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的“难言之隐”——盆底器官脱垂
1
作者 杜堂彩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6期63-63,共1页
盆底器官脱垂,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撑组织薄弱,造成盆腔器官下降移位,而引发器官的位置及功能异常,是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临床上以外阴部肿物脱出为主要症状,并伴有排便、排尿异常,外阴部出血、炎症等症状,严重影响着女性的... 盆底器官脱垂,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盆底支撑组织薄弱,造成盆腔器官下降移位,而引发器官的位置及功能异常,是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临床上以外阴部肿物脱出为主要症状,并伴有排便、排尿异常,外阴部出血、炎症等症状,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 肿物 排尿异常 盆底器官脱垂 功能异常 支撑组织 阴部 主要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产后盆底器官脱垂及尿失禁女性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
作者 石海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110-113,共4页
探究盆底功能障碍疾病(PFD)女性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PFD患者90例(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盆底肌训练)和观察组(盆底肌训练+盆底康复治疗),各45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盆底器官脱垂0... 探究盆底功能障碍疾病(PFD)女性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PFD患者90例(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盆底肌训练)和观察组(盆底肌训练+盆底康复治疗),各45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盆底器官脱垂0度患者占比更多,Ⅱ度患者占比更少,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指标、尿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各维度I-QOL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PFD患者盆底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宫内障碍 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器官脱垂 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产后盆底器官脱垂及尿失禁女性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王顺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09-0012,共4页
总结康复治疗用于产后盆底器官脱垂及尿失禁的临床经验及效果。方法 选2023年5月-2024年4月这期间的研究对象共计104例(产后盆底器官脱垂及尿失禁患者),将104例中的前52例安排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后52例安排在观察组(盆底康复治疗),比... 总结康复治疗用于产后盆底器官脱垂及尿失禁的临床经验及效果。方法 选2023年5月-2024年4月这期间的研究对象共计104例(产后盆底器官脱垂及尿失禁患者),将104例中的前52例安排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后52例安排在观察组(盆底康复治疗),比对的指标内容为:盆底器官脱垂情况,产后尿失禁发生率,盆底肌无力症状的评分情况,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上述的四项指标对比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盆底康复治疗用于改善产后女性的盆底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的效果非常好,可促进产后女性盆底功能的恢复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盆底器官脱垂 尿失禁女性 盆底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式子宫切除结合盆底重建术治疗Ⅲ~Ⅳ度盆底器官脱垂的效果
4
作者 蔡新燕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1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阴式子宫切除结合盆底重建术治疗Ⅲ~Ⅳ度盆底器官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惠水县中医医院诊治的Ⅲ~Ⅳ度盆底器官脱垂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3例。常规组采用阴式子宫切... 目的:分析阴式子宫切除结合盆底重建术治疗Ⅲ~Ⅳ度盆底器官脱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惠水县中医医院诊治的Ⅲ~Ⅳ度盆底器官脱垂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3例。常规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复发率、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残余尿量、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结合盆底重建术治疗Ⅲ~Ⅳ度盆底器官脱垂的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器官脱垂 阴式子宫切除 盆底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定量评估女性盆底器官脱垂 被引量:34
5
作者 徐莲 刘菲菲 +2 位作者 陶均佳 胡兵 应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29-2232,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评估女性盆底器官脱垂(POP)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价系统(POP-Q)评价结果间的相关性,探讨超声定量评估女性PO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女性POP患者,其中46例为单腔脱垂,8例为2个腔室、2例为3个腔室的复合脱垂,共计33例存在... 目的分析超声评估女性盆底器官脱垂(POP)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价系统(POP-Q)评价结果间的相关性,探讨超声定量评估女性POP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女性POP患者,其中46例为单腔脱垂,8例为2个腔室、2例为3个腔室的复合脱垂,共计33例存在前腔脱垂,23例有中腔脱垂,12例存在后腔脱垂。所有患者均接受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和POP-Q评分,均由1名医师独立完成评价。对超声测量结果与POP-Q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超声评估中腔脱垂与POP-Q的相关性最好(r=0.86,P<0.01),其次是前腔(r=0.84,P<0.01),后腔较差(r=0.62,P<0.01)。结论经会阴二维超声能够提供有价值的盆底解剖信息,是一种能够定量评估POP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盆底器官脱垂 盆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器官脱垂患者肛提肌的动态MRI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柯桂珠 宋岩峰 +1 位作者 陈自谦 马明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25-529,共5页
