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box结合蛋白1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mRNA稳定性调节抑制人颗粒细胞凋亡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中的作用与机制
1
作者 卢敏君 李文昕 +2 位作者 林莉 刘月琴 朱小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9-485,共7页
目的:探讨Y-box结合蛋白1(YBX1)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研究YBX1和SIRT1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及卵巢功能正常患者间表达水平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留取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于江苏大学第四... 目的:探讨Y-box结合蛋白1(YBX1)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研究YBX1和SIRT1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及卵巢功能正常患者间表达水平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留取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于江苏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的POI患者(POI组)及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对照组)的颗粒细胞和血清,利用免疫印迹(WB)检测YBX1蛋白表达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法(RT-qPCR)检测YBX1及SIRT1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中其与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数(AFC)的相关性;利用5-溴-2-脱氧尿嘧啶(EdU)、细胞计数试剂8(CCK8)检测细胞增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RT-qPCR检测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情况;RNA免疫沉淀(RIP)实验检测YBX1与SIRT1的相互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POI组患者颗粒细胞和血清中YBX1蛋白及SIRT1 mRNA的表达降低(P<0.05);血清中YBX1、SIRT1 mRNA表达与FSH、LH负相关(r<0,P<0.05),与E_(2)、AMH、AFC正相关(r>0,P<0.05);在颗粒细胞中上调YBX1后SIRT1蛋白表达量、SIRT1 mRNA的稳定性、EdU阳性率、细胞活性、PCNA mRNA表达量、Bcl2/BAX比值均增加(P<0.05),Caspase-3 mRNA表达量、TUNEL阳性率均降低(P<0.05)。结论:YBX1和SIRT1在POI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且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卵巢功能指标相关;YBX1结合SIRT1 mRNA增强其稳定性,可能促进颗粒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提示YBX1和SIRT1有望成为POI诊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Y-box结合蛋白1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颗粒细胞 细胞增殖和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口唇和内脏感染株趋化因子结合蛋白基因差异分析及原核表达
2
作者 李蓉 富国文 +5 位作者 曾琴 吴姣 袁嘉芮 刘亚波 四朗玉珍 樊月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06-3518,共13页
[目的]克隆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口唇和内脏感染株趋化因子结合蛋白(CBP)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为后续研究CBP基因在ORFV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患病羔羊口唇结痂和小肠提取的D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 [目的]克隆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口唇和内脏感染株趋化因子结合蛋白(CBP)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为后续研究CBP基因在ORFV免疫逃逸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患病羔羊口唇结痂和小肠提取的DNA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克隆测序,对表达的CBP基因遗传进化关系及蛋白理化性质、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利用原核表达系统pGEX-4T-1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CBP-K、pGEX-4T-1-CBP-N并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利用SDS-PAGE检测蛋白的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对蛋白进行抗原性分析。[结果]经测序,ORFV口唇感染株CBP基因全长873 bp,内脏感染株CBP基因全长846 bp,且后者在第217 bp处有24 bp碱基的丢失。系统进化树显示,口唇与内脏感染株不属于同一进化分支,遗传距离较远;口唇感染株CBP基因与中国吉林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内脏感染株CBP基因与马来西亚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口唇感染株CBP基因编码291个氨基酸,内脏感染株CBP基因编码282个氨基酸,蛋白二级结构均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三级结构有5处差异,主要是α-螺旋和β-折叠的变化。试验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CBP-K和pGEX-4T-1-CBP-N,其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CBP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0 ku。