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系统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南花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41-244,共4页
总结性评价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早期系统护理+心理干预)的重要意义。方法 将曲阳恒州医院(2023年5月到2024年9月)期间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将曲阳恒州医院所有研究样本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并将(常规护理)和(早期系统护... 总结性评价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早期系统护理+心理干预)的重要意义。方法 将曲阳恒州医院(2023年5月到2024年9月)期间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将曲阳恒州医院所有研究样本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并将(常规护理)和(早期系统护理+心理干预)两种护理模式供两组分别使用,进而分析各组研究样本之间的差异。结果 入选到实验组的研究样本(病毒性脑炎患儿)各指标均优,可由(P< 0.05)体现。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早期系统护理+心理干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患儿 生活质量 早期系统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侯文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747-74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病毒性脑炎患儿诊疗过程中,应用系统护理对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我病区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纳入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3例,于常规护理的... 目的:研究分析病毒性脑炎患儿诊疗过程中,应用系统护理对症状缓解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我病区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纳入本次研究观察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3例,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运动功能康复效果,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数据显示,系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症状缓解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康复评分、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病毒性脑炎患儿护理过程中,系统护理干预可以及时的缓解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护理 病毒性脑炎患儿 症状缓解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亲职压力及应对方式调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易可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5期100-102,共3页
目的了解病毒性脑炎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亲职压力以及应对方式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4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158名病毒性脑炎患儿父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亲职压力简表以及父母... 目的了解病毒性脑炎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亲职压力以及应对方式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4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158名病毒性脑炎患儿父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亲职压力简表以及父母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病毒性脑炎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2.96±0.45)分,亲职压力总分为(2.58±0.68)分,应对方式频率、作用大小总分分别为(3.84±0.71)、(2.41±0.52)分,应对方式使用频率、作用大小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显著负相关,与亲职压力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亲职压力处于高等水平,患儿父母疾病不确定感及亲职压力越大,则其应对方式使用频率和应对方式水平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患儿 父母 不确定感 亲职压力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护理干预在重症感染性疾病导致的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静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年第11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重症感染性疾病导致的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到本院治疗的重症感染性疾病导致病毒性脑炎患儿104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重症感染性疾病导致的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到本院治疗的重症感染性疾病导致病毒性脑炎患儿104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身体恢复情况(颅内神经损伤、意识模糊、惊厥、肢体功能)以及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身体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感染性疾病导致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能提升护理效果,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体征,促进患儿尽早康复,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 重症 病毒性脑炎患儿 全程护理干预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图检测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5
作者 王扬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8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究脑电图检测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观察组,并以同时间见的7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儿童进行脑电图检测,统计并比较两组儿童的脑电图检测结果... 目的探究脑电图检测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观察组,并以同时间见的7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儿童进行脑电图检测,统计并比较两组儿童的脑电图检测结果,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病情及病程者的脑电图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脑电图检测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不同病情及病程者的脑电图检测异常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脑电图检测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对于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及病程均有积极的检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检测 病毒性脑炎患儿 检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全面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转归的影响
6
作者 边瑞军 郝立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11期93-93,共1页
探讨全面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全面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前后的Fugl-Meyer评分... 探讨全面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全面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1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前后的Fugl-Meyer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8%>83.9%,P<0.05)。护理前后比较,护理后两组患儿的Fugl-Meyer评分高于护理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Fugl-Meyer评分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面护理的进行,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转归具有积极的影响,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护理 病毒性脑炎患儿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护理干预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疗效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玉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30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并探究系统护理干预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 目的:分析并探究系统护理干预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系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可明显提高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愈率并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炎患儿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早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向志凌 兰慧 谭新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5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之中应用效果以及对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院内收治的26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组间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1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之中应用效果以及对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院内收治的26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组间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1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早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惊厥、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道感染、静脉炎、肺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缩短病毒性脑炎患儿惊厥、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患儿生活质量评分,降低呼吸道感染、静脉炎、肺水肿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患儿 早期护理干预 症状消失时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科学护理
