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2篇文章
< 1 2 1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在近视伴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中的辅助应用及对其人工晶体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张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探讨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在近视伴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中的辅助应用及对其人工晶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取2020.06-2024.06期间,与我院进行治疗的近视伴白内障患者,共110例110眼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红绿双色球分组,将其归类为... 探讨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在近视伴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中的辅助应用及对其人工晶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取2020.06-2024.06期间,与我院进行治疗的近视伴白内障患者,共110例110眼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红绿双色球分组,将其归类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55眼,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单一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效果,并记录其临床治疗效果、及SF-36评分的改善差异,判断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术后恢复进度。结果 联合治疗下观察组术后1周、4周、8周、12周视力恢复度数相比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患者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内障患者联合治疗的总有效100%,相比传统治疗方式对照组94.55%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囊袋张力环植入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的术后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在近视伴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视力恢复水平更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预后生活质量也得到有效的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袋张力环植入术 近视伴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人工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并发症控制中的效果对比
2
作者 龙景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005-008,共4页
本次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以及超声乳化技术在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治疗过程当中存在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名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 本次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以及超声乳化技术在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治疗过程当中存在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名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使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超声乳化术作为手术措施,所有患者都在手术后开启30天的随访调查,对比两组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术前视力状况、术后3至30日的视力恢复情况、散光度变化以及术后7至30天的基础泪液分泌功能(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并发症出现几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相对比手术前,两组视力水平都出现了显著提高的趋势,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三天的视力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但手术后七天和30天,视力水平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在术前和术后3天、7天、30天时,两组患者的散光度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尤其是在术后3天时,实验组患者的散光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术后7天至30天时,两组患者的散光度之间并未观察到显著的差异,因为术后初期眼睛处于适应期,导致散光度的波动。开始手术后七天和三十天,两组患者的SIT水平都呈现出现先延长后缩短的趋势,两组患者SIT以及BUT手术前后差异较小,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作为本次研究的重心,对照组角膜水肿12名,虹膜损伤1一名,瞳孔出现变化2名,总发生率为37.50%,实验组晶状体后囊膜破裂一名,角膜水肿4名,虹膜损伤1名,瞳孔出现变化1名,总发生率为17.5,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比于超声乳化技术,小切口囊外摘除书可以加快患者早期的视力水平康复速度,不会对患者的泪腺分泌以及泪膜稳定性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手术后并发症出现率降低,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 高度近视 白内障患者 并发症控制 效果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L+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散光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张红振 玛依拉·买买提明 +3 位作者 艾合麦提·麦麦提 张婷 维尼热·艾麦尔 杨红梅 《新疆医学》 2024年第11期131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散光白内障治疗中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ntraocular lens,IOL)+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extraction,Phaco)对患者视觉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散光白内障患者80... 目的探讨散光白内障治疗中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ntraocular lens,IOL)+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extraction,Phaco)对患者视觉质量、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散光白内障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组,观察组(散光型IOL+Phaco治疗)与对照组(非球面IOL+Phaco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视觉质量、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远视力及散光情况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的远视力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散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视觉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散光型IOL+Phaco治疗可显著提升散光白内障患者的远视力及视觉质量,降低总散光程度,安全性较高,可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光白内障 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与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
4
作者 侯红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5期68-70,8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与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SIMNCE)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渑池县人民医院眼科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接收的11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接受...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与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SIMNCE)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渑池县人民医院眼科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接收的11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接受超声乳化治疗的5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取SIMNCE治疗的5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泪膜状况、房水细胞因子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7 d的BCVA高于对照组,角膜散光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六角形细胞比率、细胞密度、泪膜破裂时间(BUT)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白细胞介素-6(IL-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相比超声乳化,SIMNCE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更佳,可有效提高视力,保护角膜内皮细胞,改善泪膜状况,降低房水细胞因子水平,同时术后并发症较少,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超声乳化 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 角膜散光度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