[结论]本研究内脏感染株与口唇感染株相比,存在24 bp的缺失,并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CBP-K和pGEX-4T-1-CBP-N,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CBP融合蛋白。本研究结果为揭示CBP在ORFV与宿主互作中发挥的作用提供参考,也可为寻找新的羊传染性脓疱防治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 趋化因子结合蛋白(CBP) 生物信息学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框蛋白O1信号通路调控铁死亡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加宁 张立然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35-1040,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框蛋白O1(FOXO1)信号通路调控铁死亡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皮下注射豆油)和PCOS组(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将对照组和PCOS组大鼠分离...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框蛋白O1(FOXO1)信号通路调控铁死亡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皮下注射豆油)和PCOS组(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将对照组和PCOS组大鼠分离得到的卵巢颗粒细胞分为对照组、PCOS组,取一半PCOS组卵巢颗粒细胞为过表达SIRT1组(20μmol/L SIRT1激活剂SRT 2183干预)。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IRT1、FOXO1、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Bcl-2关联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mRNA及蛋白表达。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活性氧(ROS)及线粒体活性氧(mtROS)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Fe^(2+)、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黄体生成素(LH)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卵巢颗粒细胞中SIRT1、FOXO1、SLC7A11、GPX4、Bcl-2 mRNA及蛋白表达和GSH、FSH水平降低,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和MDA、ROS、mtROS、Fe^(2+)、T、LH水平升高,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增加(均P<0.05)。与PCOS组比较,过表达SIRT1组卵巢颗粒细胞中SIRT1、FOXO1、SLC7A11、GPX4、Bcl-2 mRNA及蛋白表达和GSH、FSH水平升高,Bax、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和MDA、ROS、mtROS、Fe^(2+)、T、LH水平降低,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减少(均P<0.05)。结论:SIRT1/FOXO1通路在PCOS卵巢颗粒细胞中下调,激活该通路可能通过下调铁死亡抑制PCOS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颗粒细胞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框蛋白O1信号通路 铁死亡 细胞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调节探讨葛根汤颗粒治疗小鼠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荣华 孙静 +10 位作者 包蕾 耿子涵 陶夏莉 张敬升 庞博 徐英莉 曹姗 李舒冉 郭姗姗 王道涵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32-136,151,共6页
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的药效评价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ICR小鼠,13~15 g,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磷酸奥司他韦阳性药对照组及葛根汤颗粒高、中、低剂量组(6.6、3.3、1.7 g-... 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的药效评价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ICR小鼠,13~15 g,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磷酸奥司他韦阳性药对照组及葛根汤颗粒高、中、低剂量组(6.6、3.3、1.7 g-1·kg^(-1)·d^(-1)),每组10只,采用IAV(FM1株)病毒液感染建立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同时给予相关药物治疗。观察各组小鼠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率,RT-PCR法检测肺组织核酸,ELISA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同时采用IAV(FM1株)病毒液滴鼻感染小鼠,造成死亡保护模型,观察小鼠感染后2周内的死亡情况,计算小鼠的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平均存活天数和生命延长率。结果葛根汤颗粒中剂量组肺指数及肺组织病毒载量显著降低(P<0.01),肺指数抑制率为50.73%;葛根汤颗粒高、中剂量组肺组织炎性因子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葛根汤颗粒中、低剂量组肺组织炎性因子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葛根汤颗粒3个剂量组肺组织炎性因子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小鼠死亡率90%,平均存活天数9.45 d,葛根汤颗粒3个剂量组小鼠死亡率显著降低、平均存活天数显著延长,生命延长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葛根汤颗粒可通过调节模型小鼠免疫炎性因子水平达到改善病毒性肺炎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肺指数和肺组织病毒载量,从而减轻模型小鼠的肺部炎性损伤;对模型小鼠有死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葛根汤颗粒 炎性因子 免疫调节 死亡保护 肺指数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反式调节基因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妍 成军 +2 位作者 王建军 陆荫英 杨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HCV核心蛋白表达质粒pcDNA3 1(- ) core转染的HepG2细胞和空载体处理的相同细胞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检测。