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肝和胃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贾佳 王帅 安俊丽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6期107-110,共4页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溃疡(GU)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78例慢性GU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溃疡(GU)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78例慢性GU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肝和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旋杆菌(Hp)清除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脘胀痛、嗳气反酸、善太息、胸闷乏力)、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胃肠激素指标[三叶因子2(TFF2)、胃泌素]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79.49%(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胀痛、嗳气反酸、善太息、胸闷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胃泌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TFF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慢性GU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Hp清除率,改善胃肠激素指标水平,以及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和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四联疗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汤 四联疗法 慢性溃疡 炎性因子 肠激素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技术的疏肝和胃汤干预慢性应激大鼠肝脏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琦 何地 +5 位作者 周密思 林云崖 唐玉琼 刘焱文 刘松林 陈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6期686-698,共13页
目的 基于肝脏代谢组学研究,分析疏肝和胃汤(shuganheweitang, SGHWT)对慢性应激大鼠肝组织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探究疏肝和胃汤治疗慢性应激大鼠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目的 基于肝脏代谢组学研究,分析疏肝和胃汤(shuganheweitang, SGHWT)对慢性应激大鼠肝组织中内源性代谢产物的影响,探究疏肝和胃汤治疗慢性应激大鼠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结合单笼饲养的方法建立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利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观察对照组(control, Con)、对照+疏肝和胃汤组(control+SGHWT,Con+SGHWT,7.33 g·kg^(-1)·d^(-1))、模型组(model, M)、模型+疏肝和胃汤组(model+SGWHT,M+SGHWT,7.33 g·kg^(-1)·d^(-1))和模型+氟西汀组(model+fluoxetine, M+F,1.58 mg·kg^(-1)·d^(-1))大鼠肝细胞的组织病理结构;运用UPLC-Q-TOF-MS/MS技术对肝组织中的内源性代谢物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利用MetaboAnalyst在线网站进行通路分析。结果 疏肝和胃汤显著增加了慢性应激大鼠的体质量(P<0.05),糖水偏爱率(P<0.05)和旷场实验中的总移动距离(P<0.01),恢复了肝组织中肝细胞结构形态;肝脏代谢组学结果分析中共发现了51个差异代谢物发生紊乱,其中疏肝和胃汤可逆转16个内源性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结论 疏肝和胃汤可恢复慢性应激诱导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率和移动距离的减少,改善肝细胞结构,调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汤 CUMS 肝脏代谢组学 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整合策略探讨疏肝和胃汤抗抑郁作用机制
3
作者 李琦 李娟 +4 位作者 胡俊杰 周贤 梅国强 刘松林 陈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80-2599,共20页
目的运用血清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技术挖掘疏肝和胃汤(Shuganheweitang,SGHWT)治疗抑郁症的相关代谢通路和作用靶点,探究疏肝和胃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选择10只为正常对照组,剩余30只大鼠利用慢性不可预知温... 目的运用血清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技术挖掘疏肝和胃汤(Shuganheweitang,SGHWT)治疗抑郁症的相关代谢通路和作用靶点,探究疏肝和胃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选择10只为正常对照组,剩余30只大鼠利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复刻抑郁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疏肝和胃汤组(7.34 g·kg^(-1)·d^(-1))和氟西汀组(1.58 mg·kg^(-1)·d^(-1)),每组10只,连续造模和灌胃共6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ntitativ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对大鼠血清中内源性差异代谢物进行检测。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疏肝和胃汤中的核心成分和关键靶点信息。最后借助Cytoscape软件对差异代谢物及蛋白靶点进行联合分析,运用ELISA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2)的含量。结果从血清代谢组中共鉴定得到47个差异代谢物,疏肝和胃汤可回调其中18个差异代谢物,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主要涉及初级胆汁酸的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impact>0.1)。利用网络药理学手段筛选出疏肝和胃汤71种活性成分和47个关键靶点蛋白,联合分析中花生四烯酸及相关靶点所占比重最大。经过验证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AA(P<0.05)、IL-6(P<0.01)和TNF-α(P<0.01)的含量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疏肝和胃汤组血清中IL-6和TNF-α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疏肝和胃汤有效组分治疗抑郁症具有多靶点和多通路的特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疏肝和胃汤参与调控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抑制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改善慢性应激诱导的抑郁样症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汤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 花生四烯酸代谢 炎症因子 代谢组学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探讨疏肝和胃汤改善抑郁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地 李娟 +3 位作者 胡俊杰 刘焱文 刘松林 陈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6-350,共15页
