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0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金要方》真朱与真珠药名版本异文考辨
1
作者 王林云 孟庆鸿 +1 位作者 李文飞 曾凤 《中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201-203,209,共4页
《千金要方》宋校本和新雕本含真朱与真珠的相应方剂有13首在药名方面存在异文。通过全面整理两种版本真朱与真珠药名异文,结合本草文献相关记载,探析《千金要方》药名版本异文的成因。宋臣根据宋代本草学认识发展将治疗目肤翳等目疾的... 《千金要方》宋校本和新雕本含真朱与真珠的相应方剂有13首在药名方面存在异文。通过全面整理两种版本真朱与真珠药名异文,结合本草文献相关记载,探析《千金要方》药名版本异文的成因。宋臣根据宋代本草学认识发展将治疗目肤翳等目疾的方剂中的真朱校改为真珠,根据药物功效及其药性将其他方剂中的真珠校改为真朱;宋校方书之间真朱与真珠药名未统一,导致宋校方书真朱与真珠相关记载参差驳杂。应重视厘清真朱与真珠的名实关系,对于宋校医书中真朱与真珠记载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切忌盲信盲从,需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医理进行充分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朱 真珠 《千金要方》 宋校本 新雕本 献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学视域下的《尔雅义疏》异文研究
2
作者 肖清三 《文教资料》 2025年第4期15-18,共4页
郝懿行《尔雅义疏》一书收录了大量异文材料,他利用这些异文解决文献校勘、字形说解、音义关系等问题,本文着重探讨郝懿行《尔雅义疏》的异文研究。本文将《尔雅义疏》异文的文献来源分为纸质文献与非纸质文献,将其异文类型归纳为单字... 郝懿行《尔雅义疏》一书收录了大量异文材料,他利用这些异文解决文献校勘、字形说解、音义关系等问题,本文着重探讨郝懿行《尔雅义疏》的异文研究。本文将《尔雅义疏》异文的文献来源分为纸质文献与非纸质文献,将其异文类型归纳为单字异文、成词异文和成句异文三种表现形式。最后,经研究可知郝懿行常通过不同版本比勘、原文与引文对照、两书内容对比等手段研究异文,博洽详赠,方法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尔雅义疏》 郝懿行 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续《一切经音义》所见《山海经》郭璞注异文汇校
3
作者 胡家尧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山海经》郭璞注,是现存最早的《山海经》注本,郭氏亦对《尔雅》《方言》《穆天子传》《水经》《楚辞》等文献有过注解,郭氏在文字、训诂、名物、神话等领域的学识极为渊博,其所注《山海经》尤为精到,多为后世所沿用。对正续《一切经... 《山海经》郭璞注,是现存最早的《山海经》注本,郭氏亦对《尔雅》《方言》《穆天子传》《水经》《楚辞》等文献有过注解,郭氏在文字、训诂、名物、神话等领域的学识极为渊博,其所注《山海经》尤为精到,多为后世所沿用。对正续《一切经音义》所见《山海经》郭璞注进行文献层面的考察,利用传世诸本《山海经》及其他文献解决了一些《山海经》郭璞注的文献问题,指出了传世诸本的讹误并对郭璞注的部分异文进行了校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郭璞注 《一切经音义》 校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写经异文用字类型例析
4
作者 刘珏 《枣庄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敦煌写经用字现象丰富,与其他佛经对勘存在大量异文。结合文献实例,本文主要归纳了同义换用、反义换用、同源换用、音译词用字、连绵词用字五种异文用字类型,并分析原因。
关键词 用字 敦煌写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句经》异文考释札记
5
作者 邵静远 《枣庄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7-52,共6页
