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护理路径在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1
作者 田惠 胡效坤 +2 位作者 孟祥君 赵凯谊 高玉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5年第3期436-442,共7页
目的探讨整体临床护理路径对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联合神经导航引导下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神经功能、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130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 目的探讨整体临床护理路径对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联合神经导航引导下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神经功能、术后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130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DTI联合神经导航引导下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I)]、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NIHSS及BI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BI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进食、首次下床活动、尿管拔除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MMSE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语言能力、回忆能力、注意力、记忆能力及定向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15%,对照组为18.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临床护理路径配合DTI联合神经导航引导下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患者能够改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加快术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临床护理路径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神经导航 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 神经功能 后恢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动机理论下舒适干预在额叶胶质瘤切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2
作者 唐梅 张敏 +2 位作者 林巧 赵娜娜 张孙富 《河北医药》 2025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究保护动机理论下舒适干预在额叶胶质瘤切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额叶胶质瘤切除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比2组患... 目的探究保护动机理论下舒适干预在额叶胶质瘤切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额叶胶质瘤切除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比2组患者生命体征、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白介素-6(IL-6)水平及皮质醇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额叶胶质瘤切除术患者应用保护动机理论下舒适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能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生命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动机理论 舒适干预 额叶胶质瘤切除术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S的病房夜间噪音管理在脑膜瘤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3
作者 韩文慧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1期139-142,共4页
目的 分析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病房夜间噪音管理在脑膜瘤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膜瘤切除术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 目的 分析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病房夜间噪音管理在脑膜瘤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膜瘤切除术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基于ERAS理念的病房夜间噪音管理,比较两组日间病房噪音水平、夜间病房噪音水平、术后恢复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管理前,两组日间病房噪音水平、夜间病房噪音水平、SAS、SDS、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日间病房噪音水平、夜间病房噪音水平、SAS、SDS、A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除尿管、拔除引流管、首次排便、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ERAS理念的病房夜间噪音管理能促进脑膜瘤切除术后患者康复,减轻负面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病房夜间噪音管理 脑膜瘤切除术 负面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性护理对脑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刘红 雷奕 +1 位作者 石柳 余容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45-0148,共4页
讨论阶段性护理对脑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58例脑垂体瘤切除术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各29例,观察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以阶段性护理)的干预结局。结果 研究组的术... 讨论阶段性护理对脑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58例脑垂体瘤切除术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各29例,观察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以阶段性护理)的干预结局。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率(3.45%)比对照组(20.69%)低,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阶段性护理可改善脑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的并发症状况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护理 脑垂体瘤切除术 并发症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人员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的术中监测与干预
5
作者 王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58-0161,共4页
研究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为脑膜瘤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进行术中监测以及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的这段时间在本医院进行脑膜瘤切除手术的70例病人作为研究样本。这批患者被随机划分为两个组别:一个是对... 研究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为脑膜瘤切除术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进行术中监测以及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的这段时间在本医院进行脑膜瘤切除手术的70例病人作为研究样本。这批患者被随机划分为两个组别:一个是对照组(n=35),另一个是观察组(n=35)。当为对照组中的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时,给予了其常规的护理,并没有采取任何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时,除了为观其提供必要的护理外,我们还专门指派了手术室的医护人员来进行手术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和干预措施。随后,我们对两组患者在手术持续时长、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观察组中,患者进行手术所需的时间、下床活动所需的时间、肛门排气所需的时间以及住院期间的时间等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观察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8.57%,这一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中31.43%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另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要显着高于对照组的护患满意度(p<0.05)。结论 对于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手术过程中安排手术室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术中监测以及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加快后续的康复速度,能够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护理人员 脑膜瘤切除术 中监测与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脑胶质瘤切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葛瑾 杜伟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8期1947-1951,1965,共6页