基因表达谱芯片所检测的 115 2条目的基因均为GenBank中登录的基因 ,HCV核心表达质粒转染的细胞有95条...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HCV核心蛋白表达质粒pcDNA3 1(- ) core转染的HepG2细胞和空载体处理的相同细胞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检测。基因表达谱芯片所检测的 115 2条目的基因均为GenBank中登录的基因 ,HCV核心表达质粒转染的细胞有95条差异表达基因 ,其中 4 5条基因表达增强 ,5 0条基因表达降低。这些核心蛋白反式调节基因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信号转导及免疫调节密切相关。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阐明HCV核心蛋白致病 (癌 )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谱芯片 筛选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反式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颗粒体病毒增效蛋白基因2.1kb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5
6
作者 欧洋 孟小林 徐进平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95-598,共4页
以棉铃虫颗粒体病毒 (Helicoverpaarmigeragranulosisvirus,简称HaGV)基因组DNA为模板 ,设计引物PCR扩增病毒增效蛋白 (Enhancin)基因 ,然后经SacI/PstI双酶切消化 ,得到 5′端截短的约 2 1kb增效蛋白基因片段 ,再与 pQE30质粒连接 ,... 以棉铃虫颗粒体病毒 (Helicoverpaarmigeragranulosisvirus,简称HaGV)基因组DNA为模板 ,设计引物PCR扩增病毒增效蛋白 (Enhancin)基因 ,然后经SacI/PstI双酶切消化 ,得到 5′端截短的约 2 1kb增效蛋白基因片段 ,再与 pQE30质粒连接 ,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QE/EnC ,转化大肠杆菌M15 (pREP4) ,在IPTG诱导下表达出分子量约为 78× 10 3 D的融合蛋白并命名为P78,纯化的P78包涵体显示了明显的增效活性 ,可提高AcMNPV对小菜蛾幼虫的感染率 2 7 88%~ 32 9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颗粒病毒 增效蛋白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转录调节因子和连接蛋白43基因表达对大鼠成纤维细胞分化的生长特性及生物学功能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汪进益 范慧敏 +2 位作者 刘中民 李杨 马亮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57-861,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转染肌肉转录调节因子(myoblast determining,MyoD)基因和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基因的大鼠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分化生长及生物学功能的改变,初步探讨MyoD和Cx43基因转染FB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 目的通过观察转染肌肉转录调节因子(myoblast determining,MyoD)基因和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基因的大鼠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分化生长及生物学功能的改变,初步探讨MyoD和Cx43基因转染FB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的可能机制和途径。方法构建真核表达的质粒载体pLenti6/V5-DEST-MyoD和pLenti6/V5-DEST-Cx43,利用慢病毒表达系统,将MyoD和Cx43基因转入大鼠RFL-6FB;经终浓度为50μg/ml的Blasticidin进行筛选培养后,通过RT-PCR、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手段确定MyoD和Cx43的转录和表达情况;借助免疫细胞化学、显微镜观察等手段对MyoD的肌肉特异性蛋白和Cx43连接蛋白进行检测,并观察转染后FB的生长情况。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出MyoD和Cx43基因转染后FB表达了相应mRNA及其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转染的FB细胞中Desmin、α-actin呈阳性表达。经分化培养基诱导,培养1周后,FB出现多细胞融合及肌管形成。结论MyoD及Cx43基因转染可改变FB的生物学特性,转向分化为成肌细胞,并能形成多核肌管及连接蛋白,形态学也得以证实,为进一步研究MyoD和Cx43基因转染FB治疗IHD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转录调节因子 连接蛋白43 基因转染 病毒载体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表达谱芯片技术对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反式调节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洪源 刘妍 +2 位作者 成军 杨倩 王建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939-942,共4页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的反式调节基因.方法:构建NS5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S5A,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pcDNA3.1(-)-NS5A转染的HepG2(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相...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非结构蛋白5A(NS5A)的反式调节基因.方法:构建NS5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NS5A,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pcDNA3.1(-)-NS5A转染的HepG2(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相同细胞的差异表达mRNA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HepG2细胞经转染NS5A后,有54条差异基因表达,其中28条基因表达增强,26条基因表达降低.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与细胞的增生、分化及细胞的信号转导密切相关.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了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的反式调节基因,为进一步阐明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5A的反式激活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技术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5A 反式调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反式调节基因 被引量:20
