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病毒入侵细胞途径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魏战勇 袁一心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近年来,冠状病毒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病毒具有专性胞内寄生的特点,其需要利用细胞完成自身的增殖,因此入侵细胞的过程是其感染机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多项研究表明冠状病毒能通过细胞表面途径和内吞途径入侵细胞。通过对冠状... 近年来,冠状病毒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病毒具有专性胞内寄生的特点,其需要利用细胞完成自身的增殖,因此入侵细胞的过程是其感染机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多项研究表明冠状病毒能通过细胞表面途径和内吞途径入侵细胞。通过对冠状病毒入侵途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生命周期,有利于冠状病毒的防治以及新型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本文对近年来不同冠状病毒的入侵途径及针对入侵途径所开发的潜在药物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全面了解冠状病毒的入侵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入侵方式 胞吞作用 病毒入侵抑制剂 网格蛋白 小窝蛋白 巨胞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洲猪瘟病毒假病毒细胞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唐嘉怡 蔡艳星 +2 位作者 王欣玲 姜世勃 陆路 《微生物与感染》 CAS 2021年第5期304-312,共9页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针对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的研究须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iosafety level 3 laboratories,BSL-3 labs)中进行,因此针对该病毒的感染过程、中和抗体逃逸机制、药物研发等研究受到了一定限制。...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针对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的研究须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iosafety level 3 laboratories,BSL-3 labs)中进行,因此针对该病毒的感染过程、中和抗体逃逸机制、药物研发等研究受到了一定限制。鉴于此,本研究选择ASFV包膜蛋白中与其进入细胞紧密相关的蛋白p12、CD2v、p30、p54和pE248R,构建表达这5种包膜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利用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假病毒包装体系,制备多种ASFV假病毒。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luciferase assay)检测假病毒感染水平;选择1个包膜蛋白为代表,使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其在假病毒中的表达情况;采用芫花素检测其对所建立的ASFV假病毒(p30-pE248R-ASFV-PsV)的抑制活性。结果显示,VSV包装体系以及p30、pE248R包膜蛋白质粒的组合制备方法所包装出的假病毒具有较优的感染活性,适合用于建立细胞感染模型。ASFV的包膜蛋白pE248R被有效整合到VSV-ΔG rLuc颗粒中,并包装出ASFV假病毒。芫花素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SFV假病毒感染Vero细胞,其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 50)为4.05±0.88μmol/L。本研究通过建立基于ASFV假病毒的细胞感染模型,筛选获得了1种可感染已报道的一些ASFV敏感细胞的假病毒。该假病毒无复制性,可在生物安全级别较低的实验室中进行操作,并且带有海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有望用于ASFV入侵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及中和活性的初步评价,为研发抗ASFV药物提供了一个安全、方便的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病毒 细胞感染模型 病毒入侵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2突变背景下的病毒入侵机制研究进展与干预策略
3
作者 王革 白宇昊 +1 位作者 王泽轩 徐颖洁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8期3386-3410,共25页
自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被报道以来,其病原体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已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超过2年,目前仍有持续流行的趋势. SARS-C... 自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被报道以来,其病原体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已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超过2年,目前仍有持续流行的趋势. SARS-CoV-2入侵细胞的过程由其包膜上刺突糖蛋白(spike glycoprotein)结合人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human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 hACE2)受体后介导病毒-细胞间的膜融合来实现.在过去的2年内,大量的研究聚焦于SARS-CoV-2入侵细胞这一病毒感染的关键步骤上,有望通过阐明入侵相关分子机制,针对其中关键事件进行干预从而抑制病毒入侵,为药物设计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然而在COVID-19持续流行期间,不断有新的SARS-CoV-2突变株产生.入侵特性的差异常表现为传播性、致病力等方面的改变,对基础研究和疫情防控提出了巨大挑战.本文在概述SARS-CoV-2入侵分子机制主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几种主流突变株的入侵特点进行总结,并介绍干预SARS-CoV-2入侵的潜在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刺突糖蛋白 病毒入侵 新冠突变 病毒入侵抑制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