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妥昔单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对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
1
作者 王梦洁 胡建达 《北方药学》 2025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对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228例B-NH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R-CHOP方案化疗。其中,105例患者接受恩替卡韦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对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228例B-NH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R-CHOP方案化疗。其中,105例患者接受恩替卡韦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预防组),123例患者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未预防组)。比较两组患者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的变化。结果:228例B-NHL患者中,有86.8%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7.89%曾感染乙肝病毒患者出现病毒再激活。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患者的再激活率为5.71%,显著低于未预防组的12.90%(P<0.05)。抗病毒治疗2周后,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显著改善(P<0.05)。结论:B-NHL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存在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风险,而在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前预防性应用抗病毒治疗方法可降低乙肝病毒再激活风险,且乙肝病毒再激活后抗病毒干预也有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利妥昔单抗 乙肝病毒再激活 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抑制剂治疗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的病毒再激活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月圆(综述) 刘建婷 张荣生(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0期3558-3562,3567,共6页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是HCC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慢性感染促进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等免疫共抑制分子的释放,导致免疫耐受及肿瘤的发...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是HCC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慢性感染促进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等免疫共抑制分子的释放,导致免疫耐受及肿瘤的发生。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主的综合治疗已广泛运用于晚期肿瘤的治疗,然而,其导致的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再激活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该文就PD-1/PD-L1抑制剂治疗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癌的病毒再激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免疫治疗 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炎病毒 病毒再激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郭武辉 刘庆华 《大医生》 2024年第15期132-135,共4页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尤其以恶性肿瘤患者的HBV感染基数较大,且多数为隐匿性感染,该类患者在化疗期间或化疗后均可能会发生HBV的再激活,进一步加重患者肝功能损伤,导致肝功能衰竭,严重情况甚至可导致死亡。本研究对恶性肿瘤患...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尤其以恶性肿瘤患者的HBV感染基数较大,且多数为隐匿性感染,该类患者在化疗期间或化疗后均可能会发生HBV的再激活,进一步加重患者肝功能损伤,导致肝功能衰竭,严重情况甚至可导致死亡。本研究对恶性肿瘤患者HBV再激活的研究状况与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治疗、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短疗程口服抗病毒药预防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庄衍 唐勇 +3 位作者 俞夜花 杭海芳 叶为德 刘隽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64-969,共6页
背景与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合并HBV感染的患者接受诱导和巩固化疗期间严重并发症之一,核苷类抗HBV药物(包括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等)已成为预防和抢先治疗HBV再... 背景与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合并HBV感染的患者接受诱导和巩固化疗期间严重并发症之一,核苷类抗HBV药物(包括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等)已成为预防和抢先治疗HBV再激活主要抗病毒药物。该研究观察并探究AML合并HBV感染患者化疗前后长疗程和短疗程口服核苷类抗HBV药物预防病毒再激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AML合并HBV感染并接受至少4个疗程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口服核苷类抗HBV药物预防治疗前HBV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含量以及抗HBV药物持续服用时间分为4个亚组,系统分析和比较不同亚组患者HBV再激活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长疗程预防(long course prophylaxis group,LCP)组,即口服抗HBV药物持续至化疗结束后6个月以上,该组患者的HBV再激活率和HBV相关性肝炎发生率分别为5.56%(1/18)和0%(0/18),明显低于短疗程预防(short course prophylaxis group,SCP)组患者(即口服抗HBV药物持续至化疗结束后1个月以内)的45.45%(5/11)和36.36%(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和P=0.014),而LCP和SCP组患者的HBV原发耐药率分别为11.11%(2/18)和9.09%(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预防治疗前HBs Ag阳性患者(HBs Ag大于等于0.05 IU/m L)经长疗程预防,其HBV再激活率和HBV相关性肝炎发生率分别为8.33%(1/12)和0%(0/12),明显低于SCP组,66.67%(4/6)和66.6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和P=0.005);同时,LCP和SCP组中HBs Ag(+)患者的HBV原发耐药率分别为8.33%(1/12)和16.67%(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LCP组中HBs Ag阴性患者(HBs Ag小于0.05 IU/m L)的HBV再激活率、肝炎发生率和原发耐药率与SCP组中HBs Ag(-)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和SCP组患者均未发生3级以上药物毒性反应。