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胶质细胞通过与肠道痛觉感受器的细胞间信号传导促进炎症期间内脏的超敏反应
1
作者 赵林(编译)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97-97,共1页
肠道炎症会导致腹痛,这很难控制。支配肠道的感觉神经元末端被神经胶质细胞包围。研究人员使用急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发现肠神经胶质细胞通过分泌因子,使得在炎症反应中支配肠道的感觉神经变得敏感,从而促使内脏疼痛。急性结肠炎可诱导雄... 肠道炎症会导致腹痛,这很难控制。支配肠道的感觉神经元末端被神经胶质细胞包围。研究人员使用急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发现肠神经胶质细胞通过分泌因子,使得在炎症反应中支配肠道的感觉神经变得敏感,从而促使内脏疼痛。急性结肠炎可诱导雄性和雌性小鼠肠道中促炎细胞因子产生的短暂增加。其中,IL-1β部分由神经胶质细胞产生,并增强了神经胶质细胞内细胞间通讯半通道连接蛋白-43的开放,使得通常无害的刺激在雌性小鼠中产生疼痛。化学遗传学操作的神经胶质细胞激活与神经末梢钙成像技术相结合,证明神经胶质细胞仅在炎症条件下使肠道神经支配的痛觉感受器敏感。这种炎性的、神经胶质细胞驱动的内脏超敏反应,涉及神经胶质细胞中COX-2酶的丰度增加,导致前列腺素E2的产生和释放增加,从而激活感觉神经末梢的EP4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末梢 痛觉感受器 神经胶质细胞 促炎细胞因子 肠道炎症 超敏反应 急性结肠炎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隧穿调制的多级痛觉感受器模拟
2
作者 杨成东 李欣蔚 +2 位作者 苏琳琳 童佳颖 刘天一 《光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86-193,共8页
目前,利用感存算一体的神经形态器件模拟痛觉感受器介导的突触行为仍存在较多的挑战,比如所有的痛觉感受器只能进行痛觉发生的模拟,无法对痛觉级别进行精确分类,这对于构建复杂的痛觉管理系统是不利的。通过对器件结构的合理设计,实现... 目前,利用感存算一体的神经形态器件模拟痛觉感受器介导的突触行为仍存在较多的挑战,比如所有的痛觉感受器只能进行痛觉发生的模拟,无法对痛觉级别进行精确分类,这对于构建复杂的痛觉管理系统是不利的。通过对器件结构的合理设计,实现一种易于制造、可重构和性能显著的多级痛觉感受器。利用100 nm氮化硅隧穿层的两次隧穿模式跳变来操纵两次突触运行模式的跳变,类似于二级痛觉警报。阈值管理的模式跳变可以通过高强度和重复刺激来触发。表征了阈下的常见突触感知行为和刺激强度,以及持续刺激触发的两级阈上模式跳变等器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形态器件 多级痛觉感受器 隧穿模式 模式跳变 阈值管理
原文传递
辣椒素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4周后轴突反射血管舒张与疼痛减轻相关
3
作者 Sendel M Dunst A +2 位作者 Forsten pointer J 贺婷(译) 郑拥军(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1-254,共4页
辣椒素是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的激动剂,用于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局部治疗。其作用机制是皮肤痛觉感受器可逆的去功能化和变性及随后的再生。该研究假设伤害性传入的一个亚类,肽... 辣椒素是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的激动剂,用于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局部治疗。其作用机制是皮肤痛觉感受器可逆的去功能化和变性及随后的再生。该研究假设伤害性传入的一个亚类,肽能血管活性伤害感受器的功能加速恢复是辣椒素镇痛的潜在原因。在非干预性探索性试验中,23名患有外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人接受了1次局部高浓度辣椒素治疗。评估基线疼痛等级、共病和生活质量。在受影响的皮肤中进行功能性激光散斑对比分析(热诱发神经源性血管舒张以评估肽能伤害感受器的功能特性)和定量感觉测试。治疗4周后,再次进行功能性激光散斑对比分析和问卷调查。在第2、10和12周进行电话随访。局部辣椒素治疗诱导疼痛强度显著降低,最大值出现在第4周。同时,热诱发的神经源性血管舒张平均值与治疗前相似。一半的病人不仅显示出功能恢复,而且显示出血管舒张的改善,表明神经纤维的再生。在第4周,热诱发的神经源性血管扩张改善病人比恶化的病人疼痛减轻更多。血管舒张程度与疼痛减轻显著相关。表明肽能感受器的再生可能是辣椒素诱导镇痛的机制,辣椒素对这些纤维的疾病缓解作用在应用4周后已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感受器 痛觉感受器 疼痛减轻 血管舒张 辣椒素 神经病理性疼痛 激光散斑 血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特异性σ2R/TMEM97配体FEM-1689可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并抑制整合应激反应
4