目的构建开颅脑胶质瘤切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2020年4月-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40例开颅脑胶质瘤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早期有无癫痫发作分为癫痫组和非癫痫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引起早... 目的构建开颅脑胶质瘤切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2020年4月-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40例开颅脑胶质瘤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早期有无癫痫发作分为癫痫组和非癫痫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引起早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并依据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构建早期癫痫发作的风险预测模型,采用C-index、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开颅脑胶质瘤切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率为19.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癫痫史、病理分级Ⅱ级、无AEDs预防用药、肿瘤最大径≥5 cm、累及皮层均是导致开颅脑胶质瘤切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预测模型logit(P)=-1.154+1.235×术前癫痫史+0.453×病理分级Ⅱ级+0.822×无AEDs预防用药+0.316×肿瘤最大径≥5 cm+1.421×累及皮层。Bootstrap法对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C-index=0.807(95%CI:0.725~0.892);绘制Calibration曲线分析显示,Hosmer-Lemeshowχ^(2)=0.612,P=0.322;绘制ROC曲线对模型内部预测效能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3(95%CI:0.847~0.929,P<0.05),灵敏度93.48%、特异度80.93%、约登指数0.744。结论脑胶质瘤患者有术前癫痫史、病理分级低、肿瘤大、无预防性抗癫痫用药、累及皮层均是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区分度、拟合度好,对临床识别脑胶质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具有较高的预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切除术 早期癫痫发作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中两种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越市 武洋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867-870,共4页
目的比较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中Pringle阻断法与Glisson鞘外阻断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的影响,为优化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中入肝血流阻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8例行腹腔镜巨... 目的比较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中Pringle阻断法与Glisson鞘外阻断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的影响,为优化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中入肝血流阻断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8例行腹腔镜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入肝血流阻断方法的不同,将其中50例行Pringle阻断法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A组,将其余58例行Glisson鞘外阻断法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B组。统计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入肝血流阻断前(T_(0))、血流阻断后15 min(T_(1))、术毕时(T_(2))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前及术后d3、d7时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分析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_(1)、T_(2)时HR、MAP均较T_(0)时提高,但B组T_(1)、T_(2)时HR、MAP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d3、d7,2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B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ringle阻断法比较,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中行Glisson鞘外阻断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 肝血管瘤切除术 Pringle阻断法 Glisson鞘外阻断法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血清NF⁃κB、NLRP3水平对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
8
作者 武通帅 刘震洋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究术前血清核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水平对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80例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根据有无复... 目的探究术前血清核因子⁃κB(NF⁃κB)、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水平对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80例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根据有无复发、死亡等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3例)和预后不良组(17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血清NF⁃κB、NLRP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NF⁃κB、NLRP3水平对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分级、血清NF⁃κB、NLRP3水平与预后良好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分级、血清NF⁃κB、NLRP3水平均为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单一术前血清NF⁃κB、NLRP3水平及两者联合预测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4、0.746、0.812,特异度分别为68.91%、72.21%、78.63%,灵敏度分别为75.62%、73.05%、80.68%。结论术前血清NF⁃κB、NLRP3水平与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可用于预测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的预后,且两项指标联合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Nod样受体蛋白⁃3 脑胶质瘤切除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KAP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脑膜瘤切除术后患者护理效果、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张新 龚陈伟 吴杰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2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知识、态度、实践(information,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IKAP)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脑膜瘤切除术后患者护理效果、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3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进行脑...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知识、态度、实践(information,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IKAP)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脑膜瘤切除术后患者护理效果、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3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进行脑膜瘤切除术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护理,而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IKAP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生活质量[36项健康调查问卷(the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KAP理论的护理干预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脑膜瘤切除术后患者的生理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KAP理论 护理干预 脑膜瘤切除术 护理效果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效果分析