结论:长疗程口服核苷类抗HBV药物是降低AML合并HBs Ag(+)感染患者化疗后病毒再激活以及病毒相关事件发生率有效而且安全性良好的预防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相关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晶晶 曲颂 +3 位作者 余建荣 雷风 叶奕菁 陆小军 《癌症进展》 2015年第2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致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相关因素。方法入组56例接受3D-CRT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放疗后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分为A组(抗病...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致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相关因素。方法入组56例接受3D-CRT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放疗后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分为A组(抗病毒治疗组,32例)和B组(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组,24例)。统计HBV再激活率、HBV再激活危险因素、HBV再激活相关性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升高情况、肝功能损伤程度、放射性肝损伤(radiation-induced liver disease,RILD)发生率及转归等情况。结果 3D-CRT治疗后12周,A组患者的HBV再激活率低于B组(13.64%vs 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T升高2倍的患者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激活相关性肝炎发生率低于B组(6.25%vs 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时A组和B组的RILD发生率(6.25%vs 16.6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HBV再激活患者和HBV未激活患者的Child-Pugh分级构成、HBV DNA水平的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D-CRT技术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方案,HBV再激活及RILD是肝癌3D-CRT治疗时较为常见的并发症,3D-CRT治疗后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HBV再激活率及HBV再激活相关性肝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三维适形放疗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影响因素 放射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肝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对发生肝炎、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沈洁 杨艳兵 +1 位作者 李森森 童永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21-1424,共4页
目的探讨丙肝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对肝炎发生、丙型肝炎病毒(HCV)再激活的影响。方法收集整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漯河市中心医院HCV感染且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对肝炎活动风险的统计学研究显... 目的探讨丙肝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对肝炎发生、丙型肝炎病毒(HCV)再激活的影响。方法收集整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漯河市中心医院HCV感染且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对肝炎活动风险的统计学研究显示,入组的310例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后,102例(32.9%)出现肝炎活动;患者原发病(实体瘤、血液恶性肿瘤及其他)在肝炎的发病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08,P=0.14);接受治疗后,化疗和(或)靶向治疗组患者发生肝炎概率高于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组(χ~2=4.09,P=0.04)。针对化疗和(或)靶向治疗组患者用药前后HCV再激活风险评估的研究显示,入组210例患者中,38例(18.1%)发生了HCV再激活;血液肿瘤组患者发生HCV再激活率显著高于实体瘤组(χ~2=4.102,P=0.04)。针对肝炎发生与HCV再激活的关联性研究显示,病毒再激活组发生肝炎概率明显高于病毒未激活患者(χ~2=4.54,P=0.03)。结论 HCV感染患者,接受系统化疗和(或)靶向治疗时发生肝炎风险高于接受皮质类固醇和(或)免疫抑制剂患者。接受系统化疗和(或)靶向治疗时,血液肿瘤患者发生HCV再激活风险高于实体瘤患者,且可能会通过病毒再激活增加肝炎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免疫抑制治疗 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相关肝损伤防治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峰辉 樊青霞 +2 位作者 秦艳茹 朱利楠 龚帅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0年第6期544-546,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而我国更是HBV感染高发区。据2008年我国卫生部公布,我国自然人群HBsAg阳性率为7.18%,依此推算我国有9 300万HBV携带者。随着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升高,合并HBV感染的恶性肿瘤的治疗已成为一个不...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而我国更是HBV感染高发区。据2008年我国卫生部公布,我国自然人群HBsAg阳性率为7.18%,依此推算我国有9 300万HBV携带者。随着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升高,合并HBV感染的恶性肿瘤的治疗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国内外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病毒治疗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治疗相关性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钰 谢青 沈志祥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1期8-12,共5页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超过1/3人口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亿为慢性感染者。HBV再激活是合并HBV感染的肿瘤患者接受细胞毒性化学治疗(化疗)期间常见并发症,轻者表现为无症状的自限性肝炎,重者出现急性肝衰竭而...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超过1/3人口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亿为慢性感染者。HBV再激活是合并HBV感染的肿瘤患者接受细胞毒性化学治疗(化疗)期间常见并发症,轻者表现为无症状的自限性肝炎,重者出现急性肝衰竭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非霍奇金淋巴瘤 化学治疗 拉米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化疗导致的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及其预防 被引量:4
9
作者 冯洪玲 曹武奎 《医学综述》 2009年第21期3256-3260,共5页
