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学延展与史学观照——南北朝艺术交流视野中《述画记》的相关问题再研究
1
作者 雍文昴 《美术大观》 2024年第3期104-108,共5页
《述画记》是南北朝时期影响波及南北的绘画品评著作,原文虽已佚失,但从《水经注》以及《历代名画记》的摘录中,仍可部分还原其主要内容。在《述画记》中,孙畅之不仅延续顾恺之《论画》对绘画审美标准开展了持续探讨,同时其也包含了早... 《述画记》是南北朝时期影响波及南北的绘画品评著作,原文虽已佚失,但从《水经注》以及《历代名画记》的摘录中,仍可部分还原其主要内容。在《述画记》中,孙畅之不仅延续顾恺之《论画》对绘画审美标准开展了持续探讨,同时其也包含了早期绘画史的许多记载,在品评中体现出了史学观照的意识。在南北朝艺术交流视野中,《述画记》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其影响了其后如《古画品录》等重要画论著作的品评观点,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畅之 《述画记 南北 品评 审美标准 史学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蒋彝《湖区画记》的反战思想
2
作者 郭莉芝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5-120,共6页
作为一位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使者,蒋彝开辟了海外华人作家英文游记文本写作的新境界。他的首部游记《湖区画记》以游踪为线索,怒斥了战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揭露了战争的罪恶本质,呈现出强烈的反战思想。《湖区画记》中的反战... 作为一位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使者,蒋彝开辟了海外华人作家英文游记文本写作的新境界。他的首部游记《湖区画记》以游踪为线索,怒斥了战争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揭露了战争的罪恶本质,呈现出强烈的反战思想。《湖区画记》中的反战思想既与当时紧张的战争局势有关,也与作者所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关。《湖区画记》中的反战书写具有重要的意义,既表明了作者对异质文化求同的立场,也表达了作者对世界和平的向往,更体现了作者浓厚的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彝 《湖区画记 游踪 游感 反战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彝《牛津画记》的语图互动策略
3
作者 张晶 敬知玉 《华文文学》 2024年第4期7-15,共9页
《牛津画记》是二战前后在西方世界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一本英语旅游文学畅销书,作者蒋彝使用了多重语图互动策略,成功开创了华人在海外以英文书写、书画结合的“画记”体游记。首先,《牛津画记》通过语象叙事策略以文字模仿作画、演剧的... 《牛津画记》是二战前后在西方世界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一本英语旅游文学畅销书,作者蒋彝使用了多重语图互动策略,成功开创了华人在海外以英文书写、书画结合的“画记”体游记。首先,《牛津画记》通过语象叙事策略以文字模仿作画、演剧的动态过程,让眼前的风景经由文字的叙事而成为流动的风景。其次,《牛津画记》以虚指性的图像辅助语言,通过虚实共现的语图叙述将英国人作为凝视的对象,智慧地表达了蒋彝对西方社会风行的刻板印象、殖民话语的无声反抗。最后,《牛津画记》以“跳跃回归”的语图叙述方式统摄语言与图像,营造了一个敞开的、无边界的城市空间,表达了蒋彝消除种族隔阂、希冀世界和平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彝 《牛津画记 语图互动策略 跨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健吾评韩愈《画记》
4
作者 丁恩全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4,共4页
李健吾的《韩昌黎的〈画记〉》一文发表于1940年,既总结了1000多年来《画记》评论的特点,也点明了这些评论的不足。李健吾阐述了《画记》一文的真正好处在于"散文的节奏",语言的"意外的奇突"组成了韩愈散文外在的节... 李健吾的《韩昌黎的〈画记〉》一文发表于1940年,既总结了1000多年来《画记》评论的特点,也点明了这些评论的不足。李健吾阐述了《画记》一文的真正好处在于"散文的节奏",语言的"意外的奇突"组成了韩愈散文外在的节奏,真诚的热情组成了韩愈散文内在的节奏。李健吾这种直指灵魂的评论,根植于他所处的时代特点、个性特点及融贯中西的学术,使他对于《画记》的评论超越了前人,至今还没有被后人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健吾 《韩昌黎的〈画记〉》 散文的节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彝作品的多元书写符号及其海外传播——以《牛津画记》为中心
5
作者 布小继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6-50,共5页
蒋彝是著名的中国现代汉英双语作家,他在"哑行者画记"系列中使用了诗书画加英文的多元书写符号,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书写符号具有符号学上的标出性特征,其成功是包括诗书画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独出心裁... 蒋彝是著名的中国现代汉英双语作家,他在"哑行者画记"系列中使用了诗书画加英文的多元书写符号,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其书写符号具有符号学上的标出性特征,其成功是包括诗书画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独出心裁的创作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使用纯熟,也在持续不断的海外传播中不会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更本质的原因就在于作家对多元书写符号标出性的娴熟运用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对接(文化嫁接)可能性的探究,也在于他自觉自愿传播中华文化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彝 多元书写符号 海外传播 《牛津画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中有画——韩愈《画记》叙画方式探论 被引量:1