作者 龙沙沙(译) 韩清见(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在药理学界,σ2受体(σ2R)早在30多年前就被描述过,但其分子特征仍模糊不清,直到最近才被确认为跨膜蛋白97 (TMEM97)。经研究证明σ_(2)R/TMEM97配体可减轻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机械超敏反应,其最大抗痛作用的时间为给药后24 h。该... 在药理学界,σ2受体(σ2R)早在30多年前就被描述过,但其分子特征仍模糊不清,直到最近才被确认为跨膜蛋白97 (TMEM97)。经研究证明σ_(2)R/TMEM97配体可减轻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机械超敏反应,其最大抗痛作用的时间为给药后24 h。该研究试图通过解决2个关键问题来了解其抗神经病理性疼痛效应:σ_(2)R/TMEM97化合物是否通过受体选择性地发挥作用,以及它们对痛觉神经元的下游机制是什么?该研究使用了一种Tmem97全身基因敲除小鼠,发现σ_(2)R/TMEM97结合化合物FEM-1689,需要该基因才能在小鼠神经损伤模型中产生抗痛作用。利用小鼠背根神经节原代神经元证明,FEM-1689能抑制整合应激反应(ISR),并通过σ_(2)R/TMEM97特异性作用促进神经元生长。随后,该研究扩展了其临床转化价值,证明FEM-1689可降低人类感觉神经元中的整合应激反应(ISR)和p-eIF2α水平,并可减轻甲基乙二醛对ISR的致病作用。同时,研究还证明了σ_(2)R/TMEM97在人类痛觉感受器和卫星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这些结果证实了σ_(2)R/TMEM97有希望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痛作用 特异性作用 受体选择性 痛觉感受器 甲基乙二醛 神经病理性疼痛 痛觉神经 高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不接收使用水合氯醛进行动物麻醉文章的说明
5
作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编辑部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84,共1页
本刊严格遵守我国实验动物相关法规和标准,为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权益,不断提升动物实验研究的水平并获得国际学术界同行的认可,根据国际和国内实验动物有关法规和标准,规定实验动物麻醉镇痛用药必须优先使用药用级麻醉剂,特别是当涉及... 本刊严格遵守我国实验动物相关法规和标准,为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权益,不断提升动物实验研究的水平并获得国际学术界同行的认可,根据国际和国内实验动物有关法规和标准,规定实验动物麻醉镇痛用药必须优先使用药用级麻醉剂,特别是当涉及存活手术的动物实验时。鉴于水合氯醛属于镇静、催眠以及抗惊厥药物,其作为麻醉剂效果较差,只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无法阻断痛觉感受器达到镇痛效果,且刺激性强、毒副作用较大,存在干扰实验结果且有悖于实验动物伦理审查原则等问题,国际期刊普遍建议不再使用水合氯醛作为实验动物的麻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麻醉 抗惊厥药物 痛觉感受器 水合氯醛 实验动物 中枢神经系统 国际期刊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电针感与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电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 被引量:9
6
作者 董泉声 张荣棠 +1 位作者 董新民 张晓琼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101,共7页
目的:主要以病理性和实验性感觉分离者为对象,分析电针感与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产生电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方法:在掌握电针感主要特性、分析与穴位组织层次的关系及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对感觉分离受试者感觉分离部位检测诸种浅、深感觉... 目的:主要以病理性和实验性感觉分离者为对象,分析电针感与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产生电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方法:在掌握电针感主要特性、分析与穴位组织层次的关系及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对感觉分离受试者感觉分离部位检测诸种浅、深感觉及电针感反应,鉴别电针感与哪些或哪种感觉机能关系密切,从而确定产生电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即相关的感受装置。结果:电针感的主要特性是来自穴位深部组织的胀与深(胀)痛感和来自体表组织的麻感。前者和手针感一样依存于深痛觉,而与他种感觉无此内在联系。文中首次提出来自皮肤的电针性麻感是在叩击、痛感等感觉反应基础上,于高频电刺激条件下形成的继发性感觉反应,是一种皮肤感觉融合现象。各感觉分离组实验结果一致指出,以麻感为主的皮肤电针感与痛觉关系最为密切,而与触-压等感觉的关系尚未充分取得有内在联系的确切资料。结论:产生电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主要是深部痛觉感受器和皮肤痛觉感受器,与触-压觉等组织结构的关系还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感 穴位物质基础 深部痛觉感受器 皮肤痛觉感受器 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电针镇痛与电针感和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电针镇痛的穴位物质基础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泉声 张荣棠 +1 位作者 董新民 张晓琼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目的:主要以病理性和实验性感觉分离者为对象,分析电针镇痛与电针感和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电针镇痛的穴位物质基础。