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粒灸治疗腹腔及腹膜后滤泡性淋巴瘤验案
1
作者 郑雅峰 赵立杰 +5 位作者 赵荧荧 叶小娜 宋洪玉 王欣彤 李然 韩兴军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5期91-94,共4页
在临床上,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以免疫靶向治疗和化疗为主,但仅能控制疾病。该文报道应用麦粒灸灸痞根穴治疗腹腔及腹膜后滤泡性淋巴瘤验案1则。以活血化瘀、温通散结为治法,重灸痞根穴,可改善腹腔及腹膜后滤泡性淋巴瘤患者腹部、腰背部... 在临床上,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以免疫靶向治疗和化疗为主,但仅能控制疾病。该文报道应用麦粒灸灸痞根穴治疗腹腔及腹膜后滤泡性淋巴瘤验案1则。以活血化瘀、温通散结为治法,重灸痞根穴,可改善腹腔及腹膜后滤泡性淋巴瘤患者腹部、腰背部隐痛及消化不良症状,消除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粒灸 痞根 性淋巴 癥瘕 积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穿刺活检滤泡性淋巴瘤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分析
2
作者 吴婷 周小鸽 邵睿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活检中滤泡性淋巴瘤(FL)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腹腔穿刺活检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病例的临床特征、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男性87例,女性96例,男女比例为1:1.1,年龄范... 目的探讨腹腔穿刺活检中滤泡性淋巴瘤(FL)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腹腔穿刺活检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病例的临床特征、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男性87例,女性96例,男女比例为1:1.1,年龄范围22~89岁,中位年龄48岁;发病部位腹膜后66例,腹腔淋巴结65例,腹腔其他部位52例;低级别FL 158例(86.34%),其中包括1级33例(18.03%),1~2级102例(55.74%),2级23例(12.57%),3A级18例(9.84%),其中7例局部伴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转化,3B级2例(1.09%),5例为低级别与高级别混合性(2.73%),即部分为1~2级或2级,混有不同比例的3A级区域。镜下瘤细胞由中心细胞样和中心母细胞样细胞组成。肿瘤细胞高表达CD20、CD79α及Pax-5,而CD3、CD5表达阴性;肿瘤性滤泡区表达CD10、BCL-6及BCL-2。CD21和CD23显示滤泡区存在滤泡树突细胞(FDC)网,3级可见FDC网破裂。CD43、MUM-1、CyclinD-1、EBER等呈阴性,生发中心区域CD38强阳性细胞消失或减少,K-i67增殖指数随着分级不同而不同。结论本组腹腔穿刺的滤泡性淋巴瘤有其独特的特点:好发于中老年人,未见儿童病例,常累及腹膜后及腹腔淋巴结,滤泡为主型生长模式较少见,以低级别FL最为多见,高表达CD10。熟悉这些特点有助于腹腔穿刺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淋巴 腹腔 穿刺 病理特征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肿瘤相关免疫微环境初探
3
作者 赵苏苏 章宜芬 +6 位作者 可飞 王耀辉 王双双 王露 李惠 王景美 王剑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TF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肿瘤相关免疫微环境。方法回顾分析7例DTFL的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内镜表现和治疗,并进行随访。通过GEO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索DTFL的肿瘤相关免疫微环境...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TF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肿瘤相关免疫微环境。方法回顾分析7例DTFL的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内镜表现和治疗,并进行随访。通过GEO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索DTFL的肿瘤相关免疫微环境。结果患者多为女性,中位年龄51岁,病变均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内镜下主要表现为弥漫或片状颗粒性增生。显微镜下病变呈现结节样结构及淋巴组织弥漫分布,肿瘤细胞表达B系抗原及生发中心标记,滤泡树突细胞主要聚集在生发中心周围。部分患者未经治疗自愈或病变无进展,2例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治愈。通过GEO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发现DTFL中静息NK细胞数量显著增多,而静息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DTFL在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上类似淋巴结内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但可依据滤泡树突细胞的特殊分布鉴别。DTFL为惰性淋巴瘤,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自愈,其肿瘤免疫微环境可能与静息NK细胞和静息肥大细胞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型滤性淋巴 病理学 免疫微环境 免疫表型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滤泡性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王敏 李丹 +1 位作者 孙丽娜 马帅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4年第2期188-190,共3页