9
作者 成军 刘妍 +2 位作者 洪源 王建军 杨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920-924,共5页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编码的HBxAg是一种很强的反式激活(transactivation)病毒蛋白,在正常肝细胞的恶性转化(transformation)以及肝细胞癌(HCC)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阐明HBxAg的表达对于肝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编码的HBxAg是一种很强的反式激活(transactivation)病毒蛋白,在正常肝细胞的恶性转化(transformation)以及肝细胞癌(HCC)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阐明HBxAg的表达对于肝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我们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于转染和未转染的HepG2细胞进行了分析.方法:以含有全长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pCP10质粒作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扩增的HBxAg基因片段,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HBxAg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BxAg,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转染HepG2细胞,HBxAg蛋白的表达以Western blot杂交技术证实.从转染和非转染细胞HepG2中提取总mRNA,逆转录为cDNA,并进行基因芯片技术分析.结果: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序列测定,证实pcDNA3-HBxAg构建正确.HBxAg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以Western blot杂交技术得到证实.对于HBxAg重组表达载体和空白载体转染的HepG2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58种基因的表达水平下调.这些基因包括细胞生长、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等基因,相信这些类型的基因在HBxAg的恶性转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论:HBxAg是一种病毒反式激活蛋白,对于肝细胞基因表达谱有显著影响;基因芯片技术是分析病毒反式激活蛋白反式调节基因表达谱的重要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技术 筛选 乙型肝炎病毒 X蛋白 反式调节基因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昆虫细胞中表达能自聚成病毒样颗粒的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 被引量:7
10
作者 严维巍 崔治中 王永坤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3-337,共5页
将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VP60基因插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4,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LUEBAC4-VP60。在脂质体转染试剂介导下,将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4-VP60与线性化的野生型杆状病毒基因组DNA共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9昆虫细胞,经... 将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VP60基因插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4,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LUEBAC4-VP60。在脂质体转染试剂介导下,将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4-VP60与线性化的野生型杆状病毒基因组DNA共转染对数生长期的Sf9昆虫细胞,经过三轮蚀斑纯化后,获得了克隆化的重组杆状病毒pBLUE BAC4-VP60。以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后,收获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上清,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重组病毒pBLUEBAC4-VP60表达一分子量各为60kD左右的特异性重组蛋白,并且该重组蛋白经Westernblot检测,皆可被兔抗RHDV高免血清所识别,表明VP60蛋白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昆虫细胞中得到了表达,并且具有与天然VP60相似的抗原性。血凝试验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血凝特性,可以凝集人"O"型红细胞,血凝价为213。同时,该血凝性可被抗RHDV的高免血清所抑制。经电镜观察,重组病毒表达的衣壳蛋白可以在没有其他任何成分存在的条件下,在昆虫细胞内也能自然聚合成不包裹核酸的、与天然RHDV病毒粒子在物理形态上类似的病毒样颗粒(VLPs)。在与兔抗RHDV高免血清37℃作用1h后,该病毒样颗粒于电镜下观察可出现凝集成团的现象,表明该VLPs与天然RHDV在抗原性上也极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昆虫细胞 病毒颗粒 重组杆状病毒 衣壳蛋白 VLP 重组蛋白 转移载体 高免血清 兔出血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3反式调节靶基因 被引量:15