《法句经》版本异文众多,以《大正藏》本《法句经》为底本,选取其中“者,老”“朋,多”“顷,敬”“掘,淈”“湍骤,渧聚,湍聚”“驶,駃”六组异文进行考辨,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对其进行勘正。得出异文的产生离不开形、音、义三者,甚至部分... 《法句经》版本异文众多,以《大正藏》本《法句经》为底本,选取其中“者,老”“朋,多”“顷,敬”“掘,淈”“湍骤,渧聚,湍聚”“驶,駃”六组异文进行考辨,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对其进行勘正。得出异文的产生离不开形、音、义三者,甚至部分异文由三者共同作用产生,对异文进行细致的考释有助于得出更加可靠的佛经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句经》 札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异文校改角度论《聊斋志异》早期版本系统
6
作者 张祐睿 《蒲松龄研究》 2025年第1期55-70,共16页
《聊斋志异》一书在青柯亭刻本出现以前,主要以抄本的形式流传。通过对包含青柯亭刻本在内的八个主要版本进行全面的异文比对,可以看出其存在诸本异文具备系统性改动的情况。一方面显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流传过程中存在持续修订的行... 《聊斋志异》一书在青柯亭刻本出现以前,主要以抄本的形式流传。通过对包含青柯亭刻本在内的八个主要版本进行全面的异文比对,可以看出其存在诸本异文具备系统性改动的情况。一方面显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流传过程中存在持续修订的行为,并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改动,使现存诸本异文来源趋向来自两个主要底本。由此可将《聊斋志异》所有现存版本分为以现存手稿为底本,包含康熙抄本、青柯亭刻本、黄炎熙抄本在内的改稿本系统,以及依据目前未能窥见的十六卷初稿本为底本的《异史》、铸雪斋抄本、二十四卷抄本、王金范刻本所形成的初稿本系统。另一方面则显示在两大版本系统之下,也有仅存在于部分版本的共有异文,可见《聊斋志异》诸本传抄时所据底本应当存在稿本之外的其他过录本或是再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版本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大简《诗经》异文的文献学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程燕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4,共8页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简称“安大简”)内容为《诗经》国风,其中丰富的异文材料对于研究《诗经》文献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安大简《诗经》与传世文献《毛诗》进行对比研究,细致梳理其中的异文材料,可挖掘简本异文在传世文本校勘、...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简称“安大简”)内容为《诗经》国风,其中丰富的异文材料对于研究《诗经》文献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安大简《诗经》与传世文献《毛诗》进行对比研究,细致梳理其中的异文材料,可挖掘简本异文在传世文本校勘、字词训诂、音韵等文献学方面的价值;同时也可对《诗经》中的一些诗意作新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简 《诗经》 献学 《毛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安大简与上博简《曹沫之陈》异文及其启示
8
作者 张峰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6,共10页
安大简与上博简《曹沫之陈》异文主要有用字不同异文和字词增减异文,用字不同异文又可分为音近异文、义同或义近异文、讹书异文。安大简整理者对有些异文的释读,还有可商之处。如安大简24和上博简38“勿兵以克”的“勿”,似应读为“忞”... 安大简与上博简《曹沫之陈》异文主要有用字不同异文和字词增减异文,用字不同异文又可分为音近异文、义同或义近异文、讹书异文。安大简整理者对有些异文的释读,还有可商之处。如安大简24和上博简38“勿兵以克”的“勿”,似应读为“忞”,训为勉,或直接读为“勉”。安大简30“弗■危地”的“■”疑读为“舍”;上博简63作“■”,疑读为介,训为舍。安大简34“测斯度伤”的“斯”,疑读为“澌”或“■”,训为死;上博简51作“■”,“斯”字异体,也应如此读。安大简35“既战将■”的“■”,整理者读为“搏”,训为击;上博简32作■,疑释为■,读为击。安大简36“乃■其■”,疑读为“乃逸其虏”;“■”上博简52作■,疑“鱼”字讹书,读为虏。通过对安大简与上博简《曹沫之陈》异文进行分析,能够得出二者当是来自同一祖本,但安大简讹书异文较多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简 上博简 《曹沫之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秦汉律令异文的整理与汉字职用史研究