滤泡性淋巴瘤(FL)是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之外在成年人中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之一,临床上表现为无症状性淋巴结肿大,病程进程缓慢,是一种低度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FL主要侵犯淋巴结,也可侵犯结外组织,如胃肠道、血液... 滤泡性淋巴瘤(FL)是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之外在成年人中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之一,临床上表现为无症状性淋巴结肿大,病程进程缓慢,是一种低度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FL主要侵犯淋巴结,也可侵犯结外组织,如胃肠道、血液系统等。组织病理学是诊断FL的金标准。关于治疗方面,无化疗方案是近年来研究热点,新型靶向药物的开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为FL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不同患者临床异质性明显,预后差异较大。本文回顾分析1例妊娠期间意外发现的FL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真正使患者得到有效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淋巴妊娠期 妊娠 弥漫大B细胞淋巴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肿瘤生物学进展探讨复发难治滤泡性淋巴瘤的识别和治疗
5
作者 吴俣 代诗硕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0期1405-1411,共7页
滤泡性淋巴瘤(FL)是B细胞恶性肿瘤的常见亚型,具有高度异质性。尽管大多数FL患者诊断时临床表现为惰性,但早期进展或复发,多次复发,或转化为高级别淋巴瘤的患者,死亡风险高,预后差。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预后模型未能很好地识别这一群体... 滤泡性淋巴瘤(FL)是B细胞恶性肿瘤的常见亚型,具有高度异质性。尽管大多数FL患者诊断时临床表现为惰性,但早期进展或复发,多次复发,或转化为高级别淋巴瘤的患者,死亡风险高,预后差。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预后模型未能很好地识别这一群体;多次复发的患者耗尽现有治疗方案后,面临无药可治。FL在肿瘤生物学方面的深入研究,为复发难治FL患者提供了新的识别策略、治疗依据和治疗方案。本文就FL的肿瘤生物学的进展,评述复发难治FL患者的识别和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滤性淋巴 分子遗传学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1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6
作者 王玥 郭亮 +1 位作者 金春卉 曲丽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8-1074,共7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lymphoma,angioimmunoblastic-type,nTFHL-AI)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0例nTFHL-AI伴B细... 目的探讨淋巴结滤泡辅助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型(nodal 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lymphoma,angioimmunoblastic-type,nTFHL-AI)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10例nTFHL-AI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行HE、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73岁。临床表现以全身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及B症状为主;Ann Arbor分期:Ⅳ期8例,Ⅰ+Ⅱ期2例。实验室检查以β2微球蛋白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血浆EBV核酸定量阳性8例。镜下均可见典型结节状聚集或散在的透明细胞、分枝状高内皮血管及增生杂乱“风吹”状的滤泡树突网。肿瘤细胞背景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0~5个/HPF 7例,5~10个/HPF 2例,>50个/HPF 1例。浆细胞含量≤5%6例,浆细胞含量10%和20%各1例,浆细胞含量较多(30%)2例。组织细胞明显增生7例。见RS样大细胞1例。背景中含大量B细胞5例,含少量B细胞5例。10例患者均表达T细胞标志物,滤泡辅助性T细胞标志物CD10、BCL6、CXCL13和PD-1同时阳性6例,BCL6、CXCL13和PD-1同时阳性10例。EBER原位杂交阳性8例。10例患者均检测到TCR基因重排和IG基因重排阳性。所有患者诊断后均行化疗,其中3例疾病进展死亡。结论伴B细胞克隆性增生nTFHL-AI中,B细胞的克隆性增生与EBV是否感染及感染细胞的数量无关,同时浆细胞增生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滤辅助T细胞淋巴 血管免疫母细胞型 单克隆B细胞增生 EBV感染 微环境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滤泡性腺瘤与滤泡癌的超声检查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婷 陈露 +4 位作者 李媛 魏修良 庞坤坤 张璐璐 张飞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癌(FTC)和滤泡性腺瘤(FA)的临床特点与超声检查表现。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为FTC或FA的157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FTC和FA两组,并对其超声检查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在年龄、结节形态、边...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癌(FTC)和滤泡性腺瘤(FA)的临床特点与超声检查表现。方法 选取经病理证实为FTC或FA的157例甲状腺肿瘤患者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FTC和FA两组,并对其超声检查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在年龄、结节形态、边缘、晕征、回声质地、实性成分的位置、局灶性强回声及血流分级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将单因素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 <0.05)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χ^(2)=88.54,P <0.001,R^(2)=0.60)。其中结节边缘模糊、周边不规则低回声厚晕征、血流为中央血管型或混合型与FTC诊断密切相关。结论 FTC与FA在超声检查表现上相似性很高,应充分了解其超声检查特征,结节边缘模糊、周边不规则低回声厚晕征、中央血管型或混合型血流是FTC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肿 甲状腺滤 性腺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性淋巴瘤中CH25H和STAT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余文慧 段家豪 +1 位作者 刘沁华 吴正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9-1204,共6页
