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辨证治疗痤疮经验 被引量:7
1
作者 周佳 陈力 《吉林中医药》 2008年第4期261-262,共2页
痤疮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传统风热、肺热、血热发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血瘀、湿热、肾虚(肾阴不足)等新观点和新理论。针对痤疮的病因将其分为肺胃积热、肝肾阴虚、湿热蕴结、脾虚肝郁、气... 痤疮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传统风热、肺热、血热发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血瘀、湿热、肾虚(肾阴不足)等新观点和新理论。针对痤疮的病因将其分为肺胃积热、肝肾阴虚、湿热蕴结、脾虚肝郁、气滞血瘀5型,分别给予辨证选方用药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性痤疮/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肝肾阴虚 清热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的中医治疗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思锋 王旭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13-114,共2页
中医药治疗痤疮注重从整体调节入手,立足于辨证论治,主张分型、分期施治,重视针药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的综合治疗原则,标本兼顾,虚实并举,用药灵活,疗效显著。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疗法 病因病机 内治 外治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39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奇 《吉林中医药》 2008年第7期511-511,共1页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疗法 阴虚内热 滋阴泻火 养阴清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膏方治疗湿热内蕴型痤疮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冬裴 《吉林中医药》 2012年第6期603-604,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膏方对湿热内蕴型痤疮的治疗作用。方法:30例湿热内蕴型痤疮患者,内服中药膏方(紫草、生栀子、蒲公英、茵陈蒿等)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液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睾酮(T)的含量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痊愈...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膏方对湿热内蕴型痤疮的治疗作用。方法:30例湿热内蕴型痤疮患者,内服中药膏方(紫草、生栀子、蒲公英、茵陈蒿等)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液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及睾酮(T)的含量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痊愈6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中医膏方治疗湿热内蕴型痤疮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疗法 中医膏方 湿热内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60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翠月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肺经风热型、肠胃湿热型、痰湿瘀滞型等)论治痤疮8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肺经风热型、肠胃湿热型、痰湿瘀滞型等)论治痤疮8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利湿,解毒散结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女性痤疮60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翠月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66-1467,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例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28例口服红霉素片等西药治疗。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例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28例口服红霉素片等西药治疗。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对照组,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中医辨证治疗女性痤疮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疗法 祛风剂/治疗应用 清热燥湿剂/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96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小静 《中医研究》 2007年第1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血疗法治疗痤疮106例
8
作者 赵慧玲 关红雨 汪天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349-,共1页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痤疮50例疗效观察
9
作者 于开彬 《吉林中医药》 2008年第10期743-743,共1页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肺经风热 肠胃湿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倒散拆方对兔耳痤疮模型皮脂腺分泌及粉刺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唐挺 贾敏 +1 位作者 文昌晖 胡文韬 《陕西中医》 2015年第11期1546-1549,共4页
目的:探寻一个治疗痤疮的不良反应少且疗效好的颠倒散的最佳组方比例。方法:兔耳痤疮造模成功后,将32只白兔分为A、B、C、D组,每组8只。其中A组给予颠倒散原方(大黄与硫磺比例为=1∶1)外搽;B组予改良颠倒散(大黄与硫磺比例为=1∶2),C组... 目的:探寻一个治疗痤疮的不良反应少且疗效好的颠倒散的最佳组方比例。方法:兔耳痤疮造模成功后,将32只白兔分为A、B、C、D组,每组8只。其中A组给予颠倒散原方(大黄与硫磺比例为=1∶1)外搽;B组予改良颠倒散(大黄与硫磺比例为=1∶2),C组予大黄与硫磺比例为=2∶1的颠倒散外搽。1d1次,连续2周。模型对照D组不接受任何处理。观察指标: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观察粉刺数量、皮脂腺分泌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结束时,A、B、C三组的粉刺数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且与模型对照D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1周和2周后,三组24h皮脂腺分泌量均较D组下降,而同时B组皮脂腺分泌总量最少,但发生红斑及表皮剥蚀的几率最高。结论:增加硫磺在颠倒散方中的比例(或降低大黄的比例)更能抑制皮脂的分泌,但不良反应相应增加;但降低硫磺的比例(或增加大黄的比例)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不会降低其抗粉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中医药疗法 动物实验 @颠倒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泻火法治疗脾虚型痤疮48例 被引量:18
