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画稿溪小黄花茶群落特征与种群结构分析
1
作者 蒋志敏 刘星雨 +4 位作者 龚小露 黄玫 陈绪言 刁嘉仪 高刚 《宜宾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58-62,共5页
为了提高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小黄花茶的保护效果,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其群落特征和种群结构展开调查.结果表明:(1)画稿溪小黄花茶种群为增长性种群;(2)样方中共有34科41属48种植物,其中乔木层23科30属34种,灌木层有16科18... 为了提高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小黄花茶的保护效果,采用样方调查法对其群落特征和种群结构展开调查.结果表明:(1)画稿溪小黄花茶种群为增长性种群;(2)样方中共有34科41属48种植物,其中乔木层23科30属34种,灌木层有16科18属19种,草本层5科5属5种,群落中的优势种为小黄花茶、川鄂连蕊茶、滇润楠;(3)群落郁闭度较大,林下光照弱,幼苗无法健康生长是小黄花茶自然更新受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稿 极小种群 小黄花茶 群落特征 种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楚汉绣画稿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孟 陈海英 胡晓东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4年第7期24-28,共5页
荆楚汉绣设计流程包括“一画,二绣,三修饰”的步骤,其中“一画”是指创作出适合各类绣品的赋彩、黑白画稿,即为“设计”。在汉绣画稿设计过程中,运用实物观察法来研究其图案在造型上表现出来的特点与构图布局规律,对画面构图形式以及布... 荆楚汉绣设计流程包括“一画,二绣,三修饰”的步骤,其中“一画”是指创作出适合各类绣品的赋彩、黑白画稿,即为“设计”。在汉绣画稿设计过程中,运用实物观察法来研究其图案在造型上表现出来的特点与构图布局规律,对画面构图形式以及布局安排进行创新。探索设计出与汉绣工艺相符的画稿需要具备的基本要素,并通过汉绣传承人画稿作品加以验证。总结出绣工需要从“画绣结合”的视角进行创作,“画绣合一”是汉绣艺术创作的根本方法,是得以活态传承与发展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绣绣稿 画稿设计 图案构成 画绣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脑绗缝机画稿自动生成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划一 王效良 刘建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7-69,共3页
将计算机视觉引入绗缝机业 ,研制了一种画稿自动生成系统 ,使广大绗缝机业户可以自行开发花稿、图案进行生产 ,解决了传统绗缝机自动编程程度低、编程周期长这一制约绗缝机产品生产效率的“瓶颈”问题 ,促进了该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 电脑绗缝机 画稿自动生成系统 计算机视觉 绗缝机 控制系统 刺绣画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贵文献画稿复原英歌传承之路
4
作者 许玉璇 《潮商》 2024年第3期35-37,共3页
随着英歌舞的持续火爆,有关英歌舞的历史文化发展与传承也引起了众多英歌舞爱好者的兴趣.最近,一篇发表了30多年的《潮阳英歌概述》论文及一份被珍藏了近40年的"梁山泊好汉"英歌舞服设计画稿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论文通过大量文... 随着英歌舞的持续火爆,有关英歌舞的历史文化发展与传承也引起了众多英歌舞爱好者的兴趣.最近,一篇发表了30多年的《潮阳英歌概述》论文及一份被珍藏了近40年的"梁山泊好汉"英歌舞服设计画稿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论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溯源了潮阳英歌舞的源起和发展;画稿则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潮阳英歌舞如何从自由发展的民间舞蹈逐渐进入艺术殿堂的传承发展印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与传承 英歌舞 梁山泊 民间舞蹈 艺术殿堂 文献资料 画稿 传承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桫椤种群结构与更新 被引量:24
5
作者 鞠文彬 高信芬 包维楷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21,共9页
根据四川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种群分布特点,设立4个样地1个样带共44个样方(20 m×20 m),从种群密度、生命表和生境关联(草本层郁闭度和林分受干扰强度)等方面研究了保护区桫椤种群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根据四川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种群分布特点,设立4个样地1个样带共44个样方(20 m×20 m),从种群密度、生命表和生境关联(草本层郁闭度和林分受干扰强度)等方面研究了保护区桫椤种群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每个桫椤种群样方的平均密度为0.088株/m2,幼苗密度为0.049株/m2;桫椤种群的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基本一致,发育过程中出现3个死亡高峰值,分别在第1龄级(H<0.01 m)、第7龄级(3.90 m≤H<4.80 m)和第10龄级(H≥6.60 m)阶段;种群生存率单调下降,累计死亡率单调上升,第7龄级以后,种群生存率小于1%;根据种群生存率函数Si、累计死亡率函数Fti、死亡密度函数fti和危险率函数λti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画稿溪桫椤种群具有前期锐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特点。