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Excel电子表格制作病理标签号的方法
1
作者 刘智 刘禄 +3 位作者 罗启翅 杨娜 李林丰 夏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1,共1页
目前,病理科常规活检病理切片制作过程中标签号的制作多采用两种方法:采用激光条码打印机自动打印;购买彩印厂的成品不干胶标签纸采用老式转轮打号机打印或是手工书写。
关键词 EXCEL电子表格 病理标签 制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平滑肌瘤病理报告1例
2
作者 吴霞 李丽 《医学诊断》 2023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了解外阴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住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1例外阴平滑肌瘤病例。结果:患者以“发现外阴肿物1年”之主诉入院。于门诊行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未见囊液流出,行包块活检... 目的:了解外阴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1月住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1例外阴平滑肌瘤病例。结果:患者以“发现外阴肿物1年”之主诉入院。于门诊行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未见囊液流出,行包块活检术,病理诊断:考虑平滑肌瘤(病理号20-20256)。B超示:多发性子宫肌瘤(3.2 cm × 3.0 cm),右侧大阴唇皮下所见(5.8 cm × 4.8 cm)。行双侧外阴囊肿切除术后送病理检查,病理结果:(双侧外阴肿瘤)多发性平滑肌瘤,肿瘤直径5 cm建议随诊(病理号21-00581)。术后切口愈合好。结论:外阴平滑肌瘤是一类罕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大多数为单发,极少合并伴有子宫平滑肌瘤,易被误诊为前庭大腺囊肿,一旦发现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避免其继续发展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平滑肌瘤 子宫平滑肌瘤 病理号 前庭大腺囊肿 住院手术 妇科良性肿瘤 右侧大阴唇 病理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例妇科急腹症误诊症例临床分析和病理
3
作者 孙尚韬 刘春根 《武警医学》 CAS 1991年第6期19-21,23,共4页
着重分析我院近15年来妇科急腹症误诊症例53例,选择讨论其中15例,企图吸取教训,达到提高诊治急腹症的目的。
关键词 妇科急腹症 临床分析 黄体破裂 病理号 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峡部 盆腔腹膜后肿瘤 急性阑尾炎 宫颈举痛 右侧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在肿瘤病史贮存和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学侃 陈根余 +8 位作者 杜风香 朱华秀 夏川江 刘太福 张志义 王弘士 钟震 于玉 刘少川 《中国医院管理》 1982年第5期27-33,13,共8页
一、绪言病史管理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关系密切。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不但需要迅速而准确的科学数据,而且还要求取得数据的手段先进而科学。在医学科学管理中,由于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传统的病史管理手... 一、绪言病史管理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关系密切。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不但需要迅速而准确的科学数据,而且还要求取得数据的手段先进而科学。在医学科学管理中,由于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传统的病史管理手段,已经根本不能满足诊断、治疗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一九七七年九月,我院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协作,使用了DJ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科学技术 计算机科学系 医学科学研究 肿瘤病史 命令格式 管理手段 病理号 现代医学 打印结果 末次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n pulse featur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a history of ischemic stroke
5
作者 LI Xin LI Wei +4 位作者 NG Man-In PARRY Natalie Ann LI Siqi LI Rui GUO Rui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64-273,共10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apability of wrist pulse analysis in distinguishing thre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healthy individuals,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patients without a history of ischemic str...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apability of wrist pulse analysis in distinguishing thre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healthy individuals,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patients without a history of ischemic stroke,and CHD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ischemic stroke.Methods Study participants were recruited from Shuguang East Hospital,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and Shanghai Municip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ffiliated with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rom April 15 to September 15,2021.They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healthy