方法:选择头、颈、上腹3个部位(穴位)用K+透入法致痛,以痛阈为指标,取单支裸端绝缘毫针和由电针仪输出的60Hz连续脉冲波... 目的:主要以病理性和实验性感觉分离者为对象,分析电针镇痛与电针感和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电针镇痛的穴位物质基础。方法:选择头、颈、上腹3个部位(穴位)用K+透入法致痛,以痛阈为指标,取单支裸端绝缘毫针和由电针仪输出的60Hz连续脉冲波,分别刺激感觉机能正常及分离穴区的深部和皮肤组织,观察痛阈变化,检测穴区浅、深感觉机能和针感反应,根据效应——针感——感觉机能关系,分析和识别电针镇痛的穴位物质基础。结果:在感觉机能正常部位,分别电针穴区的深部和皮肤组织,都产生明显镇痛作用。在感觉机能分离部位,电针深痛觉存在、深压觉缺失穴区的深部组织,或痛觉存在、触-压觉缺失穴区的皮肤组织,亦均出现明显镇痛效应;感觉机能反之者,电针则不能改变痛阈水平,即不能引起镇痛反应。结论:电针镇痛的穴位物质基础主要是深部痛觉感受器和痛觉感受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镇痛 穴位物质基础 深部痛觉感受器 痛觉感受器
原文传递
从手针感与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手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 被引量:12
8
作者 董泉声 汪雪倩 +3 位作者 张荣棠 鲍安铮 董新民 张晓琼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7,共6页
目的:主要以病理性和实验性感觉分离者为对象,分析手针感与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产生手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方法:在针感普查掌握手针感主要特性、进而分析与穴位组织层次关系的基础上,对感觉分离受试者感觉分离部位检测诸类浅、深感觉... 目的:主要以病理性和实验性感觉分离者为对象,分析手针感与感觉机能的关系,探讨产生手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方法:在针感普查掌握手针感主要特性、进而分析与穴位组织层次关系的基础上,对感觉分离受试者感觉分离部位检测诸类浅、深感觉机能及手针感反应,从中鉴别手针感与哪些或那种感觉机能关系密切,从而确定穴位感受针刺、产生针感的感受性装置,即物质基础。结果:手针感与穴位深痛觉的关系至为密切,凡深痛觉存在部位都能引起手针感反应,反之,深痛觉缺失部位是不能产生手针感反应的;手针感与躯体其他各类感觉机能之间都不存在此种内在联系。结论:产生手针感的穴位物质基础主要是深部痛觉感受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针感 穴位物质基础 深部痛觉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论痛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骁 《中医健康养生》 2020年第8期9-11,共3页
从痛的造字可以发现,甬+疒即为痛;甬+辶,即为通。中医说,"不通则痛,不痛则通。"痛和通,看似偏旁部首之差,在中医上的意义也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创伤性疼痛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现代研究认为,痛觉的产生是因为各种因素作... 从痛的造字可以发现,甬+疒即为痛;甬+辶,即为通。中医说,"不通则痛,不痛则通。"痛和通,看似偏旁部首之差,在中医上的意义也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创伤性疼痛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现代研究认为,痛觉的产生是因为各种因素作用于痛觉感受器(通常是感觉神经末梢),通过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而产生的。常见的疼痛类型有刺痛、灼痛、酸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冲动传递 痛觉感受器 炎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癌痛 偏旁部首 不通则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痛的发生机制及分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长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18期5-5,共1页
痛觉不但可以由刺激引起,过冷、过热以及各种过强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于机体都能引起痛觉。一些体液因素(如组胺、5-羟色胺)的存在也能增加痛觉感受器的敏感性,加强与延长其冲动发放。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 痛觉不但可以由刺激引起,过冷、过热以及各种过强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于机体都能引起痛觉。一些体液因素(如组胺、5-羟色胺)的存在也能增加痛觉感受器的敏感性,加强与延长其冲动发放。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以及保护性和病理性反应。痛的生理意义为接受对机体有损害的刺激,并引起保护性反射反应。痛觉刺激能引起自主神经系统一系列反应。剧烈的疼痛刺激能造成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活动的严重障碍,并导致血压下降、心脏活动减弱、呼吸与体温调节紊乱等。疼痛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快速感觉,起自皮肤,并由Aδ纤维传导;另一类是慢痛,由伤害刺激产生,例如皮肤深层组织、肌肉、关节和内脏的组织损伤,它是由无髓鞘的C纤维传导的。两类疼痛均源于高强度刺激。耳痛是一种常见症状,耳痛的发生与外耳及中耳的神经分布和解剖结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痛 发生机制 痛觉感受器 保护性反射 组织损伤 疼痛刺激 分类 自主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刀治疗应用解剖基础
