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8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ALP、D-二聚体、FIB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效能分析
1
作者 王英超 彭世芳 李晖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900-907,共8页
目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pMRI)联合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D-二聚体(D-dimer, DD2)、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效能分析。方法:对169例前列... 目的: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pMRI)联合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D-二聚体(D-dimer, DD2)、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效能分析。方法:对169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收集和分析,根据骨扫描的检查结果辅以核磁共振,将盆腔有无骨转移的病人分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组80例和非骨转移组89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都接受了MRI检查,对血清PSA、ALP、D-二聚体、FIB水平进行定量检测。对不同影像指标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结果之间的一致性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mpMRI、ALP、D-二聚体、FIB及其他临床指标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对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纳入的mpMRI、ALP、D-二聚体、FIB及其联合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T1WI、T2WI压脂、DWI及mpMRI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结果比较的Kappa值分别为0.536、0.470、0.629、0.691 (P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multiparametric MRI (mpMRI) combined with serum ALP, D-dimer, and FIB in the diagnosis of bone metastasis in prostate cancer.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from 169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we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bone scans supplemented by MRI,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pelvic bone metastasis were divided into the prostate cancer bone metastasis group (80 cases) and the non-bone metastasis group (89 case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MRI examination prior to surgery, and serum levels of PSA, ALP, D-dimer, and FIB were quantitatively measured. Kappa consistency test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agreement between different imaging indicators and the results of prostate cancer bone metastasis. Uni- and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mpMRI, ALP, D-dimer, FIB, and other clinical indicators in the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 bone metastasi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mpMRI, ALP, D-dimer, FIB, and their combined indicators in diagnosing prostate cancer bone metastasis was assessed using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s. Results: The Kappa values comparing T1WI, T2WI fat suppression, DWI, and mpMRI with the results of prostate cancer bone metastasis were 0.536, 0.470, 0.629, and 0.691, respectively (P < 0.001). Compared to the non-bone metastasis group, the serum levels of ALP, D-dimer, and FIB in the bone metastasi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01). Multiv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pMRI, ALP, D-dimer, and FIB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rostate cancer bone metastasis (P < 0.05). The combined indicators showed the best performance, followed by the individual indicators of D-dimer, mpMRI, ALP, and FIB, all of which demonstrated good diagnostic value (P < 0.05). Conclusion: mpMRI, ALP, D-dimer, and FIB all demonstrate certain diagnostic efficacy for prostate cancer bone metastasis. The combined use of these indicators can further enhance diagnostic value, suggesting that they should be considered for broader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骨转移 mpMRI ALP D-二聚体 F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89)SrCl_(2)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效果研究
2
作者 陶绪长 刘瑞祺 +2 位作者 陈慧娟 邓益杰 李凤瑛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2期2021-2025,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89)SrCl_(2)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骨转移部位为脊柱/骨盆)60例为对象,信封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联合^(89)SrCl_(2)治疗,两组均完成3个...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89)SrCl_(2)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骨转移部位为脊柱/骨盆)60例为对象,信封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联合^(89)SrCl_(2)治疗,两组均完成3个月治疗,比较两组有效率、视觉模拟疼痛(VAS)、Karnofsky活动状态评分(KPS评分)、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AS)、癌胚抗原(CEA)、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转化生化标志物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血清睾酮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KP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WBC、PLT及H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PAS、CEA、β-CTx、TPINP及血清睾酮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89)SrCl_(2)能提高前列腺骨癌转移患者治疗有效率,可减轻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抑制程度较轻,有助于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89)SrCl_(2)治疗 前列腺癌骨转移 治疗效果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全身骨扫描和MRI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
