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矛盾直接同一性问题的由来和实质——兼谈直接同一性中的共同性或共同点问题
1
作者 林青山 《河北学刊》 1982年第1期32-38,47,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的关于直接同一性的原理。但是,在过去,由于在康生的操纵下把合二而一当作修正主义进行批判,直接同一性问题就变成了“禁区”。近几年来,由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和由此而来的思...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黑格尔的关于直接同一性的原理。但是,在过去,由于在康生的操纵下把合二而一当作修正主义进行批判,直接同一性问题就变成了“禁区”。近几年来,由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和由此而来的思想解放,对直接同一性的探讨才有了可喜的进展,而且不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地超过了五十——六十年代的水平。然而究竟怎样理解直接同一性,哲学界的认识并不一致,因此,继续开展直接同一性问题的讨论,是必要的,无论对理论和实践都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同一 直接 同一 黑格尔 性问题 劳动和资本 马克思 哈巴狗 矛盾发展 对立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直接同一性到间接同一性的发展过程
2
作者 陈茂铉 《哲学研究》 1983年第2期76-77,共2页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在谈到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时,认为同一性有三方面的表现:(1)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2)生产和消费互为媒介、互相依存的同一性。(3)生产和消费互相创造对方的同一性。马克思在论述...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在谈到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时,认为同一性有三方面的表现:(1)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2)生产和消费互为媒介、互相依存的同一性。(3)生产和消费互相创造对方的同一性。马克思在论述第二、第三方面的同一性时,虽然没有用间接同一性这个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一 直接同一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发展过程 生产和消费 马克思 第三方面 规定即否定 内在联系 供材料
原文传递
从非理性主义哲学发展看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同一
3
作者 刘卓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8-24,共7页
理性与非理性的相异与融合贯穿西万非理性主义哲学发展的始终,它经历了理性与非理性由古典的直接同一到现代的辩证同一的过程。在不同阶段,非理性主义同理性主义的某种结合,说明了人类理性与非理性精神的天然合一。
关键词 非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 直接同一 辩证同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矛盾的同一性中的“共同性”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林青山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1-13,共13页
当前在哲学界,对于矛盾的同一性问题的讨论,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解放了思想,打破了“禁区”,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向哲学领域中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九六四年围剿“合二而一”时,在康生和陈伯达等理论界的恶棍的横... 当前在哲学界,对于矛盾的同一性问题的讨论,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解放了思想,打破了“禁区”,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向哲学领域中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九六四年围剿“合二而一”时,在康生和陈伯达等理论界的恶棍的横行的情况下,哲学领域中设置了不少的“禁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的同一 直接同一 相渗 方之中 辩证法 对立面 中间环节 列宁 胚胎 再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为矛盾同一性的对立面之间的共同点
5
作者 姚伯茂 《社会科学》 1983年第8期40-44,共5页
矛盾双方有没有共同点,它是否矛盾同一性的内容?这是当前哲学界多次讨论的问题。过去某些权威人士不承认矛盾双方有共同点,认为主张矛盾双方有共同点,就是修正主义,就是鼓吹矛盾调和论、阶级调和论。这几年重新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矛盾同一 矛盾调和论 对立面 阶级调和论 新展开 讨论的问题 修正主义 哲学界 抽象同一 直接同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矛盾同一性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6
作者 黄赤锋 《兰州学刊》 1984年第6期31-38,共8页
马克思毕生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马克思的经济著作中,是十分重视研究方法的。长期以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的著作不少,但对矛盾同一性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意义的论述却并不多见,本文试图从这方面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矛盾同一 资本的生产过程 直接同一 大卫·李嘉图 有用劳动 买者 社会再生产 卖者 消费关系 转化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矛盾同一性及其与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7
作者 朱昌彻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1986年第2期49-52,共4页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恩格斯专门论述过事物的同一性问题。他认为,事物在每一时刻既是它自身,又不是他自身。a=a,但同时a≠a。这就是说,事物内部包含着矛盾,正是由于存在这种矛盾,事物才能变化和发展。列宁研究了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与...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恩格斯专门论述过事物的同一性问题。他认为,事物在每一时刻既是它自身,又不是他自身。a=a,但同时a≠a。这就是说,事物内部包含着矛盾,正是由于存在这种矛盾,事物才能变化和发展。列宁研究了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他认为,辩证法就是“研究对立面怎样才能同一,是怎样(怎样成为)同一的”学说。列宁把同一看成是矛盾对立双方所处的一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同一 事物内部 直接同一 质变过程 《矛盾论》 矛盾统一体 肖前 条件性 罗森塔尔 下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与流通的新思路──重读《资本论》的进一步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震寰 薛维君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28-33,共6页
