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桉树林皆伐改造树种配置模式综合评价
1
作者 赵晴 张姣 +3 位作者 贺利平 余传 周江乐 陶玉柱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1期94-104,共11页
为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研究以深圳市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桉树Eucalyptus urophylla人工林皆伐改造3 a的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乡土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林木个体生长特征、生物多样性特征、土壤理化特征以及森林生态系统... 为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研究以深圳市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桉树Eucalyptus urophylla人工林皆伐改造3 a的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乡土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林木个体生长特征、生物多样性特征、土壤理化特征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差异;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树种配置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林木个体生长特征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配置模式的平均胸径介于(3.4±0.2)~(8.7±0.7)cm之间,平均树高介于(4.4±0.2)~(8.8±0.5)m之间。不同模式下的生物多样性差异表明,不同树种对物种入侵的竞争响应不同。不同模式下土壤理化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森林碳储量介于122.01~211.28 t·hm^(-2)之间,均以土壤层碳储量含量最高,其次是植被层。主成分分析提取了6个主成分,可反映阔叶混交林改造模式94.9%的变异性。综合评价得分表明,在该地区对桉树林进行皆伐改造时,优化的树种组合模式为:(1)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荷木Schima superba+梅叶冬青Ilex asprella+台湾相思A.confusa+山乌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2)台湾相思+樟Camphora officinarum+大叶相思+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3)大叶相思+荷木+鸭脚木Heptapleurum heptaphyllum+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山乌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皆伐改造 树种配置模式 综合评价 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低质林不同皆伐改造后枯落物持水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超 董希斌 李芝茹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2-96,共5页
对大兴安岭地区阔叶低质林、白桦低质林进行不同带宽的带状和不同面积的块状两种皆伐方式改造后枯落物持水性能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带宽为6~18 m的皆伐带未分解层枯落物蓄积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半分解层的枯落物蓄积量,面积为5 m×... 对大兴安岭地区阔叶低质林、白桦低质林进行不同带宽的带状和不同面积的块状两种皆伐方式改造后枯落物持水性能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带宽为6~18 m的皆伐带未分解层枯落物蓄积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半分解层的枯落物蓄积量,面积为5 m×5 m~30 m×30 m的块状区域未分解层枯落物蓄积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半分解层的枯落物蓄积量;枯落物蓄积量排序:块状皆伐(29.41±7.18)t/hm2>带状皆伐(22.80±5.61)t/hm2>对照样地(18.57±8.46)t/hm2。每条带宽的皆伐带未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每个面积的块状区域未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排序:块状皆伐(109.70±16.92)t/hm2>带状皆伐(92.04±13.97)t/hm2>对照样地(67.25±17.66)t/hm2。带状和块状皆伐方式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均呈现对数关系上升,而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均呈现乘幂关系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低质林 皆伐改造 持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白桦低质林皆伐改造后枯落物水文效应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超 董希斌 宋启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27,共5页
对大兴安岭地区白桦低质林进行不同带宽的带状和不同面积的块状两种不同皆伐方式的改造后枯落物水文效应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带宽为6~18 m的皆伐带未分解层枯落物蓄积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半分解层的枯落物蓄积量,面积为5 m×5 m^30 m... 对大兴安岭地区白桦低质林进行不同带宽的带状和不同面积的块状两种不同皆伐方式的改造后枯落物水文效应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带宽为6~18 m的皆伐带未分解层枯落物蓄积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半分解层的枯落物蓄积量,面积为5 m×5 m^30 m×30 m的块状区域未分解层枯落物蓄积量所占比例和半分解层比较大小不一;枯落物蓄积量排序:带状皆伐8.67 t/hm2>块状皆伐4.41 t/hm2。每条带宽的皆伐带未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半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每个面积的块状区域未分解层的最大持水量所占比例和半分解层比较大小不一;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排序:块状皆伐35.44 t/hm2>带状皆伐14.23 t/hm2。