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CD-TV用直下式LED背光源的光学设计 被引量:22
1
作者 梁萌 王国宏 +5 位作者 范曼宁 郭德博 刘广义 马龙 王良臣 李晋闽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6,共5页
三基色LED背光源是成就高品质液晶显示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其色域是传统CCFL背光源的150%以上。其中直下式背光源具有结构简单、光利用率高的特点,是目前大尺寸液晶显示背光源的首选,但是由于没有导光板,直下式背光源的光均匀性变得较差... 三基色LED背光源是成就高品质液晶显示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其色域是传统CCFL背光源的150%以上。其中直下式背光源具有结构简单、光利用率高的特点,是目前大尺寸液晶显示背光源的首选,但是由于没有导光板,直下式背光源的光均匀性变得较差。通过对LED光场分布的模拟和分析,得出了一种新型LED光场分布设计,对由此光场分布的三基色LED组成的66cm(26in)背光源模拟表明,该背光源在未加扩散膜前,灯箱厚度为20~28mm时,亮度均匀度大于83%,ΔU′V′值在0.01左右;加上扩散膜之后,灯箱厚度为20mm时,均匀度可达到89.58%,ΔU′V′值达到0.0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光源 LED 直下式 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用于直下式LCD背光源的LED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智慧 常军 +2 位作者 赵楠 金伟其 王涌天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82-284,共3页
传统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作为一种被动发光器件,本身不会发光,必须依靠背光源提供照明。在背光照明用到的光源中,LED最具竞争力。在分析LED性能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大尺寸直下式背光源的LED,新设计的LED结构简单,性能优良。通过... 传统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作为一种被动发光器件,本身不会发光,必须依靠背光源提供照明。在背光照明用到的光源中,LED最具竞争力。在分析LED性能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大尺寸直下式背光源的LED,新设计的LED结构简单,性能优良。通过设计26英寸背光源验证了新的LED。模拟结果表明,新的LED可以满足大尺寸LCD背光源对亮度均匀性和颜色均匀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RGBLED LCD背光源 大尺寸背光源 直下式背光源
原文传递
新型直下式正三角阵列LED背光源的光学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帅 李荣玉 +1 位作者 陈秀锦 陆俊彪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5-849,共5页
从分析直下式LED背光的基础结构入手,对传统的矩阵LED背光布局方式进行数学建模。针对该布局方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正三角阵LED背光布局模型,通过对比分析,证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减小混光"盲区"比例,提高均匀性。通过Light... 从分析直下式LED背光的基础结构入手,对传统的矩阵LED背光布局方式进行数学建模。针对该布局方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正三角阵LED背光布局模型,通过对比分析,证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减小混光"盲区"比例,提高均匀性。通过Lighttools仿真软件证明了该新型结构的有效性:当灯腔高度为20mm时,新型正三角阵结构的均匀性为90.79%,相比于传统矩阵结构的88.77%,提升幅度达到2%;在LED间距较密的情况下,新型正三角阵结构的均匀性相比传统结构而言优势并不明显,仅有不到1%的提升;随着灯腔高度的提升,新型正三角阵结构相比传统结构的优势逐渐缩小,当达到24mm时,均匀性的提升仅有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背光 直下式 新型正三角阵列 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有曲面底板的直下式LED平板灯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向昌明 文尚胜 +1 位作者 史晨阳 陈颖聪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4-170,共7页
针对直下式LED平板灯均匀度低且厚度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带有曲面底板的直下式LED平板灯,采用Taguchi方法设计,并通过Trace Pro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对影响直下式LED平板灯照度均匀度和平均照度的参数因子进行分析,并运用ANOVA理论分析出... 针对直下式LED平板灯均匀度低且厚度大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带有曲面底板的直下式LED平板灯,采用Taguchi方法设计,并通过Trace Pro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对影响直下式LED平板灯照度均匀度和平均照度的参数因子进行分析,并运用ANOVA理论分析出各因子对品质的影响程度,优化各项结构参数,以设计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并通过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LED芯片排布方式对照度均匀度和平均照度的影响程度都最大,分别有47.4%和50.2%的贡献度。当芯片选择正六边形排布,倾斜角度为30°,平板灯无微结构,混光距离为25 mm,得到最优化照明效果。扩散板照度均匀度达到88.3%,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厚度相对于目前直下式平板灯减少37.5%以上。模拟得到的会议室照明效果满足国家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所得结果为设计直下式平板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下式平板灯 曲面底板 Taguchi方法 照度 ANOV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亮度直下式背光液晶模组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范曼宁 张国义 +1 位作者 郝茂盛 陈云峰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2-165,170,共5页