桫椤各龄级阶段密度与草本层郁闭度均无显著相关(p≥0.18),然而桫椤幼苗(第1龄级)以上的个体密度、第7龄级密度与干扰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合分析表明,画稿溪桫椤种群具有一定的自然更新能力,但人为活动的干扰可能是限制桫椤种群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 种群更新 静态生命表 生存分析 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引路菩萨像画稿——兼谈“雕空”类画稿与“刻线法” 被引量:11
6
作者 沙武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2,T0006-T0008,共8页
本文以P.4517(1)引路菩萨像雕空画稿为中心,通过敦煌各类绘画中所见引路菩萨像资料的比较,讨论了引路菩萨像基本的造像特征,以及画稿与绘画的关系,进而以P.4517(1)引路菩萨像画稿为例,分别考察了敦煌“雕空”类画稿及其壁画绘画技法“... 本文以P.4517(1)引路菩萨像雕空画稿为中心,通过敦煌各类绘画中所见引路菩萨像资料的比较,讨论了引路菩萨像基本的造像特征,以及画稿与绘画的关系,进而以P.4517(1)引路菩萨像画稿为例,分别考察了敦煌“雕空”类画稿及其壁画绘画技法“刻线法”在佛教石窟壁画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路菩萨像 雕空 画稿 刻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P.4049“新样文殊”画稿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沙武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32,共7页
本文在考察了P.4049“新样文殊”白描画稿的基础上,对“新样文殊”的基本绘画特征以及画稿与壁画、绢画、版画等之间的关系作了说明,并就敦煌“新样文殊”变相进行了再考察,最后就P.4049“新样文殊”画稿的图像来源等问题作了讨论。
关键词 新样文殊 P.4049白描画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叶斯权重估计方法在两栖动物多样性观测中的应用:以四川省画稿溪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成 章文艳 +4 位作者 熊姗 王燕 梁茜茜 江建平 徐海根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4-510,共7页
在两栖动物多样性调查或观测工作中,通常会遇到取样受限的问题。尤其在一个多样性很高的群落中,若观测的物种数目严重低于真实的物种数目,则观测结果较难反映一个特定区域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笔者基于2014-2018年在四川省叙永县画稿溪自... 在两栖动物多样性调查或观测工作中,通常会遇到取样受限的问题。尤其在一个多样性很高的群落中,若观测的物种数目严重低于真实的物种数目,则观测结果较难反映一个特定区域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笔者基于2014-2018年在四川省叙永县画稿溪自然保护区5 a的两栖动物观测数据,采用贝叶斯权重估计方法估计了两栖动物总数,分析了保护区两栖动物物种数、个体数量和多样性指数的年度和月度变化。结果显示:画稿溪自然保护区观测到的两栖动物的物种总数为16种,与贝叶斯权重估计方法的预测结果相同;物种数在年度之间无差异,在月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个体数量有3种(中华蟾蜍、华南湍蛙、棘腹蛙)存在明显的年度变化,有4种(棘指角蟾、大绿臭蛙、绿臭蛙、粗皮姬蛙)存在明显的月度变化;香农-威纳指数的年度和月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辛普森指数在年度和月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观测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观测建议:在观测工作中需制订最低物种数量指标,在评估工作中需提高计数数据的质量,在保护工作中需关注路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贝叶斯权重估计方法 画稿溪自然保护区 稀有物种估计 物种预测和多样性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写真邈真画稿研究——兼论敦煌画之写真肖像艺术 被引量:16
9
作者 沙武田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6年第1期43-62,共20页
本文首先对Stein painting163、P.4522v、P.2002v三份人物写真白描画作了说明,然后就藏经洞绘画和敦煌石窟艺术中之写真肖像艺术展开讨论,表明在敦煌画资料中写真肖像艺术作品如同敦煌石窟艺术一样,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不断发展... 本文首先对Stein painting163、P.4522v、P.2002v三份人物写真白描画作了说明,然后就藏经洞绘画和敦煌石窟艺术中之写真肖像艺术展开讨论,表明在敦煌画资料中写真肖像艺术作品如同敦煌石窟艺术一样,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不断发展,并形成了佛教石窟中有敦煌特色之人物肖像画。文中最终确定了三份白描画为人物写真邈真画稿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画稿 写真邈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画稿中的音乐图像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晓峰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5-101,共17页