6
作者 焦华丽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4-26,共3页
韩愈的《画记》是篇很少涉及品评鉴赏的书画杂记文,其不论技法不探画意,而是径以铺排直说的方式描摹画面,旨在通过文字想见画作之貌。这篇以"叙事识物"为主的记画文,既有被后代追奉为记之正体的肯定与模拟,亦有被斥为"... 韩愈的《画记》是篇很少涉及品评鉴赏的书画杂记文,其不论技法不探画意,而是径以铺排直说的方式描摹画面,旨在通过文字想见画作之貌。这篇以"叙事识物"为主的记画文,既有被后代追奉为记之正体的肯定与模拟,亦有被斥为"甲乙帐(账)"的质疑与论争。文中最值得探寻的并不是通常书画记文中常见的论艺观点,而是其着意记画的铺叙方式及叙述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画记 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泉高致·画记》考疑——兼郭熙艺术活动散考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成富 《艺术探索》 2011年第4期15-19,145,共5页
《林泉高致·画记》记载的郭熙的三次艺术活动,即为吴中复画省壁、为开封府尹邵亢画六幅雪屏、为盐铁副使吴充官署作风雪远景屏与风雨水石屏,其时限应分别为: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五、六月间;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五月到七月;... 《林泉高致·画记》记载的郭熙的三次艺术活动,即为吴中复画省壁、为开封府尹邵亢画六幅雪屏、为盐铁副使吴充官署作风雪远景屏与风雨水石屏,其时限应分别为: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五、六月间;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五月到七月;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夏秋之际和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到七月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泉高致·画记 郭熙 艺术活动:时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彝《湖区画记》里的文化隔阂与突围
8
作者 冯静洁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63-66,共4页
作为一位二十世纪在西方世界自觉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的中国作家,蒋彝开创了独具风格的英语游记文体,在他的第一部游记作品《湖区画记》里,交织着一个"离散作家"在异质文化里的诸多遭遇,以游记文本中的记述为立足点,发现和分... 作为一位二十世纪在西方世界自觉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的中国作家,蒋彝开创了独具风格的英语游记文体,在他的第一部游记作品《湖区画记》里,交织着一个"离散作家"在异质文化里的诸多遭遇,以游记文本中的记述为立足点,发现和分析作者初涉异邦时经历的文化隔阂、冲突及其积极进行文化突围与自我建构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彝 《湖区画记 文化隔阂 文化突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画记(外一首)
9
作者 非马 《华文文学》 1989年第3期36-36,共1页
不是每一抹晚霞 都燃烧着熊熊的欲火 忧郁的原色 并不构成天空的每一片蓝 所有阳光跳跃的绿叶
关键词 外一首 画记 一九 赵澄 八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金山画记》:富于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书写与传播
10
作者 郭莉芝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02-107,共6页
美籍华裔作家蒋彝在《旧金山画记》中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民间习俗和中国古代典籍的书写,向海外读者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借助诗书画一体的杂糅性书写策略,让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进入海外读者的日常阅读之中,更新了他们对中国和... 美籍华裔作家蒋彝在《旧金山画记》中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民间习俗和中国古代典籍的书写,向海外读者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并且借助诗书画一体的杂糅性书写策略,让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进入海外读者的日常阅读之中,更新了他们对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蒋彝,在多年的跨文化旅行中,坚持以“中国之眼”观照、审视自己所处创作语境,在中外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中,努力寻求异质文化间的共通性。这也正是蒋彝画记中国传统文化书写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彝 《旧金山画记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书写 海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区画记》:“中国之眼”下的英伦湖区