11
作者 成军 刘妍 +2 位作者 洪源 王建军 杨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930-934,共5页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非结构蛋白3(non-structural protein 3,NS3)是由HCV基因组编码的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质.NS3蛋白的表达对于HCV感染肝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具有显著影响.为了研究NS3蛋白反式调节的靶基因,我们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于p...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CV)的非结构蛋白3(non-structural protein 3,NS3)是由HCV基因组编码的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质.NS3蛋白的表达对于HCV感染肝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具有显著影响.为了研究NS3蛋白反式调节的靶基因,我们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于pcDNA3.1(-)和pcDNA3.1(-)-NS3分别转染的HepG2细胞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方法:以含有HCV-H全基因组cDNA的质粒pBRTM3011作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NS3蛋白编码基因片段,以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表达载体pcDNA3.1(-)-NS3.以脂质体技术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提取总mRNA,逆转录为cDNA,与转染空白表达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进行DNA芯片分析并比较.结果:构建的表达载体经过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证实准确无误.以单链可变区抗体的Western blot杂交技术证实构建的表达载体转染hepG2细胞之后有NS3蛋白的表达,提取高质量的总mRNA并进行逆转录成为cDNA,进行DNA芯片技术分析.在1 152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发现有34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37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HCV的NS3蛋白是一种反式激活因子.NS3基因的表达对于肝细胞基因表达谱有显著影响.DNA芯片技术是分析反式激活靶基因的有效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技术 筛选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3 反式调节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上调细胞周期调节蛋白Weel基封表达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建军 刘妍 +2 位作者 成军 杨倩 杨艳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947-950,共4页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Weel基因表达的关系,研究HCV核心蛋白在HCV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Weel基因启动子,命名为Weep.以T-A克隆法,将Weep基因片段连入载体pGEM-...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Weel基因表达的关系,研究HCV核心蛋白在HCV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Weel基因启动子,命名为Weep.以T-A克隆法,将Weep基因片段连入载体pGEM-T.将获得的质粒pT-Weep,与报告质粒pCAT3-basic分别用KpnI和XhoI双酶切后构建Weel启动子报告载体pCAT3-Weep,分别以重组报告载体pCAT3-Weep和pcDNA3.1(-)-core瞬时转染HepG2细胞,以转染pCAT3basic的HepG2细胞为阴性对照,48h后收获细胞.应用酶联免疫黏附方法(ELISA)检测细胞中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以了解HCV核心蛋白对Weel基因启动子的反式激活作用.结果:构建的表达载体pcDNA3.1(-)-core和报告载体pCAT3-Weep经过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正确.pCAT3-Weep和pcDNA3.1(-)-core瞬时转染的HepG2细胞的CAT表达活性是CAT3空载体的3.4倍,pCAT3-Weep的2.3倍.结论: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可反式激活Weel基因启动子,进而上调细胞周期调节基因Weel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心蛋白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Weel 基因表达 分子生物学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表达谱芯片技术对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反式调节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洪源 刘妍 +2 位作者 成军 杨倩 王建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943-946,共4页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截短型中蛋白(MHBst)的反式调节基因.方法:构建MHBst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HBst,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pcDNA3.1(-)-MHBst转染的HepG2(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细胞和转... 目的: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截短型中蛋白(MHBst)的反式调节基因.方法:构建MHBst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HBst,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pcDNA3.1(-)-MHBst转染的HepG2(人肝母细胞瘤细胞系)细胞和转染空载体的相同细胞的差异表达mRNA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HepG2细胞经转染MHBst后,有37条差异基因表达,其中14条基因表达增强,23条基因表达降低.