目的探讨CH25H和STAT3在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筛选GEO数据库中FL与正常淋巴结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收集54例FL和2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LH)组织石蜡样本;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CH25H和STAT3在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筛选GEO数据库中FL与正常淋巴结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收集54例FL和2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LH)组织石蜡样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石蜡样本CH25H和STAT3的表达,分析其与F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关性。结果FL中CH25H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淋巴结组织(P<0.01);FL中CH25H mRNA的表达与STAT3呈线性相关(P<0.01);FL中CH25H高表达率为48.1%,明显高于RLH(15.0%,P<0.05);STAT3高表达率为59.3%,明显高于RLH(25.0%,P<0.05);CH25H蛋白表达与FL肿瘤病理分级、临床Ann Arbor分期均明显相关(P均<0.05),在Ki67高表达(≥30%)的FL中CH25H表达较高,而在Ki67低表达的FL中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25H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B症状、CD10、BCL6、BCL2的表达、FLIPI-1评分、淋巴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STAT3蛋白表达与FL肿瘤病理分级、临床Ann Arbor分期、FLIPI-1评分均明显相关(P均<0.05);在Ki67高表达(≥30%)的FL中STAT3表达较高,而在Ki67低表达的FL中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T3与患者年龄、性别、有无B症状、CD10、BCL6、BCL2的表达、淋巴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计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FL中CH25H与STAT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73,P<0.001)。结论FL中CH25H和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FL病理诊断、病理分级和预后评估的潜在分子标志物;CH25H和STAT3异常表达可能联合参与FL的发生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性淋巴 CH25H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9
作者 初文慧 高娜 +3 位作者 刘增艳 曹曰针 孙大伟 于文征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3期162-167,共6页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最常见的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它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治疗方式多样,包括观察、放疗和全身治疗。但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在找到治疗指征之前观察仍然是最常见的治疗...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最常见的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它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治疗方式多样,包括观察、放疗和全身治疗。但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在找到治疗指征之前观察仍然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早期FL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是放疗,晚期或复发/难治性FL患者可以选择免疫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近年来,随着对FL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也层出不穷,本文对FL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淋巴 免疫化疗 靶向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阳性滤泡性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10
作者 程开芳 左林伟 +4 位作者 胡芳芳 廖首生 陆相桐 李里香 黄文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30-332,共3页
EBV阳性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一类较为罕见的淋巴瘤类型,其以结节状分布、结节内见中心细胞及中心母细胞,伴有EBV阳性表达为特征。在这种FL中,EBV阳性的淋巴细胞位于滤泡分布区。本文对2例EBV阳性FL的病例进行回顾性... EBV阳性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一类较为罕见的淋巴瘤类型,其以结节状分布、结节内见中心细胞及中心母细胞,伴有EBV阳性表达为特征。在这种FL中,EBV阳性的淋巴细胞位于滤泡分布区。本文对2例EBV阳性FL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该病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今后的临床病理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阳性 性淋巴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滤泡性淋巴瘤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卓含 黄新韵 +1 位作者 郭睿 李彪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4期439-444,共6页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一种生物学性质复杂、临床表现异质性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累及全身淋巴结。