淋巴瘤化疗相关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预防化疗所致的HBV再激活尤为重要。发生HBV再激活的危险性与HBV的感染、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等有关。对于合并HBV慢性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应施行预防性... 淋巴瘤化疗相关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预防化疗所致的HBV再激活尤为重要。发生HBV再激活的危险性与HBV的感染、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等有关。对于合并HBV慢性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应施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从而避免HBV再激活,以完成多疗程化疗,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化疗前预防性抗HBV治疗得到普遍认同,本文就这一领域的研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化疗 拉米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一贯煎联合拉米夫定治疗TP方案诱导乙肝病毒再激活合并2型糖尿病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琦 张颖 唐文富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11期2095-2097,共3页
临床中,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化疗延缓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在这些患者当中,有部分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细胞毒性药物化疗时,乙型肝炎病毒就有可能再度被激活,从而引起肝功能损害.在缺乏特异性症状时初期难与化疗后肝... 临床中,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化疗延缓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在这些患者当中,有部分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细胞毒性药物化疗时,乙型肝炎病毒就有可能再度被激活,从而引起肝功能损害.在缺乏特异性症状时初期难与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相鉴别.该医案中,患者集恶性肿瘤、2型糖尿病、慢性肝炎于一身,虚实夹杂,患者对自身乙肝病情知之不详,在第2次TP方案化疗后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变病隐匿缓慢,初期未引起重视,致使病情迁延,幸得病因明确后治疗妥当,联合加味一贯煎后病情迅速得到控制.此例医案在计划治疗中出现变数,导致证型变化,病程迁延,当属中医"变案"[1].故此举隅,与广大同行共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疗 乙肝病毒再激活 2型糖尿病 一贯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肿瘤化疗中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琳 肖志平 +1 位作者 蒋月强 陈元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55-457,460,共4页
目的观察实体肿瘤化疗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的发生和转归,探讨其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1-06月间作者医院接受化疗的实体肿瘤患者980例,对化疗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 目的观察实体肿瘤化疗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的发生和转归,探讨其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1-06月间作者医院接受化疗的实体肿瘤患者980例,对化疗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患者,根据是否采用预防抗病毒治疗分为预防抗病毒治疗组(A组)、未预防抗病毒治疗组(B组),观察比较2组化疗后发生肝炎及HBV再激活的情况。结果 980例实体肿瘤患者中,在化疗前行乙型病毒肝炎5项检测者152例(15.5%),行HBV-DNA检测者72例(7.3%),HBsAg阳性患者42例,A组13例,B组29例,既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82例。HBsAg阳性患者中化疗后发生肝炎者A组5例(38.5%),B组19例(65.5%);发生HBV再激活者A组0例,B组8例(27.6%),1例患者死于爆发性肝炎,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3)。结论HBsAg阳性的实体肿瘤患者化疗中,可能发生HBV再激活,甚至危及生命。预防性抗HBV治疗能有效减少HBV再激活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肿瘤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疾病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竞 魏锦 周京国 《肝脏》 2011年第1期78-80,共3页
30多年前,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抗体还只能进行半定量检测的时候,Wand等[1]首先报道了抗原阳性的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抗原滴度增加,继而肝酶增加。自那以后,更多报道证实化疗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出现HBV再激活导致肝脏炎症[2]... 30多年前,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抗体还只能进行半定量检测的时候,Wand等[1]首先报道了抗原阳性的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抗原滴度增加,继而肝酶增加。自那以后,更多报道证实化疗或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出现HBV再激活导致肝脏炎症[2]。后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免疫抑制剂 肿瘤患者 风湿疾病 应用 HBV激活 半定量检测 抗原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1例化疗药物致乙肝病毒再激活病例的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颖杰 崔敏 +1 位作者 刘晓琰 张弛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7期1309-1311,共3页
目的:通过参与化疗药物导致乙肝病毒再激活引起肝功能损伤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高用药合理性的方式。方法:临床药师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提供用药建议,与临床医生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通过参与化疗药物导致乙肝病毒再激活引起肝功能损伤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高用药合理性的方式。方法:临床药师采用循证医学方法,提供用药建议,与临床医生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果:临床药师针对患者肝功能损伤原因分析、保肝药物选择及抗乙肝病毒药物选择,结合循证医学,给予临床医生建议,患者肝功能迅速恢复。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提供药学服务,参与制定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可避免延误患者的有效药物治疗,切实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乙肝病毒再激活 肝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sAg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雷公藤多苷治疗的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宇航 庄宇 +5 位作者 叶石保 王志文 辛盼盼 吕志芬 张雪珍 谭志明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17-18,75,共3页
