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7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佳莹 刘玲玲 +1 位作者 黄新欣 刘立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7期108-111,共4页
目的对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青光眼术后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且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信封式... 目的对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青光眼术后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且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信封式随机分组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眼压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心理状况、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以及视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24及48h眼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SAS评分与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术后视力>0.9占比明显较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 综合护理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性护理在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晴晴 钟晓丽 方艳霞 《医疗装备》 2017年第9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整体性护理在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性护理。比... 目的探讨整体性护理在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前后视力状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护理前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视力状况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给予整体性护理,可有效改善视力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8
3
作者 郑岚 张文怡 李晴晴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7期128-129,共2页
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接受治疗的100例(100只眼)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到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 目的分析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接受治疗的100例(100只眼)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配到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环境护理、情绪护理、人性化护理。结果在对患者进行眼科病房临床护理后,观察组在术后48 h时恢复有明显的优势,术后48 h时两组患者的平均眼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含环境护理、情绪护理、人性化护理的护理工作在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康复效率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切口超声乳化吸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徐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3期239-24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7%(29/30),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6.7%(20/3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患者有针对性的、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手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患者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晓兰 尹兰根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30期4255-4256,共2页
目的评价青光眼患者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围术期护... 目的评价青光眼患者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视力恢复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P<0.05)。结论在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围术期护理,既可改善患者视力,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 护理措施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魏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期177-178,共2页
目的对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68例(71眼)青光眼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35眼)和对照组(34例,36眼)。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 目的对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68例(71眼)青光眼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35眼)和对照组(34例,36眼)。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术后及出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15 d后视力恢复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1%,高于对照组的6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视力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提高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利于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切口超声乳化吸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古风琴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733-734,共2页
目的探究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三门峡市中医院眼科收治的青光眼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护理(术前术... 目的探究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三门峡市中医院眼科收治的青光眼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和眼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24、48 h眼压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微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患者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改善病情并提高护理优良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切口超声乳化吸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碎核摘除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8
作者 胡成功 夏花如 种平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82-485,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碎核摘除术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抽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濮阳惠民医院收治的120例(120眼)硬核白内障患者的诊治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超声乳化组(64例,硬... 目的 对比分析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碎核摘除术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抽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濮阳惠民医院收治的120例(120眼)硬核白内障患者的诊治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超声乳化组(64例,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小切口组(56例,小切口碎核摘除术)。对比两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CECs)指标[内皮细胞密度(ECD)、中央角膜厚度(CCT)、六角形细胞比例]、并发症。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8周超声乳化组和小切口组裸眼视力、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超声乳化组和小切口组术后裸眼视力、散光程度及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小切口组ECD、六角形细胞比例均降低,超声乳化组六角形细胞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小切口组ECD、六角形细胞比例低于超声乳化组,CCT高于超声乳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超声乳化组(P<0.05)。结论 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碎核摘除术能改善硬核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和视觉质量,对散光、眼压的影响程度类似,但后者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风险更低,对CECs数量、形态及CCT的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核白内障 超声乳化 切口碎核摘除 视力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比较
9
作者 权明 杨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4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1.8 mm与3 mm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优化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至12月吉林市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收治的74例白内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7例,采用3 mm切口超声乳化... 目的分析采用1.8 mm与3 mm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优化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至12月吉林市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收治的74例白内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7例,采用3 mm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和观察组(37例,采用1.8 mm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个月。对比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角膜散光度、视力水平及角膜内皮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术后1周、1个月对照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呈升高后降低趋势,观察组患者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水平均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呈降低趋势,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中央角膜厚度均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均呈升高趋势,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术前至术后1个月的眼压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采用3 mm切口超声乳化术,采用1.8 mm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散光症状,有利于提高视力水平,减轻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切口 视力 角膜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引导下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10