5
作者 张晓洁 《大医生》 2024年第19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Phaco)、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与房角分离术(GSL)联合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3年11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Phaco)、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与房角分离术(GSL)联合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3年11月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接受Phaco与IOL植入术治疗)和观察组(接受Phaco与IOL植入术联合GSL治疗),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视力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术后3 d、3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均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均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眼压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术后3 d、3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眼压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术后3 d眼压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前房深度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术后3 d、3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前房深度均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接受Phaco联合GSL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和增加前房深度,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房角分离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后眼前节结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天 郭瑞萍 +2 位作者 郭安琪 洪颖 张纯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721-1727,共7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术后眼前节结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2018-01/2022-12间接受Phaco+IOL手术且在手术前后愿意接受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术后眼前节结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2018-01/2022-12间接受Phaco+IOL手术且在手术前后愿意接受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的白内障患者44例88眼,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眼轴、角膜曲率和IOL资料。采用UBM测量手术前后各眼前节参数,包括前房深度(ACD)、巩膜睫状突角(SCPA)、虹膜晶状体接触距离(ILCD)、睫状体最大厚度(CBTmax)和巩膜突睫状体厚度(CBT0),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计算后房面积(PCA)。结果:术后ACD为3.50(2.89,3.68)mm,CBTmax为1.199±0.233 mm,CBT0为1.11(0.964,1.23)mm,PCA为1.21(0.926,1.57)mm^(2),较术前明显增大(均P<0.001)。术后ILCD为0.00(0.00,0.794)mm,较术前明显减小(P<0.001)。术后SCPA为37.9°(33.4°,46.6°),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908)。PCA增量在性别间存在差异(P=0.045),术后男性平均PCA增量为0.679 mm^(2),女性平均PCA增量为0.304 mm^(2)。年龄与术后SCPA、CBTmax、CBT0显著相关(P=0.002、0.004、0.009)。结论:Phaco+IOL术后后房面积扩大,CBTmax和CBT0均有显著增长,ACD增加,ILCD减小。术后PCA增加量与年龄、术前ACD、SCPA呈正相关,与术前CBT0呈负相关。不同品牌IOL对眼前节结构影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眼前节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 后房面积 睫状体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与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
7
作者 连继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32-035,共4页
在临床中分别利用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法碎核,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对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从2023年1月-2024年3月该时间段,随机在入住我院的硬核白内障患者中选择68例,且把这些病例分别纳入到两个小组,分别为对... 在临床中分别利用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法碎核,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对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从2023年1月-2024年3月该时间段,随机在入住我院的硬核白内障患者中选择68例,且把这些病例分别纳入到两个小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病例数均为34。针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其超声乳化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其小切口手法碎核治疗,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5.85±3.74)min、手术出血量为(67.48±14.15)ml、住院时间为(4.85±0.71)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7.95±5.40)min、手术出血量为(138.40±22.40)ml、住院时间为(7.75±0.75)d,从中可以看出前者情况要明显好于后者(p<0.05)。从治疗有效率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前者为94.14%,后者为76.47%,前者情况要明显好于后者(p<0.05)。从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散光度、泪膜破裂时间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术前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前者分别为(1.31±0.15)、(0.62±0.09)D、(11.52±3.05)s,后者分别为(0.97±0.55)、(0.78±0.08)D、(9.75±2.15)s,观察组情况更理想(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和使用超声乳化治疗患者相比,使用小切口手法碎核治疗患者发生率更低,为5.88%,观察组情况更佳(p<0.05)。结论 在硬核白内障治疗中利用小切口手术碎核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具有确切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散光情况,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术后并发症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 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治疗 硬核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辅助巩膜切除及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8
作者 谢九冰 陈喜月 +3 位作者 岳向东 陈艳辉 姜伟 杨杉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目的探究激光辅助巩膜切除及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81例行激光辅助巩膜切除及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照组81例行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 目的探究激光辅助巩膜切除及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81例行激光辅助巩膜切除及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照组81例行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BCVA、房角宽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角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低于对照组(13.6%)。术后随访,两组眼压均无再升高,对照组滤过泡高度降低无观察组明显;术后1个月观察组BCVA、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角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散光情况术后3个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辅助巩膜切除及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辅助巩膜切除 白内障摘除 房角分离 闭角型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白内障摘除术后青光眼nomogram预测模型建立和效能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史萌萌 陈高腾 孙广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317-3321,共5页