关键词 社会再生产 媒介功能 社会经济系统 有用劳动 经济学史 凯恩斯经济学 社会总资本 直接同一 古典经济学 人类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保护消费者权益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曾牧野 李新家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1993年第10期12-15,共4页
(一)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和消费者权益密切相联系的。消费者权益也是针对于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的权益而言的。消费者权益问题实质上是市场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利益关系的表现。 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 (一)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和消费者权益密切相联系的。消费者权益也是针对于商品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的权益而言的。消费者权益问题实质上是市场经济中不同经济主体利益关系的表现。 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同一性使消费者权益问题没有存在的客观前提。只有产品进入交换,进入市场以后,消费者权益问题才有可能发生。那么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生和发展怎样引起消费者权益及其受损和保护的问题呢?市场经济是否必然地引起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发生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权益 直接同一 商品经营者 侵权行为 商品生产者 经营范围 主体利益 营业执照 情节恶劣 市场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认识论向近代认识论的过渡——从顿悟思维到逻辑推断
10
作者 陈庆坤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8年第2期1-7,共7页
中国古代哲学,贡献给人类的独特方面,为现代物理学所重视,二者所揭示的认识方法和认识结果,有某种相合点,这使我们有责任探索中国古典哲学的这些独特方面。就认识论而言,追求主体与认识对象的直接同一;以直觉或顿悟的方法达到浑然一体... 中国古代哲学,贡献给人类的独特方面,为现代物理学所重视,二者所揭示的认识方法和认识结果,有某种相合点,这使我们有责任探索中国古典哲学的这些独特方面。就认识论而言,追求主体与认识对象的直接同一;以直觉或顿悟的方法达到浑然一体的认识结果和境界;主体的道德完善是直觉结果的必要条件等。如果我们抛开认识论的欧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论 顿悟思维 中国古代哲学 认识结果 中国古典哲学 现代物理学 认识方法 道德完善 直接同一 认识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和本质的区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践明 《求索》 1983年第3期57-57,共1页
质和本质是两个不同的哲学范畴,涵义不同,不能混淆。首先,质是某物区别于他物的规定性。我们说某物之所以成为某物,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质。质与存在具有直接同一性,某物一但失去其质,就不成其为某物。本质也是对他物的关系,但它是对于... 质和本质是两个不同的哲学范畴,涵义不同,不能混淆。首先,质是某物区别于他物的规定性。我们说某物之所以成为某物,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质。质与存在具有直接同一性,某物一但失去其质,就不成其为某物。本质也是对他物的关系,但它是对于自身的否定物(现象)的一种规定性。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本质在自身内具有与它物的联系,具有自身的中介作用。因此本质具有非本质的东西作为它自身固有的假象。”(黑格尔:《小逻辑》第114节)换言之,本质是通过它自身的现象反映出来。在黑格尔那里,质、量、度是放在“存在论”中一个一个地考察的,而“本质论”中的范畴是一对一对地考察的。因此本质较之于质是更深一层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的区别 黑格尔 规定性 “本质论” 《哲学笔记》 直接同一 存在论 列宁 哲学范畴 小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时间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静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自由时间 闲暇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人的发展 马克思 创造性 直接同一 未来社会 人的本质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哲学研究对象与哲学思维的背驰
13
作者 杨坤绪 《天府新论》 1987年第6期48-51,共4页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又展开了关于哲学研究对象问题的讨论。在哲学产生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再来讨论哲学研究的对象,这似乎有点可悲,而更具有悲剧性的则是在关于哲学对象问题的不断争论中,哲学的神圣领地一次又一次地被割让。然而,恰恰就在...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又展开了关于哲学研究对象问题的讨论。在哲学产生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再来讨论哲学研究的对象,这似乎有点可悲,而更具有悲剧性的则是在关于哲学对象问题的不断争论中,哲学的神圣领地一次又一次地被割让。然而,恰恰就在这悲剧后面蕴藏着更深刻的喜剧:随着哲学对象的日益缩小,人类理论思维日益精密,理论概括力日益提高,哲学本身也日益发展。下面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对这种思辨的悲喜剧作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维 哲学对象 论哲学 康德 哲学研究 物自体 先验形式 直接同一 研究对象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当怎样看待事物的结构形式——与叶永在同志商榷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宏典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21-27,共7页
如何看待事物的结构形式,我国哲学界尚无一致的意见。一般是把事物的结构形式归属于量,也有的把它归属于质。最近叶永在同志在《序变和质量互变规律》(以下简称《序》。载《哲学研究》1982年第10期)一文中又对事物的结构形式作了深入的... 如何看待事物的结构形式,我国哲学界尚无一致的意见。一般是把事物的结构形式归属于量,也有的把它归属于质。最近叶永在同志在《序变和质量互变规律》(以下简称《序》。载《哲学研究》1982年第10期)一文中又对事物的结构形式作了深入的探讨,提出结构形式既不能归属于量,也不能归属于质,主张把事物结构形式的变化叫做“序变”,从量变和质变中抽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环节引进质量互变规律,并称这一规律为质量序互变规律。我们赞同《序》文中所提出的不能把事物的结构形式简单地归属于量或质的观点,但对把“序变”作为一个独立环节引进质量互变规律有些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互变规律 叶永 《哲学研究》 结构中心 文中 直接同一 唯物辩证法大纲 松紧程度 数量分析 不等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的价值评价中的几种关系
