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CHOW等人根据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应用场景定义了白盒攻击环境的概念,并将其模型化为一种极端的攻击模型,即白盒模型。白盒模型颠覆了以往攻击模型中对攻击者能力的诸多限制,从软件保护角度考虑,攻击者...2002年,CHOW等人根据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应用场景定义了白盒攻击环境的概念,并将其模型化为一种极端的攻击模型,即白盒模型。白盒模型颠覆了以往攻击模型中对攻击者能力的诸多限制,从软件保护角度考虑,攻击者被认为拥有对目标软件及其执行的完全控制权。因此,在白盒模型中,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中的设备,如智能卡、机顶盒等都存在被攻击者篡改的可能。文章基于CLEFIA算法的白盒实现方案,为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提供一种软件防篡改方案。该方案将软件的二进制代码文件所解释的查找表隐藏在CLEFIA算法的白盒实现方案的查找表集合中,使软件的防篡改安全性与CLEFIA算法的白盒实现方案的加解密正确性结合在一起。一旦软件发生篡改,CLEFIA算法的白盒实现方案的加解密结果将产生错误。CLEFIA算法白盒实现方案的明密文对也将发生变化,而攻击者很难对其进行修复。展开更多
文摘2002年,CHOW等人根据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DRM)应用场景定义了白盒攻击环境的概念,并将其模型化为一种极端的攻击模型,即白盒模型。白盒模型颠覆了以往攻击模型中对攻击者能力的诸多限制,从软件保护角度考虑,攻击者被认为拥有对目标软件及其执行的完全控制权。因此,在白盒模型中,数字版权管理系统中的设备,如智能卡、机顶盒等都存在被攻击者篡改的可能。文章基于CLEFIA算法的白盒实现方案,为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提供一种软件防篡改方案。该方案将软件的二进制代码文件所解释的查找表隐藏在CLEFIA算法的白盒实现方案的查找表集合中,使软件的防篡改安全性与CLEFIA算法的白盒实现方案的加解密正确性结合在一起。一旦软件发生篡改,CLEFIA算法的白盒实现方案的加解密结果将产生错误。CLEFIA算法白盒实现方案的明密文对也将发生变化,而攻击者很难对其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