controls(Group 1),CHD patients without a history of ischemic stroke(Group 2),and CHD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ischemic stroke(Group 3).The wrist pulse signals of the study participants were non-invasively collected using a pulse diagnosis instrument.The linear time-domain features and nonlinear time-series multiscale entropy(MSE)features of the pulse signals were extracted using time-domain analysis and the MSE methods,which were subsequently compared between groups.Based on these extracted features,a recogni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using a random forest(RF)algorithm.The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s was evaluated using metrics,including accuracy,precision,recall,and F1-score derived from confusion matrix as well as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curve(AUC).Results A total of 189 participants were enrolled,with 63 in Group 1,61 in Group 2,and 65 in Group 3.Compared with Group 1,Group 2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pulse features H2/H1,H3/H1,W1,W2,and W2/T,and decreased in MSE_(1)-MSE_(7)(P<0.05),while Group 3 show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pulse features T5/T4,T,H1/T1,W1,W2,AS,and Ad,and de-creased in MSE_(1)-MSE_(20)(P<0.05).Compared with Group 2,Group 3 demonstrated notable increases in H1/T1 and As(P<0.05).The RF model achieved precision of 80.00%,61.54%,and 61.54%,recall of 74.29%,60.00%,and 68.97%,F1-scores of 70.04%,60.76%,and 65.04%,and AUC values of 0.92,0.74,and 0.81 for Groups 1,2,and 3,respectively.The overall accuracy was 67.69%,with micro-average AUC of 0.83 and macro-average AUC of 0.82.Conclusion Differences in pulse features reflect variations in arterial compliance,peripheral resistance,cardiac afterload,and pulse signal complexity among healthy individuals,CHD patients without a history of ischemic stroke,and those with such a history.The developed pulse-based recognition model holds the potential i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se three groups,offering a novel diagnostic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e diagnosis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Ischemic stroke Signal proces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拇指双原发癌1例报告
6
作者 张宗欣 张淑香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4年第2期103-126,共2页
双原发癌文献报道甚少,食管、拇指双原发癌罕见,我院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56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于1987年1月14日来院就诊,X线钡餐检查于食管第八、九胸椎水平,有长约5厘米不规则狭窄段,管壁硬,扩张受限,粘膜破坏中断,内... 双原发癌文献报道甚少,食管、拇指双原发癌罕见,我院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56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于1987年1月14日来院就诊,X线钡餐检查于食管第八、九胸椎水平,有长约5厘米不规则狭窄段,管壁硬,扩张受限,粘膜破坏中断,内有不规则龛影。X线诊断为食管癌(图Ⅰ)。于1987年1月23日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为溃疡型鳞状细胞癌,(病理号40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原发癌 粘膜破坏 病理号 进行性吞咽困难 溃疡型 鳞状细胞癌 辛定一 狭窄段 钡餐检查 文献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原发灶隐匿一例
7
作者 鲁中好 董立新 丁元放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32-32,共1页
患者焦××,男,55岁,农民,住院号116115,因左颌下右颈部发现无痛渐大性包块2年余而于1991年3月18日收入院.查体:左颌下扪及5×4×3cm大小的包块,中等硬度,光滑无结节,无压痛,活动度一般,表面皮肤正常.右胸锁乳突肌上份... 患者焦××,男,55岁,农民,住院号116115,因左颌下右颈部发现无痛渐大性包块2年余而于1991年3月18日收入院.查体:左颌下扪及5×4×3cm大小的包块,中等硬度,光滑无结节,无压痛,活动度一般,表面皮肤正常.右胸锁乳突肌上份深面亦扪及6×5×3cm大小的类似性质的包块.右颈下部可摸到两个肿大的淋巴结,直径分别为1.5cm及1cm。口腔粘膜无糜烂、溃疡,耳鼻喉检查无异常发现.大体检查正常。入院诊断:颈部肿物性质待查。治疗:局麻下行手术切除左颌下及右颈深上肿物,病理报告为颈部淋巴结鳞癌转移.(病理号910425). 术后行全面系统检查,原发灶不明,再次详细询问病史,病人诉:30余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号 原发灶不明 中等硬度 鳞癌 颈深上淋巴结 溃疡型 口腔粘膜 唇癌 外生型 鳞状上皮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自发性消退病例报告