9
作者 赵岩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9-14,共6页
秦汉律令异文是研究汉字职用史的重要语料,是整理“一词用多字”“一字记多词”现象的直接材料,同时也为描写汉字职用演变提供了坐标。在秦汉律令异文整理过程中,汉字职用史研究的成果有助于科学建构异文组,有助于正确解读异文,有助于... 秦汉律令异文是研究汉字职用史的重要语料,是整理“一词用多字”“一字记多词”现象的直接材料,同时也为描写汉字职用演变提供了坐标。在秦汉律令异文整理过程中,汉字职用史研究的成果有助于科学建构异文组,有助于正确解读异文,有助于分辨校勘性异文与用字性异文,有助于认知异文的形成原因及过程。汉字职用史研究需注意利用秦汉律令异文材料,秦汉律令异文的整理也需借鉴汉字职用史研究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律令 汉字职用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明清闽南地区正音书系“异文”看闽南方言词汇的变化更替
10
作者 黄薇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1-49,共9页
明清时期闽南地区存在一系列为学习官话而编撰的方言与正音相互对照、依义类汇编词语的正音书。它们既展现明末至晚清200多年官话词汇和闽南方言词汇的真实面貌,也呈现出同一类文献的多版本、多文本现象。这些正音书记录着一批表达同一... 明清时期闽南地区存在一系列为学习官话而编撰的方言与正音相互对照、依义类汇编词语的正音书。它们既展现明末至晚清200多年官话词汇和闽南方言词汇的真实面貌,也呈现出同一类文献的多版本、多文本现象。这些正音书记录着一批表达同一概念的“异文”语料,研究者可以从中管窥明清闽南方言词汇的构词语素变化、异形词来源及正音词和方言词之间的竞争发展现象,进而证明尽管闽南方言具有较强的存古保守性,但其词汇却处于动态变化中,表现出构词方式灵活多变、词汇形式不稳定、方言词与通语词交替互换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方言 正音书 词汇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虏灰飞烟灭”异文考辩
11
作者 葛云波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强虏灰飞烟灭”,一作“樯舻”,二者孰先孰后,孰优孰劣,古今争执甚多,近二十年来主张作“樯舻”者占据学界主流,且整理苏轼词集有改动正文者。本文通过苏轼词集诸版本、相关笔记文献,还原了苏轼三次修订的情况...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强虏灰飞烟灭”,一作“樯舻”,二者孰先孰后,孰优孰劣,古今争执甚多,近二十年来主张作“樯舻”者占据学界主流,且整理苏轼词集有改动正文者。本文通过苏轼词集诸版本、相关笔记文献,还原了苏轼三次修订的情况,揭示出作“强虏”实为苏词原貌;澄清了宋人笔记中李章是、李季章非的史实;梳理了“樯舻”先后出现于南宋初误记伪作、元末词曲总集、明后期校记、明末清代笔记、当代别集整理正文的历时实况,辨析了王楙《野客丛书》所记王智夫见东坡亲染所制[水调]词手迹不可靠;辨析了世传西楼帖等苏轼草书、黄庭坚行书苏词书法石刻不足信;最后,从四个角度具体分析了“强虏”何以胜于“樯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强虏灰飞烟灭” 樯舻 苏词手迹 书法石刻 辨伪 考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书》引《诗》异文新论
12
作者 刘立志 《中国诗学研究》 2024年第2期224-231,共8页
《汉书》行文之中,大量征引《诗》语,文字与传世《毛诗》多有出入,除了通假字和异体字,还有一些迥异的用字、语句与逸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当时行世《诗经》文本的面目。
关键词 《汉书》 《诗》
原文传递
注释类典籍三重语义层级与文本异文——以《论语》经注疏为中心
13
作者 于芝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0,共7页