作者 吴芳芳 路露 +2 位作者 吴文文 刘雅雯 杨立东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3期485-489,共5页
目的:探讨在角膜地形图下经透明角膜切口进行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本院2021-02/2023-02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2例92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眼采用常规11∶00位透明角膜切口,研究组46眼采用最陡峭子... 目的:探讨在角膜地形图下经透明角膜切口进行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本院2021-02/2023-02收治的白内障患者92例92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眼采用常规11∶00位透明角膜切口,研究组46眼采用最陡峭子午线透明角膜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角膜表面形态指标[包括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AI)、角膜表面散光值(CYL)]、主观干眼症状问卷量表(SDES)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研究组术后1 wk,1、3 mo裸眼视力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 mo两组患者SAI、CYL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研究组SDES评分、BUT波动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角膜地图引导下行最陡峭子午线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术,可改善白内障患者裸眼视力、尽快恢复角膜表面形态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角膜地形图 超声乳化 透明角膜切口 角膜表面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伊恩晖 王懿 +4 位作者 杜兆江 杨格强 肖潇 贺金刚 王晟宇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6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80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40眼)及观察组(40例,40眼)。对...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80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40眼)及观察组(40例,40眼)。对照组行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观察组行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即刻于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1 d、1周,观察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眼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1个月,观察组的黄斑中心凹下视网膜厚度(SFRT)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黄斑区血管密度(VD)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球结膜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中的短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 康柏西普 糖尿病性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mm角膜微切口与3.0mm角膜切口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及术源性散光的对照观察
12
作者 程武波 朱旭果 +5 位作者 吴桂花 刘雪莲 张燕 宋秋平 蒋红 罗银星 《实用防盲技术》 2024年第2期53-57,F0002,共6页
目的观察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1.8mm角膜切口与3.0mm角膜切口对角膜内皮和术源性散光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12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1.8mm切口观察组与3.0mm切口对照组行预劈核超声乳化治疗,观察两组病例平均超声时间,平均超声能量... 目的观察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术1.8mm角膜切口与3.0mm角膜切口对角膜内皮和术源性散光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12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1.8mm切口观察组与3.0mm切口对照组行预劈核超声乳化治疗,观察两组病例平均超声时间,平均超声能量,术前,第1d,1wk,1mo的视力、角膜散光变化、角膜内皮计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超乳时间9.51±1.17,9.48±1.21及平均超乳能量(10.01±1.02)%(9.9±1.1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视力0.11±0.057,0.10±0.01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d两组视力0.376±0.071,0.319±0.1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1mo两组视力0.410±0.14,0.356±0.12,0.429±0.15,0.364±0.14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角膜散光两组术前0.59±0.25,0.61±0.3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第1d(0.91±0.42,1.15±0.41),1wk(0.76±0.26,0.95±0.24)和1mo(0.66±0.23,0.74±0.2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角膜内皮计数两组术前2753.32±324.12,2645.36±321.4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d(2412.36±541.12,2397.62±204.21),1wk(2365.35±233.72,2351.36±248.63)和1mo(2298.37±251.89,2209.45±373.0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8mm切口超声乳化术同传统3.0mm切口组比较,不导致超乳效率下降及更多的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且术后医源性散光相较更小,术后视力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切口 角膜内皮损伤 源性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文彬 李国栋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双眼病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40眼)与对照组(20例,40眼)。对照组采用常规玻璃体切割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组采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及内皮细胞数目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视力水平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目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目均高于术后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视力水平,不增加患者术后眼压,且可减少术后内皮细胞的丢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 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 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水平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路房水通路重建术联合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鑫 余适 陈立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5期5-9,共5页
目的:分析经内路房水通路重建术联合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2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分析经内路房水通路重建术联合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1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2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60)采用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观察组(n=60)采用经内路房水通路重建术联合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角膜中央厚度(CCT),以及角膜内皮功能指标、视盘血流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眼压、术眼最佳矫正视力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黄斑区GCC厚度大于对照组、CCT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视盘内所有血管血流密度、毛细血管血流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经内路房水通路重建术联合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能减轻对角膜内皮细胞功能的损伤,降低眼压,促进视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经内路房水通路重建 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 mm角膜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建平 胡颖 罗永锋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究2.2 mm角膜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效果及对角膜内皮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13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根据切口大小将患者分为2.2 mm... 目的探究2.2 mm角膜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效果及对角膜内皮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13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根据切口大小将患者分为2.2 mm组(55例)及常规组(58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手术前后视力恢复情况,对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切口内外口处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功能、角膜生理指标及泪膜功能进行分析评估,并统计患者术后一过性高眼压、角膜水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2 mm组术后7 d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LogMAR值及角膜散光值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mm组术后1 d、7 d切口外口处角膜厚度及术后1 d的切口内口处厚度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mm组术后7 d的角膜内皮细胞(CECs)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大于常规组,CECs变异系数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mm组术后7 d的角膜阻力因数(CRF)大于常规组,Goldmann相关眼压(IOPg)及角膜补偿眼压(IOPcc)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mm组术后7 d的泪膜破裂时间(BUT)长于常规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T-Ⅱ)值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mm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一过性高眼压1例),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9%(一过性高眼压1例、角膜水肿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2 mm角膜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白内障,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视力,促进角膜切口愈合,并能改善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及泪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白内障 2.2 mm角膜切口 白内障超声乳化 角膜内皮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常规切口与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视力、角膜散光的影响