研究开发了一款高亮度液晶显示用117 cm直下式背光模组,光源采用中功率高显色指数的LED,外加直下式用发散透镜结构,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为22mm,中心亮度最高可达到26 000 cd/m2以上,加上液晶屏之后,整个液晶模组亮度可在1 500 cd/m2以上... 研究开发了一款高亮度液晶显示用117 cm直下式背光模组,光源采用中功率高显色指数的LED,外加直下式用发散透镜结构,背光模组的混光距离为22mm,中心亮度最高可达到26 000 cd/m2以上,加上液晶屏之后,整个液晶模组亮度可在1 500 cd/m2以上。通过对LED阵列的混光效果、电路驱动和散热设计,实现了一种具有高亮度、高显色画质、散热好、低功耗的直下式背光方案,为要求高亮度、优良画质的液晶电视、液晶展示屏和广告屏等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背光源 直下式 高亮度 液晶显示 液晶模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户外液晶显示用高亮直下式LED背光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范曼宁 张国义 +1 位作者 郝茂盛 陈云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0,共4页
开发了一款用于半户外液晶显示的117cm(46in)直下式背光结构,采用中功率、高显色指数的LED光源,在不使用发散透镜的情况下,使得光源阵列的混光距离在25mm以内,中心亮度可达到20 000cd/m2以上。通过对LED阵列的光学以及驱动和散热设计,... 开发了一款用于半户外液晶显示的117cm(46in)直下式背光结构,采用中功率、高显色指数的LED光源,在不使用发散透镜的情况下,使得光源阵列的混光距离在25mm以内,中心亮度可达到20 000cd/m2以上。通过对LED阵列的光学以及驱动和散热设计,实现了一种具有高亮度、高显色画质、散热好、低成本的直下式背光源的方案设计,为户外和半户外液晶展示屏应用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背光源 直下式 高亮度 液晶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下式LED背光TV色域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跃宗 李春霞 +2 位作者 王瑞春 庄四祥 胡宏生 《光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0,共5页
分析了影响直下式LED背光TV色域的各种因素,研究了光学材料与液晶面板对白光色度坐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学材料、液晶面板对白光色坐标的平均偏差值分别为(-0.0285,0.0270)、(0.0139,0.0015);研究了光学材料、LED光源以及液晶面板对TV色... 分析了影响直下式LED背光TV色域的各种因素,研究了光学材料与液晶面板对白光色度坐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学材料、液晶面板对白光色坐标的平均偏差值分别为(-0.0285,0.0270)、(0.0139,0.0015);研究了光学材料、LED光源以及液晶面板对TV色域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厂家光学材料色域差距仅为0.2%;(2)不同液晶面板贴合相同的LED背光,色域相差22.8%;(3)从白光两波段LED到三波段LED再到RGB LED的背光,色域依次从75.3%、84.2%、104.5%。因此,要实现特定的色彩,需综合考虑每个部分对白光色度坐标的影响;另外,要获得高的色域范围,需选取与液晶面板相对应的LED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背光 直下式 TV色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D的直下式动态LCD背光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佳尧 钱可元 +1 位作者 韩彦军 罗毅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8-452,共5页
对液晶显示来说,与静态背光源相比,直下式动态背光源具有多种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LED的直下式动态背光源结构,将单个LED发出的光投射区域限制在散光膜的单一区域,即每个LED只负责液晶部分区域的背光照明。基于该结构,对240mm×180m... 对液晶显示来说,与静态背光源相比,直下式动态背光源具有多种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LED的直下式动态背光源结构,将单个LED发出的光投射区域限制在散光膜的单一区域,即每个LED只负责液晶部分区域的背光照明。基于该结构,对240mm×180mm尺寸的背光源仿真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其亮度均匀度达到93.1%,ΔU′V′小至0.003545,完全满足背光源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光源 LED 直下式 动态 动态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下式LED背光模组的超薄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德君 刘刚 +2 位作者 吕国强 方旭东 冯奇斌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1-1105,共5页