8
作者 吕桂泉 倪型灏 谢尚闹 《肿瘤学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37-38,共2页
伴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自发性消退甚罕见,我们在诊疗中碰到一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患者李××,男,30岁。发现右拇指甲下黑色斑块三年多。半年前因受伤致指甲破裂,后局部溃烂流液。曾在当地行指甲拔除术,... 伴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自发性消退甚罕见,我们在诊疗中碰到一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患者李××,男,30岁。发现右拇指甲下黑色斑块三年多。半年前因受伤致指甲破裂,后局部溃烂流液。曾在当地行指甲拔除术,但未作病理检查及其他治疗,局部愈合后指甲生长,黑色斑块略缩小变淡。拔甲后二月,患者发现同侧腋下局部肿胀,有结节,稍可活动。乃行探查术,证实系肿大淋巴结,予以切除送活检,病理诊断为右腋淋巴结转移性恶黑(病理号肖山人民医院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淋巴结转移 恶性黑色素瘤 腋淋巴结转移 病理号 拔除术 病例报告 病理检查 肿大淋巴结 病理诊断 腋下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发生多原发恶性肿瘤1例
9
作者 宋欣 李瑞智 田晓东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140-,196,共2页
在一个患者体内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称为多原发恶性肿瘤。这种病例在临床上颇为罕见,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张某,女,61岁,住院号369181。于1992年3月15日以“右侧舌鳞状细胞癌(T<sub>2</sub>N<... 在一个患者体内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称为多原发恶性肿瘤。这种病例在临床上颇为罕见,我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张某,女,61岁,住院号369181。于1992年3月15日以“右侧舌鳞状细胞癌(T<sub>2</sub>N<sub>1</sub>M<sub>0</sub>)”收住院。病人半年前发现右侧舌缘部肿物、疼痛,在当地医院给中药(具体不详)及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肿物渐进性增大,疼痛感加重,且在1个月前右腋窝部出现肿物,于是来我院就诊,取活检诊断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恶性肿瘤 舌鳞状细胞癌 原发性恶性肿瘤 活检诊断 疼痛感 舌缘 右腋窝 腺样囊性癌 角化珠 病理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错构瘤2例报告
10
作者 周丽娟 冯文华 《肿瘤学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62-62,共1页
肺错构瘤,又名纤维软骨脂肪瘤,较为罕见。浙江省肿瘤医院病理科30年仅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例一:患者女,49岁,85—5419。体检时发现右肺肿块2月。一般情况好,锁骨上淋巴结未及,X 线右肺中叶块形。巨检:右肺中叶13×15×5 cm,切开... 肺错构瘤,又名纤维软骨脂肪瘤,较为罕见。浙江省肿瘤医院病理科30年仅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例一:患者女,49岁,85—5419。体检时发现右肺肿块2月。一般情况好,锁骨上淋巴结未及,X 线右肺中叶块形。巨检:右肺中叶13×15×5 cm,切开见4.5×3.5×2.5cm 周界清楚的肿块,灰白,质中等,分叶状半透明。镜检:肿瘤主要为软骨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错构瘤 右肺中叶 分叶状 锁骨上淋巴结 纤维软骨 周界 右胸痛 浙江省肿瘤医院 肺楔形切除 病理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愈广泛转移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11
作者 沈汉澄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211-211,共1页
免疫治愈广泛转移恶性黑色素瘤一例沈汉澄患者男,39岁,于1964年因右腹壁黑色肿物而在当地县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之后,曾因局部复发、右腋及右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等先后手术4次,1970年6月因腹壁多处黑色结... 免疫治愈广泛转移恶性黑色素瘤一例沈汉澄患者男,39岁,于1964年因右腹壁黑色肿物而在当地县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之后,曾因局部复发、右腋及右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等先后手术4次,1970年6月因腹壁多处黑色结节入院,入院后查体发现:腹壁、右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转移性黑色素瘤 壁结节 沈汉 综合化疗 淋巴结转移 右腹股沟 病理号 红斑反应 瘤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疗治愈广泛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长期生存1例
12
作者 沈汉澄 《肿瘤学杂志》 CAS 1994年第3期60-60,共1页
对黑色素瘤进行免疫治疗达到较满意疗效,已被人们认识,我院曾以免疫治疗为主治愈广泛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现已存活30年,特予报道。患者钱××男 39岁江苏人住院号11460,于1934年右腹壁出现黑色肿块,1965年6月诊为恶性黑色素... 对黑色素瘤进行免疫治疗达到较满意疗效,已被人们认识,我院曾以免疫治疗为主治愈广泛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现已存活30年,特予报道。患者钱××男 39岁江苏人住院号11460,于1934年右腹壁出现黑色肿块,1965年6月诊为恶性黑色素瘤,曾在当地手术,术后局部复发,右腋窝淋巴结转移,1966年7月再次手术,不久又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免疫治疗 腋窝淋巴结转移 江苏人 病理号 右腋窝 壁结节 红斑反应 瘤苗 综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两例报告
13
作者 倪型灏 《温州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28-88,共2页