16
作者 彭志佳 王琳萱 刘江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86-0089,共4页
探讨同轴常规切口与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视力、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同轴常规切口超声乳化术)和实验组(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视力恢复情况、泪膜功能、视觉质量... 探讨同轴常规切口与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视力、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同轴常规切口超声乳化术)和实验组(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视力恢复情况、泪膜功能、视觉质量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散光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轴常规切口与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白内障患者中均可达到较为联系的效果,但是相比于同轴常规切口手术,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于患者角膜散光等视力功能的影响更小,建议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常规切口 切口超声乳化 白内障 视力 角膜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微小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在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勇 叶应嘉 +4 位作者 鲍先议 周龑丽 许荣 彭婷婷 曾志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54-657,共4页
目的比较同轴微小切口与标准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在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滤过术后白内障摘出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连续收集抗PACG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46例(46眼),其... 目的比较同轴微小切口与标准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在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滤过术后白内障摘出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连续收集抗PACG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46例(46眼),其中研究组行同轴微小切口(2.2mm透明角膜切口)Phaco26例(26眼),对照1组行标准切口(3.0mm透明角膜切口)Phaco20例(20眼),另设对照2组为单纯老年性白内障行2.2mm同轴微小切口Phaco50例(50眼)。所有病例均采用扭动模式行超声乳化术,记录术前白内障核分级,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晶状体厚度(lens thickness,L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ndothelial cell count,ECC)、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及术中累积消散能量(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CDE)和灌注液消耗量(estimated fluids used,EFU),同时记录术后1d、7d、30d的BCVA、IOP、角膜水肿程度及术后30d的ECC值等。结果各组白内障均以3级核为主,术眼生物学参数分析显示,研究组的ACD值与AL值均小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研究组的LT值则略高于对照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研究组术中CED及EFU均低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BCVA分析,术后1d≥0.5的眼数,研究组占38.5%,高于对照1组的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对术后角膜水肿程度分析发现,术后1d,研究组以1级水肿为主,对照1组则以2级水肿为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术后30d,各组ECC值均显著低于术前,研究组与对照1组分别较术前减少38.9%和52.5%,对照2组减少9.8%,其中研究组与对照1组的术前、术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同轴微小切口超声乳化术前房稳定性好,可以显著减少超声能量,缩短超声乳化时间,减少术中灌注液的用量,降低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促进视力的迅速恢复,适用于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摘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出 同轴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及修复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王静 莫纯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其修复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10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切口组和微切口组,分别行常规3.0 mm切口... 目的探讨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其修复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10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切口组和微切口组,分别行常规3.0 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1.8 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使用角膜内皮显微镜于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检查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对两组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前六角形细胞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六角形细胞比例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1 d、1周中央角膜厚度增加明显,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后1 d、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中央角膜厚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一步缩小了手术切口,术后恢复更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同轴切口 超声乳化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高原地区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护理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红 凌云霞 +2 位作者 谢伯林 胡国蓉 郑天娥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8期883-884,共2页
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海拔1895 m,由于低氧和紫外线辐射强等原因,使白内障发病率较高。传统的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切口相对较大,球结膜易出血。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是近年来一种新的白内障微创术式,较传统的超声乳化术具有... 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中部,海拔1895 m,由于低氧和紫外线辐射强等原因,使白内障发病率较高。传统的超声乳化吸出术后切口相对较大,球结膜易出血。双手微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是近年来一种新的白内障微创术式,较传统的超声乳化术具有手术切口小、视力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手切口 超声乳化吸除 白内障 护理 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微小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孙洪周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6-778,共3页
目的比较同轴微小切口与标准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滤过术后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连续收集抗PACG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72例(90眼),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7例(49眼)... 目的比较同轴微小切口与标准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滤过术后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连续收集抗PACG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72例(90眼),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7例(49眼)行2.0 mm同轴微小切口超声乳化术,对照组35例(41眼)行3.0 mm标准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观察两组术中有效超声乳化时间、超声能量及术中前房稳定性,于术后1 d、7 d观察角膜水肿、视力情况,同时于术前、术后7 d观察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散光。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超声乳化时间分别为(6.43±1.03)s、(6.54±1.25)s,超声能量分别为(16.52±2.35)%、(15.94±3.53)%,两组间超声乳化时间和超声能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角膜水肿均以1级为主,术后1 d、7 d两组角膜水肿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d、7 d试验组最佳矫正视力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术前角膜散光为(0.52±0.28)D,术后7 d为(0.56±0.3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角膜散光为(0.49±0.31)D,术后7 d为(0.72±0.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角膜散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 d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低于术前(均为P<0.01);术后7 d试验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轴微小切口超声乳化术具有术中前房稳定性好,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低,促进视力迅速恢复,安全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出 同轴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