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晚疫病病斑扩展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肖长林 肖悦岩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79-82,共4页
对番茄晚疫病病斑扩展过程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病斑潜能传染期为13天,病斑累积扩展面积倍数随病斑扩展累积有效积温呈 Gompertz 模式增长;在病斑潜能传染期内,病斑潜能产孢面积比率随病斑斑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直至为零,两者呈对数关系。
关键词 番茄 晚疫 病斑扩展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菌核病病斑扩展的动态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倪守延 承河元 +2 位作者 陈高潮 李光勇 杨平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81-85,共5页
油菜菌核病主茎上病斑长度和面积的扩展与时间间的关系极相关,同一植株上、下部病斑扩展动态无明显差异,中、高两种肥力条件对主茎同一部位病斑扩展动态无明显影响,相对较低的湿度与病斑扩展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 油菜菌核 时间 病斑扩展 动态模型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野火病重要流行环节的初步定量研究 Ⅱ.病原菌侵染、潜育显症和病斑扩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葵花 高洁 +3 位作者 张佳环 高玉亮 姚渝丽 杨信东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11,126,共5页
应用系统分析及定量流行学方法对烟草野火病的重要流行环节进行了初步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野火病菌只要一接触伤口 ,就完成侵入过程。野火病发病数量与接种体数量的 2 / 3次方成正比。野火病菌的侵染概率 (Y)与露温 (x)的关系为一单峰... 应用系统分析及定量流行学方法对烟草野火病的重要流行环节进行了初步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野火病菌只要一接触伤口 ,就完成侵入过程。野火病发病数量与接种体数量的 2 / 3次方成正比。野火病菌的侵染概率 (Y)与露温 (x)的关系为一单峰曲线 ,其回归式为Y =sin(- 2 1x +0 32x2 - 0 0 36x3 )。侵染概率 (Y)与叶表湿润时间 (t)、风速 (v)、空气相对湿度 (h)的关系 ,均为直线关系 ,其回归方程式分别为Y =1 6 4+0 .19t ,Y =1.0 5 8+0 .0 46v ,Y =- 3.8481+0 .0 86 9h。在吉林省生态条件下野火病潜育期为 3~ 5d ,其逐日显症率 (Y)与显症后顺序日数 (d)的关系为“S”型曲线 ,其回归方程为Y =1/ (1+0 .414e-1.3 1d)。野火病斑日龄(d)与野火病斑面积 (S)之间的关系为一倒“J”型曲线 ,其回归方程为S =sin(6 5 3d - 0 2 0d2 +0 0 0 12 6d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野火 流行环节 定量研究 潜育显症 病斑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芒果炭疽病病斑扩展的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欣 高爱平 +2 位作者 刘增亮 张贺 蒲金基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11期1656-1659,共4页
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研究分生孢子浓度、芒果抗病性、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条件等因素对芒果炭疽病病斑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对病斑扩展有显著影响,接种4个分生孢子就能引起侵染;不同的芒果品种抗性级别和病斑大小... 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研究分生孢子浓度、芒果抗病性、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条件等因素对芒果炭疽病病斑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对病斑扩展有显著影响,接种4个分生孢子就能引起侵染;不同的芒果品种抗性级别和病斑大小之间显著相关;适合病斑扩展的温度是24~33℃,最适宜温度28℃;高湿和全黑暗条件有利于病斑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炭疽 病斑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果实轮纹病病斑扩展速率测定及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春英 梁瑞郑 《南方园艺》 2011年第2期11-12,14,共3页