我国约有7%的FL患者会发生组织学转化。转化为其他侵袭性淋巴瘤,因此不同FL患者的治疗策略及预后均存在较大差异。随...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一种生物学性质复杂、临床表现异质性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累及全身淋巴结。我国约有7%的FL患者会发生组织学转化。转化为其他侵袭性淋巴瘤,因此不同FL患者的治疗策略及预后均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分子影像学技术的发展,PET/CT融合分子影像检查既能更精确识别体内微小病变又能提供病灶代谢信息。多项研究和指南均肯定了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18)F⁃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图像特征在FL识别诊断、分级分期、评价疗效和预测生存结局等过程中的重要价值。但由于尚无统一的图像扫描和阈值界定标准,目前在不同研究中PET/CT参数对FL患者具体的预后效能尚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PET/CT图像特征,在早期识别高危FL患者及预测FL患者预后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一步肯定了^(18)F⁃FDG PET/CT检查在判断FL患者发生组织学转化的可能性以及评估其生存结局中的价值,旨在辅助临床优化诊疗决策,提高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率和预后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淋巴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预后 诊断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生组织学转化的滤泡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2
作者 滑人杰 陈清江 +4 位作者 张旭东 段豫凯 乔泓涵 张思珺 宗斐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465-1469,共5页
目的:探讨发生组织学转化(histological transformation,HT)的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26例发生组织学转化的滤泡淋巴... 目的:探讨发生组织学转化(histological transformation,HT)的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26例发生组织学转化的滤泡淋巴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治疗方案、疗效及生存状况。结果:26例患者,中位年龄57(43~97)岁,其中25例转化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低级别转化2例,高级别转化19例,1例转化为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B-lymphoblastic leukemia/lymphoma,B-LBL);11例出现结外侵犯,8例出现骨髓侵犯;初步诊断时发生转化的患者17例,转化后的疗效5例达到CR,8例达到PR,化疗之后发生转化的患者9例,转化后疗效4例达到PR,两组ORR分别为76.5%和44.4%,两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4)。全部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中位PFS未达到(3~45个月)和中位OS未达到(5~45个月),2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80.7%和64.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P=0.040)、Ki-67(P=0.005)是影响患者PFS的因素。Ann Arbor分期(P=0.014)、FLIPI-1评分(P=0.008)是影响患者OS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i-67(P=0.028)是影响患者PFS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FL患者发生组织学转化后预后不良,ECOG评分≥2分、Ki-67≥70%的患者PFS差,Ann Arbor分期Ⅲ-Ⅳ期、FLIPI-1评分>2分的患者OS差,Ki-67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组织学转化 弥漫大B细胞淋巴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华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背景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uodenal-type follicular lymphoma,D-FL),临床非常罕见,其临床表现及镜下形态与黏膜慢性炎症或息肉相似,容易漏诊或误诊.病例简介本例患者胃镜发现十二指肠降部见多个息肉样隆起,经验不足的临床医师容易... 背景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uodenal-type follicular lymphoma,D-FL),临床非常罕见,其临床表现及镜下形态与黏膜慢性炎症或息肉相似,容易漏诊或误诊.病例简介本例患者胃镜发现十二指肠降部见多个息肉样隆起,经验不足的临床医师容易误诊为息肉,镜下与旺炽型滤泡增生及其它具有滤泡样结构的淋巴瘤相似,需经免疫组化及分子明确诊断.结论D-FL主要发于十二指肠降部,但也可能累及远端小肠,内镜下表现为息肉样隆起,显微镜下小肠黏膜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可见异常淋巴滤泡样结节;无极性,滤泡中心为淋巴细胞样细胞,未见“星空”现象.免疫组织化学CD20、CD79α、CD10、Bcl-6及Bcl-2均为阳性,CD21染色见滤泡中央滤泡树突网减弱,滤泡边缘滤泡树突网增强.原位免疫荧光显示存在IGH:BCL2/t(14;18)基因融合;D-FL患者大部分预后情况良好,其预后有待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性淋巴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研究
14
