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除痰止嗽丸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和橙皮苷
1
作者 曹蓉蓉 张卫莲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4年第11期74-78,106,共6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除痰止嗽丸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和橙皮苷的含量。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乙腈-0.2%(体积分数)磷酸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量为1.0mL/min,检测...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除痰止嗽丸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和橙皮苷的含量。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乙腈-0.2%(体积分数)磷酸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321nm(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284nm(橙皮苷),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5μL。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和橙皮苷3种成分的质量在各自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5。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6.90%~102.98%,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4%~0.90%(n=6)。该方法稳定性强、准确度高,可用于除痰止嗽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除痰止嗽丸 白花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橙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UV法同时测定氨酚那敏三味浸膏胶囊中长梗冬青苷、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 被引量:9
2
作者 赵迪 周悌强 +3 位作者 冯素香 李娟 徐鹏 李建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08-1912,共5页
目的建立氨酚那敏三味浸膏胶囊中长梗冬青苷、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UV法测定长梗冬青苷、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色谱柱为Venusil XBP-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 目的建立氨酚那敏三味浸膏胶囊中长梗冬青苷、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UV法测定长梗冬青苷、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色谱柱为Venusil XBP-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20 nm;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80℃,氮气体积流量为2.5 mL/min,雾化温度为36℃,柱温30℃。结果长梗冬青苷在1.0716~5.358μg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100.3%,RSD为2.05%(n=9);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分别在0.892 4~4.462μg(r=0.999 9)和0.486 8~2.434μg(r=0.999 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3%、99.02%,RSD为2.01%、1.98%(n=9)。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为氨酚那敏三味浸膏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定量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酚那敏三味浸膏胶囊 长梗冬青苷 白花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HPLC-ELSD-U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苏散水提液中白花前胡乙素含量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建中 张盛 黄荣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15-1816,共2页
目的建立杏苏散水提液中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TC—Cl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为321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 目的建立杏苏散水提液中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TC—Cl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为321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结果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回归方程为Y=47.148X-0.1123,线性范围为0.1~0.8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8%,RSD=1.7%(n=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苏散 白花前胡乙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超高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通宣理肺丸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少萍 王丽丽 梁艺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9期76-78,共3页
目的建立通宣理肺丸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CE UItra Core Super C18(75 mm×2.1 mm,2.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检测波长为321 nm,柱温为40℃。... 目的建立通宣理肺丸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CE UItra Core Super C18(75 mm×2.1 mm,2.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检测波长为321 nm,柱温为40℃。结果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分别在20.48~204.8 ng(r=0.999 7)、5.158~51.58 ng(r=1.000 0)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100.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通宣理肺丸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通宣理肺丸 超高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 被引量:11
5
作者 田玉路 王宏侠 +3 位作者 高萌 赵丽丽 张兰桐 王巧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31-335,共5页
目的对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改进,用于市售前胡的分析。方法改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超声处理时间为30 min,提取液直接测定分析。采用Thermo ODS HYPERSIL色谱柱(4.6×250mm,5μm),... 目的对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改进,用于市售前胡的分析。方法改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超声处理时间为30 min,提取液直接测定分析。采用Thermo ODS HYPERSIL色谱柱(4.6×250mm,5μm),以甲醇-水(68∶32)为流动相。结果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分别在5.00~400.00mg/L和0.50~4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Y=28.478 222 4X+6.484 094(r=0.999 99)和Y=25.589 318 7X-0.328 822(r=0.999 99),精密度为0.6%~2.0%,加样回收率为90.7%~104.8%。采用建立的方法对9批市售前胡进行了测定。结论该方法更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准确测定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前胡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含量 被引量:6
6