15
作者 张惠琴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21-24,共4页
人的价值评价问题是人的价值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或正、或负、或大、或小。任何人的价值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作为主体,必须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人生价值作出情感体验,主观判断,就构成对人的价值的评价,每个人... 人的价值评价问题是人的价值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或正、或负、或大、或小。任何人的价值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作为主体,必须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人生价值作出情感体验,主观判断,就构成对人的价值的评价,每个人都对自我人生价值进行着反思和评价,社会、集体、他人也都对每个人的价值进行着各种评价。这种评价实际上是我们根据一定的标准或尺度去对人的价值所作的一种主观反映,它属于主观形态的东西。近年来,我们特别强调把人对社会的贡献作为根本尺度进行评价。但在现实生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价值 人生价值 主观反映 价值贡献 社会价值 主观判断 现实生活 自我需要 客观存在 直接同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的道德误读
16
作者 别祖云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道德之恶 市场经济体制 反道德行为 市场经济与道德 道德的好 自然本性 市场机制 直接同一 精神文明 市场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鼓励个人消费的几点不同理解
17
作者 张建文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1985年第3期14-17,共4页
近来,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和新闻宣传中,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即我国现阶段应大力鼓励消费、提倡消费,不如此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影响财政收入的完成、延缓商品流通,甚至认为消费比储蓄更具有积极意义,进而让人们树立所谓“消费也是支援社会... 近来,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和新闻宣传中,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即我国现阶段应大力鼓励消费、提倡消费,不如此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影响财政收入的完成、延缓商品流通,甚至认为消费比储蓄更具有积极意义,进而让人们树立所谓“消费也是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观念。对此,本人有几点不同看法,现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消费 鼓励消费 局部劳动 储蓄 生产与消费 商品积压 社会劳动 直接同一 消费品 消费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量是事物外在规定性”命题的质疑
18
作者 于嘉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5期20-23,共4页
“量”是唯物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中的重要范畴之一,长期以来在我们公开发行的某些哲学读物或教材中,总是习惯地把“量”称为事物的“外在(部)规定性”,借以和“质是事物内在(部)规定性”的命题相对立。譬如:
关键词 外在规定性 内在规定性 黑格尔 直接同一 量的规定性 量变质变规律 唯物辩证法 质与量的关系 思辨哲学 内部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定论中的神话与科学
19
作者 杨清明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2期95-99,共5页
不管是上帝的创造还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人类从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在寻找某种支撑点,即力图通过自己所特有的智慧使自己超越其他动物,而成为整个世界的主宰。这一努力的逐步实现,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从游牧到定居对人类生... 不管是上帝的创造还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人类从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在寻找某种支撑点,即力图通过自己所特有的智慧使自己超越其他动物,而成为整个世界的主宰。这一努力的逐步实现,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从游牧到定居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作用,因为它意味着人类找到了一种可以说是最为有效最为根本、并且是不断更新的武器,即导致了从神话到宗教再到科学和哲学的整个人类文化的创造。当然其中也就包含了曾经并且正在作为人们一切活动的支撑点的这样两个东西:宗教和本能。由于宗教提供了一种外在于人的权威,人就因之而获得一种天经地义的存在方式;由于本能确立起一种内在于人的根据,人们因为它而获得一种理直气壮的生活原则。不管二者的差异有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原则 这个世界 自然进化 人类文化 直接同一 还原论 正象 逻辑结论 本质主义 历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若干问题
20
作者 孙宏典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12-16,共5页
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正确把握这一规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觉得对这一规律还缺乏应有的深入探讨,现行的哲学论著对于其中的质和量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论述,都有一些需要... 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正确把握这一规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觉得对这一规律还缺乏应有的深入探讨,现行的哲学论著对于其中的质和量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论述,都有一些需要加以研究的问题。 一、关于质 国内多数哲学论著把质叫做“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规定性”,或称“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这来源于黑格尔对于质的界说,是对黑格尔的有关论述加以改造而来的,但改造得是不十分理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互变规律 内部规定 事物内部 同等程度 直接同一 不等于 哲学教科书 内在性质 为质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