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川西栖霞组的热液白云化作用及其后的倒退溶解——不彻底的回头白云化作用 |
黄思静
潘小强
吕杰
齐世超
黄可可
兰叶芳
王春梅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9
|
|
2
|
碳酸盐白云化作用模式研究进展 |
胡作维
黄思静
张超
郎咸国
周桦
|
《海洋地质前沿》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3
|
去白云化作用机理的实验模拟探讨 |
黄思静
杨俊杰
张文正
黄月明
刘桂霞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
1993 |
19
|
|
4
|
华北秦皇岛地区柳江盆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多期白云化作用 |
冯诗海
李红
蒋佳俊
雷云
牛元哲
杨锐
刘永杰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5
|
川中地区茅二段白云石化作用机制及分布模式 |
高兆龙
彭瀚霖
张玺华
陈聪
李天军
李国蓉
何钊
李肖肖
田家奇
|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前寒武系海相白云石胶结物研究现状及展望 |
甯濛
罗靖茹
陈家乐
钟怡江
文华国
|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四川盆地东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化作用及其与储集层发育的关系 |
潘立银
刘占国
李昌
寿建峰
张建勇
张杰
沈安江
周进高
郑兴平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0
|
|
8
|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寒武纪海盆局限期深水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研究 |
余宽宏
金振奎
周勇
李鹏
李娜
官全胜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9
|
四川盆地西部坳陷雷四上亚段白云岩化作用对储集层的影响 |
李蓉
胡昊
许国明
王琼仙
宋晓波
隆轲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10
|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热液白云石化作用 |
蒋裕强
陶艳忠
谷一凡
王珏博
强子同
江娜
林刚
蒋婵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4
|
|
11
|
地质记录中的海水白云岩化作用 |
朱同兴
黄志英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1993 |
19
|
|
12
|
四川盆地东部长兴组礁灰岩缺乏大规模白云石化作用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
潘立银
张建勇
胡安平
王小芳
韦东晓
王永生
|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3
|
湖相碳酸盐岩去白云石化作用及其与储集性的关系——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沙四段为例 |
石砥石
姜秀芳
王全柱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4
|
千米桥地区奥陶纪海底及浅埋藏环境白云石化作用 |
蒋裕强
董兆雄
陈善勇
方少仙
|
《西部探矿工程》
CAS
|
2006 |
2
|
|
15
|
白云石化作用及白云岩问题研究述评 |
汤朝阳
王敏
姚华舟
段其发
赵希林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
2006 |
30
|
|
16
|
白云石及白云石化作用研究的新进展 |
叶德胜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1989 |
14
|
|
17
|
海南排浦海相第四纪与上新世界限的发现及白云石化作用问题 |
张明书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3
|
|
18
|
川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白云石化作用机制及其对储层形成的影响 |
孟万斌
武恒志
李国蓉
张小青
吕正祥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9
|
|
19
|
白云石化作用及黔桂地区泥盆系——石炭系层(块)状白云岩的成因 |
方少仙
侯方浩
董兆雄
阎荣辉
何江
朱晓慧
|
《低渗透油气田》
|
2007 |
0 |
|
20
|
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石化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
唐顺成
林良彪
苏中堂
梁茹
马慧
余瑜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