作者 邱明鸣 朱育凤 倪昌荣 《中国药业》 CAS 2022年第11期70-73,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前胡药材中指标性成分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共收集安徽、浙江、四川、湖南等地产的31批前胡药材样品,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甲...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前胡药材中指标性成分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共收集安徽、浙江、四川、湖南等地产的31批前胡药材样品,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25∶75,V/V),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21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质量浓度分别在3.8802~248.3333μg/mL(r=0.9998,n=5)和1.8880~120.8333μg/mL(r=0.9999,n=5)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3%和99.66%,RSD分别为1.64%和1.79%(n=6)。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分别为0.62%~1.63%和0.06%~0.59%;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白花前胡甲素含量合格的样品有24批(77.42%),白花前胡乙素含量合格的样品有10批(32.26%),2种成分含量均合格的样品仅9批(29.0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前胡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市售前胡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合格率低,需要一个切合实际的质量控制方法来评价、控制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药材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花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前胡乙素通过SREBP1c/FASN信号通路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薛乃铭 柴梦钰 +1 位作者 杨万山 周宪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773-2777,共5页
目的研究白花前胡乙素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CCK-8细胞活力检测法对不同浓度的白花前胡乙素作用24、48 h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考察20、40、60μmol/L白花前胡乙素对卵巢癌细胞SK-OV-3迁移... 目的研究白花前胡乙素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CCK-8细胞活力检测法对不同浓度的白花前胡乙素作用24、48 h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考察20、40、60μmol/L白花前胡乙素对卵巢癌细胞SK-OV-3迁移的影响;20、40、60μmol/L白花前胡乙素给药作用24 h后,RT-qPCR检测c-Myc、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等增殖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及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N)等肿瘤细胞能量代谢关键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SREBP1c、FASN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白花前胡乙素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白花前胡乙素浓度升高,作用时间增长,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20、40、60μmol/L白花前胡乙素给药作用后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迁移,降低c-Myc、CyclinD1 mRNA基因表达效果,同时使其蛋白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结论白花前胡乙素对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SREBP1c/FASN信号通路调节卵巢癌细胞SK-OV-3能量代谢从而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前胡乙素 卵巢癌 SK-OV-3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脂肪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含化上清片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健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51-252,317,共3页
目的建立含化上清片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1nm;柱温为30℃。结果白花前胡甲... 目的建立含化上清片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1nm;柱温为30℃。结果白花前胡甲素质量浓度在10.13-200.26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加样回收率为98.9%,RSD为0.46%(n=6);白花前胡乙素质量浓度在10.36-200.72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加样回收率为98.6%,RSD为0.55%(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含化上清片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含化上清片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参苏片中葛根素、迷迭香酸、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E素的含量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平 牛亚静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2期341-345,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参苏片中葛根素、迷迭香酸、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E素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9 ml·mi...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参苏片中葛根素、迷迭香酸、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E素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9 ml·min^-1;检测波长:250 nm(葛根素)、321 nm(迷迭香酸、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E素);柱温:30℃;以迷迭香酸为内标物,计算葛根素、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白花前胡E素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有量,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这5个组分的含量。结果: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97.46%~99.83%,RSD为0.71%~1.67%,一测多评法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利用相对校正因子对参苏片中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是可行的,所建立的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可以用于参苏片的质量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苏片 葛根素 迷迭香酸 白花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白花胡E素 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止咳片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含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万晴 戚继红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21期60-63,共4页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止咳片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7∶23),检测波长为321 nm,流速为1.0 m L/min,进样量为10μL...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止咳片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7∶23),检测波长为321 nm,流速为1.0 m 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 白花前胡甲素质量浓度在21.98~219.8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白花前胡乙素质量浓度在5.895~58.95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白花前胡甲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5%,RSD为1.44%(n=9);白花前胡乙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1%,RSD为1.68%(n=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灵敏度高,适用于止咳片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止咳片 白花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咳喘顺丸中迷迭香酸、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和橙皮苷的含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古炳明 余银冰 +1 位作者 邬伟魁 刘佳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3期180-181,163,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咳喘顺丸中迷迭香酸、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和橙皮苷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4.6mm×250 mm,5μm)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甲醇-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1 nm(迷迭香酸、白花前...