9
作者 宋琦 《妈妈宝宝》 2023年第5期35-35,共1页
儿科中,小儿病毒性脑炎较为常见,也是造成小儿后遗症、死亡的主要因素。针对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 小儿毒性脑炎 科学护理 病毒性脑炎患儿 有效的措施 儿科 后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康复护理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恢复期间的应用效果及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10
作者 薄文婷 汤凌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93-0196,共4页
分析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恢复期间提供临床康复护理的意义。方法 研究的观察目标自院中恢复期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中选取,时间:2020.11-2023.11,人数总共70例,每35例认为是一组,组别为2,研究组临床康复护理、常规组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 分析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恢复期间提供临床康复护理的意义。方法 研究的观察目标自院中恢复期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中选取,时间:2020.11-2023.11,人数总共70例,每35例认为是一组,组别为2,研究组临床康复护理、常规组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效果、家属满意度、生活质量等更佳,患儿的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 对于恢复期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而言,为其提供临床康复护理服务进行干预,取得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康复护理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 恢复期 应用效果 家属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观察与护理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康复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孙伟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46-49,共4页
探讨对患有病毒性脑炎的儿童进行系统观察与护理会不会干预其康复进程。方法 在本院2020.10~2022.5接收的患有病毒性脑炎的儿童中挑出80名来进行本次研究,对其进行分两组,各40名,常规干预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系统观察与护理,护理后,将... 探讨对患有病毒性脑炎的儿童进行系统观察与护理会不会干预其康复进程。方法 在本院2020.10~2022.5接收的患有病毒性脑炎的儿童中挑出80名来进行本次研究,对其进行分两组,各40名,常规干预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系统观察与护理,护理后,将二者的的最终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Fugl-Meyer评分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更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系统观察与护理方法在促进病毒性脑炎患儿康复中取得了良好成绩,可将其优势进一步的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观察 护理 病毒性脑炎患儿 康复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观察
12
作者 李光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第9期63-64,共2页
目的 探讨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在病毒性脑炎(VE)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VE患儿102例(2018年2月~2019年7月),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单一用药组,各51例.两组均接受调节电解质紊乱等常规干预,单一用药组予以阿... 目的 探讨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在病毒性脑炎(VE)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VE患儿102例(2018年2月~2019年7月),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单一用药组,各51例.两组均接受调节电解质紊乱等常规干预,单一用药组予以阿昔洛韦治疗,联合用药组则在单一用药组基础上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体征、症状恢复时间、后遗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7d后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4.12%(48/51)高于单一用药组的78.43%(40/51)(P<0.05);联合用药组脑脊液恢复正常、脑电图恢复正常、头痛消失、抽搐消失、意识障碍消失时间短于单一用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后遗症发生率3.92%低于单一用药组的17.65%(P<0.05).结论 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VE效果确切,能改善患儿体征、症状,降低后遗症发生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苷肌肽注射液 阿昔洛韦 病毒性脑炎患儿
原文传递
咪达唑仑在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惊厥持续状态中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林娜 《黑龙江医学》 2019年第12期1491-1492,共2页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惊厥持续状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18年11月间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在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惊厥持续状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18年11月间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干预,1个月治疗后对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惊厥持续状态治疗中,能够缩短患儿惊厥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 治疗疗效 不良反应 惊厥持续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中脑电图的应用价值分析
14
作者 黄丽丽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12期122-124,共3页
目的:研究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脑电图进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于本院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中随机抽取78例,均进行脑电图、CT以及MRI检查,对比三种检查结果检出率,对比最终确诊结果回顾性分析脑电图检出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结... 目的:研究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脑电图进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于本院疑似病毒性脑炎患儿中随机抽取78例,均进行脑电图、CT以及MRI检查,对比三种检查结果检出率,对比最终确诊结果回顾性分析脑电图检出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结果:在本组78例疑似患者中,检出74例患者活动背景节律变慢,其中9例患者存在局灶性或者弥漫性曼波背景。患者出现局灶性θ波,至少一侧半球受累,在颞区和额区最明显。脑电图检出符合率,特异度,敏感度和最终确诊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CT检出16例,MRI检出18例,脑电图检出25例;中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CT检出21例,MRI检出22例,脑电图检出28例;重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CT检出14例,MRI检出15例,脑电图检出20例。脑电图检出率显著高于CT和MRI检出情况(P<0.05)。结论: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采取脑电图进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优势,脑电图操作简便,可以重复进行,安全性高,能够直接反馈儿童脑功能情况,相比于CT和MRI检查方式检出率更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符合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患儿 脑电图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康复护理对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的缩短评价
15
作者 王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241-244,共4页
分析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康复护理对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的缩短作用。方法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摸球确定组别(共80例,球号1-80),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单行康复护理。结果 从患儿的相关数据来看,观察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用时更短... 分析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康复护理对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的缩短作用。方法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摸球确定组别(共80例,球号1-80),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单行康复护理。结果 从患儿的相关数据来看,观察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用时更短,护理满意度更高,且炎性因子水平更优,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更优,T 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水平更优,心理状态更佳,以上所有的数据经过专业的软件分析得出,p<0.05。结论 康复护理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并降低伤残率,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 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 缩短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