目的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方法,探讨疏肝和胃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制作抑郁模型;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疏肝和胃汤对抑... 目的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的方法,探讨疏肝和胃汤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制作抑郁模型;采用16S rDNA扩增子测序技术分析疏肝和胃汤对抑郁大鼠肠道菌群分布的影响;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疏肝和胃汤对抑郁大鼠海马组织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影响;结合Spearman分析法对肠道差异菌群和海马组织差异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糖水偏爱率、体重和旷场运动距离显著降低(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和胃汤可提高糖水偏爱率(P<0.01),增加体重和运动距离(P<0.05,P<0.01),缩短不动时间(P<0.01);16S rDNA扩增子测序结果发现疏肝和胃汤可以改善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考克氏菌属、颤杆菌克属、大肠埃希菌、产丁酸肠杆菌、Subdoligranulum、瘤胃球菌属等菌属的丰度;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出66个差异代谢物,涉及的代谢通路主要为甘油磷脂、鞘脂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Spearman分析发现部分肠道差异菌群与海马组织差异代谢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结论疏肝和胃汤可通过调整肠道菌群中多种菌属的丰度、调节海马组织中小分子代谢物的表达进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汤 抑郁 肠道菌群 非靶向代谢组学 花生四烯酸代谢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高慧霞 郑晓娜 +2 位作者 郭金依 邵智愚 苏秀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究疏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5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55例)和疏肝和胃组(60例),西药组予口服雷贝拉唑... 目的探究疏肝和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5例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55例)和疏肝和胃组(60例),西药组予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疏肝和胃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汤加减治疗,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反酸、胃胀、胸骨后灼痛、倦怠乏力、大便黏腻),胃镜下观察患者的胃液反流情况(24 h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胃液反流分级),采集粪便检测肠道菌群种属和数量,并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疏肝和胃组患者在胃胀、胸骨后灼痛、倦怠乏力、大便黏腻方面较西药组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反酸方面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胃液反流情况:治疗后两组24 h食管内胃液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及胃镜下食管内胃液反流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疏肝和胃组优于西药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临床疗效:疏肝和胃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西药组的78.18%(43/55)(Z=2.542,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肠道菌群:治疗后疏肝和胃组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西药组治疗后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P<0.05),肠杆菌、肠球菌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疏肝和胃组治疗后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数量减少(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不良反应: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不良反应为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口干、头痛,西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1.82%(12/55),疏肝和胃组为16.67%(10/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9,P=0.066)。结论疏肝和胃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能够改善患者反酸、胃胀等症状,抑制胃液反流,调节肠道菌群,效果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不和 疏肝和胃汤 肠道菌群 液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枳疏肝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54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童晓群 童宝燕 +1 位作者 范文澜 徐燕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756-758,共3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该病以上腹痛、早饱、嗳气泛酸和食欲不振等为主要表现,因症状明显,治疗周期长,病情易反复,常引发焦虑、抑郁和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西医以...