目的建立小儿白内障摘除术后青光眼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2例624眼小儿白内障摘除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青光眼发生情况分为青光眼组、无青光眼组... 目的建立小儿白内障摘除术后青光眼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52例624眼小儿白内障摘除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青光眼发生情况分为青光眼组、无青光眼组。术后随访6个月~4.5 a,详细记录患儿术后青光眼发生情况,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白内障摘除术后发生青光眼的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术后青光眼的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预测价值,并对该模型预测效能进行评价与验证。结果352例患儿术后6个月~4.5 a共发生46例术后青光眼,发生率为13.07%;青光眼患儿手术年龄[(5.82±1.90)个月]早于无青光眼组[(7.82±2.56)个月],核性白内障、伴其他眼部先天异常、先天性白内障家族史、角膜直径≤10 mm、眼内手术次数>1次、术后1个月中央角膜厚度(CCT)增加、术后瞳孔缘虹膜后粘连患儿占比高于无青光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手术年龄、核性白内障、伴其他眼部先天异常、先天性白内障家族史、角膜直径≤10 mm、术后1个月CCT增加、术后瞳孔缘虹膜后粘连是术后青光眼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构建nomogram模型,其C-index为0.817,ROC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术后青光眼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校准曲线、临床影响曲线评价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及临床正向净收益。结论手术年龄、核性白内障、伴其他眼部先天异常、先天性白内障家族史、角膜直径≤10 mm、术后1个月CCT增加、术后瞳孔缘虹膜后粘连是小儿白内障摘除术后继发青光眼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对术后青光眼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并具有良好区分度、校准度、实用度,可作为临床预测术后青光眼的有效模型,并对临床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白内障摘除 继发性青光眼 风险因素 nomogram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葛松祺 孙磊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303-1304,共2页
目的对比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100只眼)老年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42例,50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和B组(38例,50只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 目的对比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100只眼)老年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42例,50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和B组(38例,50只眼,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角膜内皮细胞情况(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眼压、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1个月时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高于B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低于B组(P<0.05)。A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眼压低于B组,视力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相比,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可明显减少老年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降低眼压,改善患者的视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 角膜内皮细胞 眼压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改善患者视觉质量的研究
11
作者 陈建欣 饶惠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2期162-165,19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改善患者视觉质量上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三明市第一医院与福建省立医院2023年3—10月被确诊为白内障的7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普通单焦...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改善患者视觉质量上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三明市第一医院与福建省立医院2023年3—10月被确诊为白内障的7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普通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与试验组(38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自觉症状情况、眼睛恢复情况、视觉质量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眼表疾病指数量表评分、视觉质量评分与眼压均下降,中央角膜厚度、视力与前房深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眼表疾病指数量表评分、视觉质量评分与眼压低于对照组,中央角膜厚度、视力与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3%,略低于对照组的10.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运用在白内障患者中可改善其眼部自觉症状、促进眼睛恢复以及改善视觉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 视觉质量 自觉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co drill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
12
作者 汪军红 屈晶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Phaco drill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4月麻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将其分为Phaco组(n=25)和小切口组(n=35)。小切... 目的:探讨Phaco drill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4月麻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将其分为Phaco组(n=25)和小切口组(n=35)。小切口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Phaco组给予Phaco drill。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眼睛恢复情况,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Phaco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al cell,CEC)密度均高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角膜散光度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 d、术后1个月,Phaco组角膜散光度均低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aco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aco drill治疗硬核白内障可促进患者恢复,近期对角膜散光度的影响较小,对角膜内皮损伤较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co drill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硬核白内障 最佳矫正视力 角膜散光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光矫正型IOL植入术和飞秒激光松解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逆规散光患者的效果分析
13
作者 徐宁宁 郭珊珊 刘柄君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植入术和飞秒激光松解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逆规散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7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逆... 目的:探讨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植入术和飞秒激光松解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逆规散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7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逆规散光患者126例,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63)给予飞秒激光松解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n=63)给予Toric IOL植入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两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散光相关指标、角膜内皮计数、总高阶像差和视觉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个月,裸眼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术前,且观察组裸眼远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CJ0、CJ45、散光度数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计数低于术前,总高阶相差高于术前,且同期观察组总高阶像差低于对照组(P<0.05),角膜内皮计数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脱镜率、视物满意度和视功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眩光眩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oric IOL植入术与飞秒激光松解联合白内障摘除术均可有效矫正白内障合并低度角膜逆规散光患者的散光情况,但Toric IOL植入术相比能更好地矫正术前角膜散光,提升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 低度角膜逆规散光 飞秒激光松解 散光矫正型IOL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验配RGP案例
14