目的:探讨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肛提肌的动态MRI表现特征,建立基于MRI的盆底肌肉和韧带损伤的诊断技术。方法:POP组32例,对照组15例。分别比较两组肛提肌裂隙、髂尾肌厚度、耻骨直肠肌厚度、髂尾肌角度和肛提肌板角度的变化。结果:(1)... 目的:探讨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肛提肌的动态MRI表现特征,建立基于MRI的盆底肌肉和韧带损伤的诊断技术。方法:POP组32例,对照组15例。分别比较两组肛提肌裂隙、髂尾肌厚度、耻骨直肠肌厚度、髂尾肌角度和肛提肌板角度的变化。结果:(1)POP组肛提肌裂隙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08);(2)POP组左右侧髂尾肌和右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在静息位和最大腹压时均较对照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比腹压作用前后肛提肌厚度的变化,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3)最大腹压时,POP组髂尾肌角度和肛提肌板角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01和0.007);比较腹压作用前后的角度变化,POP组有显著差异(P=0.003和0.044)。结论:MRI检查可以很好地观察肛提肌的形态,动态检查还可以评价肛提肌的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器官脱垂 肛提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观察盆底器官脱垂女性盆底器官运动及角量参数变化 被引量:17
7
作者 陶均佳 徐莲 +2 位作者 刘菲菲 胡兵 应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21-224,共4页
目的应用经会阴二维超声观察盆底器官脱垂(POP)女性盆底器官运动及角量参数变化。方法选取POP患者50例(POP组)和非POP患者50例(对照组),使用经会阴二维超声观察其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盆底器官情况,获取不同时期尿道倾斜角(UIA)和肛直... 目的应用经会阴二维超声观察盆底器官脱垂(POP)女性盆底器官运动及角量参数变化。方法选取POP患者50例(POP组)和非POP患者50例(对照组),使用经会阴二维超声观察其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盆底器官情况,获取不同时期尿道倾斜角(UIA)和肛直角(ARA)等角量参数。结果 POP组与对照组盆底器官运动偏转方向一致。POP组中11例患者静息期近段尿道向背侧倾斜(11/50),张力期有39例(39/50);对照组中3例患者静息期近段尿道向背侧倾斜(3/50),张力期有16例(16/50)。POP组各期UIA均小于对照组(P﹤0.05),缩肛期UIA偏转幅度小于对照组(P﹤0.001),张力期前腔脱垂患者UIA偏转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POP组各期ARA及其变化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张力期后腔脱垂患者ARA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会阴二维超声能动态观察POP运动异常,间接反映盆底支持组织功能状态,为POP的诊断及盆底功能评价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会阴 盆底器官脱垂 角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松弛素浓度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周艳娜 吴氢凯 +1 位作者 程慧 滕银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3-395,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松弛素浓度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POP)及绝经的关系。方法选择POP患者39例(POP组),另设盆底功能正常的39名妇女为对照组;分析POP与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关系以及绝经对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POP组的血清松弛素质量浓度为(40... 目的研究血清松弛素浓度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POP)及绝经的关系。方法选择POP患者39例(POP组),另设盆底功能正常的39名妇女为对照组;分析POP与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关系以及绝经对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POP组的血清松弛素质量浓度为(406.7±311.2)ng/L,对照组为(199.4±208.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妇女的血清松弛素质量浓度为(172.0±197.5)ng/L,未绝经妇女为(587.5±716.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中已绝经患者的血清松弛素质量浓度为(226.2±178.8)ng/L,对照组中已绝经妇女(108.4±98.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中未绝经患者的血清松弛素质量浓度为(1870.2±264.4)ng/L,对照组中未绝经妇女为(373.7±370.4)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松弛素水平升高可能是妇女发生POP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 血清松弛素 绝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盆底器官脱垂发生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9
作者 支霜 蒋本贵 +1 位作者 张莉英 李岩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第4期589-592,共4页
