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8段孔隙度演化定量模拟 被引量:22
1
作者 姚泾利 唐俊 +2 位作者 庞国印 马晓峰 王琪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6,共9页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8段砂岩储层特征、主控因素分析及地层埋藏史和成岩史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以现今孔隙度为约束条件,将孔隙度演化分为孔隙度减小和孔隙度增大2个过程,分别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8段砂岩储层特征、主控因素分析及地层埋藏史和成岩史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以现今孔隙度为约束条件,将孔隙度演化分为孔隙度减小和孔隙度增大2个过程,分别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8段砂岩储层从埋藏初始至现今的孔隙度随埋藏深度和地史时间变化的演化模型。结果表明:孔隙度定量演化模型为一个4段式分段函数。机械压实阶段为孔隙度减小模型,是以埋深为自变量的连续函数;压实和胶结作用阶段为孔隙度减小模型,是对埋深和埋藏时间的连续函数;次生增孔是由于地层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而产生的,主要发生在80~100℃的温度窗口内。因此,溶蚀阶段为孔隙度增大模型,是对埋深和埋藏时间的复合函数;溶蚀阶段结束后地层孔隙度为压实和保持阶段,孔隙度减小模型是对埋深、埋藏时间及增孔量的叠加复合函数。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建立的该砂岩孔隙度定量演化模型符合地质实际,可以推广应用到研究区相似岩性、埋藏年代和沉积类型的地层孔隙度计算中,为孔隙度预测提供定量计算方法,以期对该区油气勘探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豹—华池地区 埋藏史 成岩作用 孔隙度演化 定量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