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与细胞的增生、分化及细胞的信号转导密切相关.结论: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成功筛选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截短型中蛋白的反式调节基因,为进一步阐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截短型中蛋白的反式激活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基因芯片技术 截短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 反式调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疱疹病毒8型病毒干扰素调节因子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林 卢春 +3 位作者 陈秀英 曾怡 姚水洪 秦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45-1149,共5页
目的:分离、克隆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编码的病毒干扰素调节因子(virusinterferonregulatoryfactor,vIRF)基因K9,并将其导入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登记的K9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其5′端分别引入HindⅢ和Bam... 目的:分离、克隆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编码的病毒干扰素调节因子(virusinterferonregulatoryfactor,vIRF)基因K9,并将其导入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登记的K9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其5′端分别引入HindⅢ和BamHⅠ酶切位点。以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PEL)细胞系BCBL-1细胞总DNA为模板,PCR扩增K9基因,经双酶切后克隆进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K9。为了便于蛋白检测,再设计第二对引物,上游引物不变,在下游引物5′端引入了Flag序列。以质粒pK9为模板再次PCR,扩增K9-Flag基因,并把K9-Flag序列克隆入pcDNA3.1(+)中,得到重组质粒pK9F。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核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后瞬时转染NIH3T3细胞,用RT-PCR、Westernblot分别从核酸和蛋白水平检测K9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CR分离、克隆的K9-Flag序列全长1380bp,核酸序列分析显示克隆的K9基因与GenBank中己经登记的K9基因序列100%同源,引入的Flag序列完全正确;RT-PCR和Westernblot都在K9预期位置检测到特异性条带。结论:HHV-8K9基因在NIH3T3细胞中获得了正确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疱疹病毒8型 K9 病毒干扰素调节因子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宿主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Ps)增效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健 赵松 +2 位作者 刘琴 杨青 李传明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9-394,共6页
以东方粘虫为转宿主增殖的颗粒体病毒(PuGV Ps)DNA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出一条2.7 kb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纯化的PCR产物克隆到载体质粒pET 15b中,构建重组质粒pET 15b En,重组质粒外源基因测序证明PCR扩增产物是粘虫颗粒体病毒转宿主病毒... 以东方粘虫为转宿主增殖的颗粒体病毒(PuGV Ps)DNA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出一条2.7 kb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纯化的PCR产物克隆到载体质粒pET 15b中,构建重组质粒pET 15b En,重组质粒外源基因测序证明PCR扩增产物是粘虫颗粒体病毒转宿主病毒PuGV Ps增效蛋白的全长基因。与原始美洲粘虫颗粒体病毒(PuGV)增效蛋白基因的序列比较,两者同源性达99.59%。11个突变碱基中有7个集中在5′端下游500 bp,而3′端上游500 bp仅1个碱基发生突变。PuGV Ps增效蛋白基因重组质粒pET 15b En转化到大肠杆菌中构建重组菌,在IPTG诱导下表达了108 kD的表达产物,Ni2+柱纯化证明表达产物是目标增效蛋白。LB培养液中加入0.2%的葡萄糖后有利于增效蛋白基因的表达。生物测定结果表明,粗提的表达产物具有增效活性,可以提高Btδ内毒素对棉铃虫、甜菜夜蛾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宿主粘虫颗粒病毒 增效蛋白 克隆表达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一种多功能的病毒调节因子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烟青 周永东 毕胜利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8-241,共4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X蛋白 病毒调节因子 亚细胞定位 反式激活作用 P5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stein-Barr病毒潜伏蛋白1通过核转录因子κB诱导鼻咽上皮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静 邓锡云 +4 位作者 唐敏 吴尚辉 顾焕华 易薇 曹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6-561,共6页