10
作者 刘标 孙乃志 沈加成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0期127-129,134,共4页
目的分析环乳晕切口应用于乳腺纤维瘤切除术中的价值以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切口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放射状切口)与观察组(41例,... 目的分析环乳晕切口应用于乳腺纤维瘤切除术中的价值以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1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切口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放射状切口)与观察组(41例,环乳晕切口),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局部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瘢痕形成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更短、出血更少、疼感更轻、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局部感觉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的瘢痕形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0.05)。结论在乳腺纤维瘤切除术中做环乳晕切口可确保手术更快、更安全、更有效的进行,可改善术后恢复效果、保证切口美观度、预防多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乳晕切口 乳腺纤维瘤切除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胶质瘤切除术治疗神经胶质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11
作者 郭校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2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胶质瘤切除术在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武穴市中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胶质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试验组(39例,显微镜下胶...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胶质瘤切除术在神经胶质瘤(简称胶质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武穴市中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胶质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试验组(39例,显微镜下胶质瘤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41例,常规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身体情况、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卡氏功能状态评分表(KPS)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下降,试验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第6个月,试验组整体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显微镜下胶质瘤切除术治疗胶质瘤患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降低肿瘤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胶质瘤切除术 神经胶质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有效性研究
12
作者 王小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89-0092,共4页
探究乳腺纤维瘤采用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取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2021年11月-2023年11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传统乳腺纤维瘤切除术)、观察组(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疗效、满意度、手术... 探究乳腺纤维瘤采用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取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2021年11月-2023年11月),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传统乳腺纤维瘤切除术)、观察组(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结果 观察组疗效、满意度、手术情况、乳房美观程度、不良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显著。结论 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相较于传统手术来说,在治疗效果、满意度、手术情况、乳房美观程度等上均表现出显著优势。这提示该切口方式在乳腺纤维瘤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 经乳晕切口 乳腺纤维瘤切除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13
作者 王晓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95-198,共4页
研究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 研究腹腔镜下实施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实施优质性的护理措施,可提升其护理效果,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血管瘤切除术 围手期护理 阶段性护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乳晕弧形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护理措施
14
作者 黄自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11-0114,共4页
研究经乳晕弧形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护理措施,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工作。方法 纳入本院72例经乳晕弧形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通过奇偶法的实施,划分患者为研究组、参比组,每组患者的例数是36例,依次进行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观察... 研究经乳晕弧形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护理措施,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工作。方法 纳入本院72例经乳晕弧形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通过奇偶法的实施,划分患者为研究组、参比组,每组患者的例数是36例,依次进行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观察各项数据并记录。结果 在SAS、SDS评分上,研究组比参比组低很多(P<0.05);从护理满意度上看,研究组患者比参比组高很多,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 经乳晕弧形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后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很好,能够在改善患者心理情绪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应该在临床上加大推广与运用力度,以便为患者的早日恢复健康,回到正常生活提供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乳晕弧形切口 乳腺纤维瘤切除术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15
作者 张翔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05-0108,共4页