目的:探讨妇女产后盆底器官脱垂(POP)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产后育龄妇女1030例临床资料,调查产后POP的发生情况及发生危险因素。结果:1030例产后育龄妇女中,患POP 725例(70.4%),其中阴道前壁膨出551... 目的:探讨妇女产后盆底器官脱垂(POP)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产后育龄妇女1030例临床资料,调查产后POP的发生情况及发生危险因素。结果:1030例产后育龄妇女中,患POP 725例(70.4%),其中阴道前壁膨出551例(53.5%),阴道后壁膨出502例(48.7%),子宫脱垂81例(7.9%);POP脱垂部位以阴道前壁膨出为主,脱垂程度以Ⅰ度脱垂为主。不同年份间POP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147),线性卡方检验发生率呈增长趋势(χ2线性=5.218,P=0.022)。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产次≥2次、阴道分娩、会阴自然裂伤和妊娠期高血压是育龄妇女发生产后POP的高危因素。结论:本次调查育龄妇女产后POP的发生率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产次≥2次、阴道分娩、会阴自然裂伤和妊娠期高血压等是产后发生POP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产后盆底器官脱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经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后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及尿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颖 刘晓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3期3239-3242,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经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后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及尿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8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壁修补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盆底... 目的:探讨盆底器官脱垂患者经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后炎症反应、应激反应及尿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8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壁修补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全盆底重建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两组血清炎症因子、应激指标及术后尿流动力学水平变化。结果:术前,两组的血清hs-CRP、IL-1β、TNF-α、NE、E及Ins水平较为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1β、TNF-α、NE、E及Ins水平与同组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在尿流动力学方面,术后观察组最大膀胱测定容积、Qmax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detQMax、PdetMax及PV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壁修补术相比,全盆底重建术能更好减轻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并且有助于患者排尿功能的改善,整体效果较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重建术 盆底器官脱垂 炎症因子 应激反应 尿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瑞云 江丽 宋岩峰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20-322,共3页
目的三维超声观察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的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方法 POP组33例,普通妇科疾病患者为对照组29例,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获取在静息及盆底肌收缩状态下的图像,观察肛提肌形态变化和肛提肌裂孔大小。结果三维横切面可清晰显示... 目的三维超声观察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的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方法 POP组33例,普通妇科疾病患者为对照组29例,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获取在静息及盆底肌收缩状态下的图像,观察肛提肌形态变化和肛提肌裂孔大小。结果三维横切面可清晰显示位于耻骨联合和肛门直肠连结间的肛提肌,以及穿过肛提肌裂孔的尿道、阴道、直肠。POP组盆底结构较对照组松弛,肛提肌回声欠均匀;POP组静息及缩肛状态下的肛提肌裂孔面积、矢状位肛提肌裂孔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可较好地显示盆底的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肛提肌 盆底器官脱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虚拟现实技术的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惠娟 宋岩峰 +2 位作者 汪荣 马明 陈自谦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021-1023,1094,共4页
目的采用MRI虚拟现实技术重建阴道并探讨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阴道的形态特征变化。方法 POP组20例,对照组20例。研究对象均行盆腔MR I检查。将采集的二维图像数据通过虚拟现实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对特定横截面的阴道壁厚度、面积和阴道模... 目的采用MRI虚拟现实技术重建阴道并探讨盆底器官脱垂患者阴道的形态特征变化。方法 POP组20例,对照组20例。研究对象均行盆腔MR I检查。将采集的二维图像数据通过虚拟现实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对特定横截面的阴道壁厚度、面积和阴道模型体积、形态进行观测。结果对比POP组和对照组阴道横截面正中矢状线距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OP组阴道横截面面积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OP组阴道体积大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P组有60%患者阴道形态不规则,呈不对称性。阴道轴向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MRI虚拟现实技术是观察阴道形态的有效方法。