11
作者 郭莉芝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1-96,共6页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蒋彝在海外旅行中以“中国之眼”审视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和写作语境,利用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在《湖区画记》中书写英伦湖区,呈现出富有个人特色的文体形式和写作方式。这是蒋彝在文化易位中自觉选择的结果,他...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蒋彝在海外旅行中以“中国之眼”审视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和写作语境,利用诗书画一体的艺术形式在《湖区画记》中书写英伦湖区,呈现出富有个人特色的文体形式和写作方式。这是蒋彝在文化易位中自觉选择的结果,他将所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技能别出心裁地转变为诗书画一体的文学写作方式,使之具有“中国之眼”的独特视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韵味,异中求同的文化立场也让蒋彝在中英异质文化中重塑自己的文化形象和民族身份,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文化突围”,向海外有效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架构起了中西文化的桥梁,具有跨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彝 湖区画记 中国之眼 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中有画,画中有“话”——有效开展大班幼儿画记活动初探
12
作者 高桂娟 《文理导航》 2017年第18期89-89,共1页
艺术来源于生活,《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没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 艺术来源于生活,《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没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画记就是幼儿在成人的引导下,将自己在一日生活中最感兴趣,最有意义事情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幼儿画记对于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情感表达具有特殊的作用,是一种适合大班幼儿的绘画形式。以幼儿亲身体验过的活动场景、日常生活游戏为绘画内容,在创作中不断提升绘画技能,尽情宣泄情感、展现独特个性、提升审美情趣,在交流中促进语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记 体验 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天楼画记
13
作者 周翼南 《写作(中)》 1994年第5期49-49,共1页
顶天楼画记余以著文为业,非画家,作画乃著文之余休息调剂耳,犹如做操练气功。这些年来,作画渐多,亲朋索要,慨然与之,故有画名,继而友人怂恿,办画展出画集,均偶然之事。倘视余为画家。
关键词 画记 余以 周翼南 利欲 鸟鸣 余为 余之 甲戌 戏题 作家协会会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成为一个高智商怪物之马云鬻画记
14
作者 Stella Wang 《留学》 2014年第21期40-41,共2页
和着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时的那一阵钟瑟齐鸣,马云,这位昔日的英语教师,如今的商界大咖,在这充斥着豪商巨贾熙攘叫嚣的浮世绘中异军突起,高调了一把。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曾国藩便定下"天下事,有所利有所贪者成其半,有所激有所逼... 和着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时的那一阵钟瑟齐鸣,马云,这位昔日的英语教师,如今的商界大咖,在这充斥着豪商巨贾熙攘叫嚣的浮世绘中异军突起,高调了一把。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曾国藩便定下"天下事,有所利有所贪者成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者成其半"的格调。曾大人若在今天,必会轻抚马云先生那光洁、宽硕的额头颔首而道:"孺子可教"。当然,马云头上的光环不宁唯是—他是中国电商界的开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智商 豪商巨贾 画记 淘宝 浮世绘 AUCTION 美术评论家 传统 PAINTING 跟风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关学画记
15
作者 金冈 《天津社会保险》 2014年第6期57-58,共2页
老关退休已经快一年了,但还没能适应退休后的生活,闲赋在家中,精神头一天比一天差。女儿心疼老爸,为他在老年大学国画班报了名,还细心备齐了相应的学习用具。头一次上课,老关觉得特别新鲜,毕竟四十多年没走进过教室上课了。可步入教室... 老关退休已经快一年了,但还没能适应退休后的生活,闲赋在家中,精神头一天比一天差。女儿心疼老爸,为他在老年大学国画班报了名,还细心备齐了相应的学习用具。头一次上课,老关觉得特别新鲜,毕竟四十多年没走进过教室上课了。可步入教室后感觉有点好笑,里面坐的全是大爷大妈,倒像是开家长会。第一课讲的是画兰。任课的苏老师讲课风趣幽默,浅显易懂,把画兰的方法、要点说得清清楚楚,老关和大家拿着笔认真地记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用具 关学 风趣幽默 后感觉 画记 第一课 浅显易懂 不负有心人 摄影技术 羽毛球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思考——以《翠微亭画记》校本课程开发为例