探讨经乳晕入路切除乳房纤维瘤术的效果。方法 对从2023年1月到2023年6月经乳晕切口进行乳腺纤维瘤的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50例采用乳晕入路进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方法,对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 探讨经乳晕入路切除乳房纤维瘤术的效果。方法 对从2023年1月到2023年6月经乳晕切口进行乳腺纤维瘤的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50例采用乳晕入路进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方法,对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0±10.5) min,较对照组(60±15.5) min的更短(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更低,未见血肿,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乳房乳晕入路切除乳房纤维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此方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由此可见,乳晕入路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 乳腺纤维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切除术12例麻醉体会
16
作者 戴学军 何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切除术 麻醉 瘤切除术 患者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袁柳青 李凤仙 +3 位作者 刘世乐 许睿 张庆国 徐世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7-321,共5页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与常规输液方法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仰卧位脑膜瘤切除术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GDFT组(G组,n=15)和常规输液组(C组,n=13)。G组补偿性扩容量于麻醉诱导前30min内补充,术... 目的比较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与常规输液方法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仰卧位脑膜瘤切除术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GDFT组(G组,n=15)和常规输液组(C组,n=13)。G组补偿性扩容量于麻醉诱导前30min内补充,术中以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在800~1000ml/m2范围内为导向目标。采集动脉血与颈内静脉球部血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SjvO2)血氧分压(PaO2、PjvO2)、血氧含量(CaO2、CjvO2)、脑氧摄取率(CERO2)及乳酸含量(aLac、jvLac)。结果与诱导前比较,术中两组CaO2与CjvO2明显下降,而aLac与jvLac明显上升(P<0.05),且术中C组aLac和jvLac明显高于G组(P<0.05)。结论脑膜瘤切除术围术期以ITBI实施GDFT,能稳定心指数,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从而保证脑灌注、改善微循环,降低脑乳酸生成率,不影响脑氧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脑氧代谢 脑膜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磷脂肌醇3激酶和一氧化氮合酶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高瑞萍 张喜洋 +4 位作者 李爱梅 石翊飒 路文胜 白武民 杨小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0-563,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磷脂肌醇3激酶(PI3K)及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45例,年龄45~65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0.2μg·kg-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磷脂肌醇3激酶(PI3K)及血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45例,年龄45~65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0.2μg·kg-1·h-1组(D1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组(D2组)和对照组(C组),D1和D2组于诱导前10min静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继之分别以0.2μg·kg-1·h-1和0.5μg·kg-1·h-1持续输注至术毕前30min,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三组术中BIS值维持在40~49,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取出肿瘤时(T2)、拔管时(T3)、术后24h(T4)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清中PI3K及iNOS浓度,且分别于T1~T3时采集桡动脉及颈静脉球部的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脑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 T2~T4时三组患者血清PI3K、iNOS浓度明显高于T1时(P<0.05),D2组血清PI3K、iNOS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T2、T3时三组患者血清CaO2、Da-jvO2和CERO2含量明显低于T1时(P<0.05),D1、D2组血清CaO2、Da-jvO2和CERO2含量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对围术期脑膜瘤患者发挥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PI3K和iNOS的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神经保护 脑膜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脑膜瘤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应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英昭 陈晨 王丽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34-136,共3页
脑膜瘤作为一种相对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其病症发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等部位,临床上常采取脑膜瘤切除术治疗[1-2]。研究报道[3-4]显示,对于脑膜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在术后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常会表现出抑郁、焦虑、担忧、躁动等不良情绪... 脑膜瘤作为一种相对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其病症发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等部位,临床上常采取脑膜瘤切除术治疗[1-2]。研究报道[3-4]显示,对于脑膜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在术后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常会表现出抑郁、焦虑、担忧、躁动等不良情绪,严重时会直接影响到术后的正常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切除术 康复护理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每搏量变异度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洁 马艳辉 +2 位作者 范隆 张瑛 王天龙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FloTrac/Vigileo提供的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与传统静态参数指导的液体治疗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C组和G组,每组25例。两组麻醉... 目的探讨FloTrac/Vigileo提供的每搏量变异度(SVV)指导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T)与传统静态参数指导的液体治疗对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C组和G组,每组25例。两组麻醉诱导前按照3ml/kg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术中通过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或静脉注射血管活性药物(麻黄素或去氧肾上腺素)分别达到以下要求,C组:中心静脉压(CVP)≥8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80%基础值;G组:SVV≤12%且MAP>70%基础值。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h液体出入情况。观察患者术后1~3d恶心呕吐程度,记录止吐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G组术中胶体液量[(710±61)mlvs.(464±45)ml]和总液量[(1427±76)mlvs.(1171±54)ml]均增加(P<0.05),G组患者术毕SVV值[(10.6±0.4)%vs.(13.4±1.0)%]降低(P<0.05)。与C组比较,G组患者术后第2、3天恶心评分均降低(P<0.05),术后第1天呕吐评分降低(P<0.05)。与C组比较,G组术后追加止吐药物的患者例数较少(10例vs.3例,P<0.05)。结论 FloTrac/Vigileo提供SVV指导的术中GDT,可以减轻脑膜瘤切除术患者PONV的程度,减少止吐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量变异度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脑膜瘤切除术 后恶心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