梨果实轮纹病主要是由梨生囊孢壳菌(Physalos-porapiricda Nose,无性阶段为轮纹大茎点Marophoma kawatsukai Hara)引起。梨果实轮纹病只在成熟期及贮藏期表现症状。以果面皮孔为中心,水渍状褐色近圆形小斑点,而后病斑扩大呈圆形,不... 梨果实轮纹病主要是由梨生囊孢壳菌(Physalos-porapiricda Nose,无性阶段为轮纹大茎点Marophoma kawatsukai Hara)引起。梨果实轮纹病只在成熟期及贮藏期表现症状。以果面皮孔为中心,水渍状褐色近圆形小斑点,而后病斑扩大呈圆形,不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轮纹 病斑扩展 综合防治技术 速率测定 无性阶段 表现症状 贮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玉米灰斑病重要流行环节的初步研究 Ⅰ孢子萌发、病斑潜育扩展和寄主抗侵染 被引量:9
6
作者 马德良 汪旭 +3 位作者 韩静菲 杨建福 赵立峰 杨信东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3-127,共5页
对玉米灰斑病的重要流行环节——孢子萌发、病斑潜育扩展和寄主抗侵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在清水中就能够萌发,但未见附着胞形成;花粉和叶面物质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孢子抗干燥能力较强,萌发孢子须经3-4d干燥才完全丧... 对玉米灰斑病的重要流行环节——孢子萌发、病斑潜育扩展和寄主抗侵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在清水中就能够萌发,但未见附着胞形成;花粉和叶面物质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孢子抗干燥能力较强,萌发孢子须经3-4d干燥才完全丧失存活能力。对灰斑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强的杀菌剂有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大生、多菌灵等。病害潜育期较长,潜育期随玉米生育期推进而增长,在不同品种上潜育期为11-18d。病斑长度(Y)和病斑13龄(x)的关系大体为对数曲线,回归方程为y=0.2635+5.163ln(x+1)。随着玉米生育期的推进,抗侵染力逐渐增强。施用氮、磷、钾肥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玉米的抗侵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孢子萌发 潜育期 病斑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重要流行环节的初步定量研究 Ⅱ.病斑的潜育、显症、产孢与扩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小勤 翟凤艳 +3 位作者 郑竑爽 弭娜 魏春娣 杨信东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0,44,共5页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弯孢菌叶斑病的潜育期为4~5d,持续显症时间为8d。品种与生育期对潜育期影响较小。温度是影响潜育期的重要因子。影响病斑在田间产孢的首要因子是叶片内渗入水分的多少,其次是病斑表面水膜的有无。幼龄斑(7~9d)和老龄...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弯孢菌叶斑病的潜育期为4~5d,持续显症时间为8d。品种与生育期对潜育期影响较小。温度是影响潜育期的重要因子。影响病斑在田间产孢的首要因子是叶片内渗入水分的多少,其次是病斑表面水膜的有无。幼龄斑(7~9d)和老龄斑(约20d)均可产孢,且产孢能力无明显差异。在直射光与散射光照射下,病斑都能产孢。产孢量与病斑大小无关系。病斑大小随玉米品种而变化,病斑大小在0 9~2 7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孢菌 潜育期 玉米 产孢量 病斑扩展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树腐烂病斑季节扩展动态 被引量:8
8
作者 刘伟 胡同乐 +2 位作者 王树桐 王亚南 曹克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5,共5页