16
作者 张屹 《我爱学·课程与教学研究》 2022年第3期53-56,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有多种,美术校本课程是其中的一种有效传承形式。教师紧紧围绕学校的资源条件,探寻具有美术元素的内容,再进行系统性的开发利用,形成富含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有多种,美术校本课程是其中的一种有效传承形式。教师紧紧围绕学校的资源条件,探寻具有美术元素的内容,再进行系统性的开发利用,形成富含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以贴合本校特色的《翠微亭画记》校本课程开发为例,层层递进,实现培育学生文化自信、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美术校本课程 《翠微亭画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的节奏——读《历代名画记》从唐代绘画艺术中感受中国画的“气、意、神”
17
作者 韩笑 《大舞台》 2010年第9期109-110,共2页
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经过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沉淀,至今仍在世界的艺术舞台上熠熠生辉。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意蕴"在笔锋的起承转合之间,笔墨的浓墨重彩又或是轻描淡写之中,悄然流于纸上。其中唐代的绘画艺术作品,深受其... 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经过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沉淀,至今仍在世界的艺术舞台上熠熠生辉。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意蕴"在笔锋的起承转合之间,笔墨的浓墨重彩又或是轻描淡写之中,悄然流于纸上。其中唐代的绘画艺术作品,深受其浓郁、繁复贵气却又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不凡的朝代气质的影响,其意蕴尤为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论六法》 鼓气 “气”“意”“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愈《画记》与画记文体源流 被引量:7
18
作者 蔡德龙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7-119,共13页
韩愈《画记》是对六朝画记的改造,其对画作"不遗毫发"的记录,源于对绘画著录的借鉴。在宋人的称誉与仿效中,《画记》由篇名滋演为体名。其源于绘画目录学的著录特色,使其符合"记"之本义,成为"记之正体",... 韩愈《画记》是对六朝画记的改造,其对画作"不遗毫发"的记录,源于对绘画著录的借鉴。在宋人的称誉与仿效中,《画记》由篇名滋演为体名。其源于绘画目录学的著录特色,使其符合"记"之本义,成为"记之正体",从而在宋代完成经典化进程。在文体的演变中,画记体于题材、写法上均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文体稳定之后,画记曾渗入他体,以"画记入诗"为典型。通过对历代相关作品的考察,可知"画记入诗"的关捩在于人物画、长篇七古、赋法铺叙三个要素。对"以何种文为何种诗"的讨论,可以深化对"以文为诗"论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画记 目录学 因文立体
原文传递
哑行者的混合语——读蒋彝《湖区画记》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章灿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4-100,共7页
1937年出版的《湖区画记》(The Silent Traveller:A Chinese Artist in Lakeland,1937,Country Life Ltd.),是流寓海外的著名华人作家兼书画家蒋彝"哑行者画记系列"的第一部。蒋彝去国怀乡,为了摆脱文化失语的"重哑"... 1937年出版的《湖区画记》(The Silent Traveller:A Chinese Artist in Lakeland,1937,Country Life Ltd.),是流寓海外的著名华人作家兼书画家蒋彝"哑行者画记系列"的第一部。蒋彝去国怀乡,为了摆脱文化失语的"重哑"状态,综合自身在诗、书、画三方面的特长,发明了一种诗书画杂揉、中英文混合的语言,扬长避短,游刃有余,开拓了海外华人写作的新境界,也为自己在广袤的历史原野上找到了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彝 《湖区画记》混合语 混合文本 哑行者
原文传递
《历代名画记》中顾恺之三篇画论皆伪——答袁有根先生 被引量:2
20
作者 韦宾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9-91,共3页
如果心平气和地对待古人,尊重古人而不迷信古人,那么仔细推敲,则不但《历代名画记》所引顾氏《魏晋胜流画赞》是伪,其它两篇,即《论画》与《画云台山记》亦伪。[1]其中的根据,我已另有专文将在《朵云》2004年张彦远研究专辑刊出,... 如果心平气和地对待古人,尊重古人而不迷信古人,那么仔细推敲,则不但《历代名画记》所引顾氏《魏晋胜流画赞》是伪,其它两篇,即《论画》与《画云台山记》亦伪。[1]其中的根据,我已另有专文将在《朵云》2004年张彦远研究专辑刊出,[2]此不赘述。下就袁先生商榷之文(见《美术观察》2004年第3期),再次商榷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名画记 顾恺之 袁有根 《魏晋胜流赞》 《论 云台山 语言 《魏晋名臣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