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瘤病毒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思考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欣 苗玉发 +3 位作者 霍艳 王三龙 周晓冰 耿兴超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6期597-600,共4页
溶瘤病毒药物(OVs)是一类新型的抗肿瘤生物药,是以结构改造型病毒为载体进行构建,选择性地感染肿瘤细胞并进行复制,溶解和破坏肿瘤组织,对正常组织不造成损伤。该类药物具有载体种类多样、携带外源基因片段广泛、抗肿瘤效果明显、临床... 溶瘤病毒药物(OVs)是一类新型的抗肿瘤生物药,是以结构改造型病毒为载体进行构建,选择性地感染肿瘤细胞并进行复制,溶解和破坏肿瘤组织,对正常组织不造成损伤。该类药物具有载体种类多样、携带外源基因片段广泛、抗肿瘤效果明显、临床可与多种药物联用的优点。溶瘤病毒药物同时属于基因治疗和生物技术药物范畴,对这类药物开展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既要遵从药物毒性研究的一般原则,还需要结合特点设计特殊的试验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毒性、安全药理、免疫毒性和免疫原性、生物分布、病毒脱落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等。本研究详细介绍了各项研究内容及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基因治疗 安全性评价 毒理学 生物分布 病毒脱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瘤病毒类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素才 宫田田 +3 位作者 张冬霞 齐特 孙云霞 姜德建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9期1391-1395,共5页
在肿瘤基因治疗领域,具有自我复制、能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溶瘤病毒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武器之一。针对该类具有复制能力(条件复制性)的基因治疗产品,要按照基因治疗药物临床前评价思路,针对复制型病毒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非临床安... 在肿瘤基因治疗领域,具有自我复制、能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溶瘤病毒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武器之一。针对该类具有复制能力(条件复制性)的基因治疗产品,要按照基因治疗药物临床前评价思路,针对复制型病毒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非临床安全性实验设计,除了一般生物制品的毒理学指标研究外,还要关注以病毒脱落为内容的水平传播,以及以生殖细胞系为内容的垂直传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非临床研究 安全性评价 病毒脱落 垂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传染病
3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6期84-84,共1页
0221436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儿童中用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到的延长的麻疹病毒脱落/Permar S R// J Infect Dis.-2001,183(4).-532~538 医科图0221437 日本学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经验/Reichert T A// New Eng J Med.-2001,344(1... 0221436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儿童中用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到的延长的麻疹病毒脱落/Permar S R// J Infect Dis.-2001,183(4).-532~538 医科图0221437 日本学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经验/Reichert T A// New Eng J Med.-2001,344(12).-889~896 津医情0221438儿童中La Crosse脑炎/McjunkinJ E// New Eng J Med.-2001,344(11).-801~8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酶链反应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学龄儿童 逆转录酶 病毒脱落 流感疫苗 传染病 麻疹 脑炎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病毒感染者病毒RNA脱落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邹鑫 许可 +10 位作者 戴启刚 付建光 丁松宁 王寅 王慎骄 黄昊頔 胡建利 周扬 霍翔 尚庆香 鲍倡俊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96-302,共7页
目的了解新冠病毒感染者病毒RNA脱落时间与病毒单核苷酸突变和感染者人口、基础疾病等因素的关系,为新冠病毒感染动力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线索。方法收集江苏省2021年7月至9月暴发的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感染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基础... 目的了解新冠病毒感染者病毒RNA脱落时间与病毒单核苷酸突变和感染者人口、基础疾病等因素的关系,为新冠病毒感染动力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线索。方法收集江苏省2021年7月至9月暴发的一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感染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基础疾病等资料,采集病例鼻咽拭子样本,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样本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利用在线分析平台判断病毒型别、分析突变位点,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新冠病毒RNA脱落时间与各研究因素的关系。结果本起新冠疫情最终获得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人员350例,其中女性占60.3%,年龄中位数49岁[四分位数间距(IQR,37~65岁)],中位病毒RNA脱落时间33天(IQR,26~44天)。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同武汉参考株序列相比,感染者序列存在34~41个核苷酸突变位点,属于VOC/Delta变异株(B.1.617.2进化分支),C346T、C1060T、T2803C、T7513C、A29681C为本起疫情350例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主要单核苷酸变异位点(SNP)。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基础疾病、临床分型、疫苗接种情况、SNP T2803C和T7513C对新冠病毒RNA的脱落时间存在影响;调整后的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年龄[HR=0.73,95%CI(0.55,0.95)]及T7513C[HR=0.37,95%CI(0.18,0.77)]仍然是新冠病毒RNA脱落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从病例个体因素和病毒单核苷酸变异两个角度分析了对病毒RNA脱落时间的影响,发现年长、患有高血压、较重临床症状、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疫苗,感染病毒存在T7513C突变者,存在新冠病毒RNA脱落时间较长的风险,应给予重点关注和康复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病毒RNA脱落时间 危险因素 突变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中的无症状传播: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子帅 林剑生 +3 位作者 蒲蕊 赵岳 陈一凡 曹广文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5-453,共9页
目的确定SARS-CoV-2无症状感染者与COVID-19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方法提取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内SARS-CoV-2无症状传播文献相关数据,截止日期为2020年8月1日。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 目的确定SARS-CoV-2无症状感染者与COVID-19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方法提取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内SARS-CoV-2无症状传播文献相关数据,截止日期为2020年8月1日。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和提取流行病学信息。对无症状传播者的年龄、性别、病毒RNA脱落时间及病毒载量等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共38篇文献符合标准,其中17篇文献为无症状感染病毒RNA脱落时间相关病例报告。与有症状感染者相比,无症状感染者更加年轻[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WMD=-5.27,95%CI:-9.78~-0.76,P<0.001]、病毒RNA脱落时间(中位数:11 d)较有症状感染者缩短(中位数:16 d)(P<0.001)、上呼吸道拭子核酸载量较低(WMD=2.36,95%CI:0.65~4.07,P=0.007),二者性别组成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COVID-19患者相比,SARS-CoV-2无症状感染者较年轻,病毒载量较低,病毒RNA脱落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症状传播 病毒RNA脱落时间 循环阈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