11
作者 陕俊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03年第21期35-35,共1页
1 痛觉感受器 人体感受各种信号是由不同性能的感受器所接纳而传入的。感受疼痛的感受器是伤害性刺激信号的换能装置,即AQ纤维和C纤维游离神经末稍。它的超微结构是游离神经膜是由磷脂分子排列成双层,其中镶嵌着许多能执行不同功能的蛋... 1 痛觉感受器 人体感受各种信号是由不同性能的感受器所接纳而传入的。感受疼痛的感受器是伤害性刺激信号的换能装置,即AQ纤维和C纤维游离神经末稍。它的超微结构是游离神经膜是由磷脂分子排列成双层,其中镶嵌着许多能执行不同功能的蛋白质离子,这些带电荷的蛋白质离子的残基伸到膜外的液体中(细胞间液中),能接受激活物质的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这个游离的神经末梢就是痛觉感受器。 AQ纤维和C纤维游离神经末稍,是以疼痛感受功能为主,也有其他感知功能。分布于皮肤、黏膜、肌膜、关节囊、韧带、肌腱、肌肉、脉管等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刀治疗 应用解剖学 痛觉感受器 骨-纤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等离子消融颈椎间盘髓核成形术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艳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髓核成形术 等离子消融 颈椎间盘 护理 交感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 椎间盘髓核 痛觉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应用概述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梦林 彭勋超 +3 位作者 唐成林 万小凤 谯童茜 马翔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2期342-344,共3页
原发性肝癌位居我国全部癌症发生率顺位第4位及全部癌症死亡率顺位第2位[1-2],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家庭的幸福指数。而癌性疼痛也是原发性肝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常因肿瘤直接或... 原发性肝癌位居我国全部癌症发生率顺位第4位及全部癌症死亡率顺位第2位[1-2],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还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家庭的幸福指数。而癌性疼痛也是原发性肝癌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常因肿瘤直接或间接浸润、侵犯、压迫局部组织造成刺激而产生疼痛或者肿瘤本身产生的一些物质等作用于痛觉感受器而引起疼痛[3],常常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寻找有效的止痛疗法是临床上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癌症死亡率 痛觉感受器 原发性肝癌 生存质量 家庭的幸福 临床症状 应用概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疼痛的机制与治疗 被引量:4
14
作者 孟凡凤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4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术后疼痛 组织损伤 治疗 神经生长因子 去甲肾上腺素 神经末梢 痛觉感受器 致痛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如何感知热、冷和力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小治 谢阳 唐逸泉 《科学》 CAS 2022年第1期50-53,共4页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始于感觉。两位美国生物学家,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因"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获得202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研究不仅从分子层面为我们解释了身体内外环境中的温度和机械刺激如何转化为神经...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始于感觉。两位美国生物学家,朱利叶斯和帕塔普蒂安因"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获得202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的研究不仅从分子层面为我们解释了身体内外环境中的温度和机械刺激如何转化为神经系统可识别的电信号,揭示了躯体感觉(痛觉、触觉、本体感觉、温度觉等)的分子机理,更新了我们对躯体感觉的认知,更有可能为我们带来治疗疼痛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通道 感受器 感受器 痛觉感受器 机械力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丽烧伤膏对小面积Ⅱ度烧(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存富 李岩 +6 位作者 孔祥红 王永武 申庆亮 付冬梅 张志华 吴庆云 石强 《实用医药杂志》 2000年第5期287-287,共1页
