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皮下蒂皮瓣修复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一期切除术后缺损的效果及安全性
1
作者 刘珍珍 王秉林 +1 位作者 赵韶华 顾静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4期41-44,共4页
目的探究局部皮下蒂皮瓣对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一期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患者8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缝合(n=40),观察组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n=40)。对比两组患者修复疗效、... 目的探究局部皮下蒂皮瓣对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一期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患者8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缝合(n=40),观察组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n=40)。对比两组患者修复疗效、治疗后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修复疗效总有效率为95.00%大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满意度为97.50%大于对照组的80.00%(P<0.05);术后两组患者各项创面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均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对非黑色素瘤皮肤癌,于一期切除术后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提升患者术后愈合情况,还可以提高术后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黑色素瘤皮肤癌 一期切除术 皮下蒂皮瓣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蒂皮瓣对面部肿瘤软组织病损切除术后创面修复患者皮瓣存活及创面恢复的疗效
2
作者 李顺海 李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6期16-18,共3页
目的 分析皮下蒂皮瓣用于面部肿瘤软组织病损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面部肿瘤软组织病损切除术后创面修复患者60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V-Y皮瓣修复,观... 目的 分析皮下蒂皮瓣用于面部肿瘤软组织病损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蒙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面部肿瘤软组织病损切除术后创面修复患者60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V-Y皮瓣修复,观察组接受皮下蒂皮瓣修复,比较不同创面修复措施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修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3.33%vs.70.00%,P=0.020)。观察组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90.00%vs.66.67%,P=0.028)。观察组皮瓣长度[(3.22±0.45)cm vs.(2.79±0.41)cm,P <0.001]和皮瓣宽度[(5.26±0.42)cm vs.(4.56±0.46)cm,P <0.001]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修复后创面色泽、质地、美观度及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vs.27.59%,P=0.026)。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00%vs.80.00%,P=0.031)。结论 经皮下蒂皮瓣修复可有效提高皮瓣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创面修复,其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对预后改善有重要意义,患者接受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蒂皮瓣 面部肿瘤 软组织病损切除 创面修复 存活 创面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筝”皮下蒂皮瓣在头颈部修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陈东来 刘艳霞 +2 位作者 杨林 刘峰 周克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613-614,共2页
目的:探讨“风筝”皮下蒂皮瓣(简称皮下蒂皮瓣)在头颈部修复术中的应用。方法:对头颈部皮肤缺损者设计三角形皮下蒂皮瓣,三角形的底靠近缺损侧。于三角形两腰切开皮肤,向下外潜行分离皮下组织,然后将皮下组织蒂的中央部分用剪刀分离,形... 目的:探讨“风筝”皮下蒂皮瓣(简称皮下蒂皮瓣)在头颈部修复术中的应用。方法:对头颈部皮肤缺损者设计三角形皮下蒂皮瓣,三角形的底靠近缺损侧。于三角形两腰切开皮肤,向下外潜行分离皮下组织,然后将皮下组织蒂的中央部分用剪刀分离,形成双蒂,将皮瓣向缺损侧推进,修复组织缺损。结果:应用皮下蒂皮瓣30例,切口Ⅰ期愈合,形态较满意,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头颈部皮肤缺损,效果确定,方法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蒂皮瓣 头颈部 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蒂皮瓣在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琳 殷晓春 +2 位作者 赵辑 孟祥起 王金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482-484,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面部中小面积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在肿胀麻醉下,切除病变组织,根据缺损的形态制作邻位三角形皮下蒂皮瓣,通过滑行或旋转的方式移动到缺损处,修复创面。结果:用此法行手术42例,充分利用了周围正常组织,避免了组织的浪... 目的:探索一种面部中小面积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在肿胀麻醉下,切除病变组织,根据缺损的形态制作邻位三角形皮下蒂皮瓣,通过滑行或旋转的方式移动到缺损处,修复创面。结果:用此法行手术42例,充分利用了周围正常组织,避免了组织的浪费,并使瘢痕局限,不造成周围器官的移位,获得比较理想的修复效果。结论:皮下蒂皮瓣是面部中小面积缺损比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缺损 皮下蒂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眼轮匝肌为蒂的皮下蒂皮瓣修复上下睑缺损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晓静 汪春兰 +3 位作者 曹东升 郑和平 宁金龙 展望 《安徽医学》 2001年第4期6-7,共2页