作者 高凤婷 张喆 +1 位作者 史传兵 史志丹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599-604,共6页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uodenal-type follicular lymphoma,D-F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5例D-FL的消化内镜、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及二代测序检测结果。结果:5例D-FL内镜检查呈多发性结节状或息肉样病...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uodenal-type follicular lymphoma,D-F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5例D-FL的消化内镜、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及二代测序检测结果。结果:5例D-FL内镜检查呈多发性结节状或息肉样病变。显微镜下,肿瘤性滤泡位于黏膜和黏膜下层,套区消失,肿瘤细胞浸润至滤泡外黏膜固有层。肿瘤性滤泡几乎全部由中心细胞组成,中心母细胞罕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D20、BCL2、CD10,Ki-67增殖指数小于5%。CD21染色显示滤泡树突细胞网定位于滤泡的边缘。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5例患者均有t(14;18)(q32;q21)染色体异位。二代测序发现,CCL20、MADCAM1、CCR6、PCDHGA3、PCDHGA8、PCDHGB4等特征性基因存在突变。结论:D-FL是独特的滤泡性淋巴瘤亚型,临床、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均有别于淋巴结经典型滤泡性淋巴瘤,为惰性淋巴瘤,其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型滤性淋巴 诊断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冬云基于“调肝运脾”论治滤泡性淋巴瘤
15
作者 姚梦丹 张雅月 +3 位作者 杨茜茹 向郭华 吴俊汎 李冬云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165-168,共4页
滤泡性淋巴瘤属中医“恶核”“痰核”等范畴。李冬云认为其病性本虚标实,属里证,累及脏腑气血阴阳,肝脾失调、气滞痰凝血瘀是滤泡性淋巴瘤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从整体入手,以调肝运脾为核心,畅达大气,运土行木,化生气血,蠲痰祛瘀,使痰瘀... 滤泡性淋巴瘤属中医“恶核”“痰核”等范畴。李冬云认为其病性本虚标实,属里证,累及脏腑气血阴阳,肝脾失调、气滞痰凝血瘀是滤泡性淋巴瘤的基本病机。治疗上,从整体入手,以调肝运脾为核心,畅达大气,运土行木,化生气血,蠲痰祛瘀,使痰瘀滞同治;临床以补气行气、活血养血、化痰散结药同用,正气得复,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淋巴 痰核 调肝运脾 李冬云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滤泡型淋巴瘤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持续阳性的治疗及药学监护
16
作者 张捷青 叶晓芬 +2 位作者 吕迁洲 李晓宇 陈淑靖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2-637,642,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可对部分患者构成重大威胁。罹患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均可出现免疫抑制状态,其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本文详述了1例滤泡...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可对部分患者构成重大威胁。罹患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接受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均可出现免疫抑制状态,其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本文详述了1例滤泡型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治疗过程。该患者在入院治疗期间反复进行核酸检测(RT-PCR),结果显示持续阳性近90天,经过5轮抗病毒治疗及糖皮质激素抗炎、低分子肝素抗凝、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并辅以呼吸机支持治疗等,最终患者核酸转阴,顺利脱机出院。本研究总结了该病例的救治过程,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型淋巴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间变形态的滤泡性淋巴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17
作者 吴梅 王铮 +1 位作者 刘慧 于鸿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52-54,61,共4页
目的探讨具有间变形态的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例具有间变形态的滤泡性淋巴瘤的CD20、PAX5、CD10、BCL6、MUM-1、BCL2、CD30、Ki-67等标记物的表达,采... 目的探讨具有间变形态的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例具有间变形态的滤泡性淋巴瘤的CD20、PAX5、CD10、BCL6、MUM-1、BCL2、CD30、Ki-67等标记物的表达,采用原位荧光杂交法检测BCL2、BCL6、MYC基因易位情况,分析具有间变形态的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等。结果本研究中具有间变形态的滤泡性淋巴瘤表现为高级别,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免疫组化表型为表达panB标记,CD10阴性,BCL6阳性,MUM1多为阳性,c-myc阳性表达,但均未检测出BCL6、MYC基因易位。结论具有间变形态的滤泡性淋巴瘤不常见,多表现为高级别滤泡性淋巴瘤,需正确地认识其各种变异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淋巴 间变 变异型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个CT征象单独及联合应用在甲状腺滤泡癌与滤泡性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8
作者 林婵君 陈夏浦 +3 位作者 郑旭峰 孙建鸿 林黛英 马树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07-211,共5页