关键词 康丽烧伤膏 烧伤创面处理 小面积 紫草油 外用药 创面愈合时间 炎症反应 组织修复 痛觉感受器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N2通道在炎症痛和神经病理痛发挥重要作用
17
作者 姜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4-224,共1页
痛觉感受器的动作电位发放频率是衡量痛程度的主要参考因素。而超级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cyclicnucleotide-gatedcationchannel,HCN)是影响动作电位发放频率的主要通道之一。HCN通道家族包含... 痛觉感受器的动作电位发放频率是衡量痛程度的主要参考因素。而超级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cyclicnucleotide-gatedcationchannel,HCN)是影响动作电位发放频率的主要通道之一。HCN通道家族包含四个亚型,HCNl、HCN2、HCN3和HCN4,它们都表现为在膜电位-60至-90mV时超极化引起的内向电流,称为Ih电流。在心肌,HCN通道的激活引起的电流是驱动心脏起搏的主要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N2通道 神经病理痛 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 炎症痛 内向电流 动作电位 痛觉感受器 心脏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趣谈
18
作者 王安逸 《人民周刊》 2021年第10期15-15,共1页
为什么有些辣椒会“辣”得皮肤灼痛?这是因为辣并非是味觉,而是一种痛觉。人类的口腔和皮肤等区域存在一种名叫“TRPV1”的痛觉感受器,它们会被pH值小于6的酸性溶液、45℃以上的物质以及与炎症有关的特定分子激活,并产生痛感。有趣的是... 为什么有些辣椒会“辣”得皮肤灼痛?这是因为辣并非是味觉,而是一种痛觉。人类的口腔和皮肤等区域存在一种名叫“TRPV1”的痛觉感受器,它们会被pH值小于6的酸性溶液、45℃以上的物质以及与炎症有关的特定分子激活,并产生痛感。有趣的是,辣椒中的辣椒素、胡椒中的胡椒碱和白萝卜皮中的芥子油等物质也能激活TRPV1,从而让我们感到疼痛。虽然辣椒素并不会直接破坏人体细胞,但它能通过TRPV1受体使大脑产生正在被灼烧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白萝卜 胡椒碱 酸性溶液 痛觉感受器 皮肤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用外周性镇痛西药研究新进展
19
作者 郑卫伟 《中国科技信息》 1997年第18期41-41,共1页
镇痛药可粗分为作用于外周系统(外周)药物和作用于脊髓或大脑(中枢)药物,但由于中枢性镇痛性存在难以克服的难耐受(Tolerance)、易成瘾(Addiction)等缺点,故外周性镇痛西药的研究日益引起许多药物化学家和药理学家的广泛关注。 近几年... 镇痛药可粗分为作用于外周系统(外周)药物和作用于脊髓或大脑(中枢)药物,但由于中枢性镇痛性存在难以克服的难耐受(Tolerance)、易成瘾(Addiction)等缺点,故外周性镇痛西药的研究日益引起许多药物化学家和药理学家的广泛关注。 近几年的临床药理研究表明,新的“外周”镇痛药的可能作用部位是干扰受损伤部位的痛觉传递或在痛觉达到脊髓前阻断其传导。由于这种药物不作用于CNS,只作用于外周,因此CNS的症状,如恶心、呼吸抑制和成瘾性等将减弱。 阻断前列腺素 经典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表明,在组织损伤或发炎时,局部产生与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如缓激肽等,同时产生与释放前列腺素(PG)。缓激肽作用于痛觉感受器引起疼痛;PG则可使痛觉感受器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提高。因此,在炎症过程中,PG的释放对炎症疼痛起了放大作用,而PG(E1、E2、及F2)本身也有致痛作用。传统的外周性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性 镇痛药 研究新进展 致痛物质 缓激肽 扑热息痛 前列腺素 痛觉感受器 阿司匹林 临床药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说疼痛
20
作者 马丽春 《医药与保健》 1994年第2期24-24,共1页
话说疼痛马丽春个人对疼痛都有或多或少的体验,小如轻微皮损痛,大如胆绞痛或肾绞痛。小痛多能忍受,大痛却常使人坐立不安、睡眠不宁。一些人在经受过长痛短痛之后,会发出由衷的感叹:人类要是没有疼痛这个感觉,那该多好!、然而,... 话说疼痛马丽春个人对疼痛都有或多或少的体验,小如轻微皮损痛,大如胆绞痛或肾绞痛。小痛多能忍受,大痛却常使人坐立不安、睡眠不宁。一些人在经受过长痛短痛之后,会发出由衷的感叹:人类要是没有疼痛这个感觉,那该多好!、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疼痛固然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觉感受器 化学性刺激 诊断和鉴别诊断 牵涉痛 心理状态 不同部位 感觉神经 心理疗法 耐痛阈 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