敦煌壁画保存着自北凉至蒙元时期丰富的音乐图像,其中包含关于中国古代乐器、乐队、乐舞等方面的大量信息,而通过音乐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这些图像进行系统考证,对增补中国古代音乐史大有裨益。同时,对敦煌壁画中音乐图像真实性的讨论也... 敦煌壁画保存着自北凉至蒙元时期丰富的音乐图像,其中包含关于中国古代乐器、乐队、乐舞等方面的大量信息,而通过音乐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这些图像进行系统考证,对增补中国古代音乐史大有裨益。同时,对敦煌壁画中音乐图像真实性的讨论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确定壁画音乐图像的来源,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音乐史中的问题,从这一角度讲,二者目的是统一的。音乐图像是壁画的组成部分,而画稿又是壁画绘制的基础。从敦煌画稿中的音乐图像入手,以分析和对比的方式探讨壁画音乐图像的来源,可以印证音乐图像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画稿 经变画 音乐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桫椤保护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斌 钟悦 张焱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61,共9页
自然保护区对维系区域生物多样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索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桫椤潜在适生区及限制因素,依据画稿溪自然保护区210个桫椤分布点和66个环境变量,通过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桫椤潜在适生区空间,并通过地理探测器... 自然保护区对维系区域生物多样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索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桫椤潜在适生区及限制因素,依据画稿溪自然保护区210个桫椤分布点和66个环境变量,通过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桫椤潜在适生区空间,并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各环境因素对潜在适生区的影响。结果显示:(1)海拔是限制画稿溪桫椤分布的主要因素,海拔与9月份降水叠加对桫椤潜在适生区空间分布的解释水平最高。(2)画稿溪桫椤潜在适生区沿墩梓河和画稿溪两岸呈狭长分布,且大部分适生区没有在核心区。(3)研究区竹林经营和耕地垦殖是影响桫椤潜在分布最激烈的人类活动。研究结果提示:画稿溪保护区内桫椤潜在适生区较为狭长且仅有极少部分位于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竹林经营和耕地垦殖等进一步限制了桫椤植株生长空间,建议提高桫椤IV、V级潜在适生区对应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保护等级以有利于桫椤种群的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 物种分布模型 保护现状 影响因素 画稿溪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敦煌各类绘画反映出的画稿问题试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沙武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44,123-124,共9页
本文以敦煌洞窟壁画、绢画、麻布画、版画等各类绘画作为基本资料,通过实物的分析考察了大量敦煌绘画与画稿及其使用关系。
关键词 敦煌绘画 画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石斋”的遗产——以初刊本、原始画稿与视觉性研究为中心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宏峰 《文学与文化》 2014年第4期17-32,共16页
本文讨论当前学界《点石斋画报》研究的基本状况,指出提升整体研究状况所亟需进行的三方面工作:首先是以初印本为基础,按原貌重印《点石斋画报》全本,收录插页画、附录和广告等丰富内容;其次是上海历史博物馆影印出版画报原始画稿,学界... 本文讨论当前学界《点石斋画报》研究的基本状况,指出提升整体研究状况所亟需进行的三方面工作:首先是以初印本为基础,按原貌重印《点石斋画报》全本,收录插页画、附录和广告等丰富内容;其次是上海历史博物馆影印出版画报原始画稿,学界对这一宝贵资料进行探索;最后是学界反思既有的社会历史的研究思路,加强对画报本体的研究,深入探究其视觉性内容,包括图像特征、媒介性质和技术手段等。在《点石斋画报》筚路蓝缕的创造中,有很多内容尚未被后人真正认识,今人纪念"点石斋",首要在于看清它的面貌,进而理解它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石斋画报 插页画 原始画稿 视觉性 照相石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画稿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向东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27,共7页