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该病以上腹痛、早饱、嗳气泛酸和食欲不振等为主要表现,因症状明显,治疗周期长,病情易反复,常引发焦虑、抑郁和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西医以对症处理为主,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难以达到预期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大,停药后症状易反复[2]。如何消除或缓解症状,降低FD复发率,是目前消化科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不和证 疏肝和胃汤 女性患病率 预期疗效 对症处理 嗳气泛酸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方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气犯胃证的效果及对miR-26a、miR-3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清华 刘芳芳 王捷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方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肝气犯胃证的效果。方法择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就诊的80例CAG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方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肝气犯胃证的效果。方法择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就诊的80例CAG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疏肝和胃汤加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Cyclin E低于对照组,E-钙黏蛋白(E-Ca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iR-26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miR-3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方案治疗CAG能够提升临床效果,减轻炎症反应,调节miR-26a、miR-32表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汤 慢性萎缩性 肝气犯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汤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经验探析——以凌湘力教授经典医案为例
8
作者 陈晶晶 冷丽 +2 位作者 刘林 梁梦 左金兰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凌湘力教授认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导致的腹痛病在大肠筋膜,与肝脾密切相关,其基本病机为气机失调,脾胃肠腑气滞,不通则痛,基本治法以调肝理脾、调和气机、行气止痛为主,自拟疏肝和胃汤治疗小儿腹痛肝脾不和型,收效显著。疏肝和胃... 凌湘力教授认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导致的腹痛病在大肠筋膜,与肝脾密切相关,其基本病机为气机失调,脾胃肠腑气滞,不通则痛,基本治法以调肝理脾、调和气机、行气止痛为主,自拟疏肝和胃汤治疗小儿腹痛肝脾不和型,收效显著。疏肝和胃汤由柴胡、白芍、枳壳、香附、郁金、茵陈、金钱草、黄芩、炒谷芽、炒麦芽、延胡索、甘草十二味药组成。全方共奏疏肝和胃、清热利湿止痛之功,纠正肝胆脾胃气郁湿热等失衡失和之状态,适用于肝脾不和兼有湿热内蕴者。对经典医案进行了总结,以资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名老中医 疏肝和胃汤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气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9
作者 武艳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09-0012,共4页
探究疏肝和胃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胃脘痛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四联法治疗,观察组进行疏肝和胃汤治疗。统计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中医证候... 探究疏肝和胃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胃脘痛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四联法治疗,观察组进行疏肝和胃汤治疗。统计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胃脘痛患者,实施疏肝和胃汤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汤 脘痛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汤水提醇沉液对肝郁脾虚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MTL、GAS及Ghrelin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龙晓芝 耿耘 +3 位作者 曾代文 温珠明 赵治龙 普行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51-2954,共4页
目的:研究疏肝和胃汤水提醇沉液对肝郁脾虚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肠动力、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胃促生长素(Ghrelin)的影响,探讨其治疗FD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12只,雌雄各... 目的:研究疏肝和胃汤水提醇沉液对肝郁脾虚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肠动力、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胃促生长素(Ghrelin)的影响,探讨其治疗FD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12只,雌雄各半)和模型组(M组,36只,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不规则饮食+饮酸+夹尾)复制肝郁脾虚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连续造模14 d后,将M组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B组),莫沙必利组(C组),疏肝和胃组(D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造模完成后,连续给药两周,C组和D组分别给予灌服莫沙必利和疏肝和胃汤水提醇沉液;A组和B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给药结束后测定胃内残存率和小肠推进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MTL、GAS、Ghrelin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胃内残存率明显增加,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MTL、GAS、Ghrelin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莫沙必利组与疏肝和胃组均能降低模型大鼠胃内残存率和提高小肠推进率,两药物组均能升高MTL、GAS、Ghrelin水平。结论:疏肝和胃汤水提醇沉液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一定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促进胃肠动力和调节MTL、GAS及Ghreli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动力 动素 泌素 促生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窦组织中VIP和SS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松林 梅国强 +2 位作者 赵映前 孙江桥 张茂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6期1245-1246,共2页