本研究通过田间人工接种苹果树腐烂病病菌并在发病后对病斑进行连续观察,明确苹果树腐烂病在不同季节发生的难易程度和病斑扩展动态。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季节,苹果树腐烂病从人工接种到扩展为可见病斑(病斑径向扩展5mm)所需的时间不同... 本研究通过田间人工接种苹果树腐烂病病菌并在发病后对病斑进行连续观察,明确苹果树腐烂病在不同季节发生的难易程度和病斑扩展动态。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季节,苹果树腐烂病从人工接种到扩展为可见病斑(病斑径向扩展5mm)所需的时间不同,其中春季所需时间最短,平均为7.7d;其次是夏季,平均为10.2d;秋季所需时间最长,平均为12.5d。不同季节接种后形成的腐烂病斑在发病后2个月内都会出现一个快速扩展过程,随后病斑停止或缓慢扩展,经2~5个月后,再次出现一个快速扩展过程。无论哪个季节接种形成的病斑,第二个快速扩展期都出现在春季或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腐烂 季节 发生 病斑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黑斑病病斑潜育显症及扩展的初步定量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海霞 屈直 +3 位作者 刘影 李丹 高东梅 杨信东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3-125,共3页
以"掰帮菜"白菜为试材,采用室内鉴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白菜黑斑病(Cabbage black spot disease)病斑的潜育、显症及扩展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病害潜育期较短,一般约为2~3d;温度是影响潜育期的重要因子,在30℃... 以"掰帮菜"白菜为试材,采用室内鉴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白菜黑斑病(Cabbage black spot disease)病斑的潜育、显症及扩展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病害潜育期较短,一般约为2~3d;温度是影响潜育期的重要因子,在30℃以下温度越高其潜育期越短,30℃时12h就可完成潜育。白菜黑斑病病斑的显症期约为4d。不同病斑扩展日数不同,约为8~13d。在病斑的初龄阶段扩展较快,4~5d即达最大长度的一半,14d病斑接近最大,扩展到的最大长度约为3.4~5.0mm,病斑长度(y)和病斑日龄(x)的关系大体为直线,回归方程为:y=1.3827+0.2073x(r=0.9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黑 芸薹链格孢 潜育期 病斑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梨树腐烂病菌生长、病斑扩展及产毒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史祥鹏 徐柳 +3 位作者 刘涛 李保华 梁文星 王彩霞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4-550,共7页
为探明温度对梨树腐烂病菌生长、病斑扩展及产毒素水平的影响,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该病菌强致病力菌株LXS240101在不同温度下的菌丝生长、病斑扩展及产毒素水平。结果表明:菌株LXS240101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 为探明温度对梨树腐烂病菌生长、病斑扩展及产毒素水平的影响,采用常规生物学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该病菌强致病力菌株LXS240101在不同温度下的菌丝生长、病斑扩展及产毒素水平。结果表明:菌株LXS240101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在5~35℃范围内,梨树离体枝条接种梨树腐烂病菌后均能发病并导致病斑扩展,25℃时病斑扩展速度最快,面积达4.45cm2,5℃和35℃时病斑扩展速度缓慢,面积不足0.3 cm2。该菌株在梨树树皮培养基中最适宜的产毒素温度为20℃,10~25℃条件下可产生5种毒素,而在其它温度下仅产生3~4种;接种该菌株的梨树离体枝条5℃条件下未检测到间苯三酚和对羟基苯甲酸,且毒素总量最低,其余温度下均可检测到5种毒素,最适宜的产毒素温度为10℃,毒素总量可达224.14μg/g干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腐烂 温度 菌丝生长 病斑扩展 毒素
原文传递
温度和保湿时间对烟草赤星病叶斑扩展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立军 伊春生 +1 位作者 王国良 马艳玲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3-296,共4页
在人工气候箱内控制条件下研究测定烟草赤星病叶斑扩展规律,结果表明,温度(T)和保湿时间(H)是影响赤星病叶斑扩展的2个主要因素。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保湿时间延长赤星病病斑面积增大,病斑面积增长一般可持续60h。在12~40℃的温度范围... 在人工气候箱内控制条件下研究测定烟草赤星病叶斑扩展规律,结果表明,温度(T)和保湿时间(H)是影响赤星病叶斑扩展的2个主要因素。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保湿时间延长赤星病病斑面积增大,病斑面积增长一般可持续60h。在12~40℃的温度范围内,烟草赤星病叶斑均可扩展,在同一保湿时间内,12~36℃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病斑扩展率(IP)增大,36℃以后则开始下降。2个品种的病斑面积扩展百分率与温度、保湿时间及其互作具有线性关系NC89SQRT(SQRT(IP))=0.4971-0.00003128×T2×H+0.006659×T×H-0.00006694×T×H2;中烟99SQRT(IP)=0.08099+0.02003×T×H-0.0001078×T×H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 病斑扩展 温度 保湿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油2号”油菜植株内含物与菌核病扩展的关系