目的:探讨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雷公藤多苷治疗的乙肝病毒(HBV)再激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HBsAg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雷公... 目的:探讨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接受雷公藤多苷治疗的乙肝病毒(HBV)再激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HBsAg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预防性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比较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HBV病毒载量、HBV再激活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8周及12周后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不同时间点HBV病毒载量升高率低于对照组,HBV再激活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BsAg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单纯雷公藤多苷治疗,较联合预防性应用拉米夫定抗HBV临床效果欠佳,且对肝功能损害较大,HBV病毒载量和HBV再激活数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雷公藤多苷 乙肝病毒再激活 拉米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预防乙型肝炎携带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致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江睿 《医学综述》 2010年第23期3665-3667,共3页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预防性给药是否减少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中相关性乙肝病毒再激活。方法本科2004~2009年收治的65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预防组30例,对照组35例。预防组在化疗前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至化...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预防性给药是否减少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中相关性乙肝病毒再激活。方法本科2004~2009年收治的65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预防组30例,对照组35例。预防组在化疗前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至化疗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未接受包括阿德福韦酯在内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比较化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肝功能损害、化疗延迟等指标变化。结果预防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乙肝病毒再激活发生率、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化疗延迟发生率、肝炎相关病死率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口服阿德福韦酯可以降低携带乙肝病毒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乙肝病毒再激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乙肝病毒再激活 非霍奇金淋巴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风湿病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相关乙肝病毒再激活 被引量:1
16
作者 莫颖倩 戴冽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8年第2期96-99,共4页
临床上风湿病十分常见,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患病率为0.32%~0.36%,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患病率约0.25%,干燥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病率分别为0.29%~0.77%和0.07%~0.1%。风湿病不... 临床上风湿病十分常见,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患病率为0.32%~0.36%,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患病率约0.25%,干燥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病率分别为0.29%~0.77%和0.07%~0.1%。风湿病不仅累及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乙肝筛查 免疫抑制治疗 乙肝病毒再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一例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2
17
作者 晋月萍 陈维红 王芳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253-255,共3页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高流行地区,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携带率为7.18%。2014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对全国1~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高流行地区,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携带率为7.18%。2014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对全国1~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HBs Ag检出率分别为0.32%、0.94%和4.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小细胞肺癌 文献回顾 化疗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 血清流行病学 一般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对肝癌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影响及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倩 周晓晴 张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651-655,共5页
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治疗不能切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的首选治疗方法,被证实能延长不能切除HCC患者的存活时间.然而,近期研究发现:TACE可能诱发HCC的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 经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治疗不能切除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的首选治疗方法,被证实能延长不能切除HCC患者的存活时间.然而,近期研究发现:TACE可能诱发HCC的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 HBV-DNA大量复制,从而诱发HBV相关肝炎,甚至肝衰竭,导致HCC病人死亡,而术前应用抗病毒药物则可能降低术后HBV的再激活,改善病人的存活.本文将TACE对HCC-HBV再激活的影响及抗病毒药物对HBV再激活的抑制作用以及术后存活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癌 乙肝病毒再激活 病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美妥昔单抗介入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1例
19
作者 卞晓山 魏长宏 +5 位作者 王作志 武贵存 陶世强 宋智兴 毛新力 姜维实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75-576,共2页
关键词 131I-美妥昔单抗 肝细胞癌 介入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死亡1例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廖献花 马博 +2 位作者 林菁华 徐雅 刘思纯 《肝脏》 2010年第1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糖皮质激素 文献复习 死亡 HBV激活 HBSAG阳性率 HBV感染者 免疫抑制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