敦煌画稿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可以与美术史文献、敦煌绘画(洞窟壁画、绢画、版画等)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古代美术的创作规律等问题。本文在论述敦煌画稿研究现状时,着重介绍了比较重要的... 敦煌画稿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可以与美术史文献、敦煌绘画(洞窟壁画、绢画、版画等)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古代美术的创作规律等问题。本文在论述敦煌画稿研究现状时,着重介绍了比较重要的一些课题以及相关成果,进而对敦煌画稿的研究前景作了一些展望,提出了敦煌画稿有待于探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史 敦煌画稿 敦煌壁画 研究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失的画稿——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七十周年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玉权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34,共11页
五十多年前,笔者随北大阎文儒先生进行全国石窟寺调查,收集到数百幅图像资料。然而先生的著作尚未出版使用,却在"文革"中悄然遗失。致使相关单位和个人蒙受了很大损失,也使图像制作者八九个月的心血付诸东流。半个世纪之后的... 五十多年前,笔者随北大阎文儒先生进行全国石窟寺调查,收集到数百幅图像资料。然而先生的著作尚未出版使用,却在"文革"中悄然遗失。致使相关单位和个人蒙受了很大损失,也使图像制作者八九个月的心血付诸东流。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遗失的画稿仍杳无音信。阎文儒先生早已作古,画稿作者也成为高龄老人。回首往事,耿耿于怀,特撰此稿。一来在谢世之前,就此事对相关单位作一个交代,二来对尊敬的阎文儒先生略表缅怀之情,三来以此纪念敦煌研究院成立七十周年华诞。这段难忘的经历是敦煌石窟考古工作早期的一个片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调查 画稿遗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画稿研究》评介 被引量:1
16
作者 安毅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7年第3期179-184,共6页
关键词 两晋南北朝 壁画艺术 评介 画稿 敦煌 春秋战国时期 绘画艺术 彩陶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画稿到画谱的转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梅 《艺海》 2009年第12期51-53,共3页
在早期的美术传承中,画稿并没有成为绘画传承的主要载体,而其主要形式是父子或师徒传承关系,于是出现了师傅作稿,徒弟润色等创作形式。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画稿逐渐走下艺术历史舞台,随后出现的画谱,成为艺术教育载体的质的转变... 在早期的美术传承中,画稿并没有成为绘画传承的主要载体,而其主要形式是父子或师徒传承关系,于是出现了师傅作稿,徒弟润色等创作形式。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画稿逐渐走下艺术历史舞台,随后出现的画谱,成为艺术教育载体的质的转变。从画稿到画谱的转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不仅是中国美术教育史上的一大发展与进步,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工艺美术的繁荣,丰富了工艺美术的种类,成为我国古代设计艺术史上一个新的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稿 美术教育史 传承关系 绘画艺术 艺术历史 教育载体 工艺美术 创作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白石部分人物、花鸟画稿探析
18
作者 田增光 《艺术探索》 2013年第6期24-27,共4页
齐白石一生绘制了大量画稿。这些画稿以人物、花鸟题材为主,绘制在随手所得的纸张甚至桌面上。画稿以及画稿上修改的痕迹和文字等诸多细节揭示了齐白石绘画创作的思路,以及画面不断推进与改善的方式与方法。齐白石绘制、改进及使用画稿... 齐白石一生绘制了大量画稿。这些画稿以人物、花鸟题材为主,绘制在随手所得的纸张甚至桌面上。画稿以及画稿上修改的痕迹和文字等诸多细节揭示了齐白石绘画创作的思路,以及画面不断推进与改善的方式与方法。齐白石绘制、改进及使用画稿的习惯与其艺术成就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白石 画稿 人物 花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大千敦煌画稿与敦煌壁画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刘颖 《美术大观》 2015年第1期60-61,共2页
本文通过对张大千敦煌画稿与敦煌壁画的比较,探寻张大千临写敦煌壁画的过程,以期了解影响其画风的转变和个性化创作高峰形成的某些因素。
关键词 张大千 敦煌画稿 敦煌壁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珐琅手工行业工匠画稿知识传承研究
20
作者 毕传龙 《民间文化论坛》 2015年第2期107-113,共7页
珐琅行业工匠画稿是珐琅手工行业知识的特殊工匠知识,它是珐琅各道工序的工匠进行互动与知识交换的物质媒介,它的传承尤其能反映珐琅行业知识的集体传承特点。根据工匠对工匠画稿的多种理解,珐琅行业工匠画稿可分为三种:表现珐琅画稿立... 珐琅行业工匠画稿是珐琅手工行业知识的特殊工匠知识,它是珐琅各道工序的工匠进行互动与知识交换的物质媒介,它的传承尤其能反映珐琅行业知识的集体传承特点。根据工匠对工匠画稿的多种理解,珐琅行业工匠画稿可分为三种:表现珐琅画稿立体制品的造型图、表现珐琅制品图案花纹的纹样图,以及表现珐琅画稿所使用珐琅料颜色的色彩图。珐琅行业工匠画稿本身是民俗,它的绘制与使用亦是民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珐琅工匠画稿 造型图 纹样图 色彩图 手工行业知识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