12
作者 倪守延 承河元 +2 位作者 杨文翠 陈高潮 黄世祥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8-165,共8页
通过对N、P、K不同水平的施肥条件下的“秦油2号”油菜植株内含物等与菌核病扩展间关系的研究,建立了27个数字模型,表明总氮、水溶性糖、含磷量、蛋氨酸、精氨酸、含水量与病斑扩展有密切关系,其次是甘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苹果酸... 通过对N、P、K不同水平的施肥条件下的“秦油2号”油菜植株内含物等与菌核病扩展间关系的研究,建立了27个数字模型,表明总氮、水溶性糖、含磷量、蛋氨酸、精氨酸、含水量与病斑扩展有密切关系,其次是甘氨酸、苏氨酸、谷氨酸、苹果酸和酰胺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油2号”油菜 内含物 菌核 病斑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防治梨树霉斑病的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国荣 胡子正 罗来水 《现代园艺》 2007年第9期29-30,共2页
梨树霉斑病近10多年在江西梨产区时有发生,遇夏季异常高温干燥气候的年份,在一些树势较差的果园或缺乏防治的情况,可形成突发性的严重叶部病害,引致严重的早落叶,并在秋季诱发秋梢,二次开花,造成翌年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典型病... 梨树霉斑病近10多年在江西梨产区时有发生,遇夏季异常高温干燥气候的年份,在一些树势较差的果园或缺乏防治的情况,可形成突发性的严重叶部病害,引致严重的早落叶,并在秋季诱发秋梢,二次开花,造成翌年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典型病状:初为细点状或小块状淡灰褐色病斑,不久为多角形或不规则灰褐色病斑,叶正、背面的病斑形状相同,病斑大小为2~10mm左右,病斑扩展后呈不规则形或近圆形的灰褐色斑,后期在病斑正面形成许多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 防治 病斑扩展 干燥气候 异常高温 叶部 二次开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灰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延海 《现代化农业》 2009年第3期5-5,共1页
关键词 杨树灰 发生与防治 病斑扩展 移栽成活率 情指数 叶片 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菌对广州地区甜玉米的致病性观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伯扬 谢伟烈 +1 位作者 谢壮锋 特拉康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0-92,共3页
通过对桂甜和华珍两个甜玉米品种的玉米大斑病病斑扩展速率及病情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病斑的产孢特性显示,病斑首次产孢量显著高于再次产孢量。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的菌丝生长量,分析出广州... 通过对桂甜和华珍两个甜玉米品种的玉米大斑病病斑扩展速率及病情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玉米大斑病菌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病斑的产孢特性显示,病斑首次产孢量显著高于再次产孢量。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的菌丝生长量,分析出广州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的主要构成属于高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病斑扩展速率 情指数 抗性 高温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葱类紫斑病的防治方法
16
作者 张秀荣 《农家科技》 2009年第10期16-16,共1页
1.病征特性。葱类(大葱、洋葱)紫斑病又称黑斑病.主要为害叶和花梗。发病多从叶尖或花梗中部开始向上蔓延,出现紫褐色小斑点或纺锤形稍凹陷斑,潮湿时长有黑褐色粉霉状物.病斑扩展中有几个相互融合或环绕叶和花梗,病部软化易折... 1.病征特性。葱类(大葱、洋葱)紫斑病又称黑斑病.主要为害叶和花梗。发病多从叶尖或花梗中部开始向上蔓延,出现紫褐色小斑点或纺锤形稍凹陷斑,潮湿时长有黑褐色粉霉状物.病斑扩展中有几个相互融合或环绕叶和花梗,病部软化易折断,严重时叶大量枯死。种株花梗发病率高,致种子皱缩。不能充分成熟。鳞茎受害引起半湿性腐烂,收缩变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方法 葱类 病斑扩展 花梗 纺锤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17