3
作者 黄剑娴 江生 +2 位作者 黄志顺 区裕 周明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9-012,共4页
探讨和对比全身骨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150例,分别实施全身骨扫描和MRI检查,以病理、多种影像学综合评估或随访结果... 探讨和对比全身骨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150例,分别实施全身骨扫描和MRI检查,以病理、多种影像学综合评估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全身骨扫描和MRI的阳性检出率、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误诊率、漏诊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 150例患者有64例确诊为前列腺癌骨转移,全身骨扫描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88%(62/64)、92.19%(59/64)、96.51%(83/86)、94.67%(142/150)、94.32%(83/88)、95.16%(59/62),均高于MRI的81.25%(52/64)、62.50%(40/64)、86.05%(74/86)、76.00%(114/150)、75.51%(74/98)、76.92%(40/52),而全身骨显像的误诊率、漏诊率为3.49%(3/86)、7.81%(5/64),低于MRI的13.95%(12/86)、37.50%(24/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骨扫描检查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较磁共振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疾病诊治工作提供有力依据。对前列腺癌的分期、制定治疗方案,以及对预后的评价均有重要临床价值。建议对前列腺癌患者应常规进行全身骨扫描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骨扫描 MRI 前列腺癌骨转移 诊断效能 阳性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骨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4
作者 周文考 陈培杰 +3 位作者 黄灵炎 赵方俐 唐慧敏 王明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2期4349-4354,共6页
目的:探索影响前列腺癌骨转移(prostate cancer bone metastasis,PCBM)的危险因素,建立血液和病理学相关预测模型并分析影响PCBM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452例PC患者,根据是否发生PCBM分为PCBM组(n=169)和non PCBM组(n=283)。分别使... 目的:探索影响前列腺癌骨转移(prostate cancer bone metastasis,PCBM)的危险因素,建立血液和病理学相关预测模型并分析影响PCBM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452例PC患者,根据是否发生PCBM分为PCBM组(n=169)和non PCBM组(n=283)。分别使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组间差异数据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BM的危险因素,以危险因素为基础构建PCBM临床预测模型,ROC和PR曲线用于验证列线图性能,最后使用Kaplan-Meier绘制PCBM相关生存曲线。结果:通过组间差异和Logistic回归综合分析T分期、N分期、PSA、ISUP、PNI、NLR、PLR、LMR、SII、HRR、HALP和Serum P是影响PCBM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以上述危险因素构建了与血液和病理学相关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准确度分别为0.972和0.932。生存曲线显示T分期、N分期、PSA和ISUP是影响PCBM生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PCBM的影响因素包括病理分期、PSA水平以及特定的血液学指标,本中心构建了相关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患者的转移和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骨转移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预后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松璋 黄敏玉 付小金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2期249-257,共9页
前列腺癌(PCa)是全球男性除肺癌之外的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我国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骨转移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转移导致的骨相关不良事件(SREs)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且我国患者相对而言大部分发现较... 前列腺癌(PCa)是全球男性除肺癌之外的第二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我国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骨转移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转移导致的骨相关不良事件(SREs)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且我国患者相对而言大部分发现较晚,多数患者已出现骨转移等并发症,故早期发现并诊断出前列腺癌,对患者的治疗、生活质量及预后等具有重大影响。现阶段影像学检查因其经济、简便与无创等优势在前列腺癌的应用中备受重视,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超声检查、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CT)及PET/CT扫描,本文就以上检查方法的目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Prostate cancer (PCa) is the second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men worldwide except lung cancer,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men in China. Bone metastasis i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and bo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SREs) caused by bone metastasis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and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in China are relatively late detected, and most of the patients have already suffered from complications such as bone metastasis. Therefore,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atients’ treatment, quality of life and prognosis. At the present stage, imaging examination is highly valu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prostate cancer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economy, simplicity and non-invasiveness, etc. Imaging examination mainly includes ultrasonography, 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C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single photon emission tomography (SPECT/CT), and PET/CT scanning, an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above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骨转移 超声检查 X线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SPECT/CT检查 PET/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符海英 王春晖 +4 位作者 邓凯 杨萌 刘彦妤 周鸿飞 朱煜熙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295-1302,共8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所带来的骨相关事件是造成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难度大,严重威胁老年男性的健康。