目的 :探讨以眼轮匝肌为血供的皮下蒂皮瓣修复上下睑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 30例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标本 ,解剖观察眼轮匝肌形态及血供 ,临床修复 8例上下睑缺损 ,为眼轮匝肌为蒂的皮下蒂皮瓣的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据。结果... 目的 :探讨以眼轮匝肌为血供的皮下蒂皮瓣修复上下睑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 30例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标本 ,解剖观察眼轮匝肌形态及血供 ,临床修复 8例上下睑缺损 ,为眼轮匝肌为蒂的皮下蒂皮瓣的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据。结果 :8例上下睑缺损修复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缺损 眼轮匝肌皮 修复 皮下蒂皮瓣 皮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筝”皮下蒂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江萍 邢新 +1 位作者 杨志勇 孙燚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5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 0 0 0年6月以来,应用“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因面部病变组织切除术后的皮肤缺损患者36例。按病变组织的形状将其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于缺损的一侧设计、形成以... 目的 探讨应用“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 0 0 0年6月以来,应用“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因面部病变组织切除术后的皮肤缺损患者36例。按病变组织的形状将其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于缺损的一侧设计、形成以皮瓣基底部皮下组织为蒂或以皮瓣两侧皮下组织为蒂的皮瓣,皮瓣最大宽度小于或等于缺损直径,长度约为缺损直径的1.5~2 .0倍,推进覆盖缺损部位。结果 36例患者的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瘢痕不明显,皮瓣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形态较好。结论 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皮瓣的血运可靠及转动灵活、愈后切口瘢痕不明显等优点,对于因直接缝合张力大或可能引起面部器官移位的面部皮肤缺损的修复,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筝”皮下蒂皮瓣 皮肤缺损 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睑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修复眼睑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4
7
作者 秦芹 姚广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用眼睑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修复眼睑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效果.方法:设计眼睑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远端携带有部分皮肤软组织,转移修复眼睑病变组织切除术遗留创面,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本组患者1 5例,术后皮瓣全部存活,... 目的:探讨用眼睑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修复眼睑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效果.方法:设计眼睑部眼轮匝肌皮下蒂皮瓣,远端携带有部分皮肤软组织,转移修复眼睑病变组织切除术遗留创面,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本组患者1 5例,术后皮瓣全部存活,随访3个月~1年,效果良好,术后无明显瘢痕及眼睑继发畸形,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一致,效果满意.结论:应用眼睑部眼纶匝肌皮下蒂皮瓣修复眼睑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灵活方便,血供可靠,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蒂皮瓣 眼睑部眼轮匝肌 眼睑皮肤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后皮下蒂皮瓣一期贯穿修复耳廓前部组织缺损 被引量:2
8
作者 左宗宝 孙家明 +2 位作者 郭科 郭能强 宁金龙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04-105,120,共3页
目的:观察耳后皮下蒂皮瓣一期修复耳廓前部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利用耳后皮下蒂皮瓣贯穿修复耳廓前部组织缺损16例,最小面积为1.0 cm×1.5 cm,最大面积为2.2 cm×2.5 cm,术后随访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目的:观察耳后皮下蒂皮瓣一期修复耳廓前部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利用耳后皮下蒂皮瓣贯穿修复耳廓前部组织缺损16例,最小面积为1.0 cm×1.5 cm,最大面积为2.2 cm×2.5 cm,术后随访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耳后皮瓣均存活良好,随访2~12个月,耳廓外形满意,瘢痕不明显。结论耳后皮下蒂皮瓣血供可靠,形态、色泽、质地与周围正常组织一致,供瓣区隐蔽,是修复耳廓前部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后皮下蒂皮瓣 耳廓前部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区皮下蒂皮瓣转移修复眉额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欢诚 陈石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426-142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颞区皮下蒂皮瓣转移修复眉额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对10例眉额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应用颞区皮下蒂皮瓣转移修复。结果:1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颜色、质地与正常额部皮肤相似,效果满意。结论:应用颞区皮下蒂皮瓣转移修复眉... 目的:探讨应用颞区皮下蒂皮瓣转移修复眉额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对10例眉额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应用颞区皮下蒂皮瓣转移修复。结果:10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颜色、质地与正常额部皮肤相似,效果满意。结论:应用颞区皮下蒂皮瓣转移修复眉额部皮肤缺损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蒂皮瓣 皮肤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颊部皮下蒂皮瓣在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谷永安 刘树发 +3 位作者 雷鸣 郑建金 崔乃成 王厚滨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3-233,共1页