甲状腺原发性鳞癌十分罕见,我科自1963~1986年共遇甲状腺癌575例,发现原发性鳞癌仅2例,其中1例术后生存已达4年。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鳞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 峡部切除术 颈部左侧 胸廓入口 颈前肿块 钙化灶 颈淋巴结 玻璃样变 病理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体、胃、胰重复癌一例报告
14
作者 徐亮 张陪明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292-292,共1页
重复癌者临床上甚为少见,我科在1985年11月收治一例扁桃体癌合并多发性胃癌、胰腺癌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2月前因咽部疼痛不适在五官科就诊,发现右扁桃体Ⅲ°大,表面出血糜烂,右颈淋巴结明显肿大,扁桃体活检证实为低... 重复癌者临床上甚为少见,我科在1985年11月收治一例扁桃体癌合并多发性胃癌、胰腺癌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59岁,2月前因咽部疼痛不适在五官科就诊,发现右扁桃体Ⅲ°大,表面出血糜烂,右颈淋巴结明显肿大,扁桃体活检证实为低分化鳞状上皮癌(病理号4408—85),行钴放疗。1^(+)月后右扁桃体缩小至胡豆大小,颈淋巴结消失,但出现上腹疼痛不适,纳差,被认为是放疗反应,停止放疗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上皮癌 颈淋巴结 扁桃体癌 放疗反应 病理号 重复癌 病例报告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多发性颗粒性肌母细胞瘤一例报告
15
作者 王祖乾 张林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72-72,共1页
颗粒性肌母细胞瘤或称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myoblastoma或Granular cell tumor)是一种主要发生在舌和皮肤等处的少见肿瘤,发生在食管的多发性颗粒性肌母细胞瘤尤为罕见。我们在外检工作中遇见一例,特报告如下。患者女性,45岁(病理... 颗粒性肌母细胞瘤或称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myoblastoma或Granular cell tumor)是一种主要发生在舌和皮肤等处的少见肿瘤,发生在食管的多发性颗粒性肌母细胞瘤尤为罕见。我们在外检工作中遇见一例,特报告如下。患者女性,45岁(病理号4053—83),主诉反复吞咽困难2年加重10天伴呕血及黑便3次入院求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母细胞瘤 吞咽困难 颗粒细胞瘤 病理号 颗粒性 少见肿瘤 食管 多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16
作者 李静秋 《黑龙江医药》 CAS 1989年第2期55-55,共1页
恶性黑色素瘤可发生在各年龄及各部位,而眼球恶性黑色素瘤发病部位以脉络膜为最多,虹膜与睫状体次之,结膜恶性黑色素瘤则罕见。笔者曾于1984年在门诊遇见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王某,女,75岁,自述1983年右眼内眦部发痒、发红、曾用烟袋油... 恶性黑色素瘤可发生在各年龄及各部位,而眼球恶性黑色素瘤发病部位以脉络膜为最多,虹膜与睫状体次之,结膜恶性黑色素瘤则罕见。笔者曾于1984年在门诊遇见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王某,女,75岁,自述1983年右眼内眦部发痒、发红、曾用烟袋油子上眼后,发现内眦部逐渐变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内眦部 下睑皮肤 睑球粘连 睑结膜 睑缘 病理号 色素痣 耳前 结膜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肋骨成骨肉瘤一例报告
17
作者 陈文杰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3年第3期160-,191,共2页
成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长管状骨的干骺端,发生在老年人肋骨极为少见,现报告我院经手术证实一例。患者男性,61岁,一年前发现右前下胸壁有一肿物,初时约手指头大小,以后逐渐增大,伴有疼痛,入院前几天因疼痛加剧,难以入睡而就诊。
关键词 成骨肉瘤 长管状骨 骨恶性肿瘤 溶骨性破坏 恶性骨肿瘤 难以入睡 肿瘤骨 软组织肿物 病理号 第七肋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型胸膜间皮瘤一例
18
作者 陈飞鹏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21-21,共1页
以往认为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近年发病率有所增多。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常误诊。最近我院收治一例弥漫型胸膜间皮瘤,以发热为主要症状,无呼吸系统症状,经胸膜活检证实。现报告如下: 谭××,女,46岁。住院号67065。因持续发... 以往认为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近年发病率有所增多。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常误诊。最近我院收治一例弥漫型胸膜间皮瘤,以发热为主要症状,无呼吸系统症状,经胸膜活检证实。现报告如下: 谭××,女,46岁。住院号67065。因持续发热18天入院。入院前1月起有胃纳差,乏力,10天后突起发热,头痛,体温在37.7~38.7℃之间,不咳,无胸痛,既往体健,无石棉接触史。体检,体温37.7℃,消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右侧胸廓稍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间皮瘤 胸膜活检 胃纳 右侧胸膜 不典型者 呼吸系统症状 胸痛 病理号 恶性间皮瘤 天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1例
19
作者 宋和顺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67-67,共1页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颇为少见。我科自1978年以来见到1例。患者男,4岁。主因右额外伤后肿物逐渐增大伴疼痛1月余入院。体检:神清合作。右额顶部肿物约为3cm×4cm×2cm,质软,无移动度,压痛(++)。
关键词 移动度 额顶部 颅骨结核 病灶边缘 颅骨生长性骨折 内皮细胞增殖 骨破坏 右额骨 病理号 囊性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肿瘤2例报告
20
作者 张淑英 王长顺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29-130,共2页
阑尾肿瘤较为少见,我科于1987年10月至1988年7月诊断阑尾类癌、阑尾腺癌各一例,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司某,男,22岁,病理号38528。转移性右下腹痛32小时,全腹疼痛两小时。
关键词 阑尾肿瘤 阑尾腺癌 病理号 转移性右下腹痛 阑尾切除术 附件肿瘤 结肠腺癌 右半结肠切除术 慢性阑尾炎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