注释类典籍包含词义、文义、训释三级语义层,每一层级的语义都可以影响文本用字导致异文。以《论语》经注疏为讨论中心,可发现三级语义系统和异文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关系:首先,汉语字词关系的对应具有历时性,后世以分化字、通用字、本字... 注释类典籍包含词义、文义、训释三级语义层,每一层级的语义都可以影响文本用字导致异文。以《论语》经注疏为讨论中心,可发现三级语义系统和异文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关系:首先,汉语字词关系的对应具有历时性,后世以分化字、通用字、本字改早期文本的母字、异体字、通假字,会导致后时文本呈现异文。其次,文本的文义具有兼容性,后世使用“对文则异,散文则通”的近义词替换,或“据经造字”表达文义,也会导致后时文本呈现异文。再次,经注本的训释参与构建文本意义系统,后世选择与训释更切合的文字形体,以至出现“据注改经”,亦会导致后时文本呈现异文。总体来看,后出异文多致力于加强文字和文本意义层级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 训释 《论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苑英华》选录杜诗底本溯源--以异文为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润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71,共11页
宋初官修总集《文苑英华》所选录的杜诗与通行杜集间存在诸多异文,包括字序调换、语词改易、诗句变更等。大量异文显映出其所据杜诗底本的独特性。经比勘可知,《文苑英华》与九家本、分门本、百家本等北宋诸种杜集非出同源,而二王本较特... 宋初官修总集《文苑英华》所选录的杜诗与通行杜集间存在诸多异文,包括字序调换、语词改易、诗句变更等。大量异文显映出其所据杜诗底本的独特性。经比勘可知,《文苑英华》与九家本、分门本、百家本等北宋诸种杜集非出同源,而二王本较特殊,王洙搜罗的文献中可能存在与《文苑英华》底本相同或近似的杜集。同时可排除蜀本杜集、樊晃《杜工部小集》、孙仅《杜甫集》、杂编杜集以及吴若本所参杜集为《文苑英华》底本的可能。若从文献编纂的过程来看,《文苑英华》编修时曾采辑前代类书,顾陶《唐诗类选》可能为其重要参本之一。《文苑英华》成书早于杜集祖本二王本,在杜诗结集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对其底本的追索有助于寻绎早期杜集文本的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苑英华》 杜诗底本 《唐诗类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舍长诗《剑北篇》版本校勘札记及其异文处理方法
15
作者 杨鸿宇 金宏宇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5-94,共10页
在1939年的西北之行之后,老舍于1940年创作完成了长篇新诗《剑北篇》,并陆续在当时的报刊上刊发。1942年该诗出版了单行本。后来,《老舍全集》和《老舍文集》又将其收入。对长诗的几个主要版本进行校读,发现存在大量异文,这些异文因艺... 在1939年的西北之行之后,老舍于1940年创作完成了长篇新诗《剑北篇》,并陆续在当时的报刊上刊发。1942年该诗出版了单行本。后来,《老舍全集》和《老舍文集》又将其收入。对长诗的几个主要版本进行校读,发现存在大量异文,这些异文因艺术修改、印刷校勘失误、结集编辑疏漏所致。对该诗的异文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复原性和汇异性校勘,改正异文中的讹误,编辑出精校本与汇校本。梳理长诗的版本谱系和异文情况,有助于文本研究的准确和深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剑北篇》 版本校勘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学记》附《严陆校宋本异文》 考论
16
作者 张伟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97-102,共6页
通过文本梳理,考证中华书局排印本《初学记》卷二十五后所附《严陆校宋本异文》的真伪性。所谓的《严陆校宋本异文》来自于严可均从王昶旧藏本中抄录的与明徐守铭本完全绝异的文字,这些文字又藏于我国台湾的郑氏宗文堂刻本《初学记》中... 通过文本梳理,考证中华书局排印本《初学记》卷二十五后所附《严陆校宋本异文》的真伪性。所谓的《严陆校宋本异文》来自于严可均从王昶旧藏本中抄录的与明徐守铭本完全绝异的文字,这些文字又藏于我国台湾的郑氏宗文堂刻本《初学记》中;指出严氏所录已非郑本原貌,《严陆校宋本异文》实为后人伪造,严可均误认为真,这一认识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学者对《初学记》明清版本的认识,成为安国所得底本为残本说,乃至《初学记》有安国活字本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学记》 严可均 版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方》“毒公”“鬼臼”异文考
17
作者 何育豪 王育林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第6期29-32,共4页
