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杜诗入声韵考(上)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硕荃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34-41,共8页
-
文摘
范文澜先生说:“如果没有平仄,就不会有唐以后的文学。”平仄即四声。古人这样描写汉语的四声:“平声柔而长,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短而促。”诗人杜甫十分注重语言的锤炼功夫,他说:“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对于使用平仄,诗人是十分慎重、异常考究的。在他的诗歌中。
-
关键词
声韵考
韵字
诗人杜甫
韵部
入声韵
青阳峡
留花门
哀江头
侍御
用韵
-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杜甫《北征》三题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章起
-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67-70,共4页
-
文摘
杜甫《北征》三题章起一、墨制放还“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北征》开端的这四句完全是文章的写法,在年月日与“问家室”之间只插入诗意浓郁的“苍茫”二字。金圣叹说这二字好就好在“将一时胸中为在为亡无数狐疑一并写出”“。听谓“狐疑...
-
关键词
北征
闰八月
二字
金圣叹
两京
陈玄礼
还州
胡仔
留花门
读杜心解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王船山对杜甫反映现实诗歌的感受
- 3
-
-
作者
宋小庄
-
出处
《船山学刊》
CSSCI
1994年第1期185-188,共4页
-
文摘
王船山评杜诗时有妙解,亦偶有失偏。杜甫《自京赶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本是名句,王船山却视为”枯管败荻之音”,“宋人谩骂之祖,定是风雅一厄。”王船山评选唐诗,对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主要诗人皆有收录,尤以李、杜入选最多。对各诗人之评价,以李白最高,王维次之,沈佺期、杜审言、韦应物、储光义又次之;对元稹、白居易评价较低。杜诗入选之量居首,毁誉参半,评价不甚高。其因诚待深究,但论者据此推断王船山偏爱浪漫主义诗人、排斥现实主义诗人。
-
关键词
王船山
奉先县
杜审言
韦应物
沈佺期
以意为主
五百
石壕吏
留花门
朱门酒肉臭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略谈杜甫夔州诗
- 4
-
-
作者
刘开扬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杜甫研究学刊》
1991年第2期1-4,共4页
-
文摘
我曾参加杜甫夔州诗讨论会,当时忙于会务及其他事,未能撰稿,仅会上口占七律一首,后补为此文。今以应杜甫研究学刊之约,并就教于读者。师,白居易在《与元九书》里曾说:“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干余首,至于贯穿今古,觎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然摄其《新安更》!《石壕更》《潼关更》《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杜尚如此,况不速杜者乎?”
-
关键词
《与元九书》
夔州诗
留花门
杜甫研究
塞芦子
风雅比兴
白居易
朱门酒肉臭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怨的传统”小议
- 5
-
-
作者
朱征洪
-
出处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9-20,18,共3页
-
文摘
关于歌颂与暴露的问题,人们已经谈得够多的了,现在有同志在研究中国文论的民族特色时,把“怨刺上政”定为”历代进步文艺家创作的崇高目标。
-
关键词
中国文论
《毛诗序》
重放的鲜花
《与元九书》
美刺
塞芦子
六义
留花门
新安吏
石壕吏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杜诗蠡测二则
- 6
-
-
作者
宣奉华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杜甫研究学刊》
1982年第1期26-31,共6页
-
文摘
一、深刻的主题杜的诗歌创作在思想上达到了他的时代所允许的高度和深度。首先,杜甫是那个时代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对社会矛盾的认识是极其深刻的。在《兵车行》、《后出塞行》、《北征》、《留花门》以及《秦州杂诗》等篇中,他预见并揭示了民族危机的加剧;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岁晏行》、《客从》等诗中,他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唐代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关键词
《秦州杂诗》
后出塞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留花门
《兵车行》
《北征》
阶级对立
现实主义者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略谈《洗兵马》的主旨
- 7
-
-
作者
张同泽
-
出处
《运城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40-41,共2页
-
文摘
《洗兵马》是一首古诗,共四十八句,十二句一转韵,即自成四个段落。或曰:它是一首颂体诗歌,“可说是热情洋溢的《河清颂》”(《唐诗鉴赏词典》)。可是,我们细读全诗。得到的完整印象是:《洗兵马》主要是杜甫在发表自己的关于“整顿乾坤”的政治见解。因此。
-
关键词
政治见解
唐诗鉴赏
整顿乾坤
乾元二年
乾元元年
唐书·杜甫传
田家望
写作时间
邓魁英
留花门
-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读杜甫《北征》小记
- 8
-
-
作者
赵继武
-
出处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3期25-26,共2页
-
文摘
杜甫《北征》诗中有这样一段话:'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纥。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圣心颇虚佇,时议气欲夺。'最近有的评注者对其中数句作了新的解释。'此辈少为贵,四方服勇决'两句的注释是:'这两句是说:兵不在多而在精,这般人虽少而难得,四方都心服他们的骁勇果决。'
-
关键词
北征
留花门
鹰腾
旧注
历史背景
思想倾向
截然对立
叶护
闻道
汉月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书一代之事 创五言之新——杜甫《北征》浅析
- 9
-
-
作者
刘树勋
-
出处
《文史知识》
1985年第6期40-44,共5页
-
文摘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诗人杜甫由凤翔(今陕西凤翔县)出发,回鄜州(今陕西富县)探望在战乱中离别经年的妻子儿女。这时,'安史之乱'发生已将近两年,唐肃宗的抵抗政权虽已进驻凤翔,准备收复长安;但局势仍非常艰难。
-
关键词
北征
五言
鄜州
妻子儿女
留花门
唐王朝
幽事
读杜心解
子衣
石林诗话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