作者 汤娟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在摘除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后,打开了光线进入眼内的通路,但植入的人工晶状体无法像人体自身晶状体一样精确地调节聚焦,因此,在面对不同的视觉需求时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屈光矫正,从而达到提高视力的效果。本文... 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在摘除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后,打开了光线进入眼内的通路,但植入的人工晶状体无法像人体自身晶状体一样精确地调节聚焦,因此,在面对不同的视觉需求时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屈光矫正,从而达到提高视力的效果。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为从业者提供此类患者在配戴RGP进行屈光矫正时的一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先天性白内障 白内障摘除 屈光矫正 晶状体植入 验配 RGP 视觉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体位护理在行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5
作者 周丽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97-0200,共4页
探究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行术后体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观察组(术后体位)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眼压、护理效果、视力及生活质量更优... 探究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行术后体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观察组(术后体位)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眼压、护理效果、视力及生活质量更优,并发症率更低,P<0.05。结论 术后体位干预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护理 白内障摘除 房角分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两种切口位置术后散光的比较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敏 吴德义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6期547-548,共2页
目的 比较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两种切口位置与术后散光的关系。方法  82例 (88只眼 )白内障在 9~ 12点 (A组 )或 11~ 1点 (B组 )行反眉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不同时间比较两组散光的差别。结果 术后 1、3... 目的 比较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两种切口位置与术后散光的关系。方法  82例 (88只眼 )白内障在 9~ 12点 (A组 )或 11~ 1点 (B组 )行反眉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不同时间比较两组散光的差别。结果 术后 1、3、6月时 A组散光低于 B组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切口在 9~ 12点组的患者术后散光小于 11~ 1点组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散光 小切口 切口位置 白内障摘除 白内障摘除手术 不同时间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视力的影响
17
作者 翁朝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81-184,共4页
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 将2023年07月-2024年07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硬核白内障患者74例纳入研究对象,参照组实施单一手术,观察组实行联合手术,分析应用情况。结果 和参照组进行比较... 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术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 将2023年07月-2024年07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硬核白内障患者74例纳入研究对象,参照组实施单一手术,观察组实行联合手术,分析应用情况。结果 和参照组进行比较,经治疗后,观察组眼部指标改善情况更为明显;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较参照组明显降低;参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观察组为2.70%(P<0.05)。结论 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中,对其实行联合手术,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能够在改善患者眼部指标的同时减轻临床症状,术后并发症较少,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 超声乳化术 硬核白内障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黄伟彬 林秋玲 《大医生》 2024年第19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Phaco)联合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陆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57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Phaco联合IOL植入术,根... 目的分析影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Phaco)联合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陆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57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Phaco联合IOL植入术,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干眼症分为发生组(163例,术后发生干眼症)和未发生组(194例,术后未发生干眼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白内障患者在Phaco联合IOL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发生组患者年龄≥70岁、女性、合并2型糖尿病、术前有焦虑障碍、有角结膜病史和围术期使用药物>3种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睑脂黏度分级3~5级、Emery晶状体核硬度分级Ⅳ级、结膜松弛分级3级均高于未发生组(均P<0.05);两组患者合并高血压、有翼状胬肉、伴甲状腺疾病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女性、合并2型糖尿病、睑脂黏度3~5级、Emery晶状体核硬度分级Ⅳ级、结膜松弛3级、术前有焦虑障碍、有角结膜病史、围术期使用药物>3种均是影响白内障患者行Phaco联合IOL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行Phaco联合IOL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受年龄、性别、合并2型糖尿病、睑脂黏度分级、Emery晶状体核硬度分级、结膜松弛分级、术前焦虑障碍、角结膜病史、围术期使用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临床需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干眼症 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术在硬核白内障患者视力改善中的效果对比
19
作者 贾文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03-0107,共5页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手术对硬核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1周,2周,3周和4周对两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手术对硬核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1周,2周,3周和4周对两组的眼部相关指标和症状评分进行观测和记录。结果 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眼压、前房深度和房角宽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的各个时间段,观察组的症状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硬核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眼部相关指标,降低症状评分,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其治疗效果优于超声乳化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 超声乳化术 硬核白内障 视力改善 眼部相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有效率影响分析
20
作者 黄景胜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4期177-180,共4页
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传统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小... 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3月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传统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差异、视力改善情况、角膜散光度、泪膜功能、角膜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远高于对照组的78.4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角膜散光度、角膜厚度、细胞平均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高于对照组(P<0.05),泪液分泌试验(SIT)、主观干眼症状问卷积分(SDE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远低于对照组的19.61%(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能维持前房稳定,减轻角膜内皮损伤,对泪膜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并促进患者视力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 硬核白内障 泪膜功能 视力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