POP患者未发现阴道本身结构的薄弱缺损,但存在形态改变,MR I表现的阴道形态变化可以间接地反映盆底支持组织的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检查 虚拟现实技术 盆底器官脱垂 患者 阴道模型 形态改变 technology VIRTUAL REALITY based 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 横截面 POP 虚拟现实软件 比较差异 支持组织 研究对象 形态变化 图像数据 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1、MMP-2在盆底器官脱垂疾病患者阴道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凤玫 王长楠 宋岩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为研究组,20例非盆底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作为对照。RT-PCR法检测阴道前壁组织中MMP-1和MMP-2 mRNA的表达,明胶底物酶法测定阴道前壁组织中MMP-1、MM...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性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为研究组,20例非盆底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作为对照。RT-PCR法检测阴道前壁组织中MMP-1和MMP-2 mRNA的表达,明胶底物酶法测定阴道前壁组织中MMP-1、MMP-2的活性。结果脱垂患者阴道组织中MMP-1 mRNA的表达为0.68±0.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41±0.03(P<0.01),pro-MMP-2在脱垂患者阴道壁组织酶活性为1.98±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56±0.27(P<0.05)。结论 MMP-1使盆底组织胶原代谢分解增加,增加的MMP-1表达可能与盆底器官脱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蛋白酶 盆底器官脱垂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在盆底器官脱垂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陆荣 宋岩峰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期291-294,共4页
随着整体理论、吊床理论及肛提肌维持盆底器官的重要性等多种观点的提出,盆底器官脱垂(POP)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因此获得POP的完整信息,应结合临床检查及辅助检查手段,在辅助检查手段中应用最广泛、最有优势的影像学技术。多种... 随着整体理论、吊床理论及肛提肌维持盆底器官的重要性等多种观点的提出,盆底器官脱垂(POP)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因此获得POP的完整信息,应结合临床检查及辅助检查手段,在辅助检查手段中应用最广泛、最有优势的影像学技术。多种影像学技术应用于盆底,包括静态及动态盆底影像学技术,帮助临床医师全面了解POP的发病机制、诊断并建立盆底治疗方案及完善的术后随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器官脱垂 影像学 盆底超声 盆底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阴式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在治疗盆底器官脱垂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石进 周兰云 孙贝加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5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传统阴式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经改良后在治疗盆底器官脱垂(PO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因POP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POP定量分期(POP... 目的探讨传统阴式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经改良后在治疗盆底器官脱垂(POP)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因POP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POP定量分期(POP-Q)各指示点位置,评价客观治愈率,通过术后随访问卷调查,评价主观治愈率,并对手术创伤、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56例POP皆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无重大并发症发生,50例术前术后POP-Q各指示点Aa、Ba、Ap、Bp、C、gh、p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治愈率88.0%(44/50),主观治愈率94.6%(53/56),性生活满意度96.1%(49/51),排尿情况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在治疗POP中最符合微创观念,手术治愈率高,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器官脱垂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尿失禁 阴道壁膨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LC3 Ⅱ、COL Ⅰ和COL Ⅲ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红 南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Ⅰ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 Ⅲ)的表达变化,并探讨自噬与POP的关系。方法轻度POP(POPⅠ~Ⅱ度)14例(A组)、重度POP(POPⅢ~Ⅳ级)17例(B组)、... 目的观察盆底器官脱垂(POP)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Ⅰ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 Ⅲ)的表达变化,并探讨自噬与POP的关系。方法轻度POP(POPⅠ~Ⅱ度)14例(A组)、重度POP(POPⅢ~Ⅳ级)17例(B组)、无POP者17例(C组),在子宫全切术术中均留取子宫骶韧带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子宫骶韧带组织LC3、COLⅠ和COL Ⅲ。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LC3、COLⅠ和COL Ⅲ的相关性。结果 A、B、C组LC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0.41±2.76、24.28±2.61、38.15±2.19,COLⅠ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0.41±2.76、24.28±2.61、38.15±2.19,COL Ⅲ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1.50±2.15、26.00±2.10、37.29±2.13,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轻度POP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中LC3Ⅱ与COLⅠ和COL Ⅲ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36 2,0.781 9;P均<0.01);重度POP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中LC3Ⅱ与COLⅠ和COL Ⅲ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65,-0.709 4;P均<0.01)。