关键词 唇缺损 颊部皮下蒂皮瓣 修复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皮下蒂皮瓣推移修复鼻部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党晓辉 杜兆文 杜明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813-817,共5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改良皮下蒂皮瓣推移修复鼻部缺损中的应用及优缺点。方法:自2015年1月以来,采用改良皮下蒂皮瓣推移修复鼻部缺损患者共16例,术后观察供、受区情况,鼻部立体外形情况。结果:16例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显示鼻部外形良好... 目的:观察和评价改良皮下蒂皮瓣推移修复鼻部缺损中的应用及优缺点。方法:自2015年1月以来,采用改良皮下蒂皮瓣推移修复鼻部缺损患者共16例,术后观察供、受区情况,鼻部立体外形情况。结果:16例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显示鼻部外形良好,供、受区瘢痕融合,鼻部立体结构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采用改良皮下蒂皮瓣推移修复鼻部下1/3缺损,鼻外形修复效果好,且供、受区融合,无另外供区瘢痕出现。该手术损伤小,操作简便易行,可作为修复鼻部较小缺损的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蒂皮瓣 鼻部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剑 牛永敢 +3 位作者 梁俊刚 李正斌 胡晓庆 张喜兰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5期101-102,共2页
目的研究临床应用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缺损的方法及解剖要点,探讨其优缺点.方法根据临床应用鼻唇沟皮瓣的经验,在临床中应用皮下蒂鼻唇沟皮瓣修复多种类型的鼻唇部缺损.结果临床应用9例,全部成活,经过4个月~1年的临床随访,效果满... 目的研究临床应用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缺损的方法及解剖要点,探讨其优缺点.方法根据临床应用鼻唇沟皮瓣的经验,在临床中应用皮下蒂鼻唇沟皮瓣修复多种类型的鼻唇部缺损.结果临床应用9例,全部成活,经过4个月~1年的临床随访,效果满意.结论灵活应用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唇缺损是修复鼻唇缺损的较为理想而且简单、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沟皮下蒂皮瓣 修复方法 鼻唇缺损 临床应用 皮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蒂皮瓣修复术与传统隐形切口修补术治疗面部肿块的疗效对比
13
作者 胡竺 任森洋 叶亚萍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9期142-143,共2页
目的比较皮下蒂皮瓣修复术与传统隐形切口修补术治疗面部肿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行皮下蒂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部肿块的25例患者(皮瓣组),并与以往行传统隐形切口修补术治疗面部肿块的25例患者(隐形切口组)进行对比,... 目的比较皮下蒂皮瓣修复术与传统隐形切口修补术治疗面部肿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行皮下蒂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部肿块的25例患者(皮瓣组),并与以往行传统隐形切口修补术治疗面部肿块的25例患者(隐形切口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是否留有明显瘢痕、切口的血运情况、患者的满意情况等。结果皮下蒂皮瓣修复术的切口愈合时间要长于传统隐形切口修补术,但皮瓣组的患者大多数不留瘢痕且修补处血运良好,术后长期的美观效果也优于隐形切口组,因此患者满意度也比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蒂皮瓣修复术对面部的修复效果要优于传统隐形切口修补术,对于现代社会对面部美容效果的要求,皮下蒂皮瓣修复术是理想的治疗面部肿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蒂皮瓣修复术 隐形切口修补术 面部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壁轴型皮下蒂皮瓣一期阴茎再造术
14
作者 陈宗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168-,共1页
本文报告一个一期再造阴茎的方法: 1、以含有血管蒂的阴囊中隔皮瓣形成新的尿道,尿道长约10cm。 2、取9~10cm长的肋软骨,修成光滑扁直的长条,固定在阴茎根部的筋膜上,作为阴茎硬度的支撑,并将新尿道稀松地与该软骨缝合2~3针以固定之。
关键词 阴茎再造术 皮下蒂皮瓣 阴茎根部 轴型 再造阴茎 形成 阴囊中隔 血管蒂 肋软骨 皮下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股沟皮下蒂皮瓣Ⅰ期阴道成形2例
15
作者 郭智龙 余新民 +1 位作者 李朝阳 余萍 《新疆医学》 1999年第3期142-143,共2页
1998年8月和11月,我科采用阴股沟皮瓣Ⅰ期阴道再造术2例,手术成功,术后效果满意。一、临床资料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23岁和17岁。1例为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社会性别女性,心理性别女性。患者本人强烈要求变为女性,半年前曾行阴蒂成形术和... 1998年8月和11月,我科采用阴股沟皮瓣Ⅰ期阴道再造术2例,手术成功,术后效果满意。一、临床资料 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23岁和17岁。1例为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社会性别女性,心理性别女性。患者本人强烈要求变为女性,半年前曾行阴蒂成形术和双侧隐睾切除术。另1例为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第二性征发育正常,B超显示卵巢存在,子宫发育不良。两例手术过程顺利,皮瓣全部成活,供区直接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股沟 皮下蒂皮瓣 阴道成形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颞侧皮下蒂皮瓣治疗眼睑外翻(附6例报道)
16
作者 张金明 吴念 《伤残医学杂志》 1998年第4期21-23,共3页
应用颞侧皮下蒂皮瓣滑行推进治疗下睑外翻4例,上睑外翻2例,功能和外观均获得满意疗效.该法较游离植皮法具有恢复期短,术后护理简便,可在门诊进行手术,术后皮肤色泽协调一致,美容效果佳等优点.