作者 杨阿会 王鑫 +1 位作者 柴东岩 赵兴敏 《河北果树》 2009年第4期52-52,共1页
1症状主要危害柿树和君迁子的柿蒂和叶片。叶片受害后,初期在叶正面出现黄绿色病斑,形状不规则,边缘较模糊,斑内叶脉变黑色。随病斑扩展,颜色逐渐加深,呈浅黑色,以后中部颜色褪为浅褐色。由于病斑扩展受到叶脉的限制,形状变为... 1症状主要危害柿树和君迁子的柿蒂和叶片。叶片受害后,初期在叶正面出现黄绿色病斑,形状不规则,边缘较模糊,斑内叶脉变黑色。随病斑扩展,颜色逐渐加深,呈浅黑色,以后中部颜色褪为浅褐色。由于病斑扩展受到叶脉的限制,形状变为多角形,其上密生黑色绒状小粒点,有明显的黑色边缘,病斑背面开始时呈浅黄色,后颜色逐渐加深,最后成为褐色或黑褐色,亦有黑色边缘,但不及正面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角 发生与防治 病斑扩展 黑色 君迁子 黄绿色 颜色 褐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黑斑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封立芳 《河北果树》 2012年第5期47-48,共2页
1症状 主要危害幼果和叶片,也可危害嫩枝及花器。首先在叶脉处出现圆形及多角形的小褐斑,严重时互相愈合,病斑外围有一水渍状晕圈,中央灰褐色部分有时脱落形成穿孔。枝梢上病斑长形、褐色、稍凹陷,严重时因病斑扩展包围枝条而使... 1症状 主要危害幼果和叶片,也可危害嫩枝及花器。首先在叶脉处出现圆形及多角形的小褐斑,严重时互相愈合,病斑外围有一水渍状晕圈,中央灰褐色部分有时脱落形成穿孔。枝梢上病斑长形、褐色、稍凹陷,严重时因病斑扩展包围枝条而使上段枯死。危害果实,初期果面出现褐色小斑点,无明显边缘,逐渐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漆黑色病斑,病斑中央下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方法 规律 病斑扩展 核桃 危害 多角形 褐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褐斑病综合防治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吉根林 张岳峰 《西北园艺(蔬菜)》 2013年第6期37-37,共1页
1症状 多在黄瓜盛瓜期开始发病,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部叶片发展。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生出灰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边缘不太整齐的淡褐色或褐色病斑。病斑多数直径8~15 mm,小的3~5 mm,大的20~2... 1症状 多在黄瓜盛瓜期开始发病,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部叶片发展。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生出灰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边缘不太整齐的淡褐色或褐色病斑。病斑多数直径8~15 mm,小的3~5 mm,大的20~25 mm。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有时呈灰白色,边缘灰褐色。湿度大时病斑正、背面均生稀疏的淡灰褐色霉状物。病斑多时,或几个大型病斑相融合,叶片很快枯黄而死。发病重时,茎蔓和叶柄上也会出现椭圆形的灰褐色病斑。病斑扩展较大时能引起整株枯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褐 综合防治方法 病斑扩展 上部叶片 椭圆形 褐色 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葱紫斑病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建国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20期28-28,共1页
大葱紫斑病又叫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各地都有发生,危害程度因地区或年份而异,大葱感染此病不但产量下降,而且能引起收获后的损失。 1症状特点 发病多从叶尖或花梗中部开始向上蔓延,出现紫褐色小斑点,微凹陷,潮湿时长有黑褐色粉霜... 大葱紫斑病又叫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各地都有发生,危害程度因地区或年份而异,大葱感染此病不但产量下降,而且能引起收获后的损失。 1症状特点 发病多从叶尖或花梗中部开始向上蔓延,出现紫褐色小斑点,微凹陷,潮湿时长有黑褐色粉霜状物。病斑逐渐扩大成椭圆或纺锤形,暗紫色,长有同心轮纹。病斑扩展中常几个相互融合,或环绕叶和花梗,引起折倒,严重时叶大量枯死。鳞茎受害引起半湿性腐烂,收缩变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紫 防治方法 病斑扩展 常见 危害程度 症状特点 纺锤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