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咳喘顺丸中迷迭香酸、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和橙皮苷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4.6mm×250 mm,5μm)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甲醇-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1 nm(迷迭香酸、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和287 nm(橙皮苷);进样量是10μL。结果:4种成分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关系良好(r^(2)≥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6.49%~98.93%,RSD 0.64%~1.39%。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咳喘顺丸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咳喘顺丸 迷迭香酸 白花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橙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金贝痰咳清颗粒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方法研究
12
作者 刘洋 李伟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10期21-21,共1页
目的:建立金贝痰咳清颗粒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250×4.6mm,5μm)色谱柱;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 L·min-1;检测波长321nm。结果:分别在12.5440μg/ml^250.8800μ... 目的:建立金贝痰咳清颗粒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250×4.6mm,5μm)色谱柱;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 L·min-1;检测波长321nm。结果:分别在12.5440μg/ml^250.8800μg/ml和4.9960μg/ml^99.9200μg/ml浓度范围内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浓度和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9%、99.64%,RSD分别为0.48%、0.79%(n=9)。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金贝痰咳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贝痰咳清颗粒 白花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除痰止嗽丸中的桔梗皂苷D、桔梗皂苷E、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红燕 张蕊 冯晓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除痰止嗽丸(CTZSW)中桔梗皂苷D、桔梗皂苷E、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 方法: 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速1.0 mL·min-1,流动相乙腈-水(35:65)(桔梗皂...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除痰止嗽丸(CTZSW)中桔梗皂苷D、桔梗皂苷E、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 方法: 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速1.0 mL·min-1,流动相乙腈-水(35:65)(桔梗皂苷D和桔梗皂苷E),ELSD漂移管温度105 ℃,载气(N2)流速2.6 SLPM·min-1;流动相乙腈-甲醇-水(40:30:30)(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检测波长321 nm。 结果: 桔梗皂苷D和桔梗皂苷E分别在0.041 3-0.826 0 μg(r=0.999 7),0.079 7-1.594 0 μg(r=0.999 8)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2%,98.94%,RSD(n=6)分别为0.80%,0.93%;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分别在0.154 9-3.098 0 μg(r=0.999 4),0.051 7-1.034 0 μg(r=0.999 8)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2%,99.15%,RSD(n=6)分别为0.86%,0.95%。 结论: 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除痰止嗽丸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痰止嗽丸 桔梗皂苷D 桔梗皂苷E 白花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原文传递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白花前胡乙素的工艺优选 被引量:2
14
作者 聂小忠 党建章 王晓利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5-37,共3页
目的:优选信前胡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方法:以白花前胡乙素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对信前胡提取工艺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大孔树脂型号并考察大孔树脂吸附与洗脱条件。采用HPLC... 目的:优选信前胡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条件。方法:以白花前胡乙素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对信前胡提取工艺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大孔树脂型号并考察大孔树脂吸附与洗脱条件。采用HPLC测定白花前胡乙素含量,流动相甲醇-水(75∶25),检测波长321 nm。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60%乙醇提取3.5 h。选择X-5型大孔树脂,吸附时间60 min,白花前胡乙素吸附率92.36%,洗脱率71.24%,提取率98.71%,纯度8.88%。结论:X-5型大孔树脂适合分离纯化白花前胡乙素,为信前胡香豆素类成分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前胡乙素 大孔吸附树脂 总香豆素
原文传递
基于多元药效成分综合分析白花前胡适宜采收期研究
15
作者 谭鹏昊 程育希 +2 位作者 黄小兰 郭冬琴 周浓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68-3275,共8页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期白花前胡多元药效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白花前胡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方法测定白花前胡的总灰分,冷浸法测定醇溶性浸出物,超声提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伞形花内...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期白花前胡多元药效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白花前胡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方法测定白花前胡的总灰分,冷浸法测定醇溶性浸出物,超声提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伞形花内酯、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和白花前胡E素等香豆素类成分含量,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测定白花前胡中的挥发性成分,最后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并排序,确定白花前胡的最佳采收期。结果:不同采收期的白花前胡多元药效成分的含量呈现动态变化。12月后采收的白花前胡总灰分较低,稳定在5.3%左右;醇溶性浸出物在12月中旬(S4)达到峰值为42.56%;总香豆素类成分含量在11月17日(S1)最高,随后下降,在12月上旬(S3)再次升高至1.599%,挥发性成分含量在12月上旬(S3)达最高为98.3 mg/g。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2月上旬采收的样品综合评分最高,品质较优。结论:重庆产白花前胡最佳采收期为12月中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 采收期 醇溶性浸出物 白花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白花胡E素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条件下白花前胡质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丁夫 周海波 +3 位作者 张露 于腾 陈菊移 程扶旗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59-163,224,共6页