西医在运用内分泌治疗、放疗、化疗、止痛等治疗取...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易发生骨转移,骨转移所带来的骨相关事件是造成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难度大,严重威胁老年男性的健康。西医在运用内分泌治疗、放疗、化疗、止痛等治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疗效明确,但也存在相应的毒副作用,如潮热、盗汗、胃肠道反应、骨痛等,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增效减毒、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可以弥补西医的不足。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骨转移使之治疗更科学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治疗 前列腺癌骨转移 前列腺患者 增效减毒 老年男性 骨相关事件 毒副作用 中西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3)Sm-EDTMP、^(89)SrCl_2治疗前列腺癌、乳腺癌骨转移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路宇 杨志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0-631,共2页
目的探讨153Sm-EDTMP8、9SrCl2治疗前列腺癌、乳腺癌骨转移瘤疗效。方法将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瘤患者各3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与15例前列癌患者,分别接受153Sm-EDTMP8、9SrCl2治疗,疗效观察分别采用VAS、Karn... 目的探讨153Sm-EDTMP8、9SrCl2治疗前列腺癌、乳腺癌骨转移瘤疗效。方法将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瘤患者各3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与15例前列癌患者,分别接受153Sm-EDTMP8、9SrCl2治疗,疗效观察分别采用VAS、Karnofsky、骨显像评价。结果153Sm-EDTMP组止痛效果总有效率为83%,89SrCl2组的总有效率为90%,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骨显像可见部分病例病灶变小,甚至消失。结论153Sm-EDTMP8、9SrCl2治疗前列腺癌,乳腺癌骨转移瘤效果良好,各有优缺点,但影响治疗疗效的因素繁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3SM-EDTMP ^89SRCL2 前列腺癌骨转移 乳腺癌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化学药物治疗的探讨——附30例分析(摘要)
8
作者 邢福义 《肿瘤学杂志》 CAS 1989年第2期31-31,共1页
肺癌患者30例中,男15例、女15例,肺鳞型癌13例、肺腺癌17例,全部病例骨转移均经 ECT、X 光片证实(化疗前、化疗后、化疗后一个月各一次)肺腺癌骨转移患者用 MVFA 与 MVFP 方案交替进行治疗。肺鳞癌患者用 VCBA 与 VCBP 方案交替治疗。... 肺癌患者30例中,男15例、女15例,肺鳞型癌13例、肺腺癌17例,全部病例骨转移均经 ECT、X 光片证实(化疗前、化疗后、化疗后一个月各一次)肺腺癌骨转移患者用 MVFA 与 MVFP 方案交替进行治疗。肺鳞癌患者用 VCBA 与 VCBP 方案交替治疗。每疗程计用化疗药物八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骨转移 化学药物治疗 肺腺癌骨转移 肺鳞 交替治疗 化疗药物 骨痴形成 部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全身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9
作者 郑龙 李姗姗 +4 位作者 唐骁爽 屈伟 封娟毅 郑向红 王社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癌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骨显像上的区别与联系。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SPECT图像表现为全身广泛骨质代谢活跃灶的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者病灶部...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癌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骨显像上的区别与联系。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SPECT图像表现为全身广泛骨质代谢活跃灶的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者病灶部位、数目、形态以及各自典型影像表现。结果:2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检出327个病灶,病灶最常累及部位分别为肋骨、脊柱、骨盆、颅骨、肩关节和股骨;33例前列腺癌患者共检出851个病灶,转移病灶最常累及部位分别为脊柱、肋骨、骨盆、股骨和肩关节、胸骨、颅骨、肱骨。多发性骨髓瘤在图像上表现为多发点状或类圆形浓聚,颅骨"帽状"浓集、肋骨"串珠样"浓集是其特征性表现;前列腺癌骨显像表现为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大小、形态不一,多为点状、条状、片状或不规则浓集灶,全身骨骼"超级影像"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SPECT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瘤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全身骨显像 多发性骨髓瘤 前列腺癌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10、转铁蛋白及转移灶中骨形成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津津 李英杰 辛璐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转铁蛋白(sTfR)、骨形成蛋白(BMP)等指标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6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患者有36例(骨转移组)、未发生转移的50例...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转铁蛋白(sTfR)、骨形成蛋白(BMP)等指标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6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患者有36例(骨转移组)、未发生转移的50例(前列腺癌组),选取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50例(前列腺增生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清中IL-6、IL-10、sTfR的水平差异,同时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中、转移病灶中BMP6、BMP4及BMP7的表达强度差异。结果骨转移组患者的IL-6、IL-10、sTfR、PSA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癌组和前列腺增生组(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PSA水平显著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组(P<0.05)。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血清IL-6、IL-10、s Tfr值与PSA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96、0.410、-0.337,P均<0.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骨转移组患者的BMP6、BMP4、BMP7评分〔(5.13±1.08)、(4.47±0.96)、(4.73±0.92)分〕均显著高于前列腺癌组〔(3.14±0.82)、(2.01±0.57)、(1.89±0.38)分〕(P<0.05)。结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IL-6、IL-10、PSA水平显著增高,sTfR值显著降低,并与PSA呈相关性;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转移病灶组织中BMP6、BMP4及BMP7表达显著高于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骨转移 白细胞介素-6 转铁蛋白 骨形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帕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凤 田伟 +8 位作者 曾铭 夏健龄 胡洪林 刘浩 何阳科 朱学强 梁良 敖睿 谢可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4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中有无协同抗肿瘤作用及其有效性、安全性的评估。