结论POP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LC3、COLⅠ和COL Ⅲ均呈低表达。LC3、COLⅠ和COL Ⅲ可能与POP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器官脱垂 子宫骶韧带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 Ⅰ型胶原 Ⅲ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40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白晶晶 颜士杰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2期1482-1484,共3页
目的探讨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经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治疗的盆底器官脱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了解术后近期情况,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随访1年。结果 40例患者腹... 目的探讨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经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治疗的盆底器官脱垂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了解术后近期情况,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随访1年。结果 40例患者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均在全麻下进行,整体手术时间平均为(133.41±56.57)min(含妇科其他操作,如子宫切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阴道后壁修补术等,单独行盆底悬吊术2例),平均失血量为(109.71±70.71)m 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94±0.71)d,其中2例因腹部切口液化,术后尿管保留时间为(4.26±1.41)d,其中1例术中膀胱损伤,术后保留导尿14 d。随访1年,2例术后阴道后壁膨出。生活质量未受影响。结论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是一种治疗子宫阴道脱垂的简单、有效、容易掌握的手术方式,可以进行临床术式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器官脱垂 腹壁自体筋膜盆底悬吊术 疗效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纤维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囡 王晓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286-3289,共4页
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又称盆腔器官膨出,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妇科疾病。当盆底组织退化、创伤、先天发育不良或某些疾病引起损伤、张力减低导致其支持功能减弱,使女性生殖器官和相邻脏器向下移位... 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又称盆腔器官膨出,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妇科疾病。当盆底组织退化、创伤、先天发育不良或某些疾病引起损伤、张力减低导致其支持功能减弱,使女性生殖器官和相邻脏器向下移位,即为POP。2002年美国妇女健康研究调查发现,50~79岁妇女中约40%有不同程度的P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器官脱垂 女性生殖器官 弹性纤维 盆腔器官膨出 先天发育不良 妇科疾病 妇女健康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器官脱垂的动态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岳建兰 沈文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盆底器官脱垂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动态MRI作为最具前景的辅助检查手段,可同时评价盆底的形态、运动和功能,在术前明确缺损的部位、类型及程度,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就动态MRI在盆底器官脱垂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盆底器官脱垂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动态MRI作为最具前景的辅助检查手段,可同时评价盆底的形态、运动和功能,在术前明确缺损的部位、类型及程度,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就动态MRI在盆底器官脱垂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MRI 盆底 盆底器官脱垂 盆底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的治疗策略及挑战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岩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2-494,共3页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指包括膀胱、子宫、阴道及部分肠道因盆腔组织退化、创伤、先天发育不良或某些疾病引起损伤、张力减低等导致其支持功能减弱,引起的子宫阴道及(或)相邻器官发生病理性下降。盆底器官脱垂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其中较...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指包括膀胱、子宫、阴道及部分肠道因盆腔组织退化、创伤、先天发育不良或某些疾病引起损伤、张力减低等导致其支持功能减弱,引起的子宫阴道及(或)相邻器官发生病理性下降。盆底器官脱垂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其中较为明确的危险因素有经阴道分娩、难产、产程、产次、胎儿高体重、衰老、肥胖、引起腹压增高的胸腹腔慢性疾病等。其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近年来,手术治疗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器官脱垂 非手术治疗 女性 经阴道分娩 先天发育不良 慢性疾病 盆腔组织 器官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