目的:前期研究表明,疏肝和胃汤具有显著的促胃肠动力作用。本实验拟观察疏肝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窦组织中VIP和SS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其促胃动力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尾激怒法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用放免法检测模型大... 目的:前期研究表明,疏肝和胃汤具有显著的促胃肠动力作用。本实验拟观察疏肝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窦组织中VIP和SS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其促胃动力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夹尾激怒法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用放免法检测模型大鼠胃窦组织中VIP和SS的含量。结果:模型大鼠胃窦组织中VIP和SS的含量均升高(P<0.05或P<0.01),疏肝和胃汤可以不同程度降低模型组织中VIP和SS的含量(P<0.05或P<0.01)。结论:疏肝和胃汤的促胃动力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作用于胃窦组织,降低其中VIP和SS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 VIP 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汤对小白鼠胃排空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松林 梅国强 +3 位作者 赵映前 孙江桥 万晓刚 张茂林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观察疏肝和胃汤促进胃排空作用。方法 :观察疏肝和胃汤对正常胃排空、胃排空抑制 (阿托品、肾上腺素、芬氟拉明 )及胃排空亢进 (新斯的明 )作用的影响。结果 :该方对正常小白鼠胃排空有显著促进作用 ;可不同程度地拮抗阿托品、肾... 目的 :观察疏肝和胃汤促进胃排空作用。方法 :观察疏肝和胃汤对正常胃排空、胃排空抑制 (阿托品、肾上腺素、芬氟拉明 )及胃排空亢进 (新斯的明 )作用的影响。结果 :该方对正常小白鼠胃排空有显著促进作用 ;可不同程度地拮抗阿托品、肾上腺素、芬氟拉明导致胃排空抑制 ;而对新斯的明所致的胃排空亢进无显著影响。结论 :疏肝和胃汤具有明显的促进胃排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汤 小白鼠 排空 中药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汤及其物质部位组方对抑郁模型大鼠HPA轴和脑区神经递质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新 牟雄军 +4 位作者 刘昊 何地 李琦 刘焱文 刘松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05-2312,共8页
目的研究疏肝和胃汤及其物质部位组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不同脑区神经递质水平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2组,包括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58 mg&#... 目的研究疏肝和胃汤及其物质部位组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不同脑区神经递质水平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2组,包括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58 mg·kg^(-1)),疏肝和胃汤低、中、高剂量组(3.67,7.34,14.68 g·kg^(-1)),有效物质部位组方低、中、高剂量组(0.505,1.01,2.02 g·kg^(-1)),其他物质部位组方低、中、高剂量组(0.295,0.59,1.18 g·kg^(-1)),每组10只。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CUMS)结合孤养法制备抑郁模型,造模3周,灌胃给药2周,期间通过行为学实验评价大鼠抑郁状态;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CRH、ACTH、CORT含量;液质联用法(LC-MS/MS)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和下丘脑中多种神经递质的含量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DMAR1),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行为学考察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全方和有效物质部位组方均能通过增加体质量,提高糖水偏爱率,缩短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运动距离、穿越中央区域次数,减少静止时间(P<0.05或P<0.01)来改善模型大鼠的抑郁状态;ELISA试剂盒检测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全方和有效物质部位组方均能下调模型大鼠血清中的CRH、ACTH、CORT的表达(P<0.05或P<0.01);LC-MS/MS检测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全方和有效物质部位组方均能通过调节海马和下丘脑中多种神经递质的含量水平(P<0.05或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全方和有效物质部位组方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NDMAR1蛋白表达升高(P<0.05),PTEN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及其有效物质部位组方能够通过提高抑郁模型大鼠的食欲,来改善其抑郁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方能调控HPA轴功能,调节不同脑区神经递质含量水平,提高BNDF、NMDAR1蛋白表达水平,抑制PTEN蛋白表达水平,进而保护神经元、修复突触功能障碍和抑制海马神经元自噬来发挥抗抑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汤 物质部位组方 抑郁模型大鼠 HPA轴 神经递质 蛋白表达
原文传递