利用已建立的原代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和Tet on LMP1系统等良好的实验模型 ,采用荧光酶报道基因分析法和端粒酶TRAP ELISA技术 ,分别检测EB病毒潜伏蛋白 1(LMP1)诱导的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活性和端粒酶活性 ,从LMP1介导NFκB信号传导途... 利用已建立的原代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和Tet on LMP1系统等良好的实验模型 ,采用荧光酶报道基因分析法和端粒酶TRAP ELISA技术 ,分别检测EB病毒潜伏蛋白 1(LMP1)诱导的核转录因子κB (NFκB)活性和端粒酶活性 ,从LMP1介导NFκB信号传导途径角度 ,探讨LMP1诱导端粒酶表达的分子机制 .结果表明 ,LMP1可诱导鼻咽上皮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 ,将LMP1羧基端胞浆区突变后 ,可同时下调NFκB活性和端粒酶活性 .在Doxycycline诱导LMP1表达状态下 ,NFκB反式激活活性增强 ,同时端粒酶活性升高 ;进一步应用硫代磷酸化修饰的反义NFκBp6 5寡脱氧核苷酸和IκBα的显性负性突变体分别阻断NFκB活性 ,可降低由LMP1诱导的端粒酶活性 .因此 ,NFκB作为LMP1信号传导途径上的枢纽 ,可能介导了LMP1对端粒酶的表达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 潜伏蛋白1 核转录因子ΚB 诱导 鼻咽上皮细胞 表达 端粒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颗粒体病毒增效蛋白基因2.6kb片段的表达 被引量:9
18
作者 胡蓉 孟小林 +2 位作者 徐进平 王健 鲁伟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1年第4期364-368,共5页
以棉铃虫颗粒体病毒 (Helicoverpaarmigeragranulosisvirus ,简称HaGV)基因组的DNA为模板设计引物 ,PCR扩增病毒增效蛋白 (Enhanicn)基因 ,然后经BamHI/PstI双酶切消化 ,得到近乎全长的约 2 .6kb的增效蛋白基因片段 ,再与pQE32质粒连接 ... 以棉铃虫颗粒体病毒 (Helicoverpaarmigeragranulosisvirus ,简称HaGV)基因组的DNA为模板设计引物 ,PCR扩增病毒增效蛋白 (Enhanicn)基因 ,然后经BamHI/PstI双酶切消化 ,得到近乎全长的约 2 .6kb的增效蛋白基因片段 ,再与pQE32质粒连接 ,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QE32 /En ,转化大肠杆菌M15 (pREP4 ) ,在IPTG诱导下表达出分子量约为 10 2kD的融合蛋白并命名为P10 2 ,纯化的P10 2 包涵体显示了明显的增效活性 ,在感染后 16 8h时统计可提高HaNPV对棉铃虫幼虫的感染死亡率 6 .2 5 %~ 2 7.0 9% ,缩短LT50 12 .3h以上 ;在感染后 72h时统计可提高Bt对棉铃虫幼虫的感染死亡率 2 8.18% ,缩短LT50 12 .3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颗粒病毒 增效蛋白基因 克隆 表达 生物活性测定 2.6kb片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调节因子XⅠ过表达及其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凯 孙浩杰 +1 位作者 张明智 沈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7-1123,共7页
目的:构建调节因子X1(regulatory factor X1,RFX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F98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运用PCR技术扩增RFX1,并将其插入慢病毒空载体质粒p ITA,构建p ITA-RFX1慢病毒质粒,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鉴定正确。将包装慢病... 目的:构建调节因子X1(regulatory factor X1,RFX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F98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运用PCR技术扩增RFX1,并将其插入慢病毒空载体质粒p ITA,构建p ITA-RFX1慢病毒质粒,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鉴定正确。将包装慢病毒共转染293T细胞,然后感染F98细胞。利用Western印迹和激光共聚焦验证RFX1过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仪和CCK-8试剂盒观察转染前后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电泳和测序显示慢病毒载体p ITA-RFX1构建成功,将其感染F98细胞后过表达RFX1蛋白,同时可以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结论: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上调RFX1可以降低恶性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因子X1 病毒 表达 恶性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因子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颖 肖波 +3 位作者 周文斌 许念桂 吴治国 梁静慧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0-362,共3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因子(RANTES)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发病的关系,探讨EAN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给Wistar大鼠足垫皮下注射兔坐骨神经匀浆建立EAN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A...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因子(RANTES)与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发病的关系,探讨EAN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给Wistar大鼠足垫皮下注射兔坐骨神经匀浆建立EAN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AN大鼠发病不同时间坐骨神经MCP-1和RANTES的表达.结果EAN组的MCP-1表达第9 d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第15 d、21 d、28 dMCP-1的表达与前一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第9 d、15 d、21 d MCP-1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01).EAN组第9 d、15 d、21d RANTES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第15 d表达最高.结论MCP-1和RANTES在EAN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CP-1可能起始动作用,RANTES可能与EAN的病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