关键词 皮下蒂皮瓣 睑外翻 整形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耳后皮下蒂皮瓣在耳郭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同荣 郭群 张锴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4-95,共2页
目的 介绍耳后乳突区皮下蒂皮瓣在耳郭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依耳郭畸形整复后缺损创面大小 ,于耳后乳突区设计舌形皮瓣 ,深达骨膜 ,蒂根部去表皮形成皮下蒂皮瓣 ,通过耳甲隧道 ,移转到耳前 ,修复耳郭前侧皮肤缺损。结果 临床应用 ... 目的 介绍耳后乳突区皮下蒂皮瓣在耳郭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依耳郭畸形整复后缺损创面大小 ,于耳后乳突区设计舌形皮瓣 ,深达骨膜 ,蒂根部去表皮形成皮下蒂皮瓣 ,通过耳甲隧道 ,移转到耳前 ,修复耳郭前侧皮肤缺损。结果 临床应用 9例 ,均获成功 ,外形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耳后乳突区皮肤质地、厚度、色泽均接近于耳郭皮肤 ,形成皮下蒂皮瓣 ,用于修复耳郭畸形 ,是一种简便、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廓畸形 修复 皮下蒂皮瓣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蒂皮瓣与旋转皮瓣在颞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联合应用
18
作者 陈东来 刘志刚 +4 位作者 杨燕燕 罗鹏 鲁润鹏 李洪灵 杨凤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耳前邻近皮瓣与颞区邻近皮瓣联合应用修复颞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患者颞部皮肤肿物的大小,设计患侧耳前方皮下蒂皮瓣的切取范围并将切口线设计在耳前皱襞上。在颞部肿物外缘向耳上方延长切口线约为皮肤肿物直径的4... 目的:探讨利用耳前邻近皮瓣与颞区邻近皮瓣联合应用修复颞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患者颞部皮肤肿物的大小,设计患侧耳前方皮下蒂皮瓣的切取范围并将切口线设计在耳前皱襞上。在颞部肿物外缘向耳上方延长切口线约为皮肤肿物直径的4倍,设计旋转皮瓣。2个皮瓣联合应用,修复颞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供区直接缝合。结果:共施行此类手术12例,患侧皮肤缺损修复满意,切口线相对隐蔽,面部器官形态功能均未受到影响,供区头发自然生长,瘢痕不明显。结论:利用皮下蒂皮瓣与旋转皮瓣联合修复颞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辅助切口少且切口隐蔽,同时皮瓣转移后自然平滑过渡,创面修复满意,无需植皮,瘢痕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部皮肤缺损 皮下蒂皮瓣 旋转皮 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边形皮下蒂皮瓣在指蹼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卫玲 周燕 王继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927-928,共2页
并指畸形是先天性上肢畸形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其症状主要是手外形上的损害和病指外展及内收功能的障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指蹼重建是治疗并指畸形的关键,也是分指手术的难点。为了更好的恢复手的功能和形态,2007年5月~2008... 并指畸形是先天性上肢畸形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其症状主要是手外形上的损害和病指外展及内收功能的障碍,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指蹼重建是治疗并指畸形的关键,也是分指手术的难点。为了更好的恢复手的功能和形态,2007年5月~2008年12月,我科与新加坡伊丽莎白医院手外科合作,应用五边形皮下蒂皮瓣滑行成形指蹼,以弥补并指皮肤量的不足,治疗先天性并指畸形26例,获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蒂皮瓣 临床应用 指蹼 先天性并指畸形 先天性上肢畸形 手术治疗 伊丽莎白医院 内收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蒂皮瓣与传统V-Y皮瓣修复在面部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尚萍 管世昊 +2 位作者 邢书亮 沈卫星 印晓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401-1403,1436,共4页
目的:探究皮下蒂皮瓣与传统V-Y皮瓣修复在面部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面部软组织病损切除术的120例面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创面修复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V-Y皮瓣... 目的:探究皮下蒂皮瓣与传统V-Y皮瓣修复在面部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面部软组织病损切除术的120例面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创面修复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V-Y皮瓣修复,观察组患者进行皮下蒂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皮瓣尺寸、术后皮瓣存活状况、创面修复疗效、修复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修复前后创面评分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术后皮瓣存活率以及修复满意度均明显升高(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皮瓣长度和宽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增加(均P<0.05)。修复前两组患者创面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修复后有明显升高(P<0.05),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面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采用皮下蒂皮瓣修复能够有效提高皮瓣存活率、患者满意度高,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患者术后创面评分也有显著提升,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加可靠的修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蒂皮瓣 传统V-Y皮 面部肿瘤切除 创面修复 创面评分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