方法选择前列腺癌骨转移受试者29例,分为试验组19例及对照组10例,分别给予250 mg阿帕替尼联合或不联合SBRT(剂量为6 ...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中有无协同抗肿瘤作用及其有效性、安全性的评估。方法选择前列腺癌骨转移受试者29例,分为试验组19例及对照组10例,分别给予250 mg阿帕替尼联合或不联合SBRT(剂量为6 gy/次,共计5次)治疗。疗效评价指标为癌痛评分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变化及不良反应(AE)发生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平均疼痛评分变化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出现PSA下降50%以上多于对照组,两组PSA下降持续时间均可达2~6月。放疗并未增加3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服用250 mg阿帕替尼联合SBRT可协同控制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病情及癌痛,不良反应可耐受,可进行大样本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骨转移 阿帕替尼 放疗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安全性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与SPECT-CT、fPSA/tPSA比值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茅娟莉 杨剑 +2 位作者 王小姣 崔斌 孙高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2151-2155,共5页
目的探讨PET-CT与SPECT-CT、fPSA/tPSA比值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20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PET-CT、SPECT-CT、血清PSA检查,比较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与fPSA/tPSA比值关系。结果在两种骨显像方面,准确度、灵敏度、特... 目的探讨PET-CT与SPECT-CT、fPSA/tPSA比值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205例前列腺癌患者,行PET-CT、SPECT-CT、血清PSA检查,比较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与fPSA/tPSA比值关系。结果在两种骨显像方面,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而言,PET-CT指标分别为94.6%、95.6%、92.6%、96.3%、91.3%;SPECT-CT:76.6%、93.4%、64.7%、84.2%、83.0%。PET-CT骨显像诊断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均明显高于SPECT-CT。PET-CT、SPECT-CT两种骨显像诊断方式中,有骨转移组fPSA/tPSA比值均明显低于无骨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骨转移发生占比与fPSA/tPSA比值呈负相关,fPSA/tPSA比值越低,前列腺癌中骨转移占比越高。分别以fPSA/tPSA比值小于0.10、0.15、0.20、0.25为诊断标准进行效能分析发现,fPSA/tPSA比值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率随诊断标准放宽而升高,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随诊断标准放宽而下降。当fPSA/tPSA≤0.15时,fPSA/tPSA比值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较为理想,分别为73.0%、77.9%。结论PET-CT骨显像诊断的效能指标均更高,临床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fPSA/tPSA比值与前列腺癌骨转移存在相关性,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骨转移 发射型计算机体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PSA、fPSA、fPSA/tPSA评价前列腺癌骨转移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辉 安建平 +1 位作者 徐晓红 王晶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前列腺癌患者骨显像示骨转移与骨显像正常患者各35例,前列腺良性病患者30例及健康体检者35例,分别测定其血清中PSA、fPSA、fPSA/tPSA的含量。... 目的:评价前列腺癌患者放射性核素骨显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前列腺癌患者骨显像示骨转移与骨显像正常患者各35例,前列腺良性病患者30例及健康体检者35例,分别测定其血清中PSA、fPSA、fPSA/tPSA的含量。结果:前列腺癌无骨转移组PSA、fPSA水平较对照组略有升高,但皆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有骨转移组PSA、fPSA水平则升高均非常显著(P均<0.01);前列腺良性病组PSA、fPS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同时>2个骨转移灶组PSA、fPSA水平较≤2个骨转移灶的患者PSA、fPSA水平升高均非常显著(P均<0.01)。在骨转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比较中,fPSA/tPSA比值<0.2诊断的敏感度最高,可达到85.7%,但是其特异度只有45.71%;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2个骨转移灶)+fPSA/tPSA敏感度最低为62.9%,但是可提高特异度达到77.14%。结论:血清PSA、fPSA、fPSA/tPSA水平与骨转移灶发生有一定关系,两者联检可以提高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中的诊断特异度,可尽早、全面地发现前列腺癌患者全身骨转移,特别是全身骨显像结果模棱两可时意义更大,有助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灶的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肿瘤标志物 前列腺癌骨转移 f/t-PSA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氯化锶联合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观察(附39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付玉娟 雷田 +2 位作者 蔚荣豪 张超远 屈中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917-1921,共5页
目的:探讨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与放射性核素氯化锶联合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77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与研究组(n=39)。对照组予以放射... 目的:探讨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与放射性核素氯化锶联合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我院77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与研究组(n=39)。对照组予以放射性核素氯化锶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统计比较两组骨痛治疗效果、骨转移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疾病复发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骨痛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研究组92.31%(36/39)高于对照组63.16%(24/38)(P<0.05);研究组骨转移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研究组82.05%(32/39)高于对照组39.47%(15/38)(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5/39)与对照组5.26%(2/38)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疾病复发率0.00%(0/39)、2.56%(1/39)低于对照组15.79%(6/38)、23.68%(9/38)(P<0.05);研究组治疗后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等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与放射性核素氯化锶联合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骨痛及骨转移,降低复发率,提升生活质量,改善近期预后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 放射性核素氯化锶 前列腺癌骨转移 骨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骨转移全身骨显像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超 陶新全 +2 位作者 刘恒超 周翔 刘霞秋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37-,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癌骨转移 核素 患者 骨显像 全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骨显像联合PSA对二氯化^(89)锶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蒋炳辰 张雪辉 +1 位作者 肖国有 杨晓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416-418,共3页
