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多苷致小鼠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模型的不同时间点进展研究
1
作者 马林纳 马堃 +4 位作者 范晓迪 罗洁 高山凤 李佳妮 张涵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44,153,共11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小鼠模型相关指标的变化,确定采取干预措施的最佳时间点。方法将4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B、C、D模型组,每组8只。对照组灌胃纯水14 d(0.01 mL/10 g),其余各组给予雷公藤多苷混...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小鼠模型相关指标的变化,确定采取干预措施的最佳时间点。方法将4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B、C、D模型组,每组8只。对照组灌胃纯水14 d(0.01 mL/10 g),其余各组给予雷公藤多苷混悬液(80 mg/kg,0.01 mL/10 g)分别连续灌胃1 d(A模型组)、3 d(B模型组)、7 d(C模型组)、14 d(D模型组),并分批次取材。称量各组小鼠体重、湿重子宫和双侧卵巢;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FSH、LH、E2、P、AMH、INH-B、T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各级卵泡、黄体的数量及发育状态;TUNEL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卵巢内凋亡面积;IHC法检测各组小鼠卵巢中VEGFA、CD34、EPO蛋白阳性表达;PCR法检测各组小鼠HIF-1α、SDF-1、CXCR4的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模型组各指标变化不符合POI成模标准;B模型组小鼠卵巢指数、子宫指数、体重显著降低(P<0.01),C模型组体重显著下降(P<0.01),D模型组卵巢指数明显下降(P<0.05);B、C、D模型组血清指标FSH、LH含量升高(P<0.05,P<0.01),E2、PROG、AMH、INH-B、T含量下降(P<0.01);B、C、D模型组始基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排卵前卵泡及黄体数量明显减少(P<0.05,P<0.01),闭锁卵泡数量显著增多(P<0.01);A、B、C、D模型组TUNEL荧光染色凋亡面积明显增加(P<0.05,P<0.01);B、C、D模型组CD34、VEGFA、EPO阳性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A、B模型组HIF-1α、SDF-1、CXCR4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P<0.01)。与B模型组相比,C、D模型组相关指标发生明显变化,提示C、D模型较严重,趋向POF发展。结论B模型组是卵巢功能从受损状态POI发展到不可逆卵巢早衰(POF)的转折点,提示雷公藤多苷给药3 d是诱导POI疾病模型及药物有效干预的最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雷公藤多苷 颗粒细胞 血管新生 病理性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