通过对《千金方》3个版本中卷一的异文核校,发现卷一“白石英”“石膏”“礜石”3药七情配伍条文下有异文:《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有“鬼臼”,《真本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则作“毒公”。以“考镜源流,辨章学术”为目的,对此处异文进... 通过对《千金方》3个版本中卷一的异文核校,发现卷一“白石英”“石膏”“礜石”3药七情配伍条文下有异文:《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有“鬼臼”,《真本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则作“毒公”。以“考镜源流,辨章学术”为目的,对此处异文进行了深入的名物词考证。旁引《神农本草经》《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千金翼方》《外台秘要》《肘后备急方》《本草纲目》等医籍,完成了对“鬼臼”与“毒公”是为二药的考释,同时得出以下结论:《新雕孙真人千金方》错将“毒公”认为“马目毒公”;《新雕孙真人千金方》此条异文有舛误;“毒公”“鬼臼”实非为一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方 鬼臼 毒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学管钥异文渊薮:万希槐《十三经证异》探论
18
作者 吴柱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8,共9页
清儒万希槐撰《十三经证异》八十卷,将唐以前经史诸子、小学要籍、类书政典及汉魏六朝隋唐古注古疏中所引经典异文广搜博辑,逐经逐篇逐句排纂,并加按断考证。其引群书以证群经,囊括了本校、对校、他校、理校之法,而尤以他校为特色。该... 清儒万希槐撰《十三经证异》八十卷,将唐以前经史诸子、小学要籍、类书政典及汉魏六朝隋唐古注古疏中所引经典异文广搜博辑,逐经逐篇逐句排纂,并加按断考证。其引群书以证群经,囊括了本校、对校、他校、理校之法,而尤以他校为特色。该书兼具学术著作和工具书性质,征引宏富,体例详当,对异文的考订涉及本字借字、异字俗字、衍脱讹倒、古文今文及史料异同等诸多类型。这对于考察写本时代经典古本的面貌及流变,对经典文字校正和训诂阐释,对研究汉字形音义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至今仍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希槐 十三经 《十三经证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文形态与择调观念:《玉京秋》清代接受考论
19
作者 沙先一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1,共10页
《玉京秋》为宋末周密的自创调,由于周密词集版本较多以及清代词选、词律、词谱中的《玉京秋》多有异文,以至于清人所填《玉京秋》多有不同,并且发生争议。这一历史过程,涉及周密词集在明清时期的传播、相关词选与律谱间的交互影响、清... 《玉京秋》为宋末周密的自创调,由于周密词集版本较多以及清代词选、词律、词谱中的《玉京秋》多有异文,以至于清人所填《玉京秋》多有不同,并且发生争议。这一历史过程,涉及周密词集在明清时期的传播、相关词选与律谱间的交互影响、清人填词创作时的文本依据等诸多问题,而不同文献所载《玉京秋》之间的异文、清人创作《玉京秋》时的不同体制以及对待《词律》与《钦定词谱》、《草窗词》与《蘋洲渔笛谱》的不同态度、不同选择,也为考察清人的填词过程、词体观念以及《玉京秋》的经典化过程提供了很好的观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京秋》 形态 择调观念 经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乙己》版本汇校及修改异文分析
20
作者 孟文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76,共6页
《孔乙己》初发表之后,还曾被鲁迅两次修改再版,形成了“最初版”“新潮版”和“北新版”三个版本。从“新潮版”到“北新版”,鲁迅把六处“烫”和“热”字改成了“温”字,从“最初版”到“新潮版”鲁迅对于篇末三处时间节点进行了修改... 《孔乙己》初发表之后,还曾被鲁迅两次修改再版,形成了“最初版”“新潮版”和“北新版”三个版本。从“新潮版”到“北新版”,鲁迅把六处“烫”和“热”字改成了“温”字,从“最初版”到“新潮版”鲁迅对于篇末三处时间节点进行了修改,由这些修改,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鲁迅严谨的精神,也能更好体会他深沉的思想和温热的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孔乙己》 版本汇校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