为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种植条件下的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分析影响白花前胡药材品质的原因。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 为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种植条件下的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分析影响白花前胡药材品质的原因。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75∶2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21 nm。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含量分别为5.0~400.0 μg/L和2.5~200.0 μg/L时线性关系良好;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4%和0.05%。研究表明,在海拔100~800 m时,白花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含量随海拔变化没有明显变化,但均达《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要求;白花前胡乙素含量随着海拔升高整体呈上升趋势,海拔升高,昼夜温差变大,有利于白花前胡乙素富集;相较于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动物粪便发酵有机肥能提升2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在氮磷钾复合肥基础上施用微量元素肥有利于白花前胡乙素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花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香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地海拔等对前胡中白花前胡甲、乙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柳 康显杰 +4 位作者 杜伟锋 洪浩 葛卫红 汪力刚 李昌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18,共5页
目的针对目前前胡含量较难合格的问题,对不同产地前胡的质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HPLC-DAD法测定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 5μm),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等... 目的针对目前前胡含量较难合格的问题,对不同产地前胡的质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HPLC-DAD法测定前胡中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 5μm),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21 nm,洗脱时间为30 min。并针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 24批不同产地的前胡,白花前胡甲素含量范围在0.83%-1.52%;白花前胡乙素含量范围在0.10%-0.44%,两者均符合规定的占比为45.45%。24批不同产地的前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根据海拔可将其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评分较高的是四川、安徽、重庆、湖北、贵州等高海拔地区。结论由于各地栽培前胡海拔、气候等差异,不同产地高海拔地区前胡的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含量普遍高于低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前胡合格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前胡质量对海拔梯度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敏 徐广 +4 位作者 谭秋生 郭瑀 邓才富 罗舜 杨永东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2年第1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白花前胡有效成分含量对海拔因子的响应规律,为前胡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设置650 m、900 m、1 200 m三个不同海拔梯度,统一种源与大田管理,于采收期每个海拔梯度采挖具有代表性的10株单株,测定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 目的:探讨白花前胡有效成分含量对海拔因子的响应规律,为前胡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设置650 m、900 m、1 200 m三个不同海拔梯度,统一种源与大田管理,于采收期每个海拔梯度采挖具有代表性的10株单株,测定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特征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海拔梯度上白花前胡甲素的达标率为50.00%~70.00%,总达标率为56.67%,900 m时达标率最高;白花前胡乙素达标率为10.00%~40.00%,总达标率为26.67%,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白花前胡甲素含量的变异系数为32.66%~42.92%,白花前胡乙素含量的变异系数为79.30%~123.12%,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白花前胡甲素含量与乙素含量呈负相关性,且相关程度在900 m时达极显著水平。白花前胡甲素含量与海拔呈正相关,白花前胡乙素含量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海拔高度对白花前胡甲素与白花前胡乙素的含量高低、含量的变异系数,以及二者含量之间的关系均具有一定影响,相对高海拔(900 m)环境的白花前胡甲素含量高,相对低海拔(650 m)白花前胡乙素含量高,且海拔高度对白花前胡乙素含量的影响大于白花前胡甲素。基于不同产区白花前胡质量千差万别的现状,该研究对探寻前胡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对前胡的高效栽培和质量提升与控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白花前胡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广 谭秋生 +5 位作者 杨丹 傅滟 郭瑀 罗川 罗敏 邓才富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3期42-44,共3页
目的:考察不同提取方式对前胡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影响,探寻白花前胡指标成分提取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法和回流法提取,以HPLC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结果:4种不同土壤类型的白花前胡样品的甲素和乙素含量存在差异;回流法... 目的:考察不同提取方式对前胡药材中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的影响,探寻白花前胡指标成分提取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法和回流法提取,以HPLC法测定指标成分含量。结果:4种不同土壤类型的白花前胡样品的甲素和乙素含量存在差异;回流法制样处理白花前胡甲素含量均高于超声法制样,而乙素含量则相反。结论:回流法有利于白花前胡甲素的提取,较超声法提高了8.7%~21.9%;超声法有利于白花前胡乙素的提取,较回流法提高了10.4%~21.95%。选择合适的提取体系和方式可提高白花前胡有效成分的可检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 提取方法 指标成分 白花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胡的一般概况及质量形成因素浅析
20
作者 李耀磊 金红宇 +1 位作者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1期1315-1320,共6页
目的系统阐述前胡药用的历史、化学成分、药理药效、产区分布、市场需求及质量控制等内容,为前胡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质量控制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现有研究报道,系统梳理前胡药用历史沿革及其关键化学成分分布特征,阐述在现代... 目的系统阐述前胡药用的历史、化学成分、药理药效、产区分布、市场需求及质量控制等内容,为前胡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质量控制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现有研究报道,系统梳理前胡药用历史沿革及其关键化学成分分布特征,阐述在现代化学和药理学理论基础下,前胡的传统药效与现代药理效用特征。结合文献,对前胡药材的道地产区、主要种植地域、市场需求量及产量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探讨前胡的标准现状及质量情况,并分析其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前胡药用历史悠久且药理活性丰富,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是其主要化学成分,浙江、安徽、江西为前胡药材主要道地产区,在重庆、贵州等地均有大规模种植。目前市场上以家种和仿野生品为主,野生资源逐渐变少。白花前胡乙素是其质量评价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2个指标显示,环境地理、抽薹、不同形态等是影响前胡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本文分析前胡药材多个方面,揭示了其基本概况及质量形成因素,对于推动前胡药材的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价 白花胡甲素 白花前胡乙素 简单香豆素 呋喃香豆素 质量标准 道地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