11
作者 殷新 唐犀麟 卢传坚 《陕西中医》 2011年第11期1502-1504,共3页
目的:探讨以补中泻火法论治脾虚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虚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以补中益气,升清阳泻阴火为治法,选用补中益气汤合封髓丹加减内服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四环素内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以补中泻火法论治脾虚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虚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以补中益气,升清阳泻阴火为治法,选用补中益气汤合封髓丹加减内服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四环素内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各种痤疮皮损的体征变化及药物副作用,并对基本痊愈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结果:4周后治疗组患者皮损改善显著(与治疗前相比,P<0.05),其中粉刺的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丘疹、脓疱的改善情况则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临床疗效相比,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P>0.05);治疗组1例出现口干,对照组4例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本法治疗脾虚型的痤疮,有补脾泻火之效,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疗法 补气剂/治疗应用 补中益气汤/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痤疮中药外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唐挺 贾敏 +2 位作者 胡文韬 张洋 张玉环 《陕西中医》 2017年第5期679-680,共2页
为探析近5年中药外治痤疮的方法及规律,我们通过相关文献的检索,对中药外治痤疮的方法进行归类总结,结果发现:低级别的证据显示:中药外治法对痤疮有效且安全。但该结论有待今后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该法可考虑作为... 为探析近5年中药外治痤疮的方法及规律,我们通过相关文献的检索,对中药外治痤疮的方法进行归类总结,结果发现:低级别的证据显示:中药外治法对痤疮有效且安全。但该结论有待今后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该法可考虑作为痤疮的基础治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中医药疗法 外治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解郁益肾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建军 张建艳 张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2期323-324,共2页
目的:探求安全、有效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综合方法,观察运用疏肝解郁益肾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解郁消痤汤(柴胡、香附、牡丹皮、黄芪、龙胆草等)加减并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66例为... 目的:探求安全、有效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综合方法,观察运用疏肝解郁益肾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解郁消痤汤(柴胡、香附、牡丹皮、黄芪、龙胆草等)加减并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66例为治疗组;采用口服罗红霉素治疗的59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5%,2组比较(P<0.05)。结论:药物治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调节的作用,运用疏肝解郁补肾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痤疮/中医药疗法 精神紧张 心理疏导 疏肝解郁益肾法/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疮疡面膜配合耳穴治疗痤疮316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邹佑云 吴快英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95-1496,共2页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美容技术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外用中药面膜方(连翘、黄芩、地丁、当归、硫黄等)结合巅倒散(大黄、硫黄等量)外擦和耳穴压豆治疗寻常型面部座疮31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7.3%。结论运用中医美容技术治疗寻常型面部痤...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美容技术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外用中药面膜方(连翘、黄芩、地丁、当归、硫黄等)结合巅倒散(大黄、硫黄等量)外擦和耳穴压豆治疗寻常型面部座疮316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7.3%。结论运用中医美容技术治疗寻常型面部痤疮疗效可靠,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疗法 痤疮/耳压疗法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外治法 皮质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芥连翘汤治疗中重度寻常性痤疮80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立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39-1640,共2页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荆芥连翘汤(生地、荆芥、连翘、当归、白芍、川芎、黄芩、栀子、防风、枳壳、柴胡、白芷、桔梗、黄连等)治疗本病8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P&...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荆芥连翘汤(生地、荆芥、连翘、当归、白芍、川芎、黄芩、栀子、防风、枳壳、柴胡、白芷、桔梗、黄连等)治疗本病8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14.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散结消疮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疗法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荆芥连翘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脾阳虚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63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敏 吴凡伟 许娟 《中医研究》 2017年第3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脾阳虚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脾阳虚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加味附子理中汤(制附片、炒白术、党参、干姜、乌梅、... 