疏肝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宏升 方家 +1 位作者 陈苏宁 王晓凤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疏肝和胃汤口服;对照组36例,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疏肝和胃汤口服;对照组36例,应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疏肝和胃汤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延髓、脊髓及胃粘膜组织血管活性肠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松林 岳滢滢 +3 位作者 邢颖 李明珠 李家庚 程方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7-779,共3页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延髓、脊髓及胃粘膜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和胃汤改善抑郁状态及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组、百优解组及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采用慢性...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延髓、脊髓及胃粘膜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和胃汤改善抑郁状态及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组、百优解组及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采用慢性心理应激加孤养法制作抑郁模型,共计造模4周。在第3周,百优解组及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分别予以0.36mg/(kg·d)、20g/(kg·d)、10g/(kg·d)体重给药,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分2次灌胃。在第4周结束后,使用内固定法取大鼠延髓迷走神经背核部位的脑、胸髓(T6-T8,根据脊神经定位)及胃粘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上述部位VIP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延髓、脊髓中VIP阳性表达明显下降,胃粘膜VIP阳性表达明显上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2周后,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和百优解组大鼠延髓、脊髓组织中VIP阳性表达显著上升,胃粘膜VIP阳性表达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中,疏肝和胃汤大剂量组与百优解组延髓中VIP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脊髓与胃粘膜中VIP含量与百优解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可能是通过增加延髓、脊髓中VIP的表达,降低胃黏膜中VIP的表达,双向调节"脑(延髓)-脊髓-胃"脑肠轴通路中VIP的含量,达到改善抑郁状态与胃肠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延髓 脊髓 粘膜 疏肝和胃汤 血管活性肠肽
原文传递
疏肝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窦iNOS及S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胜兰 刘松林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122-1123,共2页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疏肝和胃汤 模型大鼠 iNOS 一氧化氮合酶(NOS) 抑制性神经递质 一氧化氮合成酶 肠道运动 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伏隔核区谷氨酸、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岳滢滢 许乐思 +3 位作者 陈雨 明浩 赵映前 刘松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3-805,共3页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伏隔核区谷氨酸、γ-氨基丁酸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和胃汤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疏肝和胃汤低、中、高剂量组,氟西汀组。除空白组外其他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伏隔核区谷氨酸、γ-氨基丁酸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和胃汤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疏肝和胃汤低、中、高剂量组,氟西汀组。除空白组外其他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结合孤养法制作抑郁大鼠模型,共计造模4周后,疏肝和胃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3.67,7.34,14.68g/(kg·d)给药,氟西汀组按1.58mg/(kg·d)给药,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灌胃1次,共计7天。在第5周结束后,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取大鼠脑NAc区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NAc区Glu、GAB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Glu含量降低,与空白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疏肝和胃汤中剂量组及氟西汀组Glu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疏肝和胃汤中剂量组与氟西汀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GABA含量升高,与空白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疏肝和胃汤中、高剂量组GABA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疏肝和胃汤中、高剂量组与氟西汀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可能是通过增加NAc区Glu的含量,减少GABA的含量,整体调节PFC-NAc-VTA神经环路中NAc区Glu、GABA等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互相投射的异常状态,达到改善抑郁样行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疏肝和胃汤 伏隔核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原文传递
疏肝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窦iNOSmRNA SSR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松林 梅国强 +3 位作者 赵映前 孙江桥 万晓刚 张茂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0期2122-2124,共3页