目的:探讨多个CT征象单独及联合应用在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和甲状腺滤泡性腺瘤(follicular thyroid adenoma,FTA)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2月—2024年5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接受颈部CT检查且... 目的:探讨多个CT征象单独及联合应用在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和甲状腺滤泡性腺瘤(follicular thyroid adenoma,FTA)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2月—2024年5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接受颈部CT检查且经术后组织病理诊断的31例FTC和69例FTA患者。比较两组CT征象(包括局限性突起、蛋壳样钙化、多结节征、边界模糊等4种)的差异。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4种CT征象单独及联合使用对FTC的诊断效能。结果:与FTA相比,局限性突起、蛋壳样钙化、多结节征、边界模糊等4种CT征象均更多见于FTC (均P<0.05)。单个CT征象中,局限性突起的诊断价值最大,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7.7%、97.1%、88%;2种CT征象联合诊断中,局限性突起+其他任意1种征象的特异度均为100%,其中局限性突起+边界模糊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最高,分别为45.1%、100%、83%;3种CT征象联合诊断中,局限性突起+蛋壳样钙化+边界模糊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最高,分别为32.2%、100%、79%;4种CT征象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3.2%、100%、70%。结论:局限性突起对FTC和FTA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而多个CT征象联合可提高诊断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滤 甲状腺滤性腺 鉴别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与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倪金菊 王馨辰 +2 位作者 胡茂贵 张瑰红 丁凯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14-20,共7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在滤泡性淋巴瘤(FL)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例病理明确诊断为FL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L患者标本中P...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在滤泡性淋巴瘤(FL)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2例病理明确诊断为FL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L患者标本中PD-1、LAG-3、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4(CCR4)、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3B(CXCR3B)、叉头蛋白P3抗体(FOXP3)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PD-1、LAG-3与F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各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PD-1高表达组和LAG-3高表达组β2微球蛋白(β_(2)-MG)水平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LAG-3双高表达组乳酸脱氢酶(LDH)和β2-MG水平高于PD-1/LAG-3单高表达组与PD-1/LAG-3双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FL组织中,PD-1表达水平与LAG-3、CCR4、CXCR3B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32、0.440、0.506,P<0.05),而与PD-L1和FOXP3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PD-1高表达组、LAG-3高表达组和PD-1/LAG-3共同高表达组CD8^(+)T细胞计数少于对应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D-1表达、LAG-3表达以及PD-1/LAG-3共同表达与CD8^(+)T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631、-0.425、-0.552,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DH低表达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体生存期(OS)优于高表达组;PD-1低表达组、LAG-3低表达组和PD-1/LAG-3双低表达组的PFS和OS优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LAG-3高表达与FL患者较高的临床检验指标水平及较差的生存预后相关;PD-1、LAG-3等免疫检查点在肿瘤微环境中共同表达,影响T细胞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 微环境 性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EBV阴性的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
20
作者 朱文标 闫春梅 +3 位作者 毛杰维 谢寿城 刘清华 黄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324,共2页
患者男性,48岁。因左上腹部轻度疼痛于2017年4月入梅州市人民医院。腹部CT示:胰尾部囊实性肿物,最大径10.2 cm,囊内可见分隔,肿块紧贴胃小弯侧及肝左叶,边界尚清(图1A)。MR检查示: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序列呈高低混杂信号,ADC值减低,... 患者男性,48岁。因左上腹部轻度疼痛于2017年4月入梅州市人民医院。腹部CT示:胰尾部囊实性肿物,最大径10.2 cm,囊内可见分隔,肿块紧贴胃小弯侧及肝左叶,边界尚清(图1A)。MR检查示: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序列呈高低混杂信号,ADC值减低,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渐进性欠均匀中度强化,囊性部分未见强化(图1B)。临床诊断为胰腺癌,经多学科讨论,决定手术治疗。术中见胰尾肿物,大小约10 cm×8 cm,与胃壁黏连紧密,脾动静脉包裹在其中,难以分离。为完全切除肿瘤,进行了胰体尾部切除术、脾切除术和胃部分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假样滤树突细胞肉 EBV阴性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