目的:观察自拟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脾阳虚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脾阳虚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加味附子理中汤(制附片、炒白术、党参、干姜、乌梅、五味子、山茱萸、炙甘草)颗粒剂,每日1剂,餐后1 h以温开水冲服。对照组采用西医临床一线推荐方案,具体药物及用法、用量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两组1个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期间对所有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局部清洁及日常护理注意事项宣讲。结果: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24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76.19%。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13例,有效30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5例,有效25例,无效17例,有效率为73.02%。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脾阳虚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疗法 加味附子理中汤/治疗应用 脾阳虚型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痘美乐颗粒治疗痤疮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庞来祥 侯秀芳 +1 位作者 李冰 程静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2年第4期316-317,共2页
目的:研究痘美乐颗粒治疗痤疮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测定小鼠睾酮含量及性器官系数,观察痘美乐颗粒对雄激素的影响;测定小鼠子宫指数,观察痘美乐颗粒对雌激素的影响;采用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模型,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测... 目的:研究痘美乐颗粒治疗痤疮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测定小鼠睾酮含量及性器官系数,观察痘美乐颗粒对雄激素的影响;测定小鼠子宫指数,观察痘美乐颗粒对雌激素的影响;采用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模型,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测定出血和凝血时间,评价药物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痘美乐颗粒能降低雄性小鼠血清睾酮含量,减少精囊和前列腺系数,增加雌性小鼠子宫指数;减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缩短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结论:痘美乐颗粒治疗痤疮的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激素分泌、抗炎、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疗法 痘美乐颗粒/治疗应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清汤治疗青春期痤疮64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丽娜 《陕西中医》 2012年第3期317-318,共2页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类中药治疗青春期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服用中药痤清汤(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丹参、金银花、茵陈蒿、赤芍、黄连、苦参、连翘等)治疗,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片治疗。结...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类中药治疗青春期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服用中药痤清汤(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丹参、金银花、茵陈蒿、赤芍、黄连、苦参、连翘等)治疗,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痤清汤治疗青春期痤疮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痤疮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中医药疗法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痤清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阳封髓丹治疗痤疮验案1则 被引量:7
19
作者 沈耿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12-112,共1页
潜阳丹是清代名医郑钦安的独创方剂,封髓丹乃《医宗金鉴》之方,后世医家常将二方合用,云南名医吴佩衡先生称之为"潜阳封髓丹"。该方具有温肾潜阳、纳气归肾之功,临床上用于真气上浮或虚阳上越之证,疗效颇佳。笔者运用该方治疗痤疮一证... 潜阳丹是清代名医郑钦安的独创方剂,封髓丹乃《医宗金鉴》之方,后世医家常将二方合用,云南名医吴佩衡先生称之为"潜阳封髓丹"。该方具有温肾潜阳、纳气归肾之功,临床上用于真气上浮或虚阳上越之证,疗效颇佳。笔者运用该方治疗痤疮一证,颇有感触。时下,世医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大致可概括为:热毒壅盛、胃肠湿热、瘀血阻滞、三焦郁滞、气阴两虚,治法则不外乎清热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活血化瘀、消痈散结。然而临证当先别阴阳,痤疮一证亦有因虚阳上浮而致者,世医多忽视,笔者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痤疮1例,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阳封髓丹/治疗应用 痤疮/中医药疗法 医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夷清肺饮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小平 喻国华 《陕西中医》 2014年第12期1648-1650,共3页
目的:观察辛夷清肺饮治疗痤疮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采用辛夷清肺饮加减治疗。对照组52例,使用四环素(0.25g/次)及复方甘草锌胶囊(0.5g/次),均3次/d。4周1个疗程,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 目的:观察辛夷清肺饮治疗痤疮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采用辛夷清肺饮加减治疗。对照组52例,使用四环素(0.25g/次)及复方甘草锌胶囊(0.5g/次),均3次/d。4周1个疗程,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2.4%,总有效率达96.5%;对照组痊愈率为40.3%,总有效率为78.8%,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睾酮(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下降更多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雌二醇(E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显著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辛夷清肺饮能改善痤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性激素水平紊乱的状态,提高SOD、SHBG活性,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中医药疗法 @辛夷清肺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