为减少混光距离进而获得超薄直下式LED背光模组,提出一种具有逆棱微结构的扩散板。对这种逆棱微结构进行了光学理论分析,证明了该结构在降低混光距离方面具有可行性。对逆棱微结构扩散板的光学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并用于81.3cm(32in)LE... 为减少混光距离进而获得超薄直下式LED背光模组,提出一种具有逆棱微结构的扩散板。对这种逆棱微结构进行了光学理论分析,证明了该结构在降低混光距离方面具有可行性。对逆棱微结构扩散板的光学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并用于81.3cm(32in)LED背光模组。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扩散板可有效增大灯影光圈,相对无结构扩散板,光圈直径增大约10%;在达到相同混光效果时,具有该结构扩散板的混光高度降低;采用该逆棱微结构的扩散板的背光模组混光高度由13mm降低至11.8mm。采用具有逆棱微结构的扩散板有助于实现LED背光模组的超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下式LED背光模组 环形逆棱镜微结构 超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抛物面调制的直下式匀光照明透镜设计
10
作者 孟蝶 张荣福 郁浩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1-385,共5页
对于近场大角度的匀光照明系统,透镜的一般设计方法是采用内表面为球形的自由曲面透镜设计,计算的自由曲面透镜只需考虑一次折射。但是当角度达到一定范围时,在透镜的内表面容易发生全反射,导致目标面照度不均匀。为了在近场照明系统中... 对于近场大角度的匀光照明系统,透镜的一般设计方法是采用内表面为球形的自由曲面透镜设计,计算的自由曲面透镜只需考虑一次折射。但是当角度达到一定范围时,在透镜的内表面容易发生全反射,导致目标面照度不均匀。为了在近场照明系统中得到更大角度的配光,提出一种以合适的抛物面作为自由曲面透镜的内表面的设计方法,内抛物面先对光源的能量进行一次扩散,再计算自由曲面面型,通过模拟仿真,实现了在距离光源15mm处形成半径40mm的光斑,均匀度达到95%,能量利用率达到97.8%,相对于传统的直下式透镜,提高了照明的均匀度,同时减少了箱体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下式透镜 自由曲面 抛物面 均匀照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下式LED黄疸灯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建鹏 郭震宁 +4 位作者 林介本 张佳宁 陈中行 薛冬冬 黄学铃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5,共9页
研制了一款可在接收面上实现平面光谱分布均匀的直下式LED黄疸灯。首先,按照LED数量从少到多的顺序,在同一基板上依次对4种单色LED进行排布,使其分别在同一出光面上形成大小相近且照度均匀的光斑,进而使出光面乃至接收面上实现平面光谱... 研制了一款可在接收面上实现平面光谱分布均匀的直下式LED黄疸灯。首先,按照LED数量从少到多的顺序,在同一基板上依次对4种单色LED进行排布,使其分别在同一出光面上形成大小相近且照度均匀的光斑,进而使出光面乃至接收面上实现平面光谱分布均匀。其次,对直下式LED黄疸灯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其确实可在接收面上实现平面光谱分布均匀。最后,在出光面上分别放置扩散板和棱镜膜,对两款直下式LED黄疸灯样品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相较而言,在出光面上放置增光膜的直下式LED黄疸灯样品可以使接收面具有较多的光能量。但无论出光面上放置的是棱镜膜还是扩散板,在600 mm×300 mm的接收面上,直下式LED黄疸灯都能实现99. 9%以上的平面光谱分布均匀度值以及74%以上的照度均匀度值,符合国家婴幼儿光疗设备安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LED黄疸灯 直下式 LED排布 平面光谱分布 照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D直下式背光LED间距、灯腔深度及均匀性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子君 高彬 +2 位作者 苗仲海 熊言威 石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197-201,共5页
为满足直下式LCD显示亮度不均匀性小于20%与背光设计薄型化要求,建立阵列LED背光及其上方平面照度的数学模型。根据单颗LED的发光特性,推导出阵列LED上方平面的照度分布。结合亮度不均匀性公式,采用Matlab软件对阵列LED间距、LCD灯腔深... 为满足直下式LCD显示亮度不均匀性小于20%与背光设计薄型化要求,建立阵列LED背光及其上方平面照度的数学模型。根据单颗LED的发光特性,推导出阵列LED上方平面的照度分布。结合亮度不均匀性公式,采用Matlab软件对阵列LED间距、LCD灯腔深度、阵列LED上方平面照度不均匀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通过对LED间距为8.8 mm的照度不均匀性分析,结果显示灯腔深度为10 mm可满足不均匀性小于20%的要求。然后对任意阵列LED间距情况下的照度不均匀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灯腔深度与LED间距之比约为1.1时,能满足薄型化设计要求和上述显示不均匀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面板 均匀性 直下式 LED间距 灯腔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结构之直下式背光模组最佳化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奇夆 吕理铭 《电子器件》 CAS 2008年第1期148-152,共5页
在直下式背光模组中,除了均齐度之外,光使用效率在背光模组也是很重要的考虑量,在此将直下式背光模组底部反射板改变构造,在每支灯管之间添加三角形的反射物,使光線经由三角反射物反射后,其角度与法線之夹角变小,进而导正光線的方向。... 在直下式背光模组中,除了均齐度之外,光使用效率在背光模组也是很重要的考虑量,在此将直下式背光模组底部反射板改变构造,在每支灯管之间添加三角形的反射物,使光線经由三角反射物反射后,其角度与法線之夹角变小,进而导正光線的方向。将光線在三角反射物模组之追跡情形与统计强度分布到优化功能建立于程式中,以缩短模拟时程,同时对均齐度与光使用效率做优化,并与光学软体做比对验证,进而減少棱镜片之成本。在此优化32 inch 16:9面板,厚度2.5cm,灯管数目为10支之三角反射物背光模组,加上扩散板后,其最佳出光角度分布之半强角都在46°,均齐度也有控制在90%以上。根据本研究成果,一些光学膜片可以不置放于此新型背光模组中,将可大幅減少零组件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下式背光模组 光跻模拟 均齐度 光使用效率 最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下式背光模组混光结构专利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屈旻 王启蒙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23期19-20,共2页
