剥脱为特征的炎症性皮肤病,可能由Ⅳ型变态反应或重金属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所引起,是严重型药物性皮炎。该病起病急,严重损伤皮肤及黏膜,病程呈进行性加剧,出现颜面、手足或全身弥散性红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脱性皮炎 抗结核药物 重型 炎症性皮肤病 服用 直接毒性作用 Ⅳ型变态反应 药物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性心脏病心肌重构与血管紧张素Ⅱ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金玲 赵林双 《微循环学杂志》 2013年第4期69-72,I0002,共5页
甲亢性心脏病(HyperthyroidHeartDisease,HHD)指过量甲状腺激素(ThyroidHormones,THs)对心脏的直接毒性作用或间接影响而引起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症状和体征,其特点是大部分患者心脏功能... 甲亢性心脏病(HyperthyroidHeartDisease,HHD)指过量甲状腺激素(ThyroidHormones,THs)对心脏的直接毒性作用或间接影响而引起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心血管系统症状和体征,其特点是大部分患者心脏功能在甲亢控制后可完全恢复正常。HHD的发病率约为10%~20%,以心房颤动为主要表现,在甲亢患者中发病率为10%~15%,有研究发现新诊断甲亢患者中一月内房颤发生率为8.3%。HHD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女性发病率大约是男性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性心脏病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重构 心血管系统症状 直接毒性作用 甲亢患者 主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玲君 兰炯采 《云南医药》 CAS 2005年第2期162-165,共4页
关键词 肿瘤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出血 输血 直接毒性作用 细胞自我更新 药物剂量 骨髓抑制 实验室研究 骨髓微循环 粒细胞缺乏 临床实践 抗癌药物 间接作用 造血细胞 调节因子 细胞生长 及时处理 不良后果 癌细胞 大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蛇毒致眼外伤的急救和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辉辉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13期2049-2050,共2页
眼镜蛇在我国多为中华眼镜蛇亚种,又叫吹风蛇,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一种前勾牙毒蛇。眼镜蛇毒中含有多种毒性组分,目前己知主要含有细胞毒素、神经素、磷脂等。我国眼镜蛇毒的毒性表现主要为细胞毒性,眼镜蛇毒进入眼睛后作用于角膜... 眼镜蛇在我国多为中华眼镜蛇亚种,又叫吹风蛇,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一种前勾牙毒蛇。眼镜蛇毒中含有多种毒性组分,目前己知主要含有细胞毒素、神经素、磷脂等。我国眼镜蛇毒的毒性表现主要为细胞毒性,眼镜蛇毒进入眼睛后作用于角膜内皮细胞而影响内皮细胞膜泵的运转,可引起结膜充血、水肿、空泡形成,对角膜上皮有直接毒性作用而引起上皮点状损害甚至溃疡,其神经毒素影响瞳孔的反射,并使角膜知觉减退等眼睛中毒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 眼外伤 角膜内皮细胞 护理 急救 直接毒性作用 细胞毒性 角膜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附35例报告)
17
作者 方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38-39,共2页
我院自1969~1990年,共收治重症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35例,均行手术治疗。7例术后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成功外,28例并发 MOF,其中22例死亡,死亡率高达80%。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2例,女性23例;男∶女=1∶1.9,年龄15~84.40岁以上者28... 我院自1969~1990年,共收治重症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35例,均行手术治疗。7例术后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成功外,28例并发 MOF,其中22例死亡,死亡率高达80%。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2例,女性23例;男∶女=1∶1.9,年龄15~84.40岁以上者28例,占80%,35例中,死亡22例,占全组死亡率63%。死亡22例均为术后并发 MOF 者。分别死于术后半天至37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胰腺炎 于术 急性出血性 临床资料 呼吸功能衰竭 直接毒性作用 心血管疾病 呼吸窘迫 有效循环血量 内分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药残留的危害及监控体系的建立
18
作者 周元军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3年第6期21-21,20,共2页
关键词 兽药残留 危害 监控体系 直接毒性 人类胃肠道菌群 人类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损害治疗速记法
19
作者 魏开敏 《医师在线》 2017年第12期19-19,共1页
药源性肝损害是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所引起的肝脏损害,约占非病毒性肝病的20%~50%。造成肝脏受损的原因可以是药物及其中间代谢产物的直接毒性作用,也可以是机体对药物的过敏反应。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中间代谢产物 治疗 药源性肝损害 非病毒性肝病 直接毒性作用 肝脏损害 肝脏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蛰伤中毒急性肾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
作者 席秋萍 谢席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1期92-94,共3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蜂蛰伤中毒后严重并发症之一,通常为群蜂蛰伤引起[1]。常由血管内溶血、横纹肌溶解或休克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也有少数继发于肾小管间质性肾炎[2]。蜂毒所致的AKI的发病机制与蜂毒的直接...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蜂蛰伤中毒后严重并发症之一,通常为群蜂蛰伤引起[1]。常由血管内溶血、横纹肌溶解或休克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也有少数继发于肾小管间质性肾炎[2]。蜂毒所致的AKI的发病机制与蜂毒的直接毒性作用以及过敏反应相关[3]。蜂蛰伤中毒所致的AKI积极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患者住院天数。本文就蜂蛰伤中毒所致AKI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蛰伤中毒 急性肾损伤 血管内溶血 急性肾小管坏死 横纹肌溶解 直接毒性作用 急性间质性肾炎 肾活检 住院天数 肾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