每条皆伐带未分解层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所占比例均小于半分解层的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每个面积的块状区域未分解层的有效拦蓄量所占比例和半分解层比较大小不一;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排序:带状皆伐25.17 t/hm2>块状皆伐7.81 t/hm2。带状和块状皆伐方式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均呈现对数关系上升,而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均呈现乘幂关系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低质林 皆伐改造 枯落物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皆伐改造和高接换优防治核桃小吉丁虫的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郝丽兰 王春辉 王三省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68-70,90,共4页
通过皆伐改造和高接换优物理防治措施,对中度和重度以上危害的核桃园进行改造和防治,在获得了85%的改造成活率基础上,使核桃小吉丁虫危害得到了有效防治,危害程度明显减轻,说明该防治措施防治核桃小吉丁虫危害效果显著。
关键词 皆伐改造 高接换优 核桃小吉丁虫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尾桉林分改造技术模式及成效分析
5
作者 陈志祥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4期60-63,共4页
为分析巨尾桉林分改造的技术模式及成效,于2017—2019年对巨尾桉短轮伐期用材林进行桉树伐桩抑萌、造林等改造,测定其伐桩的复萌率和造林树种的成活率、保存率和树高等。结果表明,采用薄膜覆盖伐桩+喷施草甘膦的方法,伐桩处理60 d后复... 为分析巨尾桉林分改造的技术模式及成效,于2017—2019年对巨尾桉短轮伐期用材林进行桉树伐桩抑萌、造林等改造,测定其伐桩的复萌率和造林树种的成活率、保存率和树高等。结果表明,采用薄膜覆盖伐桩+喷施草甘膦的方法,伐桩处理60 d后复萌率小于10%,当年伐桩萌芽条复萌率小于30%,第2年复萌率小于10%;采用枫香、天竺桂和杜英造林,3年保存率可达95%,改造成效显著。基于该技术模式实施情况,提出注重桉树林分改造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优先选用乡土珍贵阔叶树种等策略。综上,巨尾桉林分改造技术模式改造效果明显,可在相关地区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皆伐改造 桩抑萌 造林 乡土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坡刺槐林改造更新技术的研究
6
作者 余清珠 王进鑫 刘增文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5-38,共4页
通过设立标准地、定位观测,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结果表明沟坡刺槐林改造更新龄期阳坡、半阳坡为17年,阴坡、半阴坡为15年;皆伐改造带状更新类型,以2刺3油类型最为理想;更新树种以油松最为适宜。
关键词 刺槐 皆伐改造 带状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产板栗园品种改造的几种方法
7
作者 张刚 王燕 +4 位作者 黄建平 程志军 元约华 邵世明 傅瑜东 《湖北林业科技》 2013年第5期52-55,共4页
良种的选择是板栗高产、质优的基础性条件,是低产板栗园改造的关键因素,低产板栗园品种改造的核心,则在于选好品种。低产板栗园品种改造方法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政策、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及栗园实际情况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一种方式... 良种的选择是板栗高产、质优的基础性条件,是低产板栗园改造的关键因素,低产板栗园品种改造的核心,则在于选好品种。低产板栗园品种改造方法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政策、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及栗园实际情况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一种方式进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改造 良种 更新 皆伐改造 改造 嫁接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并举 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
8
作者 王继承 《安徽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42-43,共2页
1 松材线虫病发生概况 管店林业总场位于皖东丘陵地区。是皖东最大的国有人工林区,地跨东经117°53’—118°15’。北纬32°14’—32°54’。林地面积1.44万hm^2,其中松林面积1.07万hm^2约占林地面积74.3%。森... 1 松材线虫病发生概况 管店林业总场位于皖东丘陵地区。是皖东最大的国有人工林区,地跨东经117°53’—118°15’。北纬32°14’—32°54’。林地面积1.44万hm^2,其中松林面积1.07万hm^2约占林地面积74.3%。森林覆盖率78%。1988年首次在下属卞庄林场发现松材线虫病,发病面积8.4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防治 监测网络 病死树清理 疫木管理 皆伐改造 隔离带 林种结构 抚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首个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PPP项目正式签约
9
作者 宁德市林业局 《福建林业》 2018年第4期27-27,共1页
日前,屏南县林业局和宁德亿欣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福建省屏南县重点生态区位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PPP项目合同》,实现了宁德市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PPP项目零的突破。该项目总投资3.336亿元,合作期25年,将0.27万hm^2林地进行赎买和皆伐... 日前,屏南县林业局和宁德亿欣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福建省屏南县重点生态区位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PPP项目合同》,实现了宁德市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PPP项目零的突破。该项目总投资3.336亿元,合作期25年,将0.27万hm^2林地进行赎买和皆伐改造提升,其中对0.1万hm^2重点生态区位内的商品林地采用BOT模式运作,改造成阔叶林或以阔叶树为主的混交林,资金由政府给予合理的缺口补助;0.17万hm^2一般商品林地采用BOT模式运作,资金由中标公司负责,不占用政府负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培育 PPP 宁德市 生态区位 皆伐改造 项目总投资 BOT模式 项目合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