直下式背光是LCD显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侧入式背光,直下式背光可为LCD装置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文章在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混光结构领域的专利文献的基础上,对该领域进行了专利技术分析,从国内外专利的申请情况、重要申请人等方面作了详... 直下式背光是LCD显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侧入式背光,直下式背光可为LCD装置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文章在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混光结构领域的专利文献的基础上,对该领域进行了专利技术分析,从国内外专利的申请情况、重要申请人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下式 背光 导光 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下式LED背光源设计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建庆 《河南科技》 2013年第12期59-59,共1页
由于传统的LED无法实现直下式背光产品的超薄化设计,本文提出了一种在传统LED表面增加大出光角的透镜,经过二次光学处理,增大LED的出光角度,从而改变传统直下式LED背光受质于出光角影响,解决无法实现节能超薄的弊端。
关键词 LED 直下式 背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型反射槽的直下式LED背光模组设计
16
作者 夏宇昊 姬光荣 《现代显示》 2012年第12期27-30,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直下式LED的V型反射槽,使直下式LED背光模组设计突破LED间距的限制,通过反射槽的光学设计消除由LED间距增大所造成MURA光学不良现象。
关键词 V型反射槽 直下式LED MU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液晶电视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林 朱莹莹 刘明 《通信与广播电视》 2013年第1期33-43,共11页
本文阐述直下式LED背光技术在液晶电视上的应用,对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LED背光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分析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模组的设计方法,包括LED灯珠、光学膜片的选型和排布以及LED恒流驱动电路设计等。最后介绍了在实际应用中发... 本文阐述直下式LED背光技术在液晶电视上的应用,对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LED背光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分析一种直下式LED背光模组的设计方法,包括LED灯珠、光学膜片的选型和排布以及LED恒流驱动电路设计等。最后介绍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电视 直下式LED背光 恒流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直下式LED液晶电视背光模组设计原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胜斌 佟小龙 《山西电子技术》 2015年第1期76-78,共3页
随着人们对图像的质量、尺寸、临场效果的要求提升,大尺寸的LED液晶电视越来越多的成为消费者首选。要使液晶屏能正确显示图像,电视背光模组的设计是关键。综合性能和成本,直下式电视越来越多的成为设计者在大尺寸电视的首选设计。设计... 随着人们对图像的质量、尺寸、临场效果的要求提升,大尺寸的LED液晶电视越来越多的成为消费者首选。要使液晶屏能正确显示图像,电视背光模组的设计是关键。综合性能和成本,直下式电视越来越多的成为设计者在大尺寸电视的首选设计。设计者必须在设计之初,合理选择灯珠、设计匹配的透镜加上适当的光学器件组成直下式背光源,将LED这种点光源转化成均匀的面光源,同时保证必要的光能利用率和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下式背光模组 LED灯珠 透镜 光学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款直下式LED背光源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海霞 江霞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年第8期93-93,95,共2页
传统LED无法实现直下式背光产品的超薄化设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设计原理:在传统LED表面增加大出光角的透镜,经过二次光学处理,增大LED的出光角度,从而改变传统直下式LED背光受制于出光角影响,产品不美观、功耗高... 传统LED无法实现直下式背光产品的超薄化设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设计原理:在传统LED表面增加大出光角的透镜,经过二次光学处理,增大LED的出光角度,从而改变传统直下式LED背光受制于出光角影响,产品不美观、功耗高的技术缺陷,很好地解决了无法实现节能超薄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直下式 背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直下式分体液晶背光设计
20
作者 董琦飞 耿向阳 +1 位作者 周斌 张国华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21,共3页
设计了一种用于组合仪表的直下式分体式液晶显示方案,并结合CAE仿真技术,确定了液晶背光发光二极管(LED)数量和LED矩阵最佳排列方式,建立了一种用于分体液晶背光照明系统混光均匀性分析的数学模型,通过研究分析了混光均匀性与混光距离及... 设计了一种用于组合仪表的直下式分体式液晶显示方案,并结合CAE仿真技术,确定了液晶背光发光二极管(LED)数量和LED矩阵最佳排列方式,建立了一种用于分体液晶背光照明系统混光均匀性分析的数学模型,通过研究分析了混光均匀性与混光距离及LED间距的关系,解决了分体液晶显示亮度不均匀的问题,使得液晶成本降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下式分体液晶 混光均匀性 混光距离 LED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