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观察具有促胃排空作用的疏肝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胃窦组织一氧化氮合酶mRNA(iNOSmRNA)、生长抑素受体1mRNA(SSR1mRNA)表达的影响,以深入探讨该方促胃动力作用机理。方... 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观察具有促胃排空作用的疏肝和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胃窦组织一氧化氮合酶mRNA(iNOSmRNA)、生长抑素受体1mRNA(SSR1mRNA)表达的影响,以深入探讨该方促胃动力作用机理。方法:实验分成生理盐水组、疏肝和胃汤大、中、小剂量组及莫沙比利组。采用夹尾激怒法造成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给药治疗后,取胃窦组织,应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该方对上述指标在胃窦表达的影响。结果:疏肝和胃汤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模型大鼠胃窦iNOSmRNA及SSR1mRNA的表达(P〈0.05-0.01),其作用与莫沙比利相当。结论:疏肝和胃汤可通过降低胃窦iNOSmRNA的表达,随之而降低了iNOS及NO的分泌及合成;并通过降低SSR1mRNA的表达,减少SS受体的表达,从而减少SS的释放。上述作用可能是该方促胃动力的作用机理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和胃汤 排空 一氧化氮合酶 生长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延髓、脊髓及胃黏膜组织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岳滢滢 刘松林 +4 位作者 陈雨 陈新 许乐思 明浩 赵映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3-515,共3页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延髓、脊髓及胃黏膜组织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和胃汤改善抑郁状态及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组、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及氟西汀组。采用慢性心理应激结...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延髓、脊髓及胃黏膜组织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和胃汤改善抑郁状态及胃肠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100只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组、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及氟西汀组。采用慢性心理应激结合孤养法制作抑郁模型,共计造模4周。在第3周,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及氟西汀组分别予以20g/(kg·d)、10g/(kg·d)、0.36mg/(kg·d)体重给药,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分2次灌胃,共计14天。在第4周结束后,使用内固定法取大鼠延髓迷走神经背核部位的脑、胸髓(T6-T8,根据脊神经定位)及胃黏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上述部位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延髓、脊髓及胃黏膜组织c-Fos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与氟西汀组延髓、脊髓及胃黏膜中c-Fo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中,疏肝和胃汤大剂量组与氟西汀组延髓、脊髓中c-Fos蛋白的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疏肝和胃汤大剂量组胃黏膜中c-Fos蛋白表达降低更为明显,较氟西汀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可能是通过降低延髓、脊髓及胃黏膜组织中c-Fos蛋白的表达,调节"脑(延髓)-脊髓-胃"脑肠轴通路中c-Fos蛋白的含量,达到改善抑郁状态与胃肠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疏肝和胃汤 延髓 脊髓 黏膜 C-FOS蛋白
原文传递
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延髓、脊髓及胃黏膜组织5-羟色胺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岳滢滢 刘松林 +3 位作者 邢颖 李明珠 李家庚 程方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251-3258,共8页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延髓、脊髓及胃黏膜组织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表达的影响,部分揭示疏肝和胃汤改善抑郁状态及胃肠功能作用中的5-HT调节机制.方法:100只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组、百优解组及疏...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对抑郁模型大鼠延髓、脊髓及胃黏膜组织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表达的影响,部分揭示疏肝和胃汤改善抑郁状态及胃肠功能作用中的5-HT调节机制.方法:100只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模型组、百优解组及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采用慢性心理应激加孤养法制作抑郁模型,共计造模4 wk.在第3周,百优解组及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分别予以0.36mg/(kg·d)、20、10 g/(kg·d)体质量给药,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分2次灌胃.在第4周结束后,使用内固定法取大鼠延髓迷走神经背核部位的脑、胸髓(T6-T8,根据脊神经定位)及胃黏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上述部位5-HT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延髓组织5-HT含量较生理盐水组显著下降(3314.46±757.47 vs10050.01±472.8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脊髓与胃黏膜组织5-HT含量较生理盐水组显著上升(7014.51±628.93 vs 4135.62±148.01、4400.12±315.78vs 3614.59±210.5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 wk后,疏肝和胃汤大、小剂量组和百优解组大鼠延髓中5-HT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增加(9556.06±406.73 vs 3314.46±757.47、7800.91±264.37 vs 3314.46±757.47、9770.94±339.23 v s 3314.46±757.4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脊髓与胃黏膜中5-HT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下降(4487.24±160.55 vs 7014.51±628.93、5667.02±294.84 v s 7014.51±628.93、4908.46±129.58 v s 7014.51±628.93、3736.45±242.36 v s 4400.12±315.78、3978.35±355.96 v s 4400.12±315.78、3826.96±474.88 vs 4400.12±315.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疏肝和胃汤大剂量组与百优解组延髓中5-HT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疏肝和胃汤大剂量降低脊髓与胃黏膜中5-HT含量的作用较百优解更为明显(4487.24±160.55 vs 4908.46±129.58、3736.45±242.36vs 3826.96±474.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可能是通过增加延髓中5-HT的表达,降低脊髓与胃黏膜中5-HT的表达,双向调节"脑(延髓)-脊髓-胃"脑肠轴通路中5-HT的含量,达到改善抑郁状态与胃肠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延髓 脊髓 黏膜 疏肝和胃汤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