目的:利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全身骨显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测定及患者骨疼痛度评估,对二氯化89锶(89Sr)治疗前列腺癌(Pca)骨转移进行评价。方法:选择Pca患者SPECT全身骨显像示Pca多发性骨转移者40例,测... 目的:利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全身骨显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测定及患者骨疼痛度评估,对二氯化89锶(89Sr)治疗前列腺癌(Pca)骨转移进行评价。方法:选择Pca患者SPECT全身骨显像示Pca多发性骨转移者40例,测定血清PSA水平,给予其骨疼痛度评估后行89Sr注射液静注,3个月后重新行骨显像,并测定血清PSA水平和评估骨疼痛度。结果:Pca多发性骨转移患者89Sr治疗后骨转移病灶数、明显减低(P<0.05),血清PSA水平明显降低(P<0.05),患者骨疼痛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SPECT骨显像联合PSA血清学检测是89Sr治疗Pca骨转移及骨疼痛评价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显像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骨转移 二氯化89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联合骨扫描检查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庆云 吴凌梅 +1 位作者 王庆利 冀栓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21-122,125,共3页
目的分析CT联合骨扫描检查结果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病理分级、相关肿瘤标记物及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诊断并治疗的92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例相关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和骨扫描... 目的分析CT联合骨扫描检查结果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病理分级、相关肿瘤标记物及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诊断并治疗的92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例相关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和骨扫描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检查7d内行手术或病理切片检查。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与病理分级、病灶中不同细胞因子的表达及骨转移患者肿瘤标记物的关系。结果经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确诊,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41例,无骨转移51例,骨转移发生率为55.43%;SPECT/CT显像发现骨转移40例,无骨转移52例,诊断灵敏性为97.56%;按照病理分级将患者分为三组,三组之间骨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分化患者骨转移率高于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按照是否发生前列腺癌骨转移分组,CXCL8在未转移组的高表达率为51.92%,在转移组的高表达率为82.50%,转移组PSA、CTx、BAP、OST水平均高于未转移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联合骨扫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骨转移的发生与病理分级、CXCL8趋化因子的表达、PSA及骨代谢指标有关,低分化、CXCL8高表达及PSA和骨代谢指标水平较高的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可能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骨扫描 前列腺癌骨转移 肿瘤标记物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高龄前列腺癌骨转移并骨折引起压疮的护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兰雪云 赵丽华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108-109,共2页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的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2013年1月我科收治1例90岁高龄前列腺癌骨转移、右股骨病理性骨折患者,患者营养状况差,BMI13.8kg/m2,长期卧床、制动引起四期压疮,我们使...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的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坏死的压力性溃疡。2013年1月我科收治1例90岁高龄前列腺癌骨转移、右股骨病理性骨折患者,患者营养状况差,BMI13.8kg/m2,长期卧床、制动引起四期压疮,我们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填塞创面,经过长达87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压疮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骨转移 骨折患者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压疮 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压力性溃疡 长期受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A、fPSA检测和核素骨显像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曹剑霞 李斌 高卉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前列腺癌骨转移 核素骨显像 PSA检测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治疗联合唑来膦酸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齐峰 印荣 +1 位作者 俞弘颀 葛劲超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5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联合唑来膦酸对前列腺癌骨转移及骨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50例,所选患者均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内分泌治疗,观察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后止痛总有效率为92%...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联合唑来膦酸对前列腺癌骨转移及骨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50例,所选患者均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内分泌治疗,观察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后止痛总有效率为92%。治疗前,血清PSA为20~100 ng/ml的患者12例,血清PSA≥100 ng/ml的患者38例;治疗后,38例患者的PSA≤4 ng/ml,2例患者的PSA在4~10 ng/ml之间,7例患者的PSA在10~50 ng/ml之间,仅3例患者的PSA≥50 ng/ml。不良反应为潮热、乳房胀痛、轻度的发热、血小板降低、胃肠道不适,经对症处理后逐渐缓解。结论:内分泌治疗联合唑来膦酸对前列腺癌骨转